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辛集市2016_2017学年高一化学第四次检测试题407_420班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676768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309.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辛集市2016_2017学年高一化学第四次检测试题407_420班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河北省辛集市2016_2017学年高一化学第四次检测试题407_420班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河北省辛集市2016_2017学年高一化学第四次检测试题407_420班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河北省辛集市2016_2017学年高一化学第四次检测试题407_420班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河北省辛集市2016_2017学年高一化学第四次检测试题407_420班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辛集市2016_2017学年高一化学第四次检测试题407_420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辛集市2016_2017学年高一化学第四次检测试题407_420班(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河北省辛集市 2016-2017 学年高一化学第四次检测试题 (407-420 班)一、选择题(每题2 分,共 30 小题,合计60 分)1升高温度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原因是( ) A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 B降低活化分子的能量C活化分子能量明显增加 D降低反应所需的能量2某温度下,将2molSO2和 1molO2置于10L 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 O2(g) 2SO3(g) ;HT13对于某一已达化学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如果改变某种条件,结果使某生成物的浓度增大,则()A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平衡一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反应物的浓度相应减小 D平衡可能移动也可能不移动4某

2、温度下,反应H2(g)+I2(g)?2HI( g) ; H0在一带有活塞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恒温,压缩体积,平衡不移动,混合气体颜色加深 B恒压,充入HI(g) ,开始时正反应速率增大C恒容,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 D恒容,充入H2,I2(g)的体积分数降低5在密闭容器中给CO和水蒸气的混合物加到800时,有下列平衡:CO+H2OCO2+H2且K=1,若用 2molCO和 10molH2O (气)相互混合并加热到800,达平衡时CO的转化率约为()2 A16.7% B50% C 66.7% D 83% 6在某恒温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A 发生可逆反应:A(s)B

3、(g)+C(g) ,H= Q kJ/mol(QO) 。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到平衡,然后缩小容器体积,重新达到平衡。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两次平衡时,C(g) 的浓度相等 B平衡时,单位时间内n(B)生成:n(C)消耗=1:1 C若再向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A,平衡不移动D若开始时向容器中加入1 mol B和 1 mol C ,则达到平衡时吸收QkJ热量7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bB(g) 达平衡后, 测得 c(B) 为 1mol/L 。如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变为原来的2 倍,重新达到新的平衡时,c(B) 变为 0.6mol/L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物质 A的转

4、化率增大 C物质 B的质量分数增大 D ab 8下列说法中,可以说明恒容密闭容器中的反应:P(g)+Q(g) R(g)+S(g)在恒温下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 A反应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B P 和 S的生成速率相等C反应容器内P、Q 、R、S四者物质的量浓度为1:1:1:1 D反应容器内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而变化9对于合成氨反应N2(g) 3H2(g) 2NH3(g) H= - 92 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起始加入2molN2和 6molH2发生反应,则平衡时N2和 H2的转化率相同B该反应采用高温条件,有利于提高NH3的产率,从而提高生产效率C. 若起始加入2molN2

5、和 6molH2发生反应,平衡时共放热46kJ,则 N2的平衡转化率为50D若平衡时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压缩容器体积,则平衡正向移动,N2的浓度减小, NH3的浓度增大10一定温度下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s)+2B(g) C(g)+D(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v (B)正=2 v (C)逆 B容器内每消耗1 molD,同时生成1molD C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变 D向容器中加入少量A,平衡正向移动,K不变11一定条件下存在反应:H2(g) + I2(g)2HI(g) H0 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测得反应过程中n ( Cl2) 的实验数据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6、)t/min 0 2 4 6 n(Cl2)/103 mol 0 1.8 3.7 5.4 A02 min 的反应速率小于46 min 的反应速率 B 26 min 用 Cl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9 mol/(L?min)C降低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平衡常数:K( 200) K(400)27下列是 4 位同学在学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一章后,联系工业生产实际所发表的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在一定时间内快出产品B. 化学平衡理论是研究怎样使用有限原料多出产品C. 化学平衡理论是研究怎样使原料尽可能多地转化为产品D. 化学

7、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提高原料转化率28在 2A+B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 Av(A)=0.5 mol?L1?s1 Bv(B)=0.5 mol?L1?s1 Cv(C)=0.8 mol?L1?s1 Dv(D)=60 mol?L1?min129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向氯水中加入AgNO3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B对 2HI (g) H2(g)+I2(g) 平衡体系,体积缩小,压强增大可使颜色变深C合成氨反应中用过量氮气与氢气反应可以提高氢气的转化率D将混合气中的氨气液化后不停的分离出来,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30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m A (g) n B

8、(s) p C (g)达到平衡后,压缩容器的体积,发现A的转化率随之降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m n)必定小于p B (m n)必定大于p Cm必定小于p Dn 必定大于p 二、主观题: (每空 1 分,共 30 分)31 雾霾天气肆虐给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影响燃煤和汽车尾气是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之一(1)汽车尾气净化的主要原理为:2NO (g)+2CO2CO2(g)+N2(g) HO 反应的速率时间图像如图甲所示若其他条件7 不变,仅在反应前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其速率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填对应字母) Aa1a2 Bb1b2 C t1t2D图 2 中阴影部分面积更大E图 1

9、中阴影部分面积更大若该反应在绝热、恒容的密闭体系中进行,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在进行到t1时刻达到平衡状态的是(填代号)(3)CH4和 H2O(g)在催化剂表面发生反应CH4+H2O ?CO+3H2,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如表:温度/ 800 1000 1200 1400 平衡常数0.45 1.92 276.5 1771.5 该反应是反应(填“吸热”或“放热”)T时,向1L 密闭容器中投人l mol CH4和 l mol H2O (g) ,平衡时 c(CH4)=0.5mol/L ,该温度下反应CH4+H2OCO+3H2的平衡常数K= 32某同学学习了化学反应速率后,联想到曾用H2

10、O2制备氧气, 于是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探究。实验编号反 应 物催 化 剂甲试管中加入3 mL 2 H2O2溶液和 3 滴蒸馏水无乙试管中加入3 mL 5 H2O2溶液和 3 滴蒸馏水无丙试管中加入3 mL 5 H2O2溶液和 3 滴蒸馏水1 mL 0.1 mol/L FeCl3溶液丁试管中加入3 mL 5 H2O2溶液和 3 滴稀盐酸溶液 1 mL 0.1 mol/L FeCl3溶液戊试管中加入3 mL 5 H2O2溶液和 3 滴 NaOH溶液1 mL 0.1 mol/L FeCl3溶液【查阅资料】过氧化氢(H2O2) ,其水溶液俗称双氧水,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性质比较稳定。在加

11、热的条件下,它能分解生成氧气。研究表明,将新制的5的 H2O2溶液加热到65时就有氧气放出,加热到80时就有较多氧气产生。8 (1)实验甲和实验乙的实验目的是;实验丙、实验丁和实验戊的实验目的是。(2)请根据该同学查阅的资料分析H2O2的性质,解释实验甲和实验乙能否达到实验目的?。(4)实验过程中该同学对实验丙、丁、戊中产生的气体进行收集,并在2 分钟内 6 个时间点对注射器内气体进行读数,记录数据如下表。时间 s 20 40 60 80 100 120 气体体积 mL 实验丙9.5 19.5 29.0 36.5 46.0 54.5 实验丁8.0 16.0 23.5 31.5 39.0 46.

12、5 实验戊15.5 30.0 44.5 58.5 71.5 83.0 对实验戊用单位时间生成气体体积表示反应速率,020 s 的反应速率v1 mL/s,100120 s 的反应速率v2 mL/s。不考虑实验测量误差, 二者速率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如右图是根据实验收集到最大体积的气体时所用时间绘制的图像。曲线c 表示的是实验 (填“丙”、 “丁”或“戊”) 。33在一定条件下, 将 C(s) 和 H2O(g) 分别加入甲、 乙两个密闭容器, 发生反应: C(s)+2H2O(g) CO2(g)+2H2(g) ,其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1)T1 _T2 ( 填“”、“ ”、“ ”、“ ”、“ ; (2)= ; (3) 通入 H2O ; t7-t8;三、背诵 (每空 1 分) 共 10 分1、H2SiO3 2、NH4+ 、 H2S 3、32、VIII 4、25 5、越弱 6、PH3、H3PO47、M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