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1675174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6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临床流行病学 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是选择患有和未患有某特定 疾病的人群分别作为病例组和对照 组,调查两组人群过去暴露于某种 或某些可疑危险因素的比例或剂量 ,判断该暴露因素是否与该疾病有 关联及其关联程度大小的一种观察 性研究方法。病例对照研究结构模式病例对照研究结构模式调查方向:收集回顾性资料比较 人数 暴露 疾病病例对照+acbd二、特点1.属于观察性研究方法:不给予任何干预因素。2.设立对照组:有病例组和对照组。3.观察方向由果至因:已知研究对象患有或未患 有某特定疾病,再追溯既往暴露因素的情况。4.难以证实因果关联:研究是回顾性观察法,只

2、能推测暴露与疾病是否有关联。三、种类 非匹配成组病例对照研究:在病例和对照 人群中分别选取一定数量的研究对象,仅 要求对照数量等于或多于病例数,无其他 特殊规定。病例对照匹配(matching )病例对照研究1.匹配(matching )的概念:以对结果有干扰作用的某 些因素或特征作为匹配因素,使对照组与病例组在 匹配因素上保持相同的一种限制方法。 匹配的目的 处理混杂因素 提高研究效率2.成组匹配:也称群体匹配或频数匹配。要求对照组 与病例组在匹配因素的比例上相同。3.个体匹配:病例与对照以个体为单位匹配。可 1:1、1:2、1:3、1:M。n匹配的注意事项匹配变量过多增加选择对照的难度注意

3、匹配过头(over-matching):将不必要 的变量列入匹配,可能丢失信息、增加工 作难度,反而降低了研究效率,这种现象 称匹配过头。四、用途 1. 探索疾病的可疑危险因素2. 建立和检验病因假说3. 提供进一步研究的线索提出课题,形成假设 研究对照的选择 样本含量的估计 研究因素的选择 资料收集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一)病例的来源 医院:某一或若干所医院在一定时期内诊断 的全部某病病例或其随机样本。 优点:省时、省力 缺点:代表性有限 社区人群资料:某一特定时间 和地区内,通 过普查、监测、医院病案等得到的全部病例 或其随机样本。 优点:代表性好 缺点:病例难以获得2.病例的类型 新发病

4、例:信息偏倚少。现患病例:患病后行为因素的改变会 带来信息偏倚。死亡病例:获得的信息误差更大。(二)对照的选择 1.对照形式的选择:成组不匹配对照/成组匹配对 照/个体匹配对照 2.防止匹配过度 3.对照的规定n应能代表病例来源的人群中的全体非患者。n对照与病例之间,除研究因素以外的与疾病有关的 因素皆应均衡可比。n应避免使用与研究的疾病有关联的其他病例做对照 。n对照应是以与病例相同的诊断方法确认的未患有研 究疾病者。4.对照的来源 医院的其他病人。 若患者来自社区,从该社区未 患该病的人群中选择对照。 病例的亲属、邻居、同事。二、样本含量的估计 1.病例组和对照组人数相等但不匹配和成组匹配

5、的样本含量估计法 计算公式为:式中:nn为病例组或对照组人数nu和u分别为和时的u值np0和p1分别为对照组与病例组的某因素的估计暴露率n因此公式可以简化为:例题1:一项探讨大学生父母离异与大学生人格障碍关系的病例对照 研究,已知大学生人群中父母离异者占5%,父母离异与人格障碍的 OR值为6,设假阳性率为5%,检验效能为90%,计算样本含量。 已知:p0 = 0.05, = 0.05, power = 0.9, = 0.1, OR = 6 解:由公式19-2计算p1:从表19-1中查得u = 1.96 u = 1.282,由公式19.3,求n:2.暴露组和对照组人数不相等时样本含量估计法 设:

6、病例数对照数=1c需要的病例数为:式中, , ,p1的计算公 式同公式19.2,对照数= c n3. 11匹配设计样本含量计算法: 计算公式如下:式中 m为需要的结果不一致的对子数。需要的总对子数M为:其中p0、p1分别为目标人群中对照组和病例组的估计暴露率。p1的 计算公式同公式(19-2), m=17 M=64三、研究因素的选择n应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研究因素。要合理设计变量的数目和变 量的调查方法n每一变量的获取方法都必须在调查前有明确的规定,尽可能 采用国内外统一的标准。 四、资料的收集 1.资料来源:通过信访、访问、档案资料等方式获取信息。 2.暴露因素的收集:调查中应注意:病例与对照使

7、用相同的 调查表;尽可能采用客观指标;调查人员要统一培训;调查 过程中对待病例与对照的态度应一致一、资料的整理 1.原始资料的再核查:要检错、验收、归档。 2.资料分析的准备:要编码、录入、计算机逻辑检错。手工分析时,要分组、归纳。 二、资料的分析 统计描述 1.描述一般特征:病例代表性的描述;对照代表性的描述 2.均衡性描述:单因素分析时,要对病例与对照之间非研究因素的均衡性进行描述。统计推断和分析 1.成组病例对照研究的资料分析:成组病例对 照研究资料包括非匹配资料和频数匹配资料。暴露史病例组对照组合计有aba+b=ni无cdc+d=n0合计a+c=mib+d=m0A+b+c+d=N成组设

8、计的病例对照研究资料整理表统计学假设检验:2检验 计算暴露与疾病的关联强度:采用比之比(OR)nRR=暴露组某病发病率或死亡率/非暴露组发病 率或死亡率。它表明暴露于某因素者的发病或 死亡的概率是非暴露者的多少倍。nRR1表示暴露与疾病无关;RR1说明暴露使 疾病的危险性增加;RR1说明暴露使疾病的 危险性减少。 病例对照研究不能直接计算RR,代之以OR 。OR的含义与RR相同。 OR(odds ratio):也称比值比 病例组的暴露比值= 对照组的暴露比值= OR=病例组的暴露比值/对照组的暴露比值 =ad/bc 计算OR的可信限:OR是暴露与疾病联系强 度的点估计值,而点估计值总是有变异的

9、 ,因而需要做区间估计值。Miettinen法 估计可信限:ORL为下限;ORU为上限;U为正态离差值Doll和Hill在1950年报告吸烟与肺癌关系 的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分析如下吸烟史肺癌病人对照组合计有6886501338无215980合计7097091418吸烟与肺癌的病例对照研究资料整理表X2=19.13 OR=ad/bc=2.97OR L =1.83 OR U =4.90说明吸烟对肺癌有害2. 1:1匹配病例对照研究的资料分析: 资料整理:调查数据的整理表如下。对对照病例合计计暴露(+)非暴露(- ) 暴露(+)aba+b 非暴露(- )cdc+d合计计a+cb+dN1:1匹配病例对

10、照研究的资料整理表2=2=OR= c/b (b 0)b+c40b+c40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与淋巴细 胞白血病病例对照结果对对照病例合计计IM(+)IM(-)IM(+)153550IM(-)6040100 合计计75751501:1匹配病例对照研究的资料整理表2=OR= c/b=60/35=1.71P0.01OR L =1.14 OR U =2.57说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使淋巴细胞白血病危险度增高Reject or accept H0一、优点 1.该方法除适用一般疾病外,还特别适用于罕见 病研究。 2.该方法较节省人力物力,容易组织,所需样本较小。 3.在一次调查中可以同时调查多个因

11、素与一种疾病关系。 4.收集资料后可在短时间内得到结果,对于慢性病可以较快地得到危险因素的估计。二、缺点 1.该方法不适用于研究人群中暴露率比例很低的 因素。 2.病例常不能代表全部病例,对照也常不能代表所属的 人群,因此容易产生选择偏倚。 3.调查中,调查对象回忆既往若干暴露史的信息时难以避免回忆偏倚。 4.容易产生混杂偏倚。 5.不能直接计算相对危险度,亦较难证实某因素与某疾病的因果关系。A.比值比B.回忆偏倚C.失访偏倚 D.匹配过度E.相对危险度n1.在病例对照研究中,估计暴露与疾病关联强 度的指标是n答案:An2.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直接不能计算的指标是n答案:En3.在病例对照研究中

12、,影响结果真实性的主要 原因是n答案:B在一次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和对照各400名,300名 病例和80名对照具有暴露因素,则相对危险度的估计 值为A.3 B.4 C.8 D.12 E.10答案:D在1: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和对照共有200 对,其中病例和对照均具有暴露因素的有25对,病例 和对照均不具有暴露因素的有70对,病例具有暴露因 素而对照不具有暴露因素的有80对,对照具有而病例 不具有暴露因素的有25对,则相对危险度的估计值为A.1.5 B.2.8 C.3.2 D.3.5 E.4.0答案:C1、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2、什么是比值比?有何意义?3、病例对照的优缺点4、美国波士顿Vincent纪念医院妇产科医生Herbst在 发现,19661969年收治7例阴道腺癌患者,均为15 岁22岁女青年。通常阴道癌占女性生殖系统癌的2% ,非常罕见,而这7例全是腺癌;母亲怀孕期间摄入雌 激素与阴道腺癌有关。选择那种研究方法适合此项研究 ?为什么?n可匹配过头的变量:p研究因素与疾病因果链中的中间变量不应匹配。吸烟 血脂 冠心病(研究因素) (中间变量) (研究的疾病)如按血脂水平将果病例与对照匹配,吸烟与疾病之 间的关联也将随之消失。p只与可疑病因有关联与疾病无关联的因素不应匹 配。 避孕药 乳腺癌 宗教信仰 (不应匹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