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669863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13.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语文】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语文】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语文】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语文】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 2014-2015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6 分,每小题 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烽火台的诉说陈芳烈自从有了人类,也便有了信息传递的需要。殷商时期,出现了“击鼓传声”的通信方式;西周时期,人们开始兴建烽火台,兴起了用火光和烟雾传递信息的办法。这种用烽火报警的通信方式延续了多个朝代,直至清末才逐渐消失。今天,人们在游览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时,依然可以看到那随着山势的起伏,在一些制高点上修建的形似碉堡的方形建筑,那就是烽火台,但烽火台也不是长城所独有的景物。在我国,烽火台的出现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据史料记载,周朝时,中央与各诸侯国都

2、在边疆或通达边疆的道路上每隔一定距离就修筑一座烽火台。烽火台上堆满了柴草,一旦发现有外族入侵,便可点燃柴草以烽火报警。各路诸侯见到后,就会派兵前来接应,同御外敌。说到烽火台,很多人都会想起东周列国志中一个很有名的故事“幽王烽火戏诸侯”。故事的结局自然是周幽王命丧西戎刀下,褒姒也在劫难逃。西周从此走向了灭亡。西周的灭亡并不意味着以烽火通报军情的历史就此终结。相反,到了汉代,烽火台的建设规模更大了。用土木筑成的被称为“烽燧”的烽火台,在边陲重镇和交通要道上随处可见。今天,在新疆库车县境内,还留存着一座克孜尔尕哈烽燧,其气势之雄伟可使我们约略窥见当时烽火通信之盛。举放烽燧报警,是中国古代传递军情的一

3、种方法。白天发现有外敌入侵时,就在烽燧上燃起柴草或狼粪,其烟直上不散,远远地就能被人看见,人们称之为“狼烟”或“烽烟”;夜间则点燃柴草,以火光报警。点燃的烽火还可包含一些简单的信息,如入侵者在 500人以下时,放一道烽火;入侵者在 500 人以上时,放两道烽火。在古代,烽火总是与战争联系在一起,看见了烽火,便意味着战争来临。烽火传递信息的速度很快。汉武帝时,大将卫青和霍去病率大军出征匈奴时,就以举放烽火作为进军信号。据记载,仅一天时间,烽火信号便可以从当时的河西(在今甘肃省)传到辽东(在今辽宁省),途经千余里。烽火通信一直沿用至清朝末年。山东的烟台,便是因明朝时在那里设置有狼烟烽火台2而得名的

4、。后来,随着电报、电话等现代通信方式的出现,古老的烽火通信终于销声匿迹,退出了历史舞台。烽火,不仅见证了古战场的刀光剑影,也给人类未来的通信以智慧的启迪。首先,人们发现光传送信息的速度远远超过了声音。近代发展起来的激光通信,虽不能与烽火时代的“光通信”相提并论,但在以光作为信息传送媒介这一点上却是一脉相承的。其次,烽火通信是一种典型的接力通信。信息通过一个接一个的烽火台的接力传送,可以直达千里之外。近代的许多远距离通信系统,也都沿袭了这一思路。但是,烽火通信在实际应用中也有致命弱点,那就是,在通过大气传播信息时受雨雾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这就极大地制约了它的发展。现代发展起来的光纤通信让信息的

5、传输在密封的物理通道中进行,不仅不受外界自然条件的影响,也与电磁干扰绝缘。(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1下列关于“烽火台”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由于信息传递的需要,烽火台开始兴建,它用火光和烟雾传递信息,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这种信息传递方式延续了多个朝代。B烽火台是修建在长城上的一种方形建筑,可以随山势的起伏选择制高点建造,这样可能更有利于传递信息。C烽火台传递信息所用的主要燃料是柴草和狼粪,而烽火台主要被用来传递军情,所以古诗文中的“烽火”或“狼烟”一般借指战争。D烽火台是古代人类智慧的结晶,除了传递有军情这一消息外,还可以包含一些简单的信息,如可以借助烽火的道数来表明入侵者

6、的大致数量。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2 分)A信息传递是人类发展的需要,所以说烽火台的出现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而它最终退出人类生活的舞台,也是历史的选择。B烽火台主要分布在边陲重镇和交通要道上,有些地方会因那里设置有烽火台而得名,如山东的烟台。C在电报、电话等通信方式出现之前,烽火台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但它在传播消息时,受天气影响比较大。D虽然近代发展起来的激光通信与烽火台传递信息在传送媒介上一脉相承,但激光通信却比不上烽火台传递信息。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烽火台始于西周,终于清末,时间跨度很大,但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

7、,最终还是没有摆脱被新兴的通信方式取代的命运。B虽然周幽王因“烽火戏诸侯”使西周灭亡,但到了汉代,烽火台的建造规模更大了,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新疆库车县境内的克孜尔尕哈烽燧。3C据记载,西汉大将卫青和霍去病率大军出征匈奴时,仅一天时间,烽火信号就可传递千里,因此攻打匈奴大获全胜。D虽然现代通信方式最终取代了利用烽火台传递消息的方式,但现代人还是从古人的方法中获得了很多启示,这促进了通信方式的进步。【答案】1B2D3C【解析】1试题分析:B “烽火台是修建在长城上的一种方形建筑”错,原文中说的是“烽火台也不是长城所独有的景物”。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分析理解 B。2试题分析:D

8、“但激光通信却比不上烽火台传递信息”错,原文是说“近代发展起来的激光通信,虽不能与烽火时代的“光通信”相提并论”。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3试题分析:C “因此攻打匈奴大获全胜”无中生有。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一)文言文阅读(18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岳正,字季方,漷县人。正统十三年会试第一,赐进士及第,授编修,进左赞善。天顺初,改修撰,教小内侍书。阁臣徐有贞、李贤下狱,帝既用吕原预政,顷之,薛瑄又致仕,帝谋代者。王翱以正荐,遂召见文华殿。正长身美须髯,帝遥见,色喜。既登陛,连称善。问年几

9、何,家安在,何年进士,正具以对。复大喜曰:“尔年正强仕,吾北人,又吾所取士,今用尔内阁,其尽力辅朕。”正顿首受命。趋出,石亨、张軏遇之左顺门,愕然曰:“何自至此?”比入,帝曰:“朕今日自择一阁臣。”问为谁,帝曰:“岳正。”两人阳贺。帝曰:“但官小耳,当与吏部左侍郎兼学士。”两人曰:“陛下既得人,俟称职,加秩未晚。”帝默然,遂命以原官入阁。时亨、吉祥恣甚,帝颇厌之。正从容言:“二人权太重,臣请以计间之。”帝许焉。正出见吉祥曰:“忠国公常令杜清来此何为者?”吉祥曰:“辱石公爱,致诚款耳。”正曰:“不然,彼使伺公所为耳。”因劝吉祥辞兵柄。复诣亨,谕令自戢。亨、吉祥揣知正4意,怒。吉祥见帝,免冠,泣请

10、死。帝内愧,慰谕之,召正责漏言。亨、吉祥构蜚语,谓正卖直谤讪。帝怒,谪钦州同知。道漷,以母老留旬日。陈汝言令巡校言状,且言正尝夺公主田。遂逮系诏狱,杖百,戍肃州。亨、吉祥既诛,帝谓李贤曰:“岳正固尝言之。”贤曰:“正有老母,得放归田里,幸甚。”乃释为民。宪宗立,御史吕洪等请复正与杨瑄官,诏正以原官直经筵,纂修英宗实录。初,正得罪,都督佥事季铎乞得其宅,至是敕还正。正还朝,自谓当大用,而贤欲用为南京祭酒,正不悦。忌者伪为正劾贤疏草,贤嗛之。成化元年四月,出正为兴化知府。正至官,筑堤溉田数千顷,节缩浮费,经理预备仓,欲有所兴革。乡士大夫不利其所为,腾谤言。正亦厌吏职五年入觐遂致仕又五年卒年五十五无

11、子大学士李东阳御史李经其婿也。(选自明史列传第六十四,有删改)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既登陛,连称善 登陛:谒见皇帝B问年几何,家安在 几何:多大C正顿首受命 顿首:点头D经理预备仓 经理:整顿,治理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正亦厌吏/职五年入觐/遂致仕/又五年卒/年五十五/无子/大学士李东阳/御史李经其婿也B正亦厌吏职/五年入觐/遂致仕/又五年卒/年五十五/无子/大学士李东阳/御史李经/其婿也C正亦厌吏职/五年/入觐遂致仕/又五年卒/年五十五/无子/大学士李东阳/御史李经/其婿也D正亦厌吏/职五年/入觐遂致仕/又五年/卒

12、/年五十五/无子/大学士李东阳/御史李经/其婿也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岳正颇得皇帝喜爱。皇帝召见岳正,远远地看到岳正样貌很好,心中很是喜欢,便任命他为内阁大学士,鼓励他尽力辅佐自己。B岳正秉持正义,但处事不够谨慎。当时石亨、曹吉祥非常骄横,他主动向皇帝请命离间两人,却被识破,最终遭到皇帝的斥责。C岳正渴望受到重用,但时运不济。官复原职后,他没有受到重用,有人还伪造了岳正弹劾李贤的奏章的草稿,岳正因此得罪了李贤。D岳正为官勤政为民。他出任兴化知府时,为百姓做了一些实事,如兴修水利,灌溉5良田数千顷,并减少不必要的开支等。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及课文中的句

13、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 分)帝既用吕原预政,顷之,薛瑄又致仕,帝谋代者。(3 分)两人曰:“陛下既得人,俟称职,加秩未晚。”帝默然,遂命以原官入阁。(3 分)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3 分)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3 分)【答案】4C5B6A7皇帝让吕原入阁参与政事,不久,薛瑄又辞官,皇帝想找一个人代替他。(“预”“致仕”各 1 分,语句通顺 1 分)石、张二人说:“陛下已经得到了贤人,等到确认他称职了,再升他的官也不迟。”皇帝沉默了一会,于是下令让岳正以原来的官职入职。(“俟”“加秩”各 1 分,语句通顺 1 分)读书人不可以不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因为

14、他)担当的东西重,而且路程遥远。(“士”“弘毅”“任重”各 1 分)没有一个有仁心却遗弃父母的人,没有一个讲道义却把君王摆在次要位置上的人。(“遗”“亲”“后”各 1 分)【解析】4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一定要在答题时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C 顿首:磕头。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一般刻意回避考纲规定的 120 个实词,并且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

15、。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5试题分析:这里可根据实词断句法。即在读懂全文,了解所点断文章的大致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找名词与动词来组句,先断开能断的句子。如果是叙述性的文章,就要弄懂故事的基本情节;若有人物对话,就要弄清谁与谁对话,讲的什么话。如是说理性文章,则6要弄明白谈了哪些问题,表明了怎样的观点。同现代汉语语法一样,古文中的主语、宾语一般是名词(代词),谓语多是动词,主语、谓语与宾语是句子的主干,而谓语是句子的核心。因此,抓住谓语动词,分析动词与它前后词语之间的关系,就能正确断句。考点: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6试题分析:A 以偏概全,“看到岳正样

16、貌很好”只是提拔他的其中一个原因。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7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参考译文】岳正,字季方,是漷县人。正统十三年参加会试考取第一名,朝廷赐进士及第,他被授予编修的职务,升任左赞善。天顺初年,岳正改任修撰,教小内侍读书。大学士徐有贞、李贤被关进监狱,皇帝让吕原入阁参与政事。不久,薛瑄又辞官,皇帝想找一个人代替他。王翱便把岳正推荐上去,皇帝于是在文华殿召见岳正。岳正身材修长,美髯飘飘,皇帝远远望见,脸上流露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