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题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669850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4.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语文】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语文】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语文】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语文】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嘉峪关市一中嘉峪关市一中 2014-20152014-2015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高二语文试卷第第卷卷 阅读题阅读题 (7575 分)分) 甲甲 必考题(必考题(5050 分)分)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9 9 分,每小题分,每小题 3 3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否定与超越是真文学的两面否定与超越是真文学的两面 汪涌豪 要求文学有否定的特性,与要求它能超越是联系在一起的,甚至是一回事。因为文学 的超越既然有从有限到无限的特点,就必然会要求作家对当下持一种怀疑的态度,投去一 束冷峻的眼光,然后通过否定与批判,将人引渡到对如何更好

2、地从“生存”进展到“生活” 的反思中。 一个人如果对活在当下之有限性没有认知,相反,对充满鄙俗气或碎片化的生活非常 认可,自然会欣赏“女人像宠物,男人像动物”这样的无聊文学,而觉得战争与和平 太长太沉闷;自然会为“只写内分泌,不写内心”这样的爱情小说叫好,而觉得呼啸山 庄太冷峻太残酷。 他们不知道,也不能理解,伟大的作家与他们不一样。面对生活的种种不完满甚至丑 恶,他必定会痛加批斥。如狄更斯的小说荒凉山庄,就有对维多利亚时代英国法律制 度与司法体系的批判,对身边“优秀人士”的嘲讽,他称这些人在由太多珠宝商的棉布和 细羊毛包裹着的死气沉沉的世界里病态地生活,“他们听不到更广大世界奔腾的声音,在

3、他们围绕太阳旋转时,也看不到更广大的世界”。小说目的在指出向上的路,引人去向更 好的未来。否定与超越,在他那里本是一回事。唯此,这部小说的影响远远超出了他的时 代,直接启迪了以后艾略特的荒原与卡夫卡的城堡。 与超越必否定一样,许多时候,否定也就是超越。揭示现实人生的荒凉境遇,强化文 学的否定功能,正有助于凸显文学的超越性品格,从而为理想的张扬,以及最大限度地开 启诗化人生创造条件。如果一个作家一味堕入生活,与世沉浮,一味地与生活站在同一个 高度,而不懂得超拔自己,成为中流砥柱,那即使再真实的生活,也会被他表现得空洞无 比。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的超越性被搁置和忽视,很大程度上正反映了作者本人对现

4、实 不合理的漠视,对生活艰难性的规避。说到底,正反映了他否定和批判精神的缺失。 总之,我们的作家对于生活,不能只有迎合,没有否定,不能裹在轻软的羊毛毯里, 放弃倾听广大世界奔腾的声音,却似乎很能体恤读者劳生的匆忙与压力,说生活已然这样 了,就让文学给他们一个童话、一点浪漫,甚或一些轻松与搞笑吧;然后就用各种方式, 盗掘到地下,穿越到后宫,或写那种“王子与公主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廉价故事。 这是市侩,是乡愿!文学应给儿童以想象,给少年以理想,给成人以希望!文学应该爱土地, 为人民! 文学是人面对自己的方式,所以它要求从根本上把握,从终极处超越,从而揭示生活 的真谛,求取人性的完满。因此,说文

5、学就是文学本身是远远不够的,它是这个时代正在 到来的灵魂,有着比我们的想象还要神圣的意义与价值。 (节选自 20141212光明日报) 1下列各项中,关于“文学的否定与超越”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真正的文学应该兼具否定和超越的特性,二者紧密相连,构成真文学的两面。2B作家对当下持一种怀疑的态度,通过否定与批判,才有可能突破有限,向无限进发, 才有可能实现超越。 C具有超越特性的文学,一定也具有否定的特性;同样,许多时候,具有否定性的文 学也就实现了超越。 D如果文学的超越性被搁置和忽视,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作者本人漠视不合理的 现实、规避艰难生活的心理。 2下列理解和分析,

6、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虽然许多读者认为战争与和平呼啸山庄等名著或枯燥冗长,或缺乏温情, 但其实这些作品是真正体现了作者对人类活在当下的有限性的深刻感知的。 B狄更斯的小说荒凉山庄旨在指出向上的路,引人去向更好的未来,既有对时代 的超越,又有对社会的批判,是超越与否定的完美结合。 C如果一个作家懂得超拔自己,成为中流砥柱,不与世沉浮,对现实和人生保持批判 精神,那么他的作品相较于一般作品来说也更能体现超越性。 D我们的作家用文学去制造一个童话、一点浪漫,甚至是一些轻松或搞笑,是真正体 恤了读者劳生的匆忙与压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7、诸如“女人像宠物,男人像动物”这样的缺乏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对现实的怀疑和 批判的无聊文学,即便获得了许多读者的追捧,实际上也只是与流俗合污的伪善作 品。 B狄更斯的小说荒凉山庄对后来艾略特的荒原与卡夫卡的城堡有直接的 启迪作用,这说明具有超越性的文学作品其影响就会超出作者所处的时代。 C之所以说文学不只是文学本身,是因为文学是人面对自己的方式,它要求从根本上 把握,从终极处超越,从而揭示生活的真谛和追求人性的完满。 D由文意推知,曹雪芹写红楼梦,并没有使之成为封建大家族奢靡生活的范本, 而使之成了一个时代的忠实记录,在痛苦中寻找精神的出离,正体现了文学的超越。二、古代诗文阅读(二、古代诗文阅读

8、(4141 分)分)(一)文言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1919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兰陵武王长恭,文襄第四子也,累迁并州刺史。突厥入晋阳,长恭尽力击之。邙山之 败,长恭为中军,率五百骑再入周军,遂至金墉之下,被围甚急,城上人弗识,长恭免胄 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于是大捷。武士共歌谣之,为兰陵王入阵曲是也。历司州牧、 青瀛二州,颇受财货。后为太尉,与段韶讨柏谷,又攻定阳。韶病,长恭总其众。 邙山之捷,后主谓长恭曰:“入阵及深,失利悔无所及。 ”对曰:“家事亲切,不觉遂 然。 ”帝嫌其称家事,遂忌之。及在定阳,其属尉相愿曰:“王既受朝寄,何得如此贪残? ”长恭未答。相愿曰

9、:“岂不以邙山大捷,恐以威武见忌,欲自秽乎?”长恭曰:“然。 ” 相愿曰:“朝廷若忌王,于此犯便当行罚,求福反以速祸。 ”长恭泣下,前膝请以安身术。 相愿曰:“王前既有勋,今复告捷,威声太重,宜属疾,在家勿预事。 ”长恭然其言,未能 退。及江淮寇扰,恐复为将,叹曰:“我去年面肿,今何不发!”自是有疾不疗。武平四 年五月,帝使徐之范饮以毒药。长恭谓妃郑氏曰:“我忠以事上,何辜于天,而遭鸩也? ”妃曰:“何不求见天颜?”长恭曰:“天颜何由可见!”遂饮药薨。赠太尉。 长恭貌柔心壮,音容兼美。为将躬勤细事,每得甘美,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共之。 初在瀛州行参军阳士深表列其赃免官及讨定阳阳士深在军恐祸及长

10、恭闻之曰吾本无此意乃 求小失杖士深二十以安之。尝入朝而仆从尽散,惟有一人,长恭独还,无所谴罚。武成赏3其功,命贾护为买妾二十人,唯受其一。有千金责券,临死日,尽燔之。(节选自北齐书高长恭传 ) 4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长恭总其众 总:统领 B为将躬勤细事 躬:亲自 C今何不发 发:发作 D求福反以速祸 速:加速 5. 文中划斜线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初在瀛州/行参军阳士深表列其赃/免官/及讨定阳/阳士深在军/恐祸及/长恭闻之曰/吾本 无此意/乃求小失/杖士深二十以安之 B. 初在瀛州/行参军阳士深表列其赃免/官及讨定阳/阳士深在军/恐祸及/长恭

11、闻之曰/吾本 无此意/乃求小失/杖士深二十以安之 C. 初在瀛州/行参军阳士深表列其赃/免官/及讨定阳/阳士深在军/恐祸及长恭/闻之曰/吾本 无此意/乃求小失/杖士深二十以安之 D. 初在瀛州行参军/阳士深表列其赃/免官/及讨定阳/阳士深在军/恐祸及/长恭闻之曰/吾本 无此意/乃求小失/杖士深二十以安之 6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高长恭作战勇敢,在邙山之战中,他率领五百骑兵,两次杀入敌军阵中,同城中齐军将士联合将敌军打得大败,齐军将士歌颂此事,后成为兰陵王入阵曲这首曲子。B高长恭声音和容貌都很美,心志雄壮,在军中为将,能关心士卒,表明了他品行中良善的一面。但

12、是他贪爱钱财,为人所垢。C高长恭在任瀛州刺史时,曾被行参军阳士深告发贪赃枉法,所以被免职。在进攻定阳的战斗中,高长恭把阳士深打了二十杖,但并不是报复。D高长恭因是文襄帝的四儿子,所以在回答齐后主的问话时引起齐后主的忌惮,又不能听从尉相愿的劝告而隐退,被赐饮毒酒而死。7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长恭免胄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于是大捷。武士共歌谣之,为兰陵王入阵曲是 也。 (5 分) (2)相愿曰:“王前既有勋,今复告捷,威声太重,宜属疾,在家勿预事。长恭然其言, 未能退。 (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二)古代诗歌阅读(1111 分)分)阅读下面两首诗歌,

13、完成 89 题。龙潭夜坐龙潭夜坐王守仁何处花香入夜清,石林茅屋隔溪声。幽人月出每孤往,栖鸟山空时一鸣。草露不辞芒屦湿,松风偏与葛衣轻。临流欲写猗兰意,江北江南无限情。【注注】 此诗作于王守仁由贬所龙场驿起任南京太仆寺少卿的次年游滁州之时。猗兰:即猗兰操,琴曲名。传为孔子所作,说孔子自卫返鲁,见到隐谷之中,香兰独茂,与众草为伍,因而感伤自己生不逢时。48.诗中描摹了龙潭夜怎样的景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 分)答:_9.诗中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6 分)答:_( (三三) )名篇名句默写名篇名句默写(11(11 分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4、(11 分) (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环境描写侧面烘托琵琶女演奏技艺之高超的句子是“ , 。 ” (2)在归去来兮辞陶渊明看见树木生长茂盛,泉水潺潺流淌,紧接着抒发了怎样的感 慨:“ , 。 ” (3)范仲淹的渔家傲中表现戍边的将士因思念家乡而夜不成眠,潸然泪下的两 句是:“ , 。 ” (4)快乐源自心境,只要有信仰,居陋巷箪食瓢饮也是其乐无穷,孔子就说过:“ , 。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5)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哪几句中写道,像张翰一样轻易地挂冠离职自己 做不到 “ , , ?”乙乙 选考题(选考题(2525 分)分)请考生在第三请考生在第三. .四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四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25 分)分)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