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天文奥赛培训--太阳系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51675175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4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天文奥赛培训--太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2013届天文奥赛培训--太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2013届天文奥赛培训--太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2013届天文奥赛培训--太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2013届天文奥赛培训--太阳系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届天文奥赛培训--太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天文奥赛培训--太阳系(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届天文奥赛培训 专题6太阳和太阳系太阳系 (Solar System)1 是以太阳为中心的恒星系统,和所有受到太阳引 力约束的天体的集合体.包括8颗行星(冥王星已被 开除)、至少165颗已知的卫星,和数以亿计的太 阳系小天体。这些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柯伊伯带 的天体、彗星和星际尘埃。 2 广义上,太阳系的领域包括太阳、4颗像地球的 内行星、由许多小岩石组成的小行星带、4颗充满 气体的巨大外行星、充满冰冻小岩石、被称为柯 伊伯带的第二个小天体区。在柯伊伯带之外还有 黄道离散盘面、太阳圈和依然属于假设的奥尔特 云。一 太阳概述 太阳系的主角是位居中心的太阳 太阳拥有最大的视圆面 木星和土星,

2、是太阳系内最大的两颗行星 最亮,-26.74等星(目视星等) 4.83绝对星等 50亿岁 中心温度1500万K二 形成和演化1 形成太阳系的形成据信应该是依据星云假说,最早是在1755年 由康德和1796年由拉普拉斯各自独立提出的。这个理论认为太 阳系是在46亿年前在一个巨大的分子云的塌缩中形成的。这个 星云原本有数光年的大小,并且同时诞生了数颗恒星。可能是 来自超新星爆炸的震波使邻近太阳附近的星云密度增高,使得 重力得以克服内部气体的膨胀压力造成塌缩,因而触发了太阳 的诞生。 2 演化从现在起再过大约76亿年,太阳的内核将会热得足以使外 层氢发生融合,这会导致太阳膨胀到现在半径的260倍,变

3、为 一个红巨星。此时,由于体积与表面积的扩大,太阳的总光度 增加,但表面温度下降,单位面积的光度变暗。随后,太阳的 外层被逐渐抛离,最后裸露出核心成为一颗白矮星,一个极为 致密的天体,只有地球的大小却有着原来太阳一半的质量。最 后形成暗矮星。 三 基本数据、太阳结构、太阳大气 和太阳活动 略! 自己看资料四 八大行星及其它1 开普勒三定律轨道定律/椭圆定律 所有行星绕太阳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面积定律 行星和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行星在 近日点附近比远日点附近移动得更快。周期定律/调和定律 行星绕日公转的周期平方之比等于日距离的立方之比。2 运动特征

4、:共面性(彗星和柯伊伯带天体,通常都有比较明显的 倾斜角度)同向性 (哈雷彗星例外) 近圆性 (彗星、小行星和柯伊伯带天体的轨道高度椭 圆) 3 八大行星要点分类 (1)据质量分:类地行星和类木行星(水金地火)(木土天海) (2)地球为界:地内行星和地外行星 (3)小行星为界:内行星和外行星 (4)综合分类: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内行星1 高密度、由岩石构成、只有少量或没有卫星,也 没有环系统2 它们由高熔点的矿物,像是硅酸盐类的矿物,组 成表面固体的地壳和半流质的地幔,以及由铁、 镍构成的金属核心所组成3 四颗中的三颗(金星、地球、和火星)有实质的 大气层,全部都有撞击坑和地质构造的表面

5、特征 (地堑和火山等)4 行星运行在一个平面,朝着一个方向 水星(距日 0.38 AU) (辰星) 1 太阳系最小的行星,无卫星,无大气 2 自转的速度非常缓慢,自转一周将近59个地 球日;太阳系中运动最快的行星,环绕太阳一 周只要88天 3 视星等亮度在-2.0至5.5等之间 4 距离太阳的最大角度(最大距角)只有 28.3,常淹没在日出前或日落后的暮曙光中 ,故不太容易看见 5 外观上像月球,表面有许多的坑穴, 6 巨大的铁核,薄薄的地幔,高密度的行星 7 时常交替地出现在太阳的两侧;出现在日落 之后被叫做墨丘利;出现在日出之前称为阿波 罗 8 符号:墨丘利的插有双翅的头盔和他的神杖 9

6、航天器:水手10号,信使号(2011年3月到 达水星)水星 Mercury金星( 0.7 AU 长庚、启明、太白) 1 全天最亮的行星(最亮时的亮度可超过 -4, 夜空中亮度仅次于月球) 2 缓慢自转(243天)和逆行(自东向西自转) 3 无卫星,有浓厚大气 4 太阳系中唯一没有磁场的行星。地球的“姐妹 星”,轨道最接近圆形,偏心率最小,仅为0.7% 。5 金星的轨道处于地球轨道的内侧,当我们看到 金星的时候,不是在清晨(启明)便是在傍晚( 长庚),分别处于天空的东侧和西侧。 6 金星的天文符号用维纳斯的梳妆镜来表示。爱 与美的女神(希腊神话中的阿佛洛狄忒,罗马神 话中的维纳斯)金星 Venu

7、s7 金星的位相变化金星同月球一样,也具有周期性的圆缺变化(相位 变化),但是由于金星距离地球太远,用肉眼是无法看出来的。金星 的相位变化,曾经被伽利略作为证明哥白尼的日心说的有力证据。1 当金星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发生的一种罕见的天文现象(原理类似于日 食)。当金星凌日出现,从地球上可以看到金星像一个黑色圆盘从太阳表面划 过。 2 金星有凌日,水星也凌日,但是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 则都没有凌日。这是因为水星和金星都是在地球的公转轨道内侧环绕太阳公转 (这样的行星叫内行星),它们有机会从太阳和地球之间通过,这是产生行星 凌日的必须条件。而火、木、土、天王、海王和冥王各大行星

8、都是在地球公转 轨道的外侧环绕太阳公转(这样的行星叫外行星),它们不可能从太阳和地球 之间通过。金星凌日水星凌日当水星运行至地球和太阳之间,如果 三者能够连成直线,便会产生水星凌日现 象。观测时会发现一黑色小圆点横向穿过 太阳圆面,黑色小圆点就是水星的投影。 水星凌日发生在五月初或十一月初,平均 每百年出现十三次水星凌日的现象。最近 发生的水星凌日:2003年5月7日、2006年 11月8日、2016年5月9日。 1 金星凌日以两次凌日为一组,间隔8年,但是两组之间的 间隔却有100多年。21世纪的首次金星凌日发生在2004年6月 8日,这一组的另一次将要发生在2012年的6月。再下一次是 2

9、117年和2125年。 2 每种类型每隔243年出现一次(金星与地球差不多同时回 到各自轨道上同一位置)。 最早关于金星凌日现象的记载来自阿拉伯自然科学家、哲学 家法拉比。 3 17世纪,英国天文学家爱德蒙哈雷最早提出了观测方法 。 最早成功预报金星凌日的是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他成功预 言了在1631年12月7日发生的金星凌日。 1761年发生的金星凌日,被俄国天文学家罗蒙诺索夫发现了 金星大气,这是人类第一次知道出地球以外有大气的行星。金星凌日地球 (1 AU) 1 人类所知宇宙中唯一存在 生命的天体 2 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 3 西方人常称地球为盖亚, 这个词有“大地之母”的意 思 4 带有

10、赤道和一条经线的球 体 5 地球Earth火星(1.5AU 荧惑)1 橘红色外表是因为地表的赤铁矿(氧化 铁) 2 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既稀薄又寒冷,沙 尘悬浮其中,每年常有尘暴发生。3 卫星:火卫一、火卫二 4 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砾 石遍布,没有稳定的液态水体。5 火星两极皆有水冰与干冰组成的极冠, 会随着季节消长。6 最大火山是奥林匹斯山,太阳系最高的 山。7 深邃的地堑(水手号峡谷)8 天文符号:战神玛尔斯的盾牌和长矛 火星 Mars9 三艘运作中的探测船,分别是火星奥德赛号、火星 快车号和火星侦察轨道器,地表还有很多火星车和着 陆器,包括两台火星探测漫游者:勇气号和机遇号,

11、 和最近结束任务的凤凰号。10 两个天然卫星火卫一(Phobos)与火卫二( Deimos),视星等火卫一可达-7,火卫二可达-5,白 天可能可见。和月球一样,这两颗卫星都被火星潮汐 锁定,因此他们总是以一面对着火星11 两颗卫星是在1877年被阿萨夫霍尔发现的,以 希腊神话中的福波斯和得摩斯命名,两者皆为战神阿 瑞斯的儿子。火星 Mars小行星是太阳系小天体中最主要的成员, 主要由岩石与不易挥发的物质组成。 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距离 太阳2.3至3.3 天文单位,它们被认为是在太阳 系形成的过程中,受到木星引力扰动而未能聚合 的残余物质。 小行星带成员稀稀落落,拥有数万颗,可能

12、多达数百万颗,直径在一公里以上的小天体,总 质量不能达到地球质量的千分之一。其中谷神星 最大(主带中唯一的矮行星,意大利天文学家皮 亚齐发现)特洛依小行星的位置在木星的 L4或L5点(在行星轨道 前方和后方的不稳定引力平衡点),不过“特洛依“这个名称也 被用在其他行星或卫星轨道上位于拉格朗日点上的小天体。 希 耳达族是轨道周期与木星2:3共振的小行星族,当木星绕太阳公 转二圈时,这群小行星会绕太阳公转三圈。 外行星 1 也称为类木行星,囊括了 环绕太阳99%的已知质量。2 气体巨星(木星和土星的 大气层都拥有大量的氢和氦 ,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大气层 则有较多的“冰”,像是水 、氨和甲烷)3 这四

13、颗气体巨星都有行星 环,但是只有土星的环可以 轻松的从地球上观察。木星(5.2AU 岁星) 1 太阳系中体积最大、自转最快的行星 2 公转一周约为12年,与地支相同(岁 星),古罗马人以罗马神话中的众神之 王朱比特(Jupiter)命名。 3 视星等2.94,夜空中第三亮的天体 (火星在轨道的特定点上时能短暂与木 星的亮度相比) 4 外大气层容易出现乱流和风暴,其中 最著名的风暴是“大红斑”。 5 太阳系拥有最多天然卫星的行星,木 星至少有63个卫星,其中有4个主要卫 星(伽利略发现,合称伽利略卫星)。 木卫三(太阳系最大卫星)直径甚至大 于水星。 6 万神之王朱庇特的闪电或他的神鹰 木星 J

14、upiter7 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最早以望远镜发现木星最亮的四颗卫星 ,并被后人称为伽利略卫星。它们环绕在离木星40190万千米的 轨道带上,由内而外依次为木卫一、木卫二、木卫三、木卫四 在1892年巴纳德以望远镜肉眼观测发现木卫五 木星的其他卫星皆透过照相观测或行星际探测器的相片发现 1979年美国旅行者一号及1995年伽利略号等飞临木星系的时候, 又发现了许多更细小的、离木星更远的天然卫星,使人类所知的 木星系卫星总数达到63个。 8 彗木相撞 1994年7月16日22日,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在被木星巨大的潮 汐力撕成21个碎片并绕过近日点后,与木星迎头相撞,这是人类 史上首次直接观测到的

15、天体相撞。彗木相撞后产生相当于20亿颗 原子弹爆炸的威力,产生的闪光在地球也能拍到,腾起的蘑菇云 极为壮观,形成的尘埃云团与地球同样大小,衍生之黑斑在木星 表面存在数月之久,小型望远镜以100倍以上的倍率放大已能看到 这些黑斑。哈伯太空望远镜甚至在近一年之后还观测得到撞击的 残迹。土星(9.5AU 镇星或填星) 1美丽的环 (极薄但却很宽的环状系统,虽然 厚不到一公里,却从行星表面朝外 延伸约420000公里。主环包括数千 条狭窄的细环,主要是由冰及尘粒 构成),在地球以一般的望远镜即 可看见 2 61颗卫星,卫星中的7颗为共内 轨道,与别的卫星分享同一个轨道 ,土卫六(土星系统最大,太阳系

16、第二大)比行星中的水星还要大, 是唯一拥有明显大气层的卫星 3 我国古代认为土星约28年运行一 周天,好像每年坐镇(填)28星宿 中的一宿 4 天文学符号是代表农神萨图尔努 斯的镰刀 土星 Saturnus 5 最早被发现具有光环的行星。1610年伽利略观察到(因为望远镜成象不好,他并没有意识到这 是一个环)1655年,克里斯蒂安惠更斯观测到完整的土星环1675年,乔凡尼卡西尼确定土星环由许多较小的环组成,中间 并且有缝存在着,其中最明显的环缝在不久之后被命名为卡西尼 缝。1859年,麦克斯韦提出土星环不可能是固体的,否则将会因为不 稳定而碎裂。透过光谱学的研究,立克天文台的詹姆斯基勒在 1895年证实了麦克斯韦的理论。6 土星卫星的发现克里斯蒂安惠更斯发现了土星的卫星土卫六。不久之后,卡西尼发现了另外4颗卫星:土卫八、土卫五 、土卫三和土卫四。1789年威廉赫歇尔才再发现两颗卫星:土卫一和土卫 二。形状不规则的土卫七和土卫六有着共振,是在1848年被 英国发现的。在1899年,威廉亨利皮克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