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实验高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669683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9.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实验高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语文】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实验高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语文】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实验高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语文】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实验高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语文】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实验高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实验高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实验高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实验高中 2016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第 I 卷(阅读题 共 70 分)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9 9 分,每小题分,每小题 3 3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文化现象是一种复杂的现象,除了按时间的推移而传承和发展外,还会表现为空间的转移,或者说表现为各民族文化的渗透。一个民族的生存环境和性格特征,以及在自身发展中长期形成的传统的思维程式等,往往决定着这一民族文化的发展。它的文化创造中所固有的自由意志和选择能力,也便被框定在民族特征的范围里,不能超越。这样一种因素决定了各民族文化的进程,必须忠实地按它原有的轨迹前进。只有确切地了解了人

2、类全部发展过程所创造的文化,只有在尊重本民族文化性格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加以改造,才有可能建设适合于现代社会的精神文明。文化的发展除承袭性和民族性以外,还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文化发展适应新的时代呈蓬蓬勃勃态势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相反,当一个民族的文化机能失去其弹性时,那必然表现出衰落的征候,这种征侯发展到一定程度,文化便由衰落而至于灭亡,民族也随之而沉沦。这些原则同样适合于对传统礼制的批判。我们十分清楚地看到,在远古先民们终于冲破野蛮和蒙昧的包裹,向文明时代跨出伟大的第一步时,这不仅仅是反映着人从动物的提升和人的意识的觉悟,更重要的是他们对社会秩序建构所作的思索,开始了人类制约自然、改造世界、

3、管理社会的伟大工程。这一工程中,又同时包孕了对人类自身文化素质、生命情态的陶冶和改造。礼便是这一伟大历史飞跃过程中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秩序建构的伟大尝试。这是足可媲关于世界任何民族文明成就的创造。或许正因为如此,当孔子第一次在鲁国看到所保留的丰富的周礼仪式时,才会为华夏民族所创造的这远古文明所闪耀的智慧光辉激动不已,才会在斟酌损益的基础上,为此后两千余年的中国封建社会提出了一整套的基础理论和选择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结构模式。远古先民们创造的原始礼制和孔子所整理的并为后代封建王朝所采用的封建礼制都属于已经逝去的那个时代,成为了一段早已凝固了的历史。从中吸取一切积极进步、健康合理的因素,而扬弃那些限

4、制民族发展、阻碍理性张扬的封建糟粕,应该可以成为我们自觉的选择。当我们以这样一种自觉精神和自主意识来看待传统礼制时,我们便会发现,它具有一种明显的二重性。从积极的一方面讲,礼既是立身之要,又是立国之本。有了礼仪制度,国家才有秩序,社会才能安定,执政者才能协调各种关系,增强民族的凝聚力;从个人修2养来说,礼的作用在于教导人们端正自我修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但与此同时,它又因此而带上了明显的局限性乃至反动性,这是因为礼的本身,无论是就性质、形式,还是内容而言,都是为了规范并维护封建宗法制度,带有鲜明的封建宗法等级特征。正由于它诞生于西周那样一个封闭性的农业社会里,长期生长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土

5、壤上,以建立稳定的宗法等级制度为根本目的,它就很难彻底摆脱对封建宗法制度的紧密依赖与维护,很难扬弃它狭隘的经验主义、严酷的专制暴虐,而具备更开阔的眼光、科学的精神和真正的民主意识。 (有删改)1下列关于“礼”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是人类制约自然、改造世界、管理社会过程中产生的包孕着对自身文化素质、生命情态的陶冶和改造的社会秩序建构的伟大尝试。B礼是立身之要和立国之本,只有有了礼仪制度,国家才会有秩序,社会才能安定,统治者才能协调各种关系和增强民族的凝聚力。C礼可以教导人们端正自我修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本身却有局限性乃至反动性,这是它规范并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目的决定的。D礼最先由远

6、古先民们创造出来,后经孔子整理,成为了后代封建王朝所采用的封建礼制,如今它已经成为了一段早已凝固了的历史。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化现象是一种按照时间的推移而传承和发展,会表现为空间的转移,或者表现为各民族文化彼此渗透的复杂现象。B民族文化的进程必须按原有的轨迹前进,这是由民族文化发展中所创造的自由意志和选择能力不能超越决定的。C适合现代社会的精神文明缘自传统文化,建设它需要了解人类所创造的文化,并以尊重本民族文化性格为前提。D民族文化的发展往往取决于一个民族的生存环境和性格特征,以及在自身发展中长期形成的传统的思维程式等。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7、( )A远古先民冲破野蛮和蒙昧向文明时代跨出伟大的第一步反映着人从动物的提升和人的意识的觉悟以及对社会秩序建构所作的思索。B从原有礼制中吸取一切积极进步、健康合理的因素,扬弃限制民族发展、阻碍理性张扬的封建糟粕,应该成为我们自觉的选择。C如果孔子没有看到丰富的周礼仪式,此后两千余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就不会有一整套的基础理论和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结构模式。D传统礼制的二重性源于它诞生的特定环境和被设立的目的,这就决定了它不具备更开阔的眼光、科学的精神和真正的民主意识。3二、古代诗文阅读(二、古代诗文阅读(3636 分)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李石,字子坚,辽阳

8、人,贞懿皇后弟也。石敦厚寡言,而器识过人。天会二年,授世袭谋克,为行军猛安。睿宗为右副元帅,引置军中,属之宗弼。拜参知政事。阿琐杀同知中都留守蒲察沙离只,遣使奉表东京,而群臣多劝世宗幸上京者。石奏曰:“正隆【注】远在江、淮,寇盗蜂起,万姓引领东向,宜因此时直赴中都,据腹心以号令天下,万世之业也。惟陛下无牵于众惑。 ”上意遂决,即日启行。安化军节度使徒单子温,平章政事合喜之侄也,赃滥不法,石即劾奏之。方石奏事,宰相下殿立,俟良久。既退,宰相或问石奏事何久,石正色曰:“正为天下奸污未尽诛耳。”闻者悚然。石司宪既久,年浸高。上表乞骸骨,以太保致仕。十六年,薨。石以勋戚久处腹心之寄内廷献替外罕得闻观其

9、劾奏徒单子温退答宰臣之问气岸宜有不能堪者。时论得失半之,亦岂以是耶?旧史载其少贫,贞懿后周之,不受,曰:“国家方急用人,正宜自勉,何患乎贫。 ”后感泣曰:“汝苟能此,吾复何忧。 ”史又称其未贵,人有慢之者,及为相,其人以事见石,惶恐。石曰:“吾岂念旧恶者。 ”待之弥厚。山东、河南军民交恶,争田不绝。有司谓兵为国根本,姑宜假借。石持不可,曰:“兵民一也,孰轻孰重?国家所恃以立者纪纲耳,纪纲不明,故下敢轻冒。惟当明其疆理,示以法禁,使之无争,是为长久之术。 ”趣有司按问,自是军民之争遂息。北京民曹贵谋反,大理议廷中,谓贵等阴谋久不能发,罪止论斩。石是之。又议从坐,久不能决。石曰:“罪疑惟轻。 ”入

10、,详奏其状,上从之,缘坐皆免死。北鄙岁警,朝廷欲发民穿深堑以御之。石曰:“不可。古筑长城备北,徒耗民力,无益于事。北俗无定,居出没不常,惟当以德柔之。若徒深堑,必当置戍,而塞北多风沙,曾未期年,堑已平矣。不可疲中国有用之力,为此无益。 ”议遂寝。【注】正隆:金国海陵王的年号。4.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石以勋戚久/处腹心之寄/内廷献替/外罕得闻/观其劾奏徒单子温/退答宰臣之问/气岸宜有不能堪者B石以勋戚久/处腹心之寄/内廷献替外罕得/闻观其劾奏徒单子温退答宰臣之问/气岸宜有不能堪者C石以勋戚/久处腹心之寄/内廷献替/外罕得闻/观其劾奏徒单子温退答宰臣之问/

11、气岸宜有不能堪者D石以勋戚/久处腹心之寄/内廷献替外罕得/闻观其劾奏徒单子温/退答宰臣之问/气岸宜有不能堪者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4A “节度使”是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B “乞骸骨”是指古代官吏自请退职,意为使骸骨得以归葬故乡。C “劾奏”中的“劾”即检举揭发, “劾奏”指向皇帝检举揭发官吏的过失或罪行。D “中国”古代指我国中原地区或在中原地区华夏族建立的政权,也指整个国家。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李石见识过人。他是皇亲国戚,但不张扬;中都发生变故,众大臣劝世宗去上京,

12、李石分析形势,认为世宗去中都对国家有利,皇帝接受了他的意见。B李石痛恨贪赃枉法的行为。节度使徒单子温贪赃枉法,李石弹劾他,奏事时让宰相等候了很久,出后,宰相询问缘由,李石的回答令人震动。C李石安于贫穷,有度量。史料记载,李石小时候贫穷,拒绝姐姐帮助,让姐姐感动;李石还没显贵时,有人得罪了他,日后李石却不计前嫌,待他更好。D李石处事公正。军队和百姓发生矛盾,有人想袒护军方,李石提出公允的意见;有人图谋造反,与之牵连获罪的人判定死罪,李石对判决提出疑问,并把自己的意见报告皇帝。7、把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国家方急用人,正宜自勉,何患乎贫。译文: (2)趣有司按问,自是军民之

13、争遂息。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89 题。海陵病中海陵病中吕本中病知前路资粮少,老觉平生事业非。无数青山隔沧海,与谁同往却同归?【注】海陵属泰州(今属江苏) ,作者晚年在此任小官,饥寒交迫,贫病交加,濒临绝境。8.诗的前两句写出了诗人什么样的处境?有什么作用?(5 分)答: 9.末尾两句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6 分)答: 5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 分)(1)有人说陶渊明不在乎耕种结果,虽然“戴月荷锄归” ,结果却是“草盛豆苗稀” ,他更在乎耕种的诗意体验。 归去来兮辞中直接描绘这种诗意体验的诗句是: ,

14、。(2) 沁园春长沙中“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描绘出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争先恐后驶向江面的画面。 滕王阁序中同样也有描绘大船的诗句,它们是: ,。(3) 出师表中诸葛亮自叙本志的句子是: , 。乙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史类文本阅读(三、文史类文本阅读(2525 分)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 分) 瞄瞄 准准孙道荣孙道荣他

15、躬着腰,低着头,蹑手蹑脚,向芦苇深处走去。风从江边吹来,干枯的芦苇沙沙作响。虽然已是隆冬了,但是阳光还是将大地烘得暖融融的。气候变暖了,连南迁的候鸟,不知道从哪年开始,飞到这儿也停下了,不再往南飞。而以前,这里只是他们迁徙过程中的一个休息站。现在,这片湿地,成了众多从北方飞来的鸟儿的越冬地。除了轻微的风声,空气中四处都是翅膀的振动声。他熟悉这些声音,清脆,干净,温暖,像丝绸从指间划过的声音。他是这一带有名的猎手,空中的鸟儿,即使飞得再高,也难逃他锐利的眼睛,以及百发百中的猎枪。子弹呼啸而出,天空中旋即有一只黑影,孤独地应声而落。从无意外。他找到一块稍高一点的干地,蹲伏下来。望过去,不远处就是江涂,鸟儿们此刻都在那儿戏水,觅食,打盹,或者互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