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湖南省五市十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669653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4.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湖南省五市十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语文】湖南省五市十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语文】湖南省五市十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语文】湖南省五市十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语文】湖南省五市十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湖南省五市十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湖南省五市十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5 年上学期“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高一期中联考语文试题时量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考生注意:1、本试题共分为六部分,共 6 页。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填入相应位置内。2、客观题请用 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主观题用黑色的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卷上。考试结束时,只交答题卷,试卷请妥善保管。一基础知识部分(本题包括 4 小题,每题 3 分,共 12 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懵懂(mng) 谬种(mi) 庠序(xing ) 驯熟(xn) 畏葸不前 (x) B钿头(din) 朱拓(tu) 聒噪(gu) 垝垣(gu) 不积跬步(ku)C

2、召唤(zho) 马嵬(wi) 逡巡(qn xn) 肄业(y) 璀璨夺目(cucn)D踝节(hui) 句读(du) 蟠桃(pn) 蜷缩(qun) 义愤填膺(yng)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訾詈 骐骥 指摘 兴高彩烈 走头无路 揠苗助长B膏梁 鞭笞 嬉闹 百无聊赖 用心燥也 一觞一咏C邮戳 遐想 遨游 纷繁芜杂 扪参历井 责无旁贷D寒喧 苍海 砥砺 锲而不舍 呕哑嘲哳 义愤填膺 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种鱼天生地要吃海里的一切鱼,它们游得那么快,身子那么强健,战斗的武器那么好,以致于没有任何的敌手。B2003 年 10 月 5 日清晨,一枚巨型运载火箭树立在酒泉卫星

3、发射中心。 C这么好的天气去长江边郊游,同学们可以在大自然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D我不理解他们想告诉我们的许多东西,但是最使我对此感兴趣的是他未能完成自己的伟大发现就撒手人寰。24下列对联与人物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铸成信史照尘寰。 司马迁B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杜甫C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鲁迅D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 屈原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包括 9 小题,选择题每题 3 分,翻译 10 分,共 34 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 5-8 题师 说 韩

4、 愈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

5、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5.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庸:哪里。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6、惑矣 惑:糊涂。3C.师道之不复 道:道理。D.不拘于时,学于余 于:被。6.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蚓无爪牙之利 亦将有感于斯文B.君子不齿 囊括四海之意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C.小学而大遗 行李之往来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D.古之学者必有师 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偏袒扼腕而进曰7.对下列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B. 惑而不从师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C.其皆出于此乎 其孰能讥之乎 D.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非我也,岁也 8.与例句加点词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圣益圣,愚益愚A.尊贤而重士 积

7、善成德 B.席卷天下 序八州而朝同列C.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不耻相师 D.王无罪岁 天下云集响应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 9-13 题谋 攻 篇孙武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輼,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 ) ,杀士卒三分之一, ( )城不拔者,此攻之灾( )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

8、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4政,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故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9.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9、)A. 故上兵伐谋 伐: 打破,取胜。 B. 修橹轒輼,具器械 具:准备。C. 将不胜其忿而蚁附 胜:胜任。 D. 辅隙则国必弱 隙:疏漏。10.文中括号处填入虚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将不胜其忿而蚁附( ),杀士卒三分之一,( )城不拔者,此攻之灾( )。A.之 其 矣 B. 之 而 矣C.之 其 也 D. 之 而 也11.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A. 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B. 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C. 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D. 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

10、战之少则能逃之12.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下列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孙子在本篇中集中论述了“全胜”的战略思想及其实现的条件与方法。B. 孙子认为高明的指导者应该做到“百战百胜”,这是孙子孜孜以求的最理想的境界,这也是孙子兵法立足战争,又超越战争的魅力所在。C.孙子的“全胜”战略思想不仅包括政治上的“伐谋”“伐交”,还包括军事上采取灵活正确的战术方针,迫使敌军屈服。D. 为了实现“全胜”的目的,孙子主张处理好将帅和国君的关系,两者之间要做到紧密合作。在篇末揭示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今天依然有着借鉴意义。13.翻译文中加下划线的句子。(10 分)(1)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

11、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4 分)5_(2)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3 分)_(3)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3 分)_三古诗文阅读与默写(本题包括 3 小题,共 21 分)阅读下列宋诗,完成 14-15 题夜泊水村陆游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注 本诗作于山阴奉祠,作者已居家九年。勒铭:刻上铭文。东汉和帝永元元年(公元 89 年) ,车骑将军窦宪大败匈奴,追击单于至燕然山,班固写了一篇铭文,把铭文刻写在巨石上,记载这次成功。新亭:又名劳劳亭,在今南京市南。14.从诗歌的体裁

12、的角度来看,这首诗属于_。(2 分)15.赏析本诗的思想内容。(4 分)_16课文默写填空。 (共 9 题,15 空,每空 1 分,共 15 分,每句错一字则记零分。 )_,_。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_,_。6_,_。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画图省识春风面,_。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_,_。_,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故不积跬步,_;不积小流,_。却匈奴七百余里,_,_。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_。四文学作品阅读(本题包括 4 小题,每题 4 分,共 16 分)阅读下列小说,完成 17-20 题大 师聂鑫森上午九点钟的时候,八旬著名山水画家黄云山,正坐在画室的大画案前用紫砂壶啜着茶,目光却移动在一张铺好的四尺宣纸上,于下笔之前,构思着一幅深山行旅图 。门铃小心翼翼地响了。过了好一阵,门铃再一次响起,透出一种急迫的心情。黄云山重重地放下紫砂壶,他急急地走出画室,穿过客厅,猛一下把门打开了。站在门外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陌生汉子,风尘仆仆,右手提着一个旅行袋,左手拿着一幅折叠着的没有装裱的画。黄云山问:“你找谁?”来人彬彬有礼地向他鞠了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