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湖北省黄冈市蕲春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669754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26.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湖北省黄冈市蕲春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语文】湖北省黄冈市蕲春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语文】湖北省黄冈市蕲春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语文】湖北省黄冈市蕲春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语文】湖北省黄冈市蕲春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湖北省黄冈市蕲春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湖北省黄冈市蕲春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黄冈市蕲春一中 2013-2014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一、语文基础知识 (共 15 分,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胆怯(qu) 剜(wn)心 岑(cn)寂 涎(xin)皮赖脸B憎(zng)恶 唠(lo)叨 红晕(yn) 战战兢兢(jng)C襟(jn)怀 晦朔(shu) 梵(fn)文 翘(qio)首以盼D横亘(gn) 掾(yun)吏 狭隘(y) 日薄(b)西山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辖制 笼统 天高地迥 平滑俗滥B撮和 蓬蒿 天理昭然 涸澈之鲋C流敝 蛾眉 命运多舛 没精打彩D阰邻 迄今 轻鸢剪掠 皇天厚土3依次

2、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谣言 于阴暗的环境,是经不起真相的照射的。因此,及时公布真相,让一夜成名的造谣者一时名毁, 。 ,某些时候,真相公布后,谣言还在继续以讹传讹,网络真相成了“孤家寡人” ,甚至真相与谣言相杂, 。因此战胜网络谣言,还要在力度上下功夫。A孳生 急不可待 固然 鱼龙混杂B滋生 迫在眉睫 当然 混淆视听C产生 刻不容缓 虽然 稂莠不齐D萌生 燃眉之急 纵然 鱼目混珠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8月30日9时30分,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在3号法庭公开审理被告人杨达才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一案。轰动全国的“表叔”案将接近剧终。B未来五年,国家将通过改造棚户

3、区、建设公租房等方式,增加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供给,解决当前存在的房源不足。C六部委联合举办的“中华赞”诗词征集活动,将围绕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个传统节日为主题征集原创性诗词。D局部生态环境的改善并不能遏制整体恶化的态势,中国每年土地沙漠化的速度与面积仍然在不断扩大。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的文学家。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写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走向反抗道路的重要章节。B契诃夫,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情趣隽永、文笔犀利的幽默讽刺大师,短篇小说的巨匠,著名的剧作家。与美国的欧亨利、法

4、国的莫泊桑并称三大短篇小说之王。2C德国作家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在叙事方法上潇洒自由,不拘一格。它借人物之口,穿插了不少独立成章的中短篇小说,而且一直使用第三人称,深刻挖掘人物内心世界,使喜剧主体具有悲剧特征。D沈从文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在中国文坛中被誉为“乡土文学之父” 。 边城被誉为“现代文学史上最纯洁的一个小说文本” “中国现代文学牧歌传说中的顶峰之作”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 (共 9 分,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68 题。从新石器时代的半坡遗址来看,当时方形的土木建筑体制已形成,并成为中国后世主要建筑形式。与世界许多古文明建筑不同,不是石建筑而是木建

5、筑是中国建筑一大特色,诗经中“如翚” “作庙翼翼”之类的描写,可见当时木建筑颇具规模,并具有审美功能。中国建筑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木结构的特点,不以单一的独立建筑物为目标,而以空间规模巨大、平面铺开、相互接连和配合的群体建筑为特征,重视各个建筑物之间的平面整体的有机安排。从发掘的极为片段的秦始皇陵的兵马俑坑情况看,雄伟壮观;从陶俑的状貌直到建筑材料的坚实也无不显示难以想象的宏大气魄。 “百代皆沿秦制度” ,建筑亦然。汉、唐、宋、明、清基本保持和延续着相当一致的建筑美学风格,这个风格就是中国民族特点的实践理性精神。中国建筑主要是宫殿建筑,即供君主居住的场所,从新石器时代的“大房子”开始,祭拜神灵即在

6、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世间居住中心,而不在脱离世俗生活的特别场所;自儒学替代宗教之后,在观念、情感和仪式中,更进一步发展了神人同在的倾向。于是,不是孤立的、摆脱世俗生活、象征超越人间的出世的宗教建筑,而是入世的、与世间生活环境联在一起的宫殿庙宇建筑成了中国建筑的代表。不是高耸入云、指向神秘的上苍观念,而是平面铺开、引向现实的人间联想;不是使人产生某种恐惧感的空旷的内部空间,而是平易的、接近日常生活的内部空间组合;不是阴冷的石头,而是暖和的木质,等等,构成中国建筑的艺术特征。中国建筑的平面纵深空间,使人慢慢游历在复杂多样楼台亭阁的不断进程中,感受到生活的安适和与环境的和谐。瞬间直观把握的巨大空间感

7、受在这里变成长久漫游的时间历程,实用的、入世的、理智的、历史的因素占着明显的优势,排斥了反理性的迷狂意识,正是这种迷狂意识构成许多宗教建筑的审美基本特征。中国建筑的理性精神还表现在建筑物的严格对称结构上,展现严肃、方正、井井有条的特点。就单个建筑来说,比起基督教、伊斯兰教来,它确实相对低矮、平淡,甚至逊色一筹;但就整体建筑群来说,结构方正,逶迤交错,气势雄浑。它不是以单个建筑物的体状形貌取胜,而是以整体建筑群的结构布局、制约配合取胜,非常简单的基本单位组成了复杂的群体结构,形成在严格对称中仍有变化,在多样变化中又保持统一的风格。随着晚期封建社会中经济生活和意识形态的变化,显示威严庄重的宫殿建筑

8、的严格的对称性被打破,迂回曲折、趣味盎然,以模拟和接近自然山林的建筑美出现了。空间有畅通,有阻隔,变化无常,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种仍然以整体有机布局为特点的园林建筑,通过“借景” “虚实”等方式,使建筑群与自然山水的美沟通汇合,表现了封建后期文人士大夫更为自由的审美理念,但仍然没有离开平面铺展的理性精神,仍然是把空间意识转化为时间过程,表达的仍然是现实世间的生活意绪,而不是超越现实的宗教神秘。36下列对于中国建筑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建筑的土木体制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形成,并且成为后世的主要建筑形式;从秦到清一直保持、延续着一致的建筑艺术风格。B中国建筑最大限度地

9、利用了木结构的特点,建筑材料暖和、坚实,建筑物之间相互接连和配合,平面铺开,雄伟壮观。C中国建筑以平易的、接近日常生活的内部空间组合为特征,表现了中国实用的、入世的、理智的、历史的生活意绪。D中国建筑的代表主要是君主居住的宫殿建筑,它威严庄重而高耸人云,给人以神秘、超越世俗的巨大空间感受。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诗经中“如翚” “作庙翼翼”之类的描写不仅说明当时木建筑具有一定的规模,而且表现了人们的审美情趣。B中国建筑的平面纵深空间能使人在游历进程中感受到生活的安适和与环境的和谐,这是中国建筑理性精神的很好体现。C中国建筑讲究对称,重视各个建筑物之间的有机安排,因此,

10、虽然它的风格严肃方正、缺少变化,但整体布局和谐统一。D新石器时代,人们祭拜神灵就在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场所;儒学替代宗教后,神人同在的倾向得到进一步的发展。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建筑以逶迤交错、气势雄浑的建筑群取胜,基督教、伊斯兰教建筑则以孤立高耸、出世脱俗的单个建筑见长,二者各具特色。B封建社会晚期,以模拟和接近自然山林的建筑出现了,打破了以前建筑的严格对称性,这反映出当时社会经济生活、意识形态的变化。C以阴冷的石头、空旷的空间等体现出的反理性迷狂意识是西方宗教建筑的审美特征,这与中国建筑的审美观念有很大不同。D “借景” “虚实”等方式把建筑群与自然山水的

11、美沟通汇合,表明了更为自由的审美理念逐渐取代充满理性精神的美学思想。三、古代诗文阅读 (共 34 分,共 7 小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离魂记唐陈玄祐天授三年,清河张镒,因官家于衡州。性简静,寡知友。无子,有女二人。其长早亡;幼女倩娘,端妍绝伦。镒外甥太原王宙,幼聪悟,美容范。镒常器宙,每曰:“他时当以倩娘妻之。 ”后各长成。宙与倩娘常私感想于寤寐,家人莫知其状。后有宾寮之选者(有位优秀的幕僚)求之,镒许焉。女闻而郁抑,宙亦深恚恨。托以当调,请赴京,止之不可,遂厚遣之。宙阴恨悲恸,决别上船。日暮,至山郭数里。夜方半,宙不寐,忽闻岸上有一人,行4声甚速,须臾至船。问之,乃倩娘徒行

12、跣足而至。宙惊喜发狂,执手问其从来。泣曰:“君厚意如此,寝食相感。今将夺我此志,又知君深情不易,思投身奉报,是以亡命来奔。”宙非意所望,欣跃特甚。遂匿倩娘于船,连夜遁去。倍道兼行,数月至蜀。凡五年,生两子,与镒绝信。其妻常思父母,涕泣言曰:“吾曩日不能相负,弃大义而来奔君。向今五年,恩慈间阻。覆载之下,何颜独存也?”宙哀之,曰:“将归,无苦。”遂俱归衡州。既至,宙独身先镒家,首谢其事。镒曰:“倩娘病在闺中数年,何其诡说也!”宙曰:“见在舟中!”镒大惊,促使人验之。果见倩娘在船中,颜色怡畅,讯使者曰:“大人安否?”家人异之,疾走报镒。室中女闻,喜而起,饰妆更衣,笑而不语,出与相迎,翕然而合为一体

13、,其衣裳皆重。其家以事不正,秘之。惟亲戚间有潜知之者。后四十年间,夫妻皆丧。二男并孝廉擢第,至丞、尉。玄祐少常闻此说,而多异同,或谓其虚。大历末,遇莱芜县令张仲规,因备述其本末。镒则仲规堂叔祖,而说极备悉,故记之。(选自太平广记卷三五八,略有改动)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宙与倩娘常私感想于寤寐 寤寐:醒着睡着,时时B乃倩娘徒行跣足而至 跣足:光着脚C倍道兼行,数月至蜀 倍道:离开大路D见在舟中 见:通“现” ,现今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部表现倩娘对王宙情深意重的一组是( )宙与倩娘常私感想于寤寐 女闻而郁抑乃倩娘徒行跣足而至 覆载之下,何颜独存凡五年,生两子,与镒绝

14、信 翕然而合为一体,其衣裳皆重A B C D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倩娘和王宙长大以后,暗中相恋。张镒却言而无信,应允了他人提亲。B王宙因为意中人倩娘被张镒另许他人,心生不满,借故远走京城。临行前与倩娘密约私奔。C当舟中倩娘与闺中倩娘合为一体,衣裳也重合,始知当初追随王宙而去的乃是倩女离魂。D小说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想象奇幻,情节曲折,倩娘是一个封建礼教的叛逆者形象。12请把下面的文言文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9 分)(1)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滕王阁序 ) (3 分)(2)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 (3分)(3)生孩六月,

15、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陈情表 ) (3分)13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断句不超过 6 处) (3 分)5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欤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选自明朝方孝孺深虑论 ,有删改)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按要求答题。 (8 分)海棠苏轼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1)本诗一二两句从哪些角度描绘海棠的?请简要分析。 (4分)(2)全诗的关键句是哪一句?请简要赏析。 (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限选其中的 5 个小题作答,如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