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湖南省娄底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669736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5.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湖南省娄底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 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语文】湖南省娄底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 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语文】湖南省娄底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 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语文】湖南省娄底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 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语文】湖南省娄底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 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湖南省娄底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湖南省娄底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 (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湖南省娄底市湖南省娄底市 2014-20152014-2015 学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联考学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联考语语 文文 题题 卷卷总分 120 分 时量 120 分钟一、语文基础知识(共 7 道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4 分)1、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长篙 go 青荇(xng) 叱骂 ch 叱咤风云 ch B、青荇(xng) 颓圮 p 漫溯 s 狼奔豕突 shC、犒劳 ko 忸怩 ni 濡湿 r 船舸 kD、隽永 jun 佝偻(gu lu) 河畔 Pn 游说 shu2. 下列句子横线上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是改革开放 30 年后的今天,干部队伍_化建设已经有了制度保障。现代科技

2、的发展日新月异,_从前的幻想今天都有可能成为现实。到半夜,小说终于脱稿了,他_地摸着胡子,长长地松了口气。A. 年轻以至踌躇满志B. 年青以致踌躇满志C. 年轻以致自鸣得意D. 年青以至自鸣得意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那些曾经指点江山、叱咤风云的国际政治人物不会被历史所遗忘,他们的一举一动依然吸引着世界的目光。B. 要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回到谈判桌上比进行军事演习有效,重启六方会谈总比炫耀武力同盟可行,这个道理是不容置喙的。C. 政府力挺开发商已是图穷匕见,使得很多城市房价下跌变得困难起来,客观地说,全国绝大部分城市的房价都还在上涨。D. 第 11 届全运会男篮

3、决赛中,尽管山东队有巴特尔等老将坐镇,但广东队在进攻中草木皆兵,多点开花,最终以大比分战胜了山东队。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朝韩双方能够重新回到谈判桌前,靠的是两国政府的共同努力,中、俄、美三国政府从中积极不懈的斡旋取得的。B. 武广客运专线开通在即,大部分航空公司下调了广州往长沙、武汉方向的机票价格,广州到武汉的最低机票价格只需要 190 元左右。C. 真正的政绩不在于 GDP 增速多高多快,不在于搞了多少漂亮的大工程,而在于是2否带动广大农民持续增加收入,不断提高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D. 为民族情绪提供制度化的宣泄渠道,意味着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保证政府自身能够及时回应公民维

4、护民族自尊心的诉求。5. 下列诗句朗读节奏错误的一项是A.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B.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C.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D. 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6.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再别康桥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代表作,诗中写到“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其中, “新娘”的比喻充满新意,写出了诗人对康桥的一见钟情。B.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国别体史书,相传为西汉末年刘向编订,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五十年的重要人物和事件,极具历史价值。C. 战国策是一部继国语之后记载战国时期诸国历史的国别体历史著作。它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

5、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和辞说。 荆轲刺秦王选自其中。D. 郭沫若,原名开贞,号尚武,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天狗是极力张扬自我的一首奇诗,每行都以“我”字开头,突出了诗人强烈的自我意识,充分宣泄了他那激荡不已的激情。7. 填入后边横线上的最恰当的一项是梅尧臣的诗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常被后人引用,借以说明_。A. 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短长B. 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缺憾C. 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千秋D. 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所爱二、古代诗歌散文阅读鉴赏与课文默写 31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11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11小题5分)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

6、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得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3“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 左右既前,斩荆

7、轲。秦王目眩良久。 选自荆轲刺秦王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拔剑,剑长,操其室 室,剑柄 B.轲既取图奉之,发图 发,打开 C.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引,举起 D.轲自知事不就 就,成功9、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图穷而匕首见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B.因左手把秦王之袖 不如因善遇之C.遂拔以击荆轲 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D.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10、对这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段文字展现了荆轲与秦王你死我活的斗争,侍医夏无且“以药囊提轲”是形势发生转变的关键。B荆轲在“断左股” 、 “被八创”以后仍“倚柱而笑”

8、、 “箕踞以骂”体现了他视死如归的英雄本色。C荆轲被斩以后, “秦王还目眩良久” ,这样写就是为了说明秦王是一个外表强大,内心懦弱的纸老虎。D这段文字多用短句,读来急促有力,突出地渲染了荆轲廷刺秦王的紧张气氛。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5分)(1)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2分)_ 。(2)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4题。 (7分)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 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

9、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象多土偶,狞恶4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12. 解释句中加点字(4分)(1)窃( )入学舍 (2)曷( )不听其所为 (3)听已,辄( )墨记 (4) 恬( )若不见13.翻译文中划线句子(3分)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三)阅读下面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新 晴刘 攽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14、 (1)作者通过 、 等意象,描绘了夏季生活场景,表达了 的思想感情。(3分)(2)三、四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取得了怎样的艺术效果?(3分)15、补写出下列名句

10、的空缺部分。 (7分)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_,_。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 _, _。波光里的艳影, 。真的猛士,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大行不顾细谨,_.三、现代文阅读(18 分) 25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8 题。6 分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陈 翔所谓志愿精神,是指一种自愿、无偿地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完善社区工作的精神,是公众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志愿精神是当代全球社会推崇的重要价值理念,它是体现一个民族精神风貌、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在一些国家,志愿精神是公民社会和公民社会组织的精髓,是个人对生命价值、人类社会积极态度的彰显。因此,以“奉

11、献、友爱、互助、进步”为基本内容的志愿精神是全世界所追求的5美好的、崇高的文化精神,是一种以无私助人为价值取向的生命价值观,它对社会进步、文明创造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在封建时代,志愿精神有其时代的社会价值内容和价值特征,而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志愿精神演化成为一种高尚理念和价值奉献。志愿精神的培育过程必然是公民对志愿精神所体现的价值理念的认同过程,是对志愿精神内涵的认知、评价、选择、实践的动态开发和深化过程,进而落实、推进和成型,最终内化为社会成员的一种稳定的思想意识和价值标准。当代中国,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的精英,他们正处于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年龄阶段,处于社会责任和完整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12、他们是社会未来主流意识形态的承载者,是志愿精神传承及建设的主力军。大学生的志愿精神,自然要遵循价值观形成的固有规律,经由价值认同环节来完成培育重任。价值认同的过程,是大学生塑造自身志愿精神和价值观念的必由路径,也是改造思想、统一意识的重要途径。志愿精神的培育需要对志愿 精神内涵的认知、态度和情感等进行不断内化,即从价值观层面去认知、评价、选择。探索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方法,不仅能引导大学生提高个人思想道德水平,形成稳定的道德品质,构建和谐校园,更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首先是对志愿精神的认知,其核心方法是对志愿精神的宣教,在大学生思想上渗透,使他们获得情感

13、上的尊重、实践中的荣誉体验,进而形成稳定的德性需求和志愿伦理规范的思想品德。大学生要准确把握志愿精神的科学内涵,要了解怎样的公民行为体现了志愿精神,要明白志愿精神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及人类发展的重要作用。其次是对志愿精神的情感认同,在认知的基础上,对志愿精神形成肯定、喜爱及积极参与等态度,这些情感体验,是满足人们自身的“友爱、归属与尊重”的心理与情感需要。大学生的志愿精神不能仅仅停留在认知和情感上,更重要的是落实到行动上,形成行动认同。只有通过认知、情感和深入行动三方面,大学生的志愿精神才能有效地内化成稳定的公益伦理。特别是在志愿服务实践中,志愿精神的传播和志愿价值的体现,会进一步促进和推动大

14、学生志愿活动的榜样效应和志愿精神的传承发展,使大学生真正成为志愿精神践行的主力军和生力军,为带动全社会的志愿风气和未来社会的良好道德秩序做出有益的、积极的贡献。(选自光明日报2013 年 2 月 16 日,有改动)16、下列关于“志愿精神”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6A、志愿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体现的社会价值内容和价值特征也不相同,在我国现阶段演化成为一种高尚理念和价值奉献。B、志愿精神是美好、崇高的文化精神,体现的是无私助人的生命价值观,在推动社会前进、促进文明创造等方面作用重大。C、志愿精神是体现民族精神风貌、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是一个国家公民社会和公民社会组织的精髓。D、志愿精神可以培育,通过培育使公民认同志愿精神的价值理念,并最终内化为社会成员的一种稳定的思想意识和价值标准。1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的方法的一项是( )A、在大学生中宣教志愿精神,在思想上渗透,使他们在情感上和实践中有所获得,形成稳定的思想品德。B、引导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形成稳定的道德品质,构建和谐校园,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C、使大学生在情感上认同志愿精神,形成肯定、喜爱、积极参与等情感体验,以满足自身的心理与情感需要。D、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形成大学生对志愿精神的行动认同,使大学生以实际行动落实志愿精神。1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