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浙江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669392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浙江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语文】浙江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语文】浙江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语文】浙江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语文】浙江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浙江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浙江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回浦中学 2014-2015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题高二语文一、基础知识(共 15 分,每小题 3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矩形(j) 窥伺(s) 祠堂(c) 汗涔涔(cn)B数罟(c) 社稷(j) 对襟(jn) 情不自禁(jn)C猿猱(no) 画舫(fng) 牌坊(fng) 养生丧死(sng)D尽快(jn) 石栈(zhn) 饯行(jin) 碧玉簪(zhn)2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愕然 砌墙 暗然 良晨美景 B裂帛 咨嗟 清秋节 俊采星弛C荻花 惘然 乘机 力挽狂澜 D脸颊 沉湎 诅咒 破斧沉舟3下列各句中,加

2、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今年的中秋节对于临海市尤溪镇吴家村村民来说是个喜庆的日子:村里的文化礼堂正式落成。本村文化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一些特色技艺焕发了新活力,村落文化也被唤醒了。B法籍华人高行健于 2000 年凭借小说灵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小说里既有已成的无法抹去的事实,也有若即若离的臆想世界,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和人性最深处的绝望。C他工作很忙,同学聚会时总是千呼万唤才到来。D周云蓬已经结束巡演,在大理晒着太阳,采集洱海涨潮、渔民出航的声音,准备着下一张专辑,他希望把音乐做得美轮美奂,以美来匡正时代,以歌对抗强权。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朱天心称老师胡兰成对自

3、己爱好文学和接近文学有着非常有益的影响,她认为胡兰成对张爱玲的伤害是时代的悲欢离合造成的。B象山校区的设计灵感来自灵隐寺飞来峰,研究绘画史的徐小虎第一次看到象山校区时,忍不住情不自禁地大哭,她说她在这些建筑里看到了宋代的笔法。C浦口站是保存完整的具有民国特色的火车站,朱自清背影里父亲翻越站台的情景在这里发生, 情深深雨蒙蒙里的离别场景在这里拍摄,它是“中国最文艺的九个火车站”中的一个。D记得当年我认识他的时候,还只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子,天真烂漫,无拘无束。2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李白和杜甫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分别将古典诗歌推向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高峰。前者有“诗仙”之誉,后者被称为“诗

4、圣” 。B王勃,字子安,少有才名,被誉为神童;与骆宾王、王昌龄、杨炯并称为“初唐四杰” ;其作品以滕王阁序最为著名,该篇又题为“滕王阁诗序” 。C 琵琶行是一首长篇叙事诗,是唐代七言歌行体的代表作。作者白居易为唐中期著名诗人,为杜甫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D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自号六一居士,曾曰:吾集古录一千卷,藏书一万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吾老于其间,是为六一。二、古代诗文阅读(共 19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 题。 (共 13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

5、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 ”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

6、,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欧阳修秋声赋崇祯七年闰中秋,仿虎丘故事,会各友于蕺山亭。每友携斗酒、五簋、十蔬果、红毡一床,席地鳞次坐。缘山七十余床衰童塌妓无席无之在席者七百余人能歌者百余人同声唱“澄湖万顷”声如潮涌山为雷动。诸酒徒轰饮,酒行如泉。夜深客饥,借戒珠寺斋僧大锅煮饭饭客,长年以大桶担饭不继。命小傒岕竹、楚烟于山亭演剧十余出,妙入情理,拥观者千人,无蚊虻声,四鼓方散。月光泼地如水,人在月中,濯濯如新出浴。夜半,白云冉冉起脚下,前山俱失,香炉、鹅鼻、天柱诸峰,仅露髻尖而已,米家山雪景仿佛见之。 张岱闰中秋6下面对加点字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7、3A欧阳子方夜读书 正 B悚然而听之 惊惧的样子C烟霏云敛 云雾消散 D仿虎丘故事 旧例7对下列句子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于时为阴 会各友于蕺山亭 初淅沥以萧飒 长年以大桶担饭不继A两个“于”字相同,两个“以”字相同 B两个“于”字不同,两个“以”字相同C两个“于”字相同,两个“以”字不同 D两个“于”字不同,两个“以”字不同8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缘山七十余床/衰童塌妓/无席无之/在席者七百余人/能歌者百余人/同声唱“澄湖万顷”/声如潮涌/山为雷动B缘山七十余床衰童塌妓/无席无之在席者/七百余人/能歌者百余人/同声唱“澄湖万顷” /声如潮涌/山为雷动C

8、缘山七十余床/衰童塌妓/无席无之/在席者/七百余人能歌者/百余人同声唱“澄湖万顷”/声如潮涌/山为雷动D缘山七十余床衰童/塌妓无席无之/在席者七百余人/能歌者百余人/同声唱“澄湖万顷”声/如潮涌山/为雷动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 分)(1)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2 分)(2)月光泼地如水,人在月中,濯濯如新出浴。 (2 分)(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011 题。 (6 分)夜 雪 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10诗的第一、二、四句分别从哪些角度来写夜雪?使用了什么手法?(4 分)411该诗是诗人谪居江州时写的, “折竹声”三字不仅显示

9、了冬夜_的特点,更写出了诗人_的心情。 (2 分)三、现代文阅读(共 26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1213 题。 (6 分)周朴园 (惊愕)梅花?鲁侍萍 还有一件绸衬衣,左袖襟也绣着一朵梅花,旁边还绣着一个萍字。还有一件,周朴园 (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鲁侍萍 我是从前伺候过老爷的下人。周朴园 哦,侍萍!(低声)怎么,是你?鲁侍萍 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周朴园 你侍萍?(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鲁妈)鲁侍萍 朴园,你找侍萍么?侍萍在这儿。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鲁侍萍 不是我要来的。周朴园 谁指使你来的?鲁侍萍 (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

10、使我来的。周朴园 (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12、处表现了周朴园什么样的心理?处表现了周朴园怎样的性格?(4 分)13、 “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什么?(2 分)(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417 题。(20 分) 水乡戏台祝勇假若绍兴的一切都将在记忆中隐去,我相信最后余下的,定然是一座戏台。绍兴旧府八县,可以说村村有戏台,几乎每隔一二里,甚至半华里,就有一座戏台,组成一张戏台的网络。当年的乡土绍兴,弹唱声密集,无论何时,总会有一座戏台在演戏。当大地陷入沉寂,悠扬婉转的唱腔却此起彼伏。所有的戏台同时开演,定如无数朵焰火同时在黑夜里绽放,成为一场无比盛

11、大的感官盛宴。这里把戏台称为“万年台” 。那些古老的戏5台,依旧是现实的一部分,戏台上的角色,依旧眉目清晰。那些临河而建的水上戏台,它们将自然之美与人的智慧结合得那么天衣无缝,如春天骤雨后的茶园,有着贴心贴肺的清雅。烟波浩渺的近水远山,那一座戏台就成了近景,在视线里聚焦。它们是真实中的幻景,是真正的“海市蜃楼” 。它们有的正面立于水中,仅有一面傍岸,以减轻水流的冲击,也有的跨河而立,完全凌驾在河面上四根柱子架在河的两岸,柱子间铺上台板供演戏,观众看不见台板,感觉上面人影摇荡,演绎出无限的风流,更像是一场轻梦。鉴湖上有座钟宴庙戏台,至今留存。这座戏台的台基均在水中,仅有左方的古柱靠近岸边。远远地

12、,就能看见它伸展的挑角,如一只蝴蝶,在风中张大了翅膀,让人相信它的轻盈,永远不会在水面上沉没。无论水上,还是岸边,人们都可以同时欣赏同一出戏。乌篷船,天下闻名。它既是交通工具,又是打鱼人的家。因此,对于行舟者来说,客栈通常是多余的,但他们需要戏台。唯有那些轻灵俊秀的水上戏台,能够成为它们真正的停泊之地。所有的河道,都将通向戏台。这意味着在绍兴的“地面”上不会有真正的陌生人,因为所有的陌生人,都注定在戏台前聚合,所有人的情感,也都将在戏台前交叉。在弯曲的河道上,戏台有节奏地错落着,与水上生活的节奏相呼应,在行舟者的前方出没,安放在每一个需要它的夜晚。在鲁迅所有回忆绍兴的文章中,故乡常成为中国乡土

13、愚昧落后的负面象征,显现出阴冷、灰暗的质感,如一块均质的岩石,无法穿透,唯有戏台却是为数不多的例外在风雨如磐的故园,戏台上的灯光,几乎成为他少年记忆里最宝贵的光源,照亮了他的记忆,也照亮了一代代中国人的少年记忆。透过鲁迅的目光,无数中国人看见了那座戏台曲终人散,每个人都转身走进自己的戏。戏台上的风流俊雅,无限缠绵,收束进岸上的楼窗,河中的船影。狭长的石板路、层出不穷的石桥、悠悠荡荡的乌篷船,他们的戏台无处不在。只不过没有人把他们的戏文写下来,我们无从得知而已。戏台上的忠奸争斗、征战杀伐,也慢慢融入了观看者的血脉,变成遗传基因。戏台上下,不仅构成一种对话关系,更构成一种轮回关系,戏台与看客,戏文

14、与生活,翻覆颠倒。观众和角色可以互换,戏台下的观众一扭身,就融入了一个更大的戏台,变成角色,呐喊或者语丝,都是他们的唱词。这座城就是一座戏台、一个巨大的发声体,风吹过、雨打过、脚步走过,都会发出奇妙的声响。它收纳了自然的笙箫和历史的烟云,既性感,又立体。作为北方人,我听不懂绍兴话,更无法听懂戏文,但我依旧觉得自己能够“懂” 。我想象着越王勾践用古老的绍兴话发出的复仇誓言;想象着西施、范蠡在绍兴话里谈情说爱;“五四”时代的文学热涌中,假6如没有了蔡元培、鲁迅、周作人黄酒般浓郁的绍兴口音,也会变得索然。因为那戏台,就是一部老式录音机,漫长的河道,就是咿咿呀呀反复播放的旧磁带,它们“合作” ,呈现出

15、有声音的历史。有了这些声音,书本上出现过的人物就不再遥远,我们会相信自己正和他们生活在一起,水乳交融。(选自 2014 年 2 月 3 日人民日报 ,有改动)14文章前三段描写了水乡戏台的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4 分)15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6 分,每句 3 分)(1)所有的戏台同时开演,定如无数朵焰火同时在黑夜里绽放,成为一场无比盛大的感官盛宴。(2)因此,对于行舟者来说,客栈通常是多余的,但他们需要戏台。唯有那些轻灵俊秀的水上戏台,能够成为它们真正的停泊之地。16文章为什么要叙写鲁迅对绍兴的回忆?(4 分)17 “作为北方人,我听不懂绍兴话,更无法听懂戏文,但我依旧觉得自己能够懂 。 ”作者懂得了什么?试结合全文探究。 (6 分)四、语言积累与运用(10 分)18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小题分,共 6 分)(1)兵刃既接,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寡人之于国也 )(2) ,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7(3)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王勃滕王阁序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