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湖北省宜昌市部分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669390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4.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湖北省宜昌市部分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语文】湖北省宜昌市部分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语文】湖北省宜昌市部分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语文】湖北省宜昌市部分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语文】湖北省宜昌市部分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湖北省宜昌市部分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湖北省宜昌市部分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宜昌市部分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 2013-2014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考试时间:150 分钟 卷面满分:150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 15 分,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央浼(min) 寒砧(zhn) 一撮毛(zu) 载欣载奔(zi) B、 出岫(xi) 蕴藉(ji) 框架(kung) 数见不鲜(shu) C、 拱券(qun) 箭镞(z) 混沌(dn) 锱铢必较(z) D、 讥诮(xio) 筵席(yn) 憎恶(zng) 舸舰弥津(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拔擢 盘桓 喧阗 模棱两可 B、孤骛 通霄

2、晦朔 兴高采烈 C、殒首 联袂 希冀 陈词滥调 D、尺牍 熟稔 酒撰 哀声叹气 3、在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期待已久的华尔街 2:金钱永无眠终于上映了,观众们拍手称快,既被电影史诗般 的气质所征服,又对演员的演技赞不绝口。 B、这部轻喜剧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人们所有的烦恼都涣然冰释了。 C、 诗经中的卫风氓是一首以弃妇为题材的诗歌。该诗将弃妇遭弃的黍离之悲写得 淋漓尽致,感人至深。 D、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深孚众望,公司一定会凭借产品的优异 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骄人业绩。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自世界文坛殿堂级之作百年

3、孤独问世 40 多年来,曾经影响了中国几代人,余华、 莫言等知名作家都称曾深受其影响。 B、如同拥有士兵的多寡不是判断将军英明与否的尺度一样,智商也不是衡量聪慧与否的标 准。 C、在我国现阶段,经济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都要不断巩固和提高经济发展的成果,争取在 2020 年前全面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D、近年来,各大卫视的跨年演唱会使观众审美疲劳是由于跟风严重、缺乏创意、没有特色 的结果。 5、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选自水浒,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水浒是我国 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章回小说。 B沈从文,现代小说家。其作品熔生动丰富的社会

4、风俗画和优美清新的风情风景画于一炉, 展示人性的真善美,民俗的淳厚善良,充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返璞归真的牧歌情调。长 篇小说边城是其代表作。 C契诃夫是 19 世纪俄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以短篇小说和戏剧著称于世。与美国 的欧亨利、法国的莫泊桑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 D庄子乃战国时期庄周所著, 原为 52 篇, 现存 33 篇, 分为内篇 7 篇, 外篇 15 篇,杂篇 11 篇。唐中宗曾下诏名庄子为华南真经。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 9 分,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2“穿越小说”:一场由网络写作狂欢引发的时尚阅读热随着穿越小说步步惊心改编而成的电视剧热播, “穿越小

5、说”俨然成为时下最为时尚的读物。有业内人士甚至声称:“可以说,网络阅读不知道穿越的人已经过时了。 ”据悉, “穿越小说”已成为各大原创文学网站的热门和头牌,作家出版社更是高调宣布以12%的版税,以 10 万册的首印量签下了被各大读书网站评出的“四大穿越奇书”木槿花西月锦绣 鸾:我的前半生,我的后半生 迷途 末世朱颜 ,从而将这场由网络写作狂欢引发的时尚阅读热推向了极致。那么,何谓“穿越小说”?作家出版社编辑对这个古怪玄虚的概念作了如下解析:“穿越小说的称谓是按内容定义的。其情节通常是一个当代青年遭逢变故,在机缘巧合下,进入古代,以在场的方式参与见证了种种众所周知又知之不详的历史事件。在当代中国

6、文学里,黄易的寻秦记算是影响最大的穿越文学作品,也可以被视为当代华语文学穿越类型的滥觞之作。 ”而网络上近一两年兴起的“穿越文学”特点又有所不同,其作者受到相关影视作品的影响,因而基本上都是青年女性回到古代,谈了一场风花雪月的恋爱,同时经历种种宫闱秘史及权力争斗。这类小说主要受到女学生和女白领的追捧,可以视为言情小说的一个变种。正在流行的“穿越小说”的作者均为年轻的白领女性,她们或是受到寻秦记的启发,提起笔编了一个类似的故事发布在网上与人分享,或是直接受到网络上同类作品的影响从而跟风创作。并非职业作家的她们本意不过是游戏之作,但一不小心造出了声势,遂故作正经地将故事编写完整。由于网络的流行与追

7、捧,更多的女白领步其后尘, “穿越小说”居然演变为一种“文学现象” 。显然,只有在发表门槛不高的网络上才会创造这样的奇迹,其强烈的示范效应促成一场“网络写作狂欢” 。当然, “穿越小说”的盛行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现代职业女性对充满激烈竞争的现实和职场的迷茫与逃避,对日趋世俗功利的恋爱婚姻的失落与反思,从而幻想到另一时空追求更为理想化的纯粹爱情。尽管“穿越小说”方兴未艾,但这一阵新兴的时尚阅读热能持续多久并不令人乐观。首先, “穿越小说”先天不足,不过是一种类型化、商业化的消遣性读物,其内容并无特别之处,论言情创作技巧恐怕比不上正宗的情爱小说;论讲史更是无法与相对严谨的讲史类读物相提并论。而且小

8、说题材过于狭窄,突出言情而淡化历史背景,历史人物和事件沦为演绎风花雪月恋爱经历的配角和工具。其次,小说作者文学素养和创作经验的不足,使得作品质量不高,又因为水准参差不一,导致作品泥沙混杂、良莠不齐,很难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而长期“繁荣” 。再次, “穿越小说”一窝蜂地走红,题材撞车、跟风严重,新奇程度将急剧下降,而形式新颖奇特乃此类小说大行其道的关键,舍此肯定会造成“阅读疲劳” 。最后, “穿越小说”出身于网络,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网络文学总是极端地喜新厌旧,也许过不了多久,一种新的创作和阅读时尚兴起,就将加速“穿越小说”的过气与式微。6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9、( )A “穿越小说”随由同名穿越小说改编的步步惊心热播而成时下最时尚的读物。网络3阅读中, “穿越”已成时髦名词。B “穿越文学”近年在网络兴起,主人公基本为女青年,内容涉及恋爱、宫闱秘史及权力争斗等,主要受到女学生和女白领的追捧,属言情小说。C “穿越小说”据小说内容而得名,通常是当代人在巧合下进入古代,参与见证种种历史事件。 寻秦记为其创始之作。D “穿越小说”成各大原创文学网站的热门和头牌,作家出版社高调签下“四大穿越奇书” ,将这场时尚阅读热推向极致。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穿越小说”本为游戏之作,一些年轻白领女性受同类作品的影响而跟风模仿,受到网络的关

10、注,就将故事编写完整。B “穿越小说”反映了现代职业女性对充满激烈竞争的现实和职场的迷茫与逃避,对世俗功利的恋爱婚姻的失落与反思。C网络的流行与追捧使越来越多的女白领跟风创作, “穿越小说”演变为一种“文学现象” ,促成一场“网络写作狂欢” 。D “穿越小说”的作者并非职业作家,其文学素养和创作经验不足,水准参差不一,使作品难免泥沙混杂、良莠不齐。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穿越小说”在内容上突出言情,重在演绎风花雪月、恋爱经历,淡化历史背景, 历史人物和事件沦为爱情的配角和工具。B “穿越小说”题材撞车现象严重,久而久之其新奇程度将下降,造成读者“阅读疲劳” ,

11、使“穿越小说”失去了发展的关键。 C “穿越小说”是一种消遣性读物,其内容普通,创作技巧基本不能与正宗的情爱小说相比,与讲史类读物无法相提并论。D “穿越小说”因网络而创造发展的奇迹,但由于其先天缺陷及网络文学极端地喜新厌旧,它将很快地被新的创作和阅读时尚取代。三、古诗文阅读(34 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913 题。游三游洞记刘大櫆出夷陵州治,西北陆行二十里,濒大江之左,所谓下牢之关也。路狭不可行,舍舆登舟。舟行里许,闻水声汤汤,出于两崖之间。复舍舟登陆,循仄径曲折以上。穷山之巅,则又自上缒危滑以下。其下地渐平,有大石覆压当道,乃伛俯径石腹以出。出则豁然平旷,而石洞穹起,高六十余尺,广可十

12、二丈。二石柱屹立其口,分为三门,如三楹之室焉。中室如堂,右室如厨,左室如别馆。其中一石,乳而下垂,扣之,其声如钟。而左室外小石突立正方,扣之如磬。其地石杂以土,撞之则逢逢然鼓音。背有石如床者,可坐。予与二三子浩歌其间,其声轰然,如钟磬助之响者。下视深溪,水声泠然出地底。溪之外4翠壁千寻,其下有径,薪采者行歌,缕缕不绝焉。昔白乐天自江州司马徙为忠州刺史,而元微之适自通州将北还,乐天携其弟知退,与微之会于夷陵,饮酒欢甚,留连不忍别去,因共游此洞,洞以此三人得名。其后,欧阳永叔及黄鲁直二公皆以摈斥流离,相继而履其地,或为诗文以纪之。予自顾而嘻,谁摈斥予乎?谁使予之流离而至于此乎?偕予而来者,学使陈公

13、之子曰伯思、仲思。予非陈公,虽欲至此无由,而陈公以守其官未能至,然则其至也,其又有幸有不幸邪? 夫乐天、微之辈,世俗之所谓伟人,能赫然取名位于一时,故凡其足迹所经,皆有以传于后世,而地得因人以显。若予者,虽其穷幽陟险,与虫鸟之适去适来何异?虽然,山川之胜,使其生于通者大邑,则好游者踵相接也;顾乃置之于荒遐僻陋之区,美好不外见,而人亦无以亲炙其光。呜呼!此岂一人之不幸也哉? 注释:(1)薪采者行歌:樵夫们唱着歌。 (2)白乐天:白居易,乐天是他的字。(3)元微之:元稹,微之是他的字。 (4)知退:白行简的字。(5)欧阳永叔:欧阳修,永叔是他的字。 (6)黄鲁直:黄庭坚,鲁直是他的字。 9、对下列

14、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人亦无以亲炙其光 炙:炙烤B、濒大江之左,所谓下牢之关也 濒:靠近C、而元微之适自通州将北还 适:恰好D、复舍舟登陆,循仄径曲折以上。 仄:狭窄10、下列各项中不能分别表现“道路难行”和“洞内景观奇特”的一组是( ) 乃伛俯径石腹以出 下视深溪,水声泠然出地底出则豁然平旷 溪之外翠壁千寻,其下有径有大石覆压当道 左室外小石突立正方,扣之如磬自上缒危滑以下 其中一石,乳而下垂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品以对三游洞得名原因的说明作为第一部分游记和第二部分议论的过渡,颇具匠心。它是游记必不可少的内容,对阐发主旨有着重要

15、作用。B、作者详细记叙了由下牢关前往三游洞的行程,由舟而舆,由水而陆,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由险而夷,由窄而广,经过一番波折才一睹处于荒远之地的三游洞的真面目。C、三游洞景观奇特,触目皆石,不同石头还会发出种种悦耳的声音,此声和从地底发出的“泠然”水声交织在一起,还有“与二三子浩歌其间”轰然之声,将三游洞衬托得深邃幽静。D、这篇游记,手法与一般的写景游记有所不同,既生动形象地记述了游历的经过,又在此基础上用一定的篇幅抒写了因游历而引起的“幸与不幸”的感慨。1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穷山之巅,则又自上缒危滑以下。 (3 分)5山川之胜,使其生于通都大邑,则好游者踵相接也。 (3 分)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3 分)13、用“/”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 6 处) (3 分)予甚自愧:方予少时常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及年壮方可出而四方兵起无所投足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而予齿益加耄矣! (宋濂送天台陈庭学序 )14、阅读下面一首作品,然后回答问题(8 分)南柯子仲殊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