浅谈高中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683044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4.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高中生的爱国主义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高中生的爱国主义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高中生的爱国主义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高中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高中生的爱国主义教育(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高中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冷水江一中贺铮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热爱态度,也是道德规范中最重要的内容。对祖国的成就和文化感到自信、自尊,强烈希望保留祖国的特色和文化基础,为保卫祖国的独立、富强而献身的奋斗精神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影响民族和国家命运的重要因素。爱国主义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对中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需要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但学校仍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 课堂教学仍是主渠道。 其中,思想政治课的重要作用尤其突出,这是由这门课自身的特点和功能决定的。与其他课程相比, 它更重要的功能在于要教育学生如何做人, 为他们指明人生

2、的方向。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等。都是爱国主义的表现。正是由于对祖国的深切热爱,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国文化。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征程中,更需要我们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重振雄风,为人类文明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 。学校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仍是主渠道,高中政治课教学的作用尤其突出,因此,在教学中,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工作。利用教材,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通过例举高中课本中的古诗文来引

3、导教学,使学生对祖国悠久的历史、 灿烂的文化和杰出的科学成就加深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如论语六则、孟子二章等古代思想家的著作、语录,集中体现了这些思想家的政治主张、伦理观念、道德修养、教育原则、教育方法等等。 扁鹊见蔡桓公不但指出自以为是、讳疾忌医的害处,同时也赞颂了两千多年前我国民间高明的医疗技术。活板是世界上有关印刷术最早、 最详尽的珍贵史料, 从雕板印刷到活字印刷是世界印刷史上的一个飞跃, 这是中国人民对人类的重大贡献,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丰富的智慧及创造精神。 核舟记中的“核舟”,用现在的眼光看,属工艺美术品,通过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高超水

4、平和雕刻艺人的精湛技艺。挖掘教材,灌输爱国知识。爱国知识是激发爱国情感,引导爱国行为的基础,它是指关于爱国主义的知识和思想,这些知识和思想渗透在系统的教材内容中,为此需要我们政治教师系统地研究教材,仔细挖掘教学知识中的思想性。只要我们的思想明确, 方法对头, 散见于各科教学中的爱国主义知识,就犹如一粒粒闪光的“珍珠”,足以汇成一串美丽的项链。在这里,谁都明白,知识的传授离不了“灌输”,尤其是对价值判断还处于发展中的中学生说,采用一定的“灌输”方式,以提高其爱国认知水平,更是必需的。但必须防止一种误解,就是把“灌输”理解为“强注”强行注入。灌输只是相对于自发而言的,所以它本身也是一种艺术,也需要

5、讲究方法,需要生动灵活,切忌脱离教学内容,把爱国主义的内容搞成一些抽象说教。诸如“伟大” 、 “优秀” 、 “崇高”之类的言辞充斥课堂,看似思想教育性很强,而学生味如嚼蜡,无法激起情感共鸣,甚至会引起学生反感,正确的方法是把爱国主义内容渗透在教学内容中,让学生通过学习来感受。爱国要对自己的祖国有热爱之情, 进而才能将爱国的情感转化为内心的坚定信念,最终付于行动, 因此,了解国家, 认识家乡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第一步,我国地大物博, 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教师尤其是政治教师要充分利用高中文化生活 教材中丰富的史料, 挖掘教材的内容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及时地向学生贯输,从小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情感

6、。爱国要对祖国的地理环境,经济、政治、民族、文化等全面的理性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爱国情感是深层次的爱国之情。在这一过程中, 中国的知识分子起了很大作用, 尤其在具体的行动中为国人做出了表率,是值得大讲特讲的。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经常向学生讲些古代先贤哲人,民族英雄的小故事,将名言、警句抄写下来,与学生共勉,在他们的头脑中播下爱国、爱家乡的种子。如“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位卑未敢忘忧国” 的名言就是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的历史责任感的集中表现;从孔子奋笔删 春秋到司马迁困而写史记是坚持真理的实践精神的写照;文天祥用生命实践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人生;孟子“富

7、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节操和骨气足以昭示后人。以小见大,激发爱国情感,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统一整体,要整合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各方面力量的配合,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一个人人有责的良好局面。针对新的历史条件下给爱国主义提出的新问题,中国共产党人高瞻远瞩,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以利于在青少年当中、广泛、深入、持久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 、 公民道德建议实施纲要 、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建设的若干意见,都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指明了方向。社会各界也积极行动起来,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而保驾护航。如媒体方面,中央电视台的广而告之栏目中妈妈

8、洗脚对青少年的影响是深远的,就连成年人也不例外。我区发起的“孝敬父母月”活动,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为配合这一活动,各校都举办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如:为父母洗一次脚,感恩父母征文活动,使青少年对父母有了深层次的了解,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朝着和谐的方向发展。“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的教学的各个环节”。 意见提出了学校教育的重要地位。我们要正确处理德育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关系,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培养青少年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如有的学校开展的 “中华经典诵读” 活动,有的学校将古诗文印成小册子供学生课余阅读,都是值得推广的。爱国主义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说教上,而是人们行动的准则,行为的规范,提倡把爱国之志,化为报国之行,尤其应当提倡从具体事做起,从小事做起,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西方一位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有句名言:一个好的行为胜过一打的教育。课堂讲千遍,放学闯红灯,教育不要口号。遵纪守法,维护公德底线就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