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670270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0.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语文】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语文】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语文】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语文】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4 年重庆一中高 2015 级高三上期半期考试 语 文 试 题 卷本试题共 8 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号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概不给分。第 I 卷(共 32 分)一、 (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1、 (原创)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

2、确的一组是( )A. 战栗 勠力同心 恓 x 惶 怏 yng 怏不乐 B. 煤碳 一笔钩销 吊唁 yn 白云出岫 xi C. 临摹 床第之私 筵 yn 席 应 yng 届生 D. 磋跎 绵里藏针 恸 tng 哭 蒙头转 zhun 向【答案】A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B 煤炭 一笔勾销 C 筵 yn 席 床笫之私 D 蹉跎2、 (原创)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保定“油条哥”刘洪安大学毕业后开起了早点摊,他坚持用一级黄豆油炸油条,被誉为“一级油条哥” ,人们信任他的油条,一锤子买卖使他的生意越做越红火。B. 眼下许多人幻想一夜成功、名扬四海,人浮于事已成了一种常

3、见的社会现象。事实上,大凡成功都是从小事中一步一步积累起来的。C. 从第一篇作品开始,萧红就以革命斗士的姿态出现在东北文坛。以后,萧红一发不可收拾,在 1933 年就发表了三十余篇作品。D. 有些养花的人喜欢把花卉搬进室内,殊不知这样做会有害健康。放在室内的花卉会释放2出二氧化碳,这会使人感到气闷,降低睡眠质量。【答案】D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殊不知:竟不知道,引述别人的意见而加以纠正;竟没想到,纠正自己原先的想法。A “一锤子买卖”意为只做一次生意,多指价钱贵,货色次,顾客们不愿再来打交道。B 人浮于事:工作人员的数目超过工作的需要;事少人多。C 一发不可收拾:指事情一旦发生便不

4、可收拾,形容对发生的情况难以控制,局面无法收拾。此处应该用“一发不可收” 。3、 (原创)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要写出好诗,就不得不在这两方面注意:一方面要做诗人人格的涵养,一方面要做诗的艺术训练,写出自然优美的音节,协和适当的词句。B.八月初五是唐玄宗的生日,被定名为“千秋节” (又称“千秋金鉴节” ) ,到这一天全国都铸造镜子,当作礼物送人以庆祝长寿。C.谁都知道“蜀锦”是指四川成都织造的花锦,可是“蜀锦”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在历史发展中,每个时代花样有什么特征?还少有人认真注意过。D.有个经济史料范子计然 ,曾道及当时山东盛产的锦绣价值, “齐细绣文,上等匹值二万,中

5、值一万,下值五千。 ”【答案】B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A“涵养”后面的逗号改为分号, “音节”后面的逗号改为顿号 C 两个问号改为逗号。 D 后引号中的句号放在外面。4、 (原创)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礼宾司前代司长鲁培新表示,APEC 服装的设计由外交部主抓,经过严格招标和层层选拔,最后拟采用东道国首脑本人的意见为准。B. 作为中国 20 世纪最负盛名的民族音乐家之一,王洛宾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间故事和民歌,创作出能赢得观众喜爱的富有民族风味的歌曲。C. 2014 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马拉拉优素福扎伊那为理想而矢志不移的奋斗精神、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深深地打动了世界人民的

6、心,甚至为她唏嘘落泪。D. “单独二胎”政策实施以后,新生人口必然会增长,一方面将改变“4-2-1”的家庭结构,另一方面也会减轻适龄劳动人口赡养老年人的负担。【答案】D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A“拟采用为准”句式杂糅, “APEC 服装的设计由外交部主抓”3改为“外交部主抓 APEC 服装的设计” 。B“无时无刻不忘”否定不当,改为“无时无刻忘记”C“甚至为她落泪”偷换主语。二、 (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1 分)阅读下文,完成 57 题。中国古典诗学里的钟声刘士林钟声从一开始就与人类的文化活动有密切的关系。黑格尔说:“塔楼上的钟塔是专门为宗教仪式而设的,因为钟声特别适合于基督教的礼拜,这种依

7、稀隐约的庄严的声响,能感发人的心灵深处”在欧洲,钟声所传达的缥缈、崇高、严静的宗教意味,是自始至终贯穿下来的。在中国,情况则有不同。在有关记载中,钟声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纯粹的宗教祭祀仪式中的钟声,这种宗教音乐带给人的心理感受是恐惧、松弛和宗教性迷醉。另一类是与古代庆典活动相关的钟声,多用来表达一种阔大、热烈的气氛,如诗经关雎中的“钟鼓乐之” 。后来这类钟声又演变成显示身份地位的象征信号。随着这层意义的出现,钟声也就逐渐具有了审美属性。但这些都还不全是古典诗学中那种发人深省、令人超升、使人有所领悟的“钟声”意象。它的生成还有一个更为直接、也更为深层的原因,这就是:钟声昭示着时间。无论中西,钟

8、声都与时间有特殊的关系,或者说,钟声常给时间一种特殊的内涵。在西方, 圣经中就常用“丧钟”一词提示尘世的虚幻。在基督教的生命观里,钟声能提醒人类:生命的短暂和上帝的永恒。钟声的这层时间含义实质上包含了两种意义:一是表示日常生活时间,如早钟、晚钟;二是表示带宗教色彩的时间,如丧钟,我们可称之为“精神时间” 。钟声的这两种意义,在中国古代也有昭示,但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积淀成分。在中国文化里,钟鸣常与桑榆之年等特定意象连用,表达对时光消逝的感觉和对生命的领悟。尤其在佛教东渡,带给中国传统思想以“空”的观念后,寺院的钟声被赋予了一切皆空的佛教思想,从而逐渐变成人们反省、忏悔、探视内心和领悟生存的象征。钟

9、声作为一种信号,它展示出生命在时光中消耗、磨损的程度,从心灵深处提醒人们:夕阳西下或早晨到,旧的结束或新的开始,以及“我们向何处去”或“何处是归宿”等。钟声又常与年华已逝、风尘碌碌的惆怅心情联系在一起,其缥缈而又严静的音律也最易把精疲力竭的生灵,引入宗教的虚幻精神境界。在西方,对“钟声”意象最为关注和凝神思考的当推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他晚4年一直思考用“诗”去追寻在现代社会中“隐去”的上帝。他认为,对诗来说,重要的是“说出” (蕴含) “精神能量” 。这蕴含的精神能量,被他比喻为“沉寂的钟声” 。他要求诗人用这“钟声”去寻回上帝和神性事物,让人们通过诗,聆听到内心深处“沉寂的钟声” ,最终

10、完成向上帝皈依的历史旅程。中国人真正悟出这“沉寂的钟声”的悠长意味的,则应首推唐代诗佛王维。诗如: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过香积寺 )这可以说是古典诗学中“钟声”意象的最佳表现。它充满了一种真正经心灵领悟、体验到的空寂。它具有那种令人大悟的“精神能量” 。与海德格尔“沉寂的钟声”不同的是,它不是召唤人们皈依上帝,而是皈依佛家宣扬的空寂的世界本原,回归自然。钟声借助它积淀在人类心灵深处的宗教情感,往往能一举将人从现实世界引入虚幻王国。这对那些在实现世界中遭受挫折、困顿的人们来说,尤其如此,如常建的“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

11、, “钟声”已失去原始宗教内容,也部分失去佛教内容,而成为一种特定的审美意象。(选自文史哲2003 年第 2 期,有删改)5、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中国“钟声”的审美属性是伴随宗教属性同时产生和发展的。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欧洲,钟声都有一种传递宗教意味的作用。.“钟声”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已失去宗教内容,仅存审美属性。 在真正悟出“沉寂的钟声”的意味这方面,西方要早于中国。【答案】B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A钟声最早是用于祭祀的,其审美属性是后逐渐形成的。原文说的是“已失去原始宗教内容,也部分失去佛教内容” 。.文中仅指出“中国人真正悟出首推唐代诗佛王唯” ,究竟中

12、、西方谁更早,文中并未提及。6、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与中国古代不同的是,西方的钟声常给时间一种特殊的内涵,其中既包含表示日常生活的时间,也包含表示带有宗教色彩的时间。对那些在现实世界中遭受挫折、困顿的人们来说,钟声往往能将他们从现实世界引入虚幻王国,这是借助钟声积淀在他们心灵深处的宗教情感来实现的。在中国的有关记载中,钟声大体可分为纯粹的宗教祭祀仪式中的钟声、与古代庆典活5动相关的钟声两大类。在中国传统思想有了“空”的观念之后,寺院的钟声被赋予了一切皆空的佛教思想,从而逐渐变成人们反省、忏悔、探视内心和领悟生存的象征。【答案】A考点:根据文意进行推断和想象。原文是“钟声的这两

13、种意义,在中国古代也有昭示,但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积淀成分” 。7、请根据全文概括 “钟声”的文化内涵。 (5 分)答:_【答案】传递宗教的情感表达喜庆的气氛作为显示身份地位的象征表达对时光消逝的感觉人们反省、忏悔、探视内心和领悟生存的象征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此题在通读全文后,要对词语钟声这一概念的内涵、外延准确把握,与原文有关语句逐项比对备选项,看看是否偷换概念、以偏概全、范围失当等问题。三、 (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阅读下文,完成 810 题。记 盗杨衡选南城萧明彝先生,家世为显官,厚其赀,庾于田。时当秋获,挈其爱妾,刈于乡之别墅。有少年三人,自屋而下

14、,启其户,连进十数辈,曰:“萧先生睡耶?”就榻促之起,为先生着衣裳,进冠履,若执僮仆役,甚谨,曰:“先生有如君,男女之际,不可使窥外事,请键其室。 ”迎先生至外厅,设坐,面南向,爇烛其下,曰:“某读先生今古文,可一一为先生诵之,最佳者无如某篇。某篇之中,有某转某句,非巧思不能道。尝于某显曹处私伺先生宴,连饮十五犀觥,诸公不及也。江南藩司碑记,唯先生文为绝笔。 ” 左右有恐吓先生者,其盗魁力止之,曰:“此萧先生,不可以常态惊也。 ”索酒肴相啖食。先生为之陈庖厨,饮酣,曰:“某等闻先生名久矣!不惜千金路费至此,可出其囊橐,以偿吾愿。 ”先生曰:“昨有四百金稻谷价,惜来迟耳,今早已送之城中。此所留者

15、,仅羹酒之需,不过二十七金,人参八两,玉带一围而已,愿持赠诸豪士。 ”左右疑有埋藏者,盗魁曰:“此先生真实语也,不须疑。 ”启其箧。如数。夜将半,先生倦,且恐。盗魁曰:“先生倦乎?吾为先生起舞。 ”解长服,甲铠绣鲜,金光灿耀夺人目。拔双剑,起舞厅中,往来近先生鼻端,迹其状,如项庄鸿门意在沛公时也,良久乃止。先生待益恭,盗益重先6生。自启户论文,始终敬礼先生,卒不敢犯如此。先生房委曲,四顾夜黑,持灯周书幌曰:“此窗棂宜向某处上下,此楼宜对某方,所惜鸠工时少经营耳。 ”登楼,窥先生藏书,见名臣奏议 忠臣谱二集,曰:“吾愿得此。 ”笔筒中旧置网巾二副,纳之袖中。字画多时贤为者,曰:“乌用此玷辱书斋?”择其不佳者毁裂之。有美人一幅,乃名笔,曰:“此不可多觏者。 ”罗君某写有小楷扇一柄,藏笔床侧,曰:“吾与此公有旧好,宜珍之。 ”亦携之去。 将出门,邀先生送。先生强留曰:“若辈皆少年豪侠,待至明日归取四百金相遗何如?”盗魁曰:“世从无其事,余何能待?”请姓名,不答,曰:“后会有期。惜先生老,若少壮,当与之同往。 ”先生出走里许,见木舟二,泊溪口,尽登,摇橹而去。语作吴下音。嗟乎!盗而如是,可以常盗目之哉?吾恐盗虚声者,灭礼义,弃诗 、 书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