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湖北省孝感市七所普高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669606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42.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湖北省孝感市七所普高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语文】湖北省孝感市七所普高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语文】湖北省孝感市七所普高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语文】湖北省孝感市七所普高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语文】湖北省孝感市七所普高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湖北省孝感市七所普高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湖北省孝感市七所普高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孝感市七所普高 2013-2014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本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一、语文基础知识(共一、语文基础知识(共 1515 分,共分,共 5 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3 分)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戗(qing)兽 毗(p)邻 茶峒(dng) 咬文嚼(ju)字 B. 迤(y)逦 容膝(q) 怂(sng)恿 茕茕孑(ji)立 C. 晦朔(shu) 赍(j)发 付梓 (z) 不落言筌(qun) D. 央浼(mi) 出岫(yu) 矜(jn)育 模棱(lng)两可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2、 酒撰 绵密 唉声叹气 委曲求全 B. 告罄 针砭 头昏脑涨 皇天后土 C. 拔擢 布署 变本加厉 关怀备至 D. 尺牍 颦蹙 感恩带德 渔舟唱晚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最近,国家海洋局审议批准了第 25 次南极 总体方案,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全面有 序展开,建设南极内陆站是这次科考活动的核心任务。 富丽堂皇的建筑群,贵族老爷们养尊处优的生活场所已消失得无影无踪,惟独留下一座的小屋,一幢小小的房宇。 我从南方到北京求学,毕业后能在北京工作 好,回家乡也不错。 学术批评需要更多人的积极参与,形成 的局面;同时需要强调学术的严肃性,需 要民主、平等、理性和包容的学术品格。

3、 A考察 简朴 固然 百家争鸣 B考察 俭朴 虽然 百花齐放 C考查 审定 俭朴 百花齐放 D考查 简朴 虽然 百家争鸣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朱光潜、林庚、钱钟书在咬文嚼字说“木叶”谈中国诗中所谈到的那些文 学作品是很多学子都读过的,我们的目光被强烈地吸引着,除了认真品读外,别无他法。 B. 李密为了供养祖母,与祖母相依为命,多次辞掉官府的征召,最终凭自己的一腔真情, 打动了皇上,这种至纯至孝之情对同学们并不陌生。 C. 刘易斯托马斯的作为生物的社会一文列举了大量例子,证明昆虫、鱼类、鸟类等 生物也有集体协作精神,而且随着群体数量的增加,智慧也随之增长。 D. 霍金在宇宙

4、的未来中揭露和批评了古代的巫术和近代宗教预言的荒唐,围绕宇宙为 中心,探讨了宇宙是继续膨胀还是有可能收缩的问题。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契诃夫是 19 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有装在套子里的人和变 色龙,他与美国的欧亨利、法国的莫泊桑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B.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初唐四杰”,他的滕王阁序是滕王阁 诗的序文,文章铺叙滕王阁一带形势景色和宴会盛况,抒发了作者“无路请缨”的感慨, 是骈文中的极品。 C.“奸雄”曹操性格复杂,虽说过“宁教天下人负我,休叫我负天下人”这样的话,但他 有时又有宽容的气度。当刘备、关羽

5、委屈于他手下时,他都曾以礼相待。(三国演义)D堂吉诃德与“白月骑士”加尔拉斯里决斗,败北后不得不服从命令从此停止了游侠活动。 回家后一病不起,临终回光返照,承认自己不是骑士堂吉诃德,而是善人吉哈诺。(堂 吉诃德)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 9 9 分,共分,共 3 3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3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6-8 题。 也说“抗日神剧” 董阳2“八路军战士”像撕鱿鱼片一样徒手将敌人撕成了两半,“鬼子”血肉横飞,英雄凛 然一笑。“八路军女战士”被一群日军侮辱后,腾空跃起,数箭连发,几十名“鬼子兵” 接连毙命。绣花针、铁砂掌、鹰爪功

6、、化骨绵掌、太极神功轮番出现,取敌人首级如探囊 取物。一段时间以来,如此种种“神奇”的镜头接二连三出现在抗日题材电视剧中,已经 成为电视荧幕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事实上,雷人桥段层出不穷透露出的是,近来风 靡荧屏的抗日题材电视剧,越来越类型化。“抗日”逐渐简化为一种故事背景,其内核被 悄悄替换成武侠剧、偶像剧,即使主线仍是“抗日”,武打、枪战、爱情、时尚、性感等 类型元素也统统裹挟进来。乍一看,颇具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上天入地、翻江倒 海的大胆想象力!不过,我们实在不能把这种慷先驱之慨的做法称为“幽默”。尽管没有 谁规定抗日题材文艺作品只能用现实主义手法来讲述,但毕竟那段切肤之痛的历史

7、相去不 远。中国尽管取得了八年抗战的最终胜利,但我们的前辈也付出了极为惨烈的代价。这种 代价因为侵略者人性中的恶,也因为中国近代以来在文明上的落伍。我们的胜利是用巨大 的牺牲换来的,这是我们认识那段历史的基本理性。现如今,抗日题材电视剧悄然卸下了宣传教育的“包袱”,变为纯粹的娱乐品,自是 有它的内在逻辑。但这种“自我解放”也确实够“彻底”的,连基本的公共理性也置之不 顾,血肉之躯铸就的抗战精神在“神剧”中已被空洞化和游戏化,变作掩护暴力刺激的一 张虎皮,真可算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了。然而编创者又是极其“理性”的:爱 情、暴力、悬疑、时尚、性感一个都不少,非但不敢突破简单化的观念窠臼,还

8、用离 谱的编造强化陋见,在“民族大义”的包裹下,“神剧”们实则是精明的商业算计。 电视剧不必是教科书,但一定不能是罔顾公共理性的反面教材。毋庸置疑,在大众文 化中,武打、警匪等内容其实是人的攻击、破坏等本能欲求的“替代性满足”,要引导受 众心安理得地疏泄这种欲求,需要在讲述这些内容的同时进行价值观介入,所以“正义战 胜邪恶”“好人好报”等主题几乎成了所有通俗故事的标准配置。好的故事把欲望与道德 这两个“死对头”如此和谐地编织在一起,既疏泄人们内心的欲求,也再次强化了道德、 价值观和公共理性,使人处于心智平衡的状态。但毕竟,情爱、武打、警匪与色情、暴力、 凶杀之间有着内在的共通性,如果故事过于离

9、谱,缺乏基本的公共理性和价值观介入,文 艺作品就越接近于赤裸裸的欲求本身。比如,当人们对暴力的依赖被文艺作品过分强化, 那么暴力的对象是当年无恶不作的日本鬼子,今天在中国饭店用餐的日本民众,还是日本 牌子的中国制造汽车,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因为令人痴迷的,是暴力本身。“抗日神剧” 庶几近之。6下列对“抗日神剧”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抗日神剧”之所以称为“神剧”,在于它们过度渲染和夸大了我抗日志士们的神勇与 盖世神功,雷人桥段层出不穷。 B“抗日神剧”用“笑谈”的方式,虽然诠释的是血肉之躯筑就的抗战精神和“民族大义” ,但由于流于空洞化和游戏化,往往教育意义不大。 C “抗日神剧”实际

10、上是以抗日故事为包装的武侠剧、偶像剧,充斥着武打、枪战、爱 情、时尚、性感等元素,表现出类型化特点。 D“抗日神剧”为商业算计而植入爱情、暴力、悬疑、时尚、性感等内容,卸下了宣传教 育的功能,也放弃了理应担当的社会责任。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抗日题材电视剧应抛开过于精明的商业算计,突破观念简单化的状况,抛弃编造离谱的 做法,真正将“民族大义”至于正确的位置。 B那段抗战历史带给我们中国人切肤之痛,且距今不远,在文艺作品中用非现实主义的手 法来讲述是不太合适的。 C认识抗战历史要看到侵略者的恶和近代以来我国的落后导致我们付出的巨大牺牲,这是 抗日题材电视剧应有的基本

11、理性。 D尽管“抗日神剧”慷先驱之慨的做法不可取,但是,剧中体现出的乐观、无畏的精神和 非凡的想象力还是有价值的。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A如果故事不离谱,也有基本的公共理性和价值观的介入,情爱、武打、警匪与色情、暴 力、凶杀之间就不存在内在共通性。 B人的本能欲求可以通过电视剧中的情爱、武打、警匪等内容来实现“替代性满足”,但 要实现人的心智平衡,还需要道德、价值观和公共理性的介入。 C电视剧可以不承担教育责任,但绝对不能罔顾公共理性,赤裸裸的宣扬人性中某些本能 欲求。 D如果文艺作品过分强化人们对暴力的依赖,那么暴力对象是谁就无关紧要了,因为它渲 染的是暴力本

12、身。“抗日神剧”差不多就是这样的作品。三、古代诗文阅读(共三、古代诗文阅读(共 3434 分,完成分,完成 9-129-12 小题)小题) 芋老人传 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子佣出,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 袖单,影乃益瘦。老人 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久,命妪煮 芋以进;尽一器,再进 。生为之饱,笑曰: “他日不忘老人芋 也。”雨止,别去。 十余年,书生用甲第为相国,偶命厨者进芋,辍箸叹曰:“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 之香而甘也! ”使人访其夫妇,载以来。丞、尉闻之,谓老人与相国有旧,邀见,讲 钧礼,子不佣矣。 至京,相国慰劳曰: “不忘老人芋,今乃烦尔妪一煮芋

13、也。 ”已而,妪煮芋进, 相国亦辍箸曰: “何向者之香而甘也! ”老人前曰: “犹是芋也,而向之香 而甘者, 非调和之有异,时 、位之移人也。 相公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不择食矣;今日 堂有炼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老人犹喜相公之止于芋也。老人老矣, 所闻实多:村南有夫妇守贫者,织纺井臼,佐读勤苦,幸或名成,遂宠妾媵,弃其妇, 致郁郁而死,是芋视乃妇也。城东有甲、乙同学者,一砚、一灯、一窗、一榻,晨起不 辨衣履,乙先得举,登 仕路,闻甲落魄,笑不顾,交以绝,是芋视乃友也。更闻谁 氏子,读书时,愿他日得志,廉干如古人某、忠孝如古人某,及为吏,以污贿不饬罢, 是芋视乃学也。是犹可

14、言也;老人邻有西塾,闻其师为弟子说前代事,有将相,有 卿、尹,有刺使,守、令,或绾黄纡紫,或揽辔褰帏,一旦事变中起,衅孽外乘,辄 屈膝叩首迎款,惟恐落后,竟以宗庙、社稷、身名、君宠,无不同于芋焉。然则世 之以今日而忘昔日者,岂独一箸间哉! ” 老人语未毕,相国遽惊谢曰:“老人知道者!”厚资而遣之。于是,芋老人之名大著。赞曰:“老人能于倾盖不意,作缘相国,奇也!不知相国何似,能不愧老人之言否? 然就其不忘一芋,固已贤夫并老人而视芋之者。特怪老人虽知书,又何长于言至是,岂果 知道者欤?或传闻之过实耶?嗟夫!天下有缙绅士大夫所不能言,而野老鄙夫能言者,往 往而然。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

15、一项是( ) A老人延入坐 延:邀请 B尽一器,再进 尽:吃完 C厚资而遣之 资:给予 D特怪老人虽知书 特:特别 10下列各项中全都表现了“时位移人”的一项是( ) 谓老人与相国有旧,邀见,讲钧礼。 相国亦辍箸曰:“何向者之香而甘也!” 今日堂有炼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 乙先得举,登仕路,闻甲落魄,笑不顾,交以绝。 于是,芋老人之名大著。 老人能于倾盖不意,作缘相国。 A B C D 11下列叙述和分析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 A芋老人认为,相国在饥寒交迫之时,饥不择食,故觉得芋头很香;而当上相国之后,美 味佳肴享用不尽,自然就觉得芋头不如十年前那样香了。4B十年后,书生身居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