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生命对折51次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51669122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将生命对折51次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将生命对折51次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将生命对折51次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将生命对折51次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将生命对折51次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将生命对折51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将生命对折51次(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从一个问题开始 给你一张足够大的纸,你所要做 的是重复这样的动作:对折,不 停地对折。我的问题就是,当你 把这张纸对折了51次的时候,所 达到的厚度有多少? 一个冰箱那么厚或者两层 楼那么厚,这大概是你所 能想到的最大值了吧?通 过计算机的模拟,这个厚 度接近于地球到太阳之间 的距离。 没错,就是这样简简单单 的动作,是不是让你感觉好似 一个奇迹?为什么看是毫无分 别的重复,会有这样惊人的结 果呢?换句话说,这种貌似“ 突然”的成功,根基何在? “荡秋千”原理1:秋千所荡到的高度与每 一次加力是分不开的,任何 一次偷懒都会降低你的高度 ,所以动作虽然简单却依然 要一丝不苟地“踏实”。 每个人

2、都会做却又不屑于做的动作 和事情,贯穿于整个日常生活,甚至你 完成了这样的一个动作,自己都不记得 。比如你每天都会把垃圾袋带出去扔掉 ,你会记得你用怎样的动作扔掉的吗? 这也正像全世界都谈论“变化”“创新 ”等等时髦的概念时,“踏实”是每个 人都能够做到的,可是你真正做到了新 含义的“踏实”了吗? 先看一个事例:美西战争爆发以后,美国必须立即跟西班牙的反抗 军首领加西亚取得联系。加西亚将军掌握着西班牙军队 的各种情报,可他却在古巴丛林的山里,没有人知道确 切的地点,所以无法联络。然而,美国总统又要尽快地 获得他的合作。一名叫作罗文的人被带到了总统的面前 ,送信的任务交给了这名年轻人。 一路上,

3、罗文在牙买加遭遇过西班牙士兵的 拦截,也在粗心大意的西属海军少尉眼皮底下溜过古巴 海域,还在圣地亚哥参加了游击战,最后在巴亚莫河畔 的瑞奥布伊把信交给了加西亚将军。而罗文被奉为英雄 。 -这就是2000年 被美国哈奇森年鉴和出 版商周刊评为“有史以来世 界最畅销图书”第六名的致 加西亚的信。 只要你仔细琢磨,就会发现罗文所做 的事情一点也不需要超人的智慧,只是一 环扣一环地前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 步一个脚印”。踏实地做事并不等于原地 踏步、停滞不前。它需要的是有韧性而不 失目标,时刻在前进,哪怕每一次仅仅延 长很短的、不为人所瞩目的距离。 “突然”的成功大多来自这些前 进量微小而又不间断的

4、“脚踏实地”。 “荡秋千”原理2:后一次所达到的高度与前一次是分 不开的,环环相扣的“踏实”可以达到 分散几次望尘莫及的效果。 “踏实”不是放弃思考的权 利。 你也许会说,做这样琐屑的 事情也会积攒出成功吗?那么我们来看 一下身边的同龄人的故事吧! 另一个例子:大学时读经济管理的赵小姐来公司已经半 年了,她的职位是财务助理,实际上更类似于 一个打杂的。赵小姐每天面对的是形形色色的 报表,而她只需要把这一摞报表复印、装订成 册即可。在财务人员忙得不可开交时,她会去 凑个手。 面对这样凌乱而且不太可能有发展机 会的工作,你是不是得过且过,然后寻找一个 机会跳槽?我们来看一下赵小姐的做法。 在她复印

5、并装订报表的时候,先仔 细地过目各种报表的填写方法,逐步地用 经济学分析公司的开销,并结合公司的一 些正在实施项目,揣度公司的经济管理。 工作第八个月的时候,赵小姐书面汇报了 公司内部一些不合理的经济策略,并提出 相应的整改意见。现在的她,已经是公司 的高层决策人。 很显然,处理和分析日常琐屑体现了一 个人的能动力。也就是说,在折纸、摆谷 粒这样简单的动作中,要自主地发挥本身 具有的内涵。你要能够在很基础很凌乱的 事情中保持冷静的分析、思考,这样你才 会把自己所做的升华为成功。否则,就算 你再踏实,日复一日只是单纯的重复罢了 。 不要小看折纸的艺术。每一次的 折叠,本身的厚度不仅仅是增加两倍那

6、么 简单。 荡秋千原理3:秋千荡得越高,所拥有的空间就 越大,所拥有的机会也就更多,你需 要学会欣赏和把握。 踏实地做不代表错失良机 。 你年轻聪明、壮志凌云。你不想庸庸 碌碌地了此一生,渴望声名、财富和权 力。因此你常常抱怨: 那个著名的苹果为什么不是 掉在你的头上?那支藏着“老子珠”的 巨贝怎么就产在巴拉旺而不是在你常去 游泳的海湾?拿破仑偏能碰上约瑟芬而 英俊高大的你总没有人垂青? 但是,掉下一个苹果的时候,你把 它吃了。你闲逛时被硕大无比的卡里南 钻石绊倒,可你爬起后,却怒气冲天地 将它一脚踢下阴沟,最后你像拿破仑一 样,先是被抓进监狱,撤掉将军官职, 被赶出军队,然后身无分文的你被抛

7、到 塞纳河边。就在约瑟芬驾着马车匆匆赶 向河边时,远远地听到“扑通”一声, 你投河自尽了。 你缺少的仅仅是机会吗 ? “踏实”不代表木讷的头脑和缺少竞争意识,相反它 对这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记得为机会开门。踏实的人不是被动的人。在 通往成功的当目标实现的时候,你要把目标向前提。就 好像下面的问题: 把一张足够大的纸再折叠第51次,它的厚度是 多少? 试一下,把自己的生命折叠51次,相信你会得 到成功的厚度道路上,每一次机会都会轻轻地敲你的门 。不要等待机会去为你开门,因为门栓在你自己这一面 。机会也不会跑过来说“你好”,它只是告诉你“站起 来,向前走”。 要善于发现机会。很多的机会好像蒙尘的

8、珍珠 ,让人无法一眼看清它华丽珍贵的本质。踏实的人并不 是一味等待的人。要学会为机会拭去障眼的灰尘。 也要善于把握机会。踏实不等于单纯的恭 顺忍让。没有一种机会可以让你看到未来的成 败,人生的妙处也在于此。不通过拼搏得到的 成功就像一开始就知道真正凶手的悬案电影般 索然无味。选择一个机会,不可否认有失败的 可能。将机会和自己的能力对比,合适的紧紧 抓住,不合适的学会放弃。用明智的态度对待 机会,也使用明智的态度对待人生。 脱颖而出的“脚踏实地”关键在于 找到合适的机会秀出你自己! “荡秋千”原理4:秋千会从高处滑落到低处,就像人生中一些 不可回避的事情,或许是个错误。每一次你都要 鼓起勇气从最

9、低处坚持着走出来,没有一次次的 低谷,换不来更高处的清风扑面。 “踏实”不是绕弯避开错误。 “踏实”不是护身符,可以与错误困难 绝缘。每个人都可以犯错误,但是要从错误中学 习,而不是一味地摔跟头。并非摔得越多,成长 得越快。 错误就好像病毒,能避免是最好 的。病毒在让你生病的同时,也会提高 自身的免疫力。而且,医学报告表明, 那些发生病变的器官比正常的器官更显 强壮。这也正像犯错误。能够避免犯错 误的人是聪明人,能够避免类似错误的 人也是聪明人。 你看见过倒地的大象吗?大象几乎是以 站立、行走或者奔跑的姿态示人。但是它也 会生病。这种时候,大象也要保持站立的姿 态。为什么?大象的巨大体重决定了

10、这一切 。如果一旦它倒下来,巨大的内脏会互相挤 压,再加上本身的重量,将会使自身受到更 大的伤害。所以,除非到了生命的终结,大 象是不会倒下的。请你也坚持正视错误,或 许一秒钟之后,柳暗花明。 如果犯错误是埋下一粒 种子;坚持下去、正视自我 是修枝剪叶、改正错误;在 错误中学习、得到经验才是 美味果实。 “荡秋千”原理5:每一次荡起来,都会在心中定下一个将要 达到的高度作为目标,达到梦想的高度,你会 更开心! 折纸,不是为了一遍遍的重复,而 是要达到从太阳到地球之间距离般的厚度。脚 踏实地不仅仅是为了一步步地前进,而是不断 地实现目标,进一步创造目标。 1952年7月4日晨,美国加利福尼亚海岸

11、笼罩在 浓雾中。在海岸以西21英里的卡塔林纳岛上,34 岁的弗罗丝查德威克,开始向加州海岸游过去 。要是成功了,她就是第一个游过这个海峡的妇 女。在此之前,她是从英法两岸游过英吉利海峡 的第一位妇女。但是经过15小时55分钟之后,她 放弃了这次冲击。其实,人们拉她上船的地方, 距离加州海岸仅有半英里。事后,弗罗丝说,令 她半途而废的不是疲劳,不是寒冷,而是在浓雾 中看不到目标。 踏实不代表盲目。人们经常会停滞在离成 功还有一点点距离的地方,但是那个地方依然叫 做失败。这多半是因为他们的目标是很模糊的, 介于某两者之间的,摇摆不定的。一个清晰的目 标,是不会让人轻易放弃的。 假如你有的只是一个很

12、长远的计划, 那么不妨用长跑中经常使用的“分段法”。也就 是说,把很长的距离分成几个小段,每一段都有 一个标志性的事物,可以是一份报告的问世,也 可以是设计图的完成,哪怕仅仅是为后花园增添 了一种花,也是在成功路上留下的脚印。 你的降落伞是什么颜色的?如果我问你,1万个人一字排开,你 希望被人认识,怎么办?你一定会告诉 我,“向前一步走,勇敢地跨出队列! ” 那么,如果你和100人从2万 尺的高空一起跳伞,想被一眼就能识别 出来,你会选择什么颜色的降落伞?红 色、绿色还是橙色? 要知道2万尺的高空,浅绿和 明蓝没有任何区别。而红色、橙 色这样鲜艳夺目的颜色你能保证 不会和其他人相同吗?为什么不 大胆地选择金色或者黑褐色? 踏实不意味着呆板 和统一!问问你自己, 你会选择什么颜色的降 落伞? 当目标实现的时候,你要把目标 向前提。就好像下面的问题: 把一张足够大的纸再折叠 第51次,它的厚度是多少? 试一下,把自己的生命折 叠51次,相信你会得到成功的厚度 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