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676650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45.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河北省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河北省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河北省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河北省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石家庄市第一中学20162017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题第 I 卷(选择题,共48 分)一、基础知识(本题共14 小题,每小题2 分,共 30 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鞭笞(ch)修禊(q)敛裾(j )訾詈(z l )B守拙(zhu)匏樽( p o)侘傺(ch)伶俜( p ng)C吐哺(b)洞穴(xu?)呜咽(ya)颤动( zh n)D蜉蝣 (f )芰荷(j )公姥(m )嫠妇 (l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夙兴夜寐杂揉浩荡山青水秀B靡使归聘嘻戏伫立未雨绸缪C深思慎取鸷鸟自缢杳无音信D苏子愀然庐冢附掌凭虚御凤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

2、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种_的伟大呵!听见包弟尖声吠叫,我就,害怕这种叫声会把抄“四旧”的红卫兵引到我家里来。随着一声的巨响, 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橘红色的烈焰,托举着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刺九霄。A心惊胆战惊心动魄惊天动地B惊天动地心惊胆战惊心动魄C惊心动魄惊天动地心惊胆战D惊心动魄心惊胆战惊天动地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医疗行业的利润到底有多大,单从近几年药品市场的高额零售价格即可一叶知秋。B去年作为首尔FC 队队员的德扬也信誓旦旦,要用本场比赛向恒大复仇。因为首尔FC在去年亚冠决赛中输给了恒大。C习总书记提出

3、,我们必须涉足改革的深水区,如果改革只是浅尝辄止,那么就很难有大的突破。D一项调查显示, 742% 的人表示手写机会不多,其中 23 6% 的人手写机会很少,44%的人几乎已经不用手写了,由此看来“书写危机”并非骇人听闻。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 竞争上岗、 庸者让位的人事制度改革对那些不思进取、天天混日子的干部职工的确会感到很不适应,因而产生了不稳定感和危机感。2 B “丝绸之路经济带”横跨亚、非、欧三大洲,其形成与繁荣与否必将深刻影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促进全球的和平与发展。C从北京、天津到石家庄,从郑州、南通到贵阳,空气污染指数纷纷“爆表”,70 多个重点监测城市大

4、约半数左右严重污染,石家庄城区PM2 5 值一度超过1000。D中国新一届政府成立后,加大了惩治腐败的力度,查处了一批位高权重的腐败分子,这表明中国的事情完全可以在中国解决。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但是蔡元培的教育思想是矛盾的。_。这背后的理念就是知识分子应该对国家和社会发挥领导作用。因此,他支持北大的老师办新青年,学生办新潮,通过现代传媒把北大校园里的思想传播到社会中去一方面他期待北大成为一个“献身学术研究和自我修养的一个封闭的圣地”,与社会隔绝,静心做学问一位外国学者分析蔡元培对北大的期待就存在着矛盾的两个方面他还提倡平民教育,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对平民进行

5、宣传、教育但同时他又希望大学(特别是北京大学)能够担负起“指导社会”的责任他想通过这些方式,把北大的校园文化转化为社会文化A. B.C. D.7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下:方其破荆州,下江陵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B固: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固一世之雄也C道:有碑仆道何可胜道也哉D属:举酒属客属予作文以记之8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咸:全,都)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其次:水边)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信:相信)每览昔人兴感之由(由:发生感慨的原因)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既望:农历十六日)击空明兮溯流光(溯:顺流而下)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6、(卒:最终)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适:适合)而卒葬之(卒:死)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其:代词,指欲出者)A BC D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悔相道之不察兮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B谢家来贵门多谢后世人C留待作遗施采之欲遗谁3 D适得府君书始适还家门10下列句子中“将”的读音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B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C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退将复修吾初服D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11下列各句加点词与例句加点词不属同类的一项是()例句: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7、也A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B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C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D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1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余亦悔其随之而不能极夫游之乐也其孰能讥之乎B相与枕藉乎舟中浩浩乎如冯虚御风C余与四人拥火以入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D夫人之相与不知老之将至13以下六首绝句分别描写了四季的景物。按春夏秋冬分类正确的一组是()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际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

8、惟有蜻蜓蛱蝶飞。浩汗霜风刮天地,温泉火井无生意。泽国龙蛇冻不伸,南山瘦柏消残翠。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A/ / / B/ / / C/ / / D / / / 14下列各句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初七及下九”中“初七”指的是农历七月七日,旧时妇女在这天晚上乞巧;“下九”指的是农历每月的十九,在汉代,这一天是妇女欢聚的日子。B一日有子午晨昏,一月有弦望晦朔,一年有春夏秋冬,“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望”指农历每月十五月圆之日,“既望”就是农历每月十四月亮快圆之日。C古人常用的纪年法有“干支纪年法”“年号纪年法”等,“永和九年,岁在癸丑”就

9、用了这两种纪年法。D游褒禅山记最后说“临川王某记”,“王某”指王安石,古人作文起稿,写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在“某”上冠字,以后誊写时才把姓名写出。1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王羲之是我国西晋时期的书法家,字逸少, 后迁居会稽山阴 (今浙江绍兴) ,有“书圣”之称,因为曾担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B序是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著作的前言,兰亭集序是朋友之间互相唱和的赠言。4 C巴黎圣母院的作者是法国19 世纪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维克多雨果,这部小说创作于他的青年时期,是他所有小说中浪漫色彩最浓的一部,其中的女主人公是珂赛特。D楚辞是西汉刘向编订的,是继诗经

10、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战国时期楚国屈原、 宋玉等人的作品,这些作品运用了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 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 ,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 或“骚体”。二、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每小题2 分,共 6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 题。十三世纪中, 教皇权势强盛, 文化中心由罗马移向北欧,一种象征全盛的教权的教堂建筑样式哥特式在那里产生。哥特式教堂建筑的出现,使宗教艺术别开生面。其特色一言以蔽之,曰“高”。然而这与现代商业大都市的高层建筑的高不同,前者向天,后者着地。教堂建筑高而尖,有向上超升之妙; 商业建筑高而平,有着地堆积之感。故百几十

11、层的摩天阁虽然比哥特式的教堂高得多,但沉重地叠臵在基地上并无崇高之美感。反之,哥特式的教堂形似一簇怒放的春花,仿佛拼命地想从地上抽发出来,向天空生长;又如一簇火焰,势将上冲霄汉:所谓“锦绣的森林”是也。形成这种样式崇高而秀丽特色的要素是柱头和尖头拱门。为求增加垂直的效果,哥特式不用一根根的粗柱,改用一束束的细柱。又在屋顶上加尖高塔,使柱束上的许多垂直线因尖高塔的引伸而向天延长,至于无穷无尽之境。柱束之间, 不用壁而用尖头拱门形的窗。壁有板滞之感, 足以减却向上之势,尖头窗则增加了秀丽与崇高。教堂的内部, 无数的尖头拱门交互错综于上, 仰望时似觉身在大森林中,而毫无屋顶压迫之感。总之,哥特式建筑

12、全无墙壁,只有细柱、尖窗和尖塔,几乎没有水平线,全体由垂直线构成。这种建筑形式萌芽后,很快风行全欧,不但教堂建筑上用之,一般的建筑也都受这种样式的影响。“锦绣的森林”般的哥特式教堂诞生,宗教建筑的发展就达于极点。这种式样的杰作,多在北欧, 德国的科隆大教堂为哥特式中的典范。这教堂工程历六世纪之久,其工作之困难盖可想见。 为了表现宗教的神秘相,建筑师把宗教的精神翻译成视觉的形态,用形体来表现抽象的观念, 于是否定了石材的力学的性质,极度地使用结构的技法。哥特式冒险尝试而成功的另一例是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这教堂的形式, 虽与科隆大教堂大同小异,但是北欧的大势与意大利的传统的合并式样,可为建筑史上的

13、一件特殊的纪念物。这教堂全部用白色大理石为材料,据说,是意大利人欲与北方的阿尔卑斯山争高而建造的。十六世纪, 哥特式建筑无视建筑构成的约束一味冒险求高,终于陷入自灭的运命。此时基督教势力也由于极度地扩张,达到了衰沉的时期。世间一切文化相关联,政治、宗教、艺术,互相牵制而展进着,不可分离, 哥特式建筑与中世纪的封建制和教会权同时没落不正说明了这一点吗 ?(选自丰子恺谈建筑,有删改)16下列理解和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教皇权势强盛,欧洲文化中心北移,使宗教建筑艺术发展到极点,别开生面的哥特式教堂应运而生。B哥特式教堂屋顶的尖高塔,使柱束的垂直线得以引伸而向天延长,至于无穷,切合了向上超升

14、的宗教观念。5 C否定石材的力学的性质,极度地使用结构的技法,最终哥特式建筑在一味冒险求高中获得成功。D据说,为与阿尔卑斯山争高,意大利人兼容并蓄建造的米兰大教堂,成了建筑史的一件特殊的纪念物。17对最后一段中作者所表达的观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十六世纪,哥特式建筑与基督教势力同时达到衰沉期,这并不是偶然的巧合。B基督教势力的极度扩张促使教堂建筑一味求高,是哥特式建筑自灭的外因。C无视建筑构成的约束,违背客观规律,是哥特式建筑走向衰亡的自身原因。D世间一切文化相互关联,不可分离,哥特式建筑与教权的同兴同衰就是明证。1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面对被誉为“锦绣的森林”的

15、哥特式教堂,即使不是基督徒,也会赞叹其秀美与崇高。B普通的民用建筑受哥特式教堂建筑的影响,窗户往往采用尖头拱门的形式。C商业建筑大量采用板滞的墙壁,减却向上之势,即使高可摩天,也不能给人崇高的美感。D哥特式教堂的建筑样式,不仅影响了民用建筑,而且也会影响到其他的艺术形式。三、古诗阅读(本题共2 小题,每小题2 分,共 4 分)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1920 题。拟行路难其四 南北朝 鲍照泻水臵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19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用泻水流淌这一现象作为比兴,以其超常的感悟诠释了人生的某种哲理,即那流向“东西南北”的“水”,恰似社会生活中高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