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围城》中的语言特色.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680928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5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论《围城》中的语言特色.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浅论《围城》中的语言特色.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浅论《围城》中的语言特色.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浅论《围城》中的语言特色.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浅论《围城》中的语言特色.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论《围城》中的语言特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围城》中的语言特色.(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论围城中的语言特色1 浅论围城中的语言特色(马启平)内容提要钱钟书先生的围城是其作品中唯一的长篇小说,代表其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钱钟书先生能被广大普通民众所知晓,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这部小说之功。围城写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留学生方鸿渐的爱情、事业、婚姻为中心,以上层知识分子为主要的描写对象(主要是留学生和大学教授),以极富个性特色的语言,对当时社会中的各种现像都给予了讽刺,成功朔造了一批灰色知识分子的形像,再现了游离于民族战争大潮外的知识分子的畸形生活及其丑态。钱钟书先生以其渊博的知识,将特有的辛辣幽默与深刻理性,用形象的语言结合在一起,比喻贴切、妙语连珠,使围城被译为十几个国家的语言,从

2、而风靡全球,并且被认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文学作品之一。关健词机智、幽默的讽刺语言;比喻。美国文学史家夏志清先生在其著作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对钱钟书先生推崇不已,在文中称: “ 围城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中最有趣和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可能亦是最伟大的一部。”1并认定围城比任何中国古典讽刺小说都要优秀。其“最有趣和最用心经营”,在我看来很重要的一点, 就是机智幽默的讽刺语言和贴切的比喻警句所营造的极具个性特色的语言环境。钱钟书先生融汇中西、贯通古今,比喻贴切且精于语义操作、用典老到,营造了一个轻松、幽默的语言环境,但在这轻松、幽默的背后却是一种悲凉气氛,是对社会各种现象致以辛辣的讽刺与批判,将知识分

3、子阶层的空虚与生活中的种种丑态暴露无遗。其语言极具个性特色: 一是作者知识渊博,语义把握精确,叙事语言与小说中人物的语言完美结合,营造了一种机智幽默的语言氛围;二是比喻贴切,与用典、心理描写等其方法结合一起,使作品形成了一种雅俗共享的格调。一、以犀利、幽默的语言,对各种社会现象加以讽刺围城写于1944 至 1946 年之间,一发表便被誉为是一部新儒林外史。在这部小说中淋漓尽致地讽刺了知识分子阶层的各种现象,而这些讽刺与批判是作者通过浅论围城中的语言特色2 犀利、 幽默的语言传达出来的。钱钟书先生精于语义操作,作者的叙事语言、小说中人物的语言,并将两者极巧妙的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机智幽默的氛围

4、。(一)、使用全知的视角,运用叙事语言,对传统文人及社会的风气尽讽刺之事。方鸿渐的父亲方老先生本是前清举人,是本乡的大绅士,“嫁女必须胜吾家,娶妇必须不若吾家”是其对儿女的婚姻观念;在其三媳妇生病后其对家庭药方发生了兴趣,竟将镜花缘里的奇方摘录在验方新编的空白上并给媳妇使用,对小说中的杜撰之词,竟信以为真,通过叙事语言的描写,前朝遗老的迂腐形象呼之欲出。再如对褚慎明的描写,“原名褚家宝,成名以后嫌“家宝”这名字不合哲学家身分,据斯宾诺沙改名的先例,换成“褚明”,取“慎思明辩”的意思, ,他常翻外国哲学杂志,查出世界大哲学家的通信处,写信给他们,只是为了收到他们的复信,好在人前卖弄,而西洋大哲学

5、家柏格森不回他信,褚慎明到了欧洲,用尽心思,写信到柏格森寓处约期拜访,谁知道原信退回,他从此对直觉主义痛心疾首。”2罗素请他喝过一次茶,问了他几个“什么时候到英国、有什么计划、茶里要加几块糖”之类的问题,到了他嘴里便成了“还够得上朋友,承他瞧得起,请我帮他解答了许多问题”。钱钟书先生用叙事的语言风趣而不失幽默地把其不学无术、寡廉鲜耻的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表露无疑。再如“生平最恨小城市的摩登姑娘,落伍的时髦,乡气的都市化,活像那第一套中国裁缝仿制的西装,把做样子的外国人旧衣服上两方补钉,也照式在衣袖和裤子上做了。”3此处是方老太太要给方渐鸿看相亲姑娘照片的一段话,把小城市的“摩登姑娘”喻成中国仿制

6、的西服,“西服”作为西方文明的象征极为贴切,深层次的意义是用对西服的仿制来比喻国人对西方文化的吸收,将古老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文化的生搬硬套,剥得一丝一挂。喻体源于生活的细微,每一个人都可以发现内在的关键所在,不由得对其语言的机智与讽刺效果称许,意象的营造极为精准(此处是钱先生用叙事的语言,借方渐鸿之所想,来表达)。(二)、叙事语言对环境的营造。一方面是直接用叙事语言对环境的描写,在开篇就设定了人物的生存社会环境:“这是七月下旬,合中国旧历的三伏,一年最热的时候。在中国热得更比常年利害,事后大家都说是兵戈之象,因为这就是民国二十六年【一九三七年】。”4一九三七年,正是民族生死存亡的时候,我们的主

7、人公在干什么呢?“船上这几们,有在法国留学的,有在英国、德国、比国等读书,到巴黎去增长夜生活经险,因此也坐法国船的,他们天涯相遇,一见如故,谈起外患内乱的浅论围城中的语言特色3 祖国, 都恨不得立刻就回去为它服务。船走得这样慢,大家一片乡心,正愁无处寄托,不知哪里忽来了两副麻将牌。麻将当然是国技,又听说在美国风行;打牌不但有故乡风味,并且适合世界潮流。妙得很人数可凑成两桌而有余,所以除掉吃饭睡觉以外,他们成天赌钱消遣。”5以社会大环境与具体的事物的反差,衬托出人物形象,凸现出知识分子空虚与无聊,也可以说是为全文垫定了一个基调。“开战后第六天日本飞机第一次来投弹,炸坍了火车站,大家才认识战争真打

8、上门来了,就有搬家到乡下避难的人。以后飞机接连光顾,大有绝世佳人一顾倾城、再顾倾国的风度。”6此处把“日本飞机的投弹”比喻成“佳人的一而再的光顾”,比喻俏皮,且与故典“一顾倾城、再顾倾国”相结合,冲谈了战争的氛围,即反映出我们没有警惕性,缺乏民族危机意识,也揭示出日本侵略者的贪婪与凶残,对一个小镇再三用飞机轰炸,何况大的都市?对环境的描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也为人物的社会活动创造了条件。二是借小说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或是语言来对环境加以诠释。如苏小姐在处理赵与方的感情时的语言,“她(苏小姐)喜欢赵方二人斗法比武抢自己,但是她担心交战得太猛烈,顷刻就分胜负,二人只剩一人,自己身边就不热闹了。她更担

9、心败走的偏是方鸿渐;她要借赵辛楣来激发方鸿渐的勇气,可是方鸿渐也许像这几天报上战事消息所说的,保持实力,作战略上的撤退。”7“保持实力,作战略上的撤退”意在讽刺国民党统治当局的不作为行为,看上去随意挥洒,信手拈来,其实是惨谈经营,极力营造的结果。一些微不足道的一些细节,都独具匠心,达到了很好的讽刺效果。(三)、钱钟书先生精于语义操作,借小说中人物的语言,或讽刺国人对西方文化的吸收过程中的荒诞,或是影射统治者当局。如方鸿渐在家乡中学演讲时所说的,“, 海通几百年来,只有两件西洋东西在整个中国社会里长存不灭。一件是鸦片,一件是梅毒,都是明朝所吸收的西洋文明, 。”8鸦片与梅毒正是西方文明在古老的中

10、国留下来的东西,这是作者借人物之口,讲出了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冲击,语言幽默,令人发笑,但又引人沉思,西方的的侵略不仅是军事上,更是文化上的侵略。又如三闾大学中的“导师制”“部里颁布的导师规程草略里有一条说,学生毕业后在社会上如有犯罪行为,导师连带负责鸿渐惊骇得呆了。辛楣道: 你想,导师制变成这么一个东西。从前明成祖诛方孝孺十族,听说方孝孺的先生都牵连浅论围城中的语言特色4 杀掉的。将来还有人敢教书么?明天开会,我一定反对。好家伙!我在德国听见的纳粹党教育制度也没有这样利害。这算牛津剑桥的导师制么?哼,高松年还要我写篇英文投到外国杂志去发表,让西洋人知道咱们也有牛津剑桥的学风。不知怎么

11、,外国一切好东西到中国没有不走样的, 。”9导师制是大学里学术氛围浓厚的一种象征,而小说中的导师制却成为了拍马逢迎的手段。画虎不成反类犬,教育部好的不学,硬要制出这些四不像的制度来,还要到国外去发表,不知道这是否算是无知者之无畏?其实这些只是围城中的人物形象的一种展示。钱钟书先生正是通过这样的叙事语言与小说中人物语言的相结合,尽嘲讽之能事,在嘻怒笑谈之中,批得人体无完肤。再如曹元朗在将其摹仿的诗拚盘姘伴,给众人看后所说的话,“我这首诗的风格,不认识外国字的人愈能欣赏。题目是杂拌儿、十八扯的意思,你只要看忽而用这个人的诗句,忽而用那个人的诗句,中文里夹了西文,自然有一种杂凑乌合的印象。唐小姐,你

12、领略到这个拉杂错综的印象,是不是?唐小姐只好点头。曹元朗脸上一圈圈的笑痕,像投了石子的水面,说:那就是捉摸到这诗的精华了,不必去求诗的意义。诗有意义是诗的不幸!”10“诗以言志”一直是中国文化对诗的作用的概述,真如其所说“诗有意义是诗的不幸”,那么诗真的不能算是诗了。曹元朗挂着牛津、 剑桥的幌子,标榜“新古典主义”,创作的诗却文理不通,毫无创造力可言,自己还洋洋得意。人物的语言与作者叙事的语言相结合,将讽刺效果推向至极,对人物形象的渲染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钱钟书先生正是以其渊博的知识,将文字意义与语境融为一体,形成这些形式风格各异的幽默,达到作品所需求的讽刺效果。二、比喻贴切、妙语连珠,是围

13、城中的又一大特色围城中的比喻多达600 多处,从“围城”这个比喻开始,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人类的“围城”困境:追求和对所追求到的成功,以及随之而来的不满足相互交织;希望与失望,欢乐与痛苦,这一切构成的活生生的人生。集中体现再在方鸿渐的爱情与婚姻上,如其与鲍小姐、苏小姐、唐小姐的感情纠葛,如他与孙柔嘉的婚姻;也体现在方鸿渐的事业进程中,受尽他人排挤,四处碰壁,郁郁寡欢等等。比喻是文学创作中一种最为重要和常用的修辞方式,并伴随着文学史的始终,围城中的比喻极具特色,以下略为概述:浅论围城中的语言特色5 一是真实的写景、写事物的形象比喻,读来令人舒畅,感觉恰到好处。如围城中的景物的描写,”夜仿佛纸浸了油,

14、变成半透明体,它给太阳拥抱住了,分不出身来,也许是给太阳陶醉了,所以夕阳晚霞隐褪后的夜色也带着酡红。”11这一句话比喻与拟人混用了,精准的描绘出晚景,整体流畅自然而不带任何矫饰。又如五人赴三闾大学途中,关于雨的描写”这雨愈下愈老成,水点贯串作丝,河面上像出了痘,无数麻瘢似的水涡,随生随灭息息不停,到雨线更密,又仿佛光滑的水面上在长毛。”“老成”用在雨上,带有拟人化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雨丝密说水面上在“长毛”,更是形象新奇,但却又恰到好处!反映出了人物的一种心境,毕竟旅费有限,多呆一天就多一天的费用,对于为利而来的几大教授们,这是不能接受的。此类比喻使用形象性的语言,多为直喻,占了比喻中的七成

15、。二是借助“通感”的手法,以具体的物象来比喻抽象的思维观念,使人物形象更加容易被接收;或以抽象的观念道理来比具体的事物,脱出窠臼,极具个性特色。方鸿渐学无所成,为了回乡有个交代,只好买张假文凭,“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自己没有文凭,好像精神上赤条条的,没有包裹。”12一张文凭,联想到圣经里的亚当夏娃,可真谓思虑深远啊!文文凭的作用只是块遮羞布,与学识没有直接联系,通过比喻嘲弄了知识分子阶层存在的欺诈虚妄的作风,使比喻具有了强烈的讽刺效果,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主人公方鸿渐必竟还是有些羞耻之心的,远没有达到后文

16、中三闾大学教授们的无耻深度。再如鲍小姐好象不经意地说的一句”咱们今天都是一个人睡,”鸿渐直回到船舱,但要“打消已起的念头仿佛跟女人怀孕要打胎一样的难受。”男人要打消那种念头确实困难,要跟女人打胎一样,那可当真难受!把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形象化,在我们惊叹于比喻精妙的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鲍小姐引诱人功夫的深厚!另外也有用抽象的思维观念来比具体的事物,如对唐小姐出场时的描写:“唐小姐妩媚端正的圆脸,有两个浅酒涡。天生着一般女人要花钱费时、调脂和粉来仿造的好脸色,新鲜得使人见了忘掉口渴而又觉嘴馋,仿佛是好水果。她眼睛并不顶大,可是灵活温柔,反衬得许多女人的大眼睛只像政治家讲的大话,大而无当。”13用女人的大眼睛是具体形象,政治家讲的大话是抽象的,作抽象比具体新颖贴切,并有影射当局之意,更是不着痕迹地达到了的嘲讽效果。再如“褚哲学家害馋痨地看着苏小姐,大眼睛仿佛哲学家谢林的绝对观念,像手枪里弹出的子药,险得突破眼浅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