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诗、文阅读拓展延伸题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51681222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高考诗、文阅读拓展延伸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北京高考诗、文阅读拓展延伸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北京高考诗、文阅读拓展延伸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北京高考诗、文阅读拓展延伸题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北京高考诗、文阅读拓展延伸题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高考诗、文阅读拓展延伸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高考诗、文阅读拓展延伸题(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文阅读拓展延伸题13“月”是中国古诗词中的传统意象,有着 丰富的内涵。请结合这两首诗中的一首,并 联系其它你熟悉的某一诗句,谈谈你对“月 ”这一意象的内涵的认识。(200字左右)( 10分 13(10分)评分要点:有观点,2分;阐发 与分析,6分(能联系两首诗中的一首,2分;能联 系文本之外的诗句,2分;分析阐发具体深入,2分 );语言通顺,2分。 海淀二模 学生答案示例(一类): “月”在边塞诗中体现出苍凉、孤寂的感情。高诗 中的月光洒满戍楼,撒下淡淡的哀伤与寂寥,触动 了将士内心中的思念之情。月与将士的羌笛相伴, 抒写了令人触目伤怀的凄凉之曲。此时的月,便是 寂寞、思念与无限哀伤情愫的

2、化身。李白关山月 中的“明月出天山”,则尽展一轮皎洁的圆月从 天山上挂起的豪迈气势。此时的月照亮了将士内心 的豪情万丈,点燃了坚定的信念。在雄壮宏大的天 山上,月少了分哀怨,多了份鼓舞与壮丽。不同的 诗人丰富了“月”的涵义,他们用“月”的苍凉孤 寂,皎洁明亮,照亮了人们在夜空下的心灵。 “月”字是古诗中传统的意象,它包含了思念 的寓意。塞上听吹笛中“月明羌笛戍楼间 ”中一个“月”字便让人浮想联翩,仿佛置身 于那小楼间听到笛声,思念家乡之感油然而生 ;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中一个“月”字便让人愁绪满怀,仿佛徘徊在 那床边望着皓月,思念亲人之感跃然纸上。“ 月”字不仅代表了夜晚,也蕴

3、含了思念故乡、 思念亲人的意象。每当读到“月”,总令人不 禁想起家人团圆的景象,家人欢聚一堂,其乐 融融的温情在月光的衬托下显得更加感人肺腑 。“月”是团圆,“月”是思念,“月”更是 一捧温情。 16请你根据上文对“本色派”或“文采派”的论述 ,从下面三段曲词中任选一段,分析其所体现的流派 特点。(200字左右)(10分)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 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 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 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 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窦娥 冤) 【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

4、紧,北雁南飞。晓 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西厢记长亭送别 ) 【叨叨令】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 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 准备着被儿、枕儿,只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 、袖儿,都揾做重重叠叠的泪。久已后书儿、信 儿,索与我恓恓惶惶的寄。(西厢记长亭送别 )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 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 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 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 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窦娥 冤)关汉卿窦娥冤本色派善于运用语言来刻 画人物,曲词符合剧中人

5、物的身份和个性,能为展开 剧情和刻画人物性格服务,自然本色,贴近生活,很 少装饰,有很强的感染力结合滚绣球具体分析 学生答案示例(一类): 关汉卿的窦娥冤语言平实自然,贴近生活,人 物形象丰满,抒情直接,突出体现了本色派质朴自 然的特点。“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 又寿延”一句,语言质朴通俗绝少装饰,更是人人 都能听懂并产生共鸣的戏曲脚本。更真切的反应了 主人公窦娥内心的冤屈和不平,读来让人钦佩作者 写实技艺之高超。文中多处惊呼“天也”“地也”,近 乎大白话,却贴近生活,“言言曲尽人情,字字字 当行本色”,诗人感觉浑然天成不事雕琢,人物性 格饱满而富有张力,窦娥的深切情感呼之欲出。这

6、一本色流派取材于生活,语言质朴自然,还原人物 本色,绝好的表现了人物性格和剧情。 学生答案示例(一类): “滚绣球”一段是慷慨激昂的本色派的代表。 其字句犀利,直抒胸臆,毫不拐弯抹角地怒斥 着“天地”,直接地表达着心中强烈的情感, 给人以全身心的冲击与震撼。其行文齐整,直 呼“天地”,营造出极大的气势,而这种气势 正是窦娥心中满腔的怨恨冤情的哭诉。“错勘 贤愚枉做天”的呼喊直白而凄厉,“怕硬欺软 ”“顺水推船”的指斥锋利而悲愤,为剧情的 跌宕和窦娥凄惨的身世服务,塑造出生动而富 于感染力的人物形象。其文字字字珠玑,句句 曲尽人情,令听者无不动容,情不自禁的为主 人公的命运而叹息和不甘。这便是当

7、行派直抒 胸臆最大的特色直白而富感染力,给人以 心灵上的震撼和共鸣。(910)学生答案示例(一类):“滚绣球”一段是慷慨激昂的本色派的代表。其字句犀利 ,直抒胸臆,毫不拐弯抹角地怒斥着“天地”,直接地表 达着心中强烈的情感,给人以全身心的冲击与震撼。其行 文齐整,直呼“天地”,营造出极大的气势,而这种气势 正是窦娥心中满腔的怨恨冤情的哭诉。“错勘贤愚枉做天 ”的呼喊直白而凄厉,“怕硬欺软”“顺水推船”的指斥 锋利而悲愤,为剧情的跌宕和窦娥凄惨的身世服务,塑造 出生动而富于感染力的人物形象。其文字字字珠玑,句句 曲尽人情,令听者无不动容,情不自禁的为主人公的命运 而叹息和不甘。这便是当行派直抒胸

8、臆最大的特色直 白而富感染力,给人以心灵上的震撼和共鸣。 【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 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西厢记长亭送别 ) 王实甫西厢记文采派文采烂然,能把优 美的诗词语言熔铸成明快流畅的曲词 结合端正 好具体分析 学生答案示例(一类): “端正好”一段体现了“文采派”文采烂然的艺术特色。 该段是西厢记“长亭送别”开头的景物描绘与离伤 氛围的渲染。“碧云天,黄花地”明显化用范仲淹词“碧 云天,黄叶地”而熔铸成流畅曲词;“西风”“北雁”“霜 林”都是唐诗宋词中烘托离别情绪常见的意象,铺叙委 婉,华丽秀美,突出体现了“文采派”的语言特色。“总 是离人泪”不仅嵌入诗词情

9、绪,更将其点化成唱段中和 谐清丽的重要部分,为主人公抒发依依惜别、痛彻心 扉的情感服务,体现了优美的抒情诗的特色。“文采派 ”注重语言文学加工,将诗词与生活语言融为流畅和谐 的唱段、长于抒情的诗意特色在此段中彰显无疑。 学生答案示例(一类): 王实甫在西厢记的“端正好”中能把优 美的诗词语言熔铸成明快流畅的曲词,文采 派的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作者变范仲淹 苏幕遮词中“碧云天,黄叶地”中的“叶 ”为“花”,通过对暮秋郊野景色的描写, 抒发了莺莺痛苦压抑的心情。满地堆积的黄 花,凄紧的西风,南飞的大雁,不正为后文 的抒情渲染出一种断肠的凄美?而“晓来谁 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一句寓情于景,情 景交

10、融,这秀丽典雅,含蓄悠长的语言更是 在流畅的曲词中尽显了“文采派”如“花间 美人”般唯美烂然的特点。13. 有词评家说豪放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 板,唱大江东去”。叶梦得的这首词颇具豪放 之风,请你任选一个角度(如景物描写、人物形象 刻画、情感抒发等),对这首词的豪放风格加以赏 析。(200字左右)(10分) 13(10分)评分原则:有明确的看法,且能围绕自选角度 有理有据地分析,语言通顺,得8-10分;有看法,分析不具 体,语言通顺,得57分;有看法,但缺少具体分析,或看 法和分析都有一定问题,且语言不够通顺给1-4分。 海淀一模 学生答案示例(一类): 叶梦得的这首词颇具豪放之风。从

11、他对人物形 象的塑造上便可见一斑。在上片,作者对谢安 的外貌描写,使穿乌衣、披秀发的英俊少年形 象跃然纸上,与“羽扇纶巾”的周瑜颇为神似 ,使上片显豪放之气。接下来作者又用“坐看 骄兵南渡”“一顾功成”等语,描写了谢安的 功绩,使我们不禁为谢安的智慧、指挥千军万 马的镇定与大气所折服。末尾,作者又写谢安 听怨歌行流泪,又塑造了一个“鬓虽残, 心未死”的英雄形象。总之,本词借刻画谢安 彰显了豪放之气。 学生答案示例(一类): 本词的豪放风格十分典型,似是每一处景物描 写都溢涌出一种豪放气概。起句写词人登高远 眺之景,视野雄浑开阔;继而遥想当年的淝水 一战之景。“沸浪骇奔鲸”寥寥几笔就将战景描 绘

12、得宏大有力。下阙视角变换,写八公山下之 景,既有断崖草木的刚直峥嵘,又有天空中的 云涛吞吐,作者的豪放之气在博大之景中展现 得淋漓尽致。综观全词写景格调,同东坡赤 壁怀古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也仿佛于此震 撼人心的雄伟之景中,窥探了词人的铮铮铁骨 。其于绘景中挥洒的万丈豪情,令人为之动容 。 学生答案示例(一类): 这首词景物描写上大多从大处落笔,刚劲雄 浑,颇有豪放之风。故都岸草,长淮孤城, 词一开篇所选的意象即给人以雄浑悲怆之感 ,故都风景依旧然而人事已不复当年。词人 描绘过眼前画面后,又以“想”字领起,追 述当年景物。戈戟蔽空,惊涛怒浪,词人描 写自己想象中当年此地的景象,虽是虚景, 却也

13、是豪情万丈,激动人心。通过对淝水之 战景象的描写,豪放之风尽出,下阙词人又 写眼前的景物,断崖枯草,云涛吞吐,寥寥 数笔,以“无处问豪英”作结,借景抒情, 写尽豪情。19作者说九寨沟的水可以把虬枝沉木等洗涤 得清纯洁净,如同脱胎换骨一般。其实,生 活中类似这水的人、事、物还有很多,他们 滋养了我们的生命,净化了我们的心灵。请 你展开联想,谈谈你的认识。(200字左右) (10分) 19.(10分)评分原则:观点明确,联想合理 ,分析精当,语言通顺,得810分;有观点 但不够明确,联想基本合理,分析较具体, 语言通顺,得57分;观点不够明确,联想 不够合理,分析不够具体,语言不够通顺, 得14分

14、。学生答案示例(一类): 好的文学作品就如九赛沟的水那般净化了我 们的心灵。读一本好书便如同和一位高尚的 人谈话,书中蕴含的是作者的思想结晶与情 感的辛酸,是社会百态,是世间炎凉。徜徉 于书中,便仿佛与现实的物质世界隔离,没 有金钱,没有欲望,有的只是精神的纯粹。 因此在借助书这一平台与作者交流的过程中 ,我们汲取了生命的甘泉,净化了自我的心 灵。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有了从物质世界到 精神世界的渠道,九赛沟不可能常去,但好 的书籍随手可得。这样我们就能构建一个坚 固的精神世界来抵御物欲的侵袭。 学生答案示例(一类): 梁衡笔下的冬日香山就是生活中可以洗涤灵 魂的一种事物,冬日的香山,没有尘器和人

15、 群,惟有一份沉静和稳重安详,脱离了草木 妆点的香山的浩然正气总能引发我去到香山 时内心的震动,它的静谧让我沉静下来思考 ,它的浩荡广阔使我摆脱城市市俗的喧闹静 听那穿往的山风的音响,它的不加修饰令我 感觉到清新,纯洁的自然的呼吸。人总能从 自然中领悟一份无争,一份自尊,一份傲然 的气势,这山既为人们提供了心灵的荫蔽, 又为人们提供了一种从容,静谧的生存状态 。 11在农山之上,子路、子贡和颜渊各言 其志。请从中选择一人之志,作出评价。 (200字左右)(10分) 11(10分) 要点:(2分)能准确把握某一人物之“ 志”;(2分)有观点且观点正确得1分 ,见解深刻、独到得2分;(4分)能做

16、出评价,言之成理;(2分)语言通顺。聝 高三期中考试11.颜渊崇尚“德”,所以他的志向是遇到个明王圣主 去辅佐,向民众宣扬礼教,使一方民众生活安定和睦 。(准确地把握某一人的“志”)他的志向,是三人中 最高尚的,最远大的,但同时也是最不符合实际的。 (有自己的观点)在一个诸侯之间互相兼并的时代, 军事和外交是各诸侯王注重的。军事仰仗“勇”,外 交依靠“智”。有这两种优势的人才会为君王视作安 邦的良材。(对自己的观点阐述清楚深刻)由此看来 ,颜渊的志向在当时是不能够实现的。他也只能像孔 夫子一样四处宣扬自己的主张,却四处碰壁。这或许 就是他把“得明王圣主”当作其实现理想的前提的原 因吧。(做出评价,言之成理)(9-10分) 子路之志是于战争之时挺身而出,为国杀敌斩 将,以一当十。勇哉!/我认为从子路勇气中显 露出来的,是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