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辽宁省双语学校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670197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8.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辽宁省双语学校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语文】辽宁省双语学校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语文】辽宁省双语学校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语文】辽宁省双语学校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语文】辽宁省双语学校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辽宁省双语学校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辽宁省双语学校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命题:高一语文组 审题:高一语文组 练习时间:150 分钟 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卷第四、五题为选 考题,其他题为必答题。 第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9 分,每小题 3 分)现在不断有人提问,为什么我们这个堪称伟大的时代却出不了伟大的作家?对此我的想法是,现在是一个无权威的、趣味分散的时代,一个作家很难得到全民集中的认可。事实上,要成为一位大家公认的伟大作家,需要时间的考验,甚至包括几代人的阅读和筛选。而且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消费与享受往往消磨作家敏锐的洞察力和浪漫的激情,以致那种具有巨大原创力的作品很难产生。当然,当代中国缺

2、少伟大的作家,除了这些外在的方面,也有作家自身主体弱化的问题。比如市场需求之多与作家生活体验不足的矛盾,市场要求产出快与创作本身求慢求精的矛盾等等。而这当中,正面精神价值的匮乏或无力,无疑是当下文学创作中最为重要的缺失。所谓正面精神价值,指的就是那种引导向善、呼唤爱、争取光明、辨明是非、正面造就人的能力。这种价值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与作家对民族的精神资源的利用密切相关。我们民族的精神资源很丰富,但是也还需要作必要的整合和转化,才能化为作家内心深处的信仰,运用到创作中去。还有一些作家表现出“去资源化”的倾向,他们不知如何利用资源,索性不作任何整合与转化,以为只要敢于批判和暴露,就会写出最深刻的作

3、品,但如果都是暴力、血腥,就让人看不到一点希望,而真正深刻的作品不仅要能揭露和批判,还要有正面塑造人的灵魂的能力。还有另外一种主题精神弱化的现象。很多作品没完没了地写油盐酱醋和一地鸡毛,缺少一种人文关怀。作家的责任是把叙事从趣味推向存在,真正找到生命的价值所在。当他们丧失了对生活的敏感和疼痛感,把创作变成了制作,批量化地生产的时候,文学就不会有什么真正的生命了。老舍先生曾将长篇小说大明湖浓缩成月牙儿 ,篇幅几近短篇,却也创造了中国现代文学中公认的经典。他幽默地说:“我在经济上吃了亏,在艺术上占了便宜。 ”如果今天的作家都肯下这种苦功,那么消费的时代再汹汹然,我们仍然可以对震撼人心的好作品的出现

4、满怀期望。1从原文看,下列不属于“当代中国缺少伟大的作家”外在原因的一项是( )A现在是一个缺乏权威的时代,也是一个受众欣赏趣味分散的时代。B要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得到普遍的公认。C在今天,消费与享受往往会消磨作家敏锐的洞察力和浪漫的激情。D作家对生活的体验还不够,同时文学创作本身的规律是求慢求精。2从原文看,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A我们的民族精神资源很丰富,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保持原貌并移植到创作中。B所谓“去资源化” ,就是作品只有批判和暴露,而没有充分利用社会生活的资源。C充斥暴力和血腥的文学作品使人看不到一点希望,这是正面精神价值缺失的结果。D作品中有

5、油盐酱醋和一地鸡毛这样的描写,表明作家没有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家作品中正面精神价值的匮乏或无力,是当代中国文学创作中最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B是否善于利用我们民族丰富的精神资源,决定了作家作品中的正面精神价值能否体现。C要保持文学生命,作家就应该对生活具有敏感和疼痛感,坚持把叙事从趣味推向存在。D老舍把大明湖浓缩成月牙儿 ,说明下苦功夫创作,才能出现震撼人心的好作品。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47 题 王克敬,字叔能,大宁人。既仕,累迁江浙行省照磨,寻升检校。调奉议大夫、知顺 州,以内

6、外艰不上。除江浙行省左右司都事。延祐四年,往四明监倭人互市。先是,往 监者惧外夷情叵测,必严兵自卫,如待大敌。克敬至,悉去之,抚以恩意,皆帖然无敢哗。 有吴人从军征日本陷于倭者,至是从至中国,诉于克敬,愿还本乡。或恐为祸阶,克敬曰: “岂有军士怀恩德来归而不之纳邪!脱有衅,吾当坐。 ”事闻,朝廷嘉之。番阳大饥,总管 王都中出廪粟赈之,行省欲罪其擅发,克敬曰:“番阳距此千里,比待命,民且死,彼为 仁,而吾属顾为不仁乎!”都中因得免。拜监察御史,寻迁左司都事。 泰定初,出为绍兴路总管,郡中计口征盐,民困于诛求,乃上言乞减盐五千引。行 省檄克敬抽分舶货,拗蕃者例籍其货,商人以风水为解,有司不听。克敬

7、曰:“某货 出某国,地有远近,货有轻重,冒重险,出万死,舍近而趋远,弃重而取轻,岂人情邪! ”具以上闻,众不能夺,商人德之。擢江西道廉访司副使,转两浙盐运司使,首减绍兴民 食盐五千引。明年,擢湖南道廉访使,调海道都漕运万户。是岁,当天历之变,海漕舟有 后至直沽者,不果输,复漕而南还,行省欲坐罪督运者,勒其还趋直沽。克敬以谓: “脱 其常年而往返若是,信可罪。今蹈万死,完所漕而还,岂得已哉!”乃请令其计石数,附 次年所漕舟达京师,省臣从之。入为吏部尚书,乘传至淮安,坠马,居吴中养疾。 元统初,起为江浙行省参知政事,请罢富民承佃江淮田,从之。松江大姓,有岁漕米 万石献京师者,其人既死,子孙贫且行乞

8、,有司仍岁征,弗足则杂置松江田赋中,令民包 纳。克敬曰:“匹夫妄献米,徼名爵以荣一身,今身死家破,又已夺其爵,不可使一郡之 人均受其害,国用宁乏此耶!”具论免之。 (选自元史王克敬传 ,有删改) 【注】内外艰:父母丧事。诛求:强制征收。抽分舶货:向从海外运货来贸易 的人抽税。拗蕃:违背货运规定。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必严兵自卫,如待大敌 待:抵御 B脱有衅,吾当坐 衅:事端 C拗蕃者例籍其货 籍:户籍 D众不能夺,商人德之 夺:改变 5以下各句中,全都表现王克敬“为官尚宽”的一组是(3 分)3悉去之,抚以恩意 诉于克敬,愿还本乡 脱有衅,吾当坐 首减绍兴民食

9、盐五千引 乃请令其计石数,附次年所漕舟达京师入为吏部尚书,乘传至淮安 A B C D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有一个从军征讨而身陷日本的吴人随日本商人来到中国,希望回到家乡,王克敬极 力主张接纳他。 B番阳出现严重饥荒,王都中擅自取出官仓粮食救济饥民,王克敬为他辩护,都中因 此得以免罪。 C王克敬外任绍兴路总管时,郡中按人口征盐,百姓被强制征收弄得贫苦不堪,王克 敬请求减少上交盐额。 D元统初年,担任江浙行省参知政事时,王克敬请求富民租种江淮农田,朝廷听从了 他的建议。 7.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克敬曰:“番阳距此千里,比待

10、命,民且死,彼为仁,而吾属顾为不仁乎!” (5 分) (2)海漕舟有后至直沽者,不果输,复漕而南还,行省欲坐罪督运者,勒其还趋直沽。 (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 苏轼 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 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 【注】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十一月,苏轼奉命前往常州等地赈济灾荒途 中;除夜即除夕。 8结合尾联,简要赏析“嫌”字的妙处。 (5 分) 9这首诗的前六句,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概括。 (6 分) 10.名句名篇默写(6 分) (1) ,

11、子无良媒。 (2)固时俗之工巧兮, 。 ,竞周容以为度。 (3)仰观宇宙之大, 。 (4)舞幽壑之潜蛟, 。 (5) ,羡长江之无穷。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三、四两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做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 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题。 (25 分) 人 物 【罗马尼亚】扬伯耶舒4有许多好奇的读者曾问我,我作品中的那些人物是怎么挖掘出来的,我从哪里搜集到 了素材,获得了灵感。我的回答简单而又干脆:主要来源于生活。我只要去大街上走几小 时,衣袋中就会装入一个新的题材,这篇文章的人物马上就

12、会出现了。 前几天,当我带着自己的小狗散步时,我在伊科阿纳公园中碰到了这个人物。我的小 狗名叫乔尼,是只鬈毛狗。它很讨人爱,正因为如此,在我们占据的那张长椅上,很快就 坐上了一位肤色略黑、服饰考究的中年妇女。 她先是逗我的小狗,而后又同我聊了起来。我们闲谈中涉及的问题,总的来说都是些 无关紧要的,例如什么气候啊,土豆生长情况啊,足球比赛啊,动物啊。她的用意在于突 然地向我提出一个令人忐忑不安的问题:我是否幸福。“很难说清,”我红着脸说,像个 害羞的少年,“我认为首先应该讨论一下。”“那还用说,”她答道,“既然您对幸福有 自己的见解,请您说来听听。”“不行,”我回答说,“我并没有准备谈这个问题。

13、另外, 我甚至连幸福的基本含义都弄不清,对此我还在继续思考。” 一下子我对此人产生了十分浓厚的兴趣,我愿意同她聊下去,尽管我的小狗冻得直打 寒战。在这儿我是否能为我的小说找到个人物?我心里暗自盘算,让我试试。“您是否幸 福呢?”我以她刚才问我的问题反问她,当然是想激激她。 “先生,”她说,“我非常感谢您提出的问题。每天傍晚我都到这个公园里来,我并 不只是需要呼吸新鲜空气,因为新鲜空气打开窗户就能呼吸到。我到公园里来是因为我迫 切需要同人们接触,可是我不得不承认很少有人,男的或女的,有兴趣问我是否幸福。我 想他们根本就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好吧,我可以坦率地告诉您,我不幸福。在我的童年我 曾有过幸福

14、,那时父母视我为掌上明珠,我脸颊上印满了他们成百上千个吻,他们说我就 是他们生活中的幸福。可随即我就发现,他们爱我只是因为我是个健康的人。当他们见我 病了,就不再爱我了。” “什么病?”我怯怯地问。 “噢,是一种很怪的病,几乎没人晓得这种病,我也不愿谈起它,尽管现在我已经痊 愈了。不过,我还是满足您的好奇心。我得的这种病的表现就是不懂得什么叫隐喻,也就 是说不能按隐喻的真正意思去做。我只会照隐喻的表面意思去做。给您解释一下。” “请您说下去。”我惊奇地怔住了。 “比如,妈妈对我说:你去套套你哥哥的话,看看他这头小驴都干了什么。我就 试着去查找哥哥的心思,结果在家里搅起了一场轩然大波。更不要提一

15、天人家叫我去缠住 某人,我竟把那人搞得心烦意乱了。最后,我还能说什么呢?我的病给父母找了许多麻烦。 于是他们就开始虐待我,骂我,惩罚我。为此,我小时候就从家里逃了出来,在外边流浪 了很多年。我是那样的孤独,没有哪个人能理解我” 她的自述颇带有书面语言的特点。正当我对这个人的兴趣正浓,急切盼望听到下文时, 在我们面前出现了一位警察,他很客气地对这个女人说:“您跟我来一下。” 我竭力抗议,但得到的只是严厉的劝告:“您不要多管闲事!” 没办法,我只好夹起小狗回家了。我向妻子十分愤慨地讲述了我的遭遇。 “你知道吗?”我像野兽似的吼叫,“那个警察掠夺了我的人物!正当她要给我谈些最 能征服人心的问题时,却被那混账警察给掠走了。我要控告他!” 电话铃响了。我妻子接了电话。她听了一会儿,把电话挂了,然后用这样一句不能令 人相信的话扑灭了我的激情:“傻瓜,快去警察局取你的钱包! ”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 A“我”坚定认为,作家创作时产生的灵感、写故事所用的素材和塑造的人物形象,主 要来源于生活。这种认识为我在寻找人物时被偷做了铺垫。5B“我”对那个中年妇女产生了十分浓厚的兴趣的原因是,闲谈中涉及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