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作线段与角》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1679525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数学上册《作线段与角》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七年级数学上册《作线段与角》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七年级数学上册《作线段与角》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七年级数学上册《作线段与角》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七年级数学上册《作线段与角》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数学上册《作线段与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数学上册《作线段与角》(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二、学情分析二、学情分析 三、教学方法三、教学方法六、板书设计六、板书设计教材地位和作用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难点突破四、学法指导四、学法指导 五、教学过程设计五、教学过程设计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教材地位和作用“用尺规作线段和角”是七年级数学(上册)中线 段与角的一个学习内容,在本章教材的内容上起着加深 与提高的作用,是后继作图内容基础。本节课把具体的生 活情景引入教学,让学生感受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的联 系,同时感受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 知角的现实意义通过用尺规作美丽的图案的活动,培养学 生的审美意识,让他们在学习中体会数学美和几何美

2、,同 时,也培养它们在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进一 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养成研究性学习的良好习惯,为 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 (1)了解尺规作图的基本知识及步骤。 (2)了解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在尺规 作图中的简单应用能力目标: 通过用尺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 作图活动,初步体会“尺规作图”的认识。 能用恰当的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操作过程。 在尺规作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技能积累数学活动经 验。 情感目标: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做“数学实验”,激发学生 学习数学兴趣及求知欲。 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

3、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 尺规作图的意义与两个基本作图教学难点:作图题的几何语言表述。难点突破让学生边作图边用规范的几何语言叙述作法。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是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 渡的时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求知欲,学 生间相互合作相互提问的积极性也比较高, 同时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归纳总结、表达 的能力而且具有自己的审美观,因此他们对 于学习尺规作图的热情应该是比较高的。三、教学方法 根据教材分析和目标分析,贯彻新课程改革下的 课堂教学方法,确定本课主要的教法为:学生在 教师组织、引导、点拨下积极参与,勤于动手, 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有效的理解 和掌握知识。演示

4、法:把实物模型、教具或多媒体课件演示 给学生看,使学生直观、具体、形象地感知图形 。 讨论法:在学生进行了自主探索之后,让他们 进行合作交流,使他们互相促进、共同学习。 练习法:精心设计随堂练习,巩固和提高学生 所学知识 四、学法指导自主探究巩固练习合作学习总结提高 五、教学过程设计情景设计:给学生观看自作图案模型。“同 学们看,这几幅图漂亮吗?你们想不想知 道它们是怎么画出来的吗?其实,它们都 是用直尺和圆规画出来的,你相信吗?”(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提出问题】:如果你只有一个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 的直尺,你能画出这些图案吗?(解释什么是尺规作图)(目的:教师展示自画图案,说明用 直尺和圆

5、规可以画出许多美丽的图案 。从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 的探究欲,由此引出本节的课题。)师:那就让我们从最基本的步骤开始吧!(教师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课件演示)师:利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可以做出很多图形。你还记得 我们是如何用圆规和直尺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的吗?师:拿出圆规与直尺 生:先独立思考,等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举手回答 师:从这节课开始,我们来正式学习尺规作图问题,首先 我们学习作图题的基本步骤以及规范的几何语言。已知:已知:线段线段ABAB 求作:求作:线段线段A BA B,使使A BA BABABA AB B作法与示范:作法与示范:(1)(1) 作射线作射线A

6、CAC ;A A C C (2)(2) 以以点点A A 为圆心为圆心, 以以ABAB的的长为半径长为半径画弧,画弧, 交交射线射线A A C C 于点于点B B ,BBA A A A B B 就是所求作的线段。就是所求作的线段。示示 范范作作 法法师:规范作图题步骤及作图的几何语言已知:已知: AOBAOB。B BOOA A求作:求作: A A OO B B 使使A A OO B B =AOBAOB。OO A A (2)(2) 以点以点OO为圆心,为圆心, 任意长为半径任意长为半径 交交OOA A于点于点C C,(3)(3) 以点以点OO 为圆心,为圆心,画弧,画弧, C CD D同样同样(

7、(OCOC) )长为半径长为半径画弧,画弧, C C (4)(4) 以点以点C C 为圆心,为圆心, CDCD长为半径长为半径画弧,画弧, D D (5)(5) 过点过点D D 作射线作射线OO B B. .B B A A OO B B A A OO B B 就是所求的角就是所求的角. .作作 法法 示示 范范 (1) (1) 作射线作射线OO A A ; ;交交OOB B于点于点D D; ; 交交OO A A 于点于点C C ; ; 交前面的弧于点交前面的弧于点D D , 按照课件演示给出的条件作出线段、角。并鼓励学 生边画边用自己语言表述作图过程。师生共同归纳作图题的基本步骤: 已知、求作

8、、 作法并由教师说明作图题的要求:能正确画出图 形(保留作图痕迹)能口头表述作法。(通过此过程让学生了解尺规作图的基本知识及步骤)、按要求填空任意画一条线段a,求作一 条线段b,使b=2a已知:_ 求作:线段线段ABAB ,使_随堂练习随堂练习作法作法: : (1)(1)作射线作射线AC; AC; (课件演示)(2) (2)以以点点A A为圆心为圆心, , 以以a a长为半径画弧长为半径画弧, ,交射线交射线 ACAC于点于点D;D;(3) (3)以以点点D D为圆心为圆心, , 以以a a长为半径画弧长为半径画弧, ,交射线交射线 ACAC于点于点B;B;ABAB就是所求作的线段。就是所求作

9、的线段。师:通过此题你会得到什么启示? 生:我们可以用此方法作出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 段的3倍、4倍、5倍等等。 (通过此题既锻炼学生的几何语言的规范性突破 难点,又提高学生的融会贯通能力)、已知:已知: AOBAOB。 利用尺规作:利用尺规作: A A OO B B 使使A A OO B B =2 2AOBAOB。B BOOA A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独立思考、合作交流; 口述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口述作法、保留作图痕迹。作法一作法一: :C CA A B B A A OO B B 为所求为所求. .B BOOA A法二法二: :C CD DC C E EB B OO A AA A OO B B

10、为所求为所求. .试一试试一试右面的右面的“ “邹菊图案邹菊图案” ”漂亮吗?漂亮吗? 你想自己画出它来吗?你想自己画出它来吗? 那就让我们从最初的步骤开始吧!那就让我们从最初的步骤开始吧!4 4、继续作下去,继续作下去,以点以点OO为圆心,为圆心, r r 为半径作圆为半径作圆OO;1 1、以圆以圆OO上任意一点为圆心,上任意一点为圆心, r r 为半径作圆,与圆为半径作圆,与圆OO交于两点;交于两点;2 2、分别以两个交点为圆心,分别以两个交点为圆心,r r 为半径作圆;为半径作圆;3 3、在适当的区域涂上颜色,在适当的区域涂上颜色, 你作出美丽的你作出美丽的“ “邹菊图案邹菊图案” ”

11、吗?吗?(四)小组合作,共同提高师将学生每四人分为一组,一人负责发言 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充分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及创 造力,用尺规设计一个漂亮的图案师使用投影展示学生的作品给出表扬, (目的:以活动小组形式对本节内容进行综合运用, 在与他人的合作过程中,培养学生敢于面对挑战和 用于克服困难的意志,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从中获 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感悟与反思: 问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哪些收获? (目的:学生回顾整个学习过程,体验学习成果 ,感受成功的喜悦,产生后继学习的激情。) 小结以开放形式出现,给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和倾听的机会。(六)作业1随堂练习 2

12、请你用直尺和圆规给我们的数学书设计一个封面。3试着尺规作出课上展示的图案(作业设计目的:使学生既能巩固基本知识又能发挥主观能动 性增强创新意识。)1 1用尺用尺规规规规做一条做一条 线线线线段等于已知段等于已知 线线线线段段 已知:已知: 求作:求作: 作法与示范:作法与示范: 第四章 直第四章 直线线线线 与角与角4.4. 作作线线线线段与角 段与角 (用尺(用尺规规规规作作线线线线段和角段和角 、作一个角等于已知 角)用尺用尺规规规规做一做一 角等于已知角角等于已知角 已知:已知: 求作:求作: 作法与示范:作法与示范: 小结:小结:四、板书设计在整个的设计过程中,始终贯彻以“主动、探究、合作” 为特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组织丰富多彩的实 践创设活动,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进行设问,并引 导学生尝试探索与成功,关注学生的认知过程。强调学 生的品德思维和心理等方面的发展。重视讨论、交流和 合作,重视探究问题的习惯培养和养成。同时,考虑不 同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发展层次,为使不同的学生都有发 展,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通过讨论交流,实现生生互 助,丰富情感体验;实现师生互助,活跃课堂气氛。 五、教学设计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