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红楼梦人物塑造之精妙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680942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6.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论红楼梦人物塑造之精妙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论红楼梦人物塑造之精妙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论红楼梦人物塑造之精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红楼梦人物塑造之精妙(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红楼梦有感浅论红楼梦人物塑造之精妙我们完全想象不出没有人物的小说是如何一番模样,人物是推动小说情节发展的主体。红楼梦的人物性格塑造,无疑是古今中外最成功的代表之一。我不敢妄自评说这千古奇书,有人说,红楼梦耸立千古,乃中国古典小说之摩天大厦, 世界文学名著森林之参天大树。我知道我还不懂她 但是我却还是被她深深地吸引了!我被那一个个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人物深深地迷住!我被聪明灵秀的宝玉吸引,我被温柔似水的黛玉迷住, 我被知书达理的宝钗吸引,我被左右逢源的凤姐迷住 我喜欢曹雪芹笔下的每一个人物, 他们真实的仿佛真的曾经存在 为什么这些人物塑造的那么成功呢?于是我特地对红楼梦的人物进行了粗浅的分析。

2、于是有了一些很浅显的见解。红楼梦 中的人物共有四百之多,光是生动而著名的就不下百余。其中一些思想性格身份地位类似的人,在曹雪芹的笔下,却能各人各面,千姿百态。曹雪芹塑造了一大批独具个性、栩栩如生的艺术典型。著名的人物有, 反封建的叛逆青年贾宝玉,敢于反抗封建淫威、宁死不屈的婢女晴雯、鸳鸯,刚烈的尤三姐,也有藏愚守拙的美人薛宝钗、两面三刀的王熙凤、外慈内狠的王夫人、迂腐昏庸的贾政、道貌岸然的贾赦,还有贾母、探春、袭人、尤二姐、刘姥姥以及贾琏、焦大等等。 这些形象, 无不血肉饱满、个性鲜明。 这众多的人物如“ 过江之鲫 ” ,纷繁多姿,个性鲜明,生气勃勃,决无重复,囊括了世间各色人形,即便在同一个

3、人的塑造上, 也是一人千面。 红楼梦 的人物性格塑造,作者主要抓住了形象的复杂性、形象的立体感, 平凡中见不平凡。表现了完整的感情流程。人物心理描写的细腻化,肖像描写贵在传神, 动静结合等等。 最大贡献在于打破了传统的写法,使人物形象具有了现实力量和生命力, 书中的人物不再是抽象的完美的神,而是具体的复杂的活生生的社会的人。从这个角度讲, 红楼梦是第一部把人写成真正的人的伟大作品,是以形象反映生活,概括社会生活的本质,揭示生活的浓度的伟大力作。接下来我们具体分析一下红楼梦 里宝黛这两个典型人物。看看这恢弘巨著的人物塑造到底精妙在何处。一谈到 红楼梦塑造的成功人物,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会是贾宝玉。

4、贾宝玉是红楼梦的第一主人公, 是曹雪芹满怀热血和激情,倾其心血和才气创造的艺术形象。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全新的不朽典型。脂砚斋说贾宝玉是“古今未见之一人”,并说“不独于世上亲见这样的人不曾”。贾宝玉这一人物形象既丰满深刻,又生动鲜明。贾宝玉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丰富复杂的艺术形象。曹雪芹在宝玉未出场前,借贾雨村之口说:贾宝玉是一个“ 时代的怪胎 ” 。大家都知道,贾宝玉极具闺阁风貌,表里都透露着脂粉气,“ 周旋在姐妹中表及侍儿之间 ” 。贾政说他是个“ 酒色之徒 ” ;贾敏所知道的宝玉“ 顽劣异常,内帏厮混” ,警幻仙子和贾雨村对他的评价稍稍脱俗,前者说他是 “ 闺阁良友 ” , 后者说他是

5、“ 情痴情种 ” 、 “ 逸士高人 ” 。贾宝玉不仅在红楼梦中成了“ 百口嘲谤,万目睚眦” 的对像,被看作疯、痴、呆、傻,被王夫人骂为 “ 孽根祸胎 ” 、“ 混世魔王 ” ,就是在读者和“ 红学 ” 家眼里,也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贾宝玉是封建贵族阶级的叛逆者;有人说他是新兴市民阶层的代表;还有人说, 贾宝玉的民主主义思想是“ 古已有之 ” 的,他的叛逆性格是对古代民主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也有人说,贾宝王叛逆性格的形成,是由于受大观园“ 女儿国 ” 的影响。贾宝玉到底是一个什么形像? :贾宝玉的本质, 对于封建贵族家庭来说,本来只是无用的顽石;而他的地位和天赋,却又使他在贵族家长心目中是“ 宝

6、玉 ” 。真所谓 “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贾宝玉是反封建的叛逆者; 贾宝玉是追求自由、平等的人道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他的痴情表现的是对恋人、友人、亲人及对万事万物的博爱;有人说,宝玉最后的遁世,表现的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自己赖以生存的最珍爱的东西被彻底摧毁,理想彻底幻灭所带来的剧痛过后的最终平静。综上所述, 宝玉身上的一切,表明的是人类所具有的共性,人类社会每个人身上所具有的秉性及现象都涵盖在宝玉一个人身上。宝玉是曹雪芹用生命的祭礼塑造的人本性的爱的化身。而作者的痛苦正在于他清楚人的本性的爱是没有出路的。出家当和尚作道士(甄士隐) 是皇室社会为宝玉早已备好的结局,逃不出如来佛的手心

7、。是红楼之书的状诉,已毁之心诉诸笔墨,用艺术的爱寻求一种自毁方式的解脱。林黛玉,袅娜风流的贵族小姐,因父母早逝,寄人篱下。环境使她她自矜自重,小心戒备。她孤高自许, 鄙弃功名利禄, 辛辣讽刺和无情揭露一切腐朽现象。她反对封建婚姻制度,追求真正爱情和自由。封建势力使她没有摆脱封建思想束缚,在爱的表现不够大胆、率直。她有严重的感伤忧郁情绪,常流泪哭泣, 且对贾府某些代表人物的本质认识模糊。她明知和宝玉的爱情不能得到贾府统治者的承任,却又幻想贾母的惨悯和思许。阶级出身的限制使她无法完全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曹雪芹怀着深挚的爱意和悲悯的同情,用历史与未来、 现实与理想、哲理与诗情,并饱蘸着血与泪塑造出来

8、的林黛玉,是红楼梦里一位富有诗意美和理想色彩的悲剧形像。黛玉为什么那样牵动人的衷肠,甚至有人因她而狂、为她而死呢?她为什么有如此强大的艺术魅力?她究竟美在何处、动人在何处?林黛玉具有一种悲剧美。当人们说红楼梦是一部悲剧时,指的就是在封建专制社会里万千青春少女的“ 千红一哭,万艳同悲” 的共同悲剧。黛玉之悲也是其中之一。真正的悲剧总是动人心魄的,因为悲剧是将美毁灭给人看。越是美的有价值的人生被毁灭,其悲剧就越壮美,越深刻,越动人。有一个细节很能体现作者的用心,作者有意将林黛玉的外貌与西施联系起来,并将西施“ 捧心而蹙” 、袅娜风流的外形之美赋予林黛玉,还借宝玉之口给她取字“ 颦颦 ” ,便突出了

9、她的悲剧性格之美。曹雪芹胸中笔下的林黛玉,是一个诗化了的才女。她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她不仅善鼓琴,且亦识谱。黛玉天生丽质,气质优雅绝俗,“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她有着寄人篱下、父母双亡的不幸遭遇,处在“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的贾府的恶劣环境,黛玉的生活正如探春所说,外头看着光鲜,其实十分难熬。但是她也有着青春少女的活泼热情,并非终日都只在哀愁之中。红楼梦里各个女儿都精华灵秀独具其魅,黛玉的美让人由衷地心疼和爱怜。红楼梦的成就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人物塑造,是红楼梦的一个很重要的艺术特色。它代表了红楼梦的最高艺术成就。在红楼梦中出现的有名有姓的四百多个人物,其中有妃子、王爷、兵丁、老爷、太太、小姐、丫环、小厮、仆人、村女、村妪、伶人、尼姑、道士 显示了纷繁丰富的封建社会的人生图景。就这,红楼梦就已经是中国小说史上不可超越的顶峰了。小说的人物塑造,我认为就应该如红楼梦这般,真实,生动。这样,小说才真正注入了活力,才会有吸引读者的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