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河北省邢台市沙河二十冶综合学校高中分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669031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1.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河北省邢台市沙河二十冶综合学校高中分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语文】河北省邢台市沙河二十冶综合学校高中分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语文】河北省邢台市沙河二十冶综合学校高中分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语文】河北省邢台市沙河二十冶综合学校高中分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语文】河北省邢台市沙河二十冶综合学校高中分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河北省邢台市沙河二十冶综合学校高中分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河北省邢台市沙河二十冶综合学校高中分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河北省邢台市沙河二十冶综合学校高中分校 2015-2016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分值 100 分 时间 120 分一、现代文阅读(20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每题 2 分,共 6 分)中国传统文化非常强调“礼” ,礼曾是中华文化的精髓。礼节中的许多内容是靠形式来表达的,比如贺卡。在个人重大事情或公共节日前呈送贺卡,一来形式庄重,二来提早通报对方,于人于己均为方便。故汉朝以来,贺卡作为传统形式一直延续保留,只是名称有所变化。贺卡初期叫“名帖” ,以介绍自己为主,西汉称为“谒” ,今天贵宾相见还在说“拜谒” ;东汉后叫“名刺” ,名刺一词日本至今仍在使用,就是

2、我们常用的名片。凡事先通报自己是尊重对方的必需,今天的社会有时并不注意这些传统了。唐宋以后,贺卡的名称及功能有所进步,称为“门状”或“飞帖” ,到了明清,又叫“红单” “贺年帖”等等。听着名字就知功能越来越世俗化,文人之间的文雅逐渐远去。原因其实简单,古代教育不够普及,识文断字的人少,贺卡最初都是在达官贵人之间传递,起点颇高,进入商业社会,贺卡就多了一份热情,少了一份酸腐。据说唐太宗李世民过年时,用赤金箔做成贺卡,御书“普天同庆” ,赐予大臣。由于这一形式由帝王发明,迅速在民间普及。不过民间没有皇家那么奢侈,不敢使用金箔,改用梅花笺纸,竖写,右上端为受贺者官讳,左下端为贺者姓名。传说南宋人张世

3、南在著作中记载他家曾藏有北宋名家黄庭坚、秦观等人的贺卡,这绝对是一份经典收藏,如保留到今天也应该是价值连城的国宝了。说来非常有意思,名帖贺卡一类原是本人亲自呈送,以示郑重。但到了宋朝,商业气息浓厚,人们也日渐繁忙,故不能亲送者遂派仆人呈送,逐渐形成风俗。这样的好处是一人可以多送,如亲自前往,所送数量极为有限,朋友多的人恐有失礼;派人呈送好处多多,省去主人之间见面的繁文缛节,效率大大提高。明清时期,呈送贺卡名帖等更有一套礼仪,按规定仆人不能亲自用手呈送贺卡,故发明了拜匣。拜见时仆人所持长方形匣盒,大小正好容纳贺卡名帖,见主人后,仆人不能直接用手持卡或帖,必须打开拜匣,让主人取出。大户人家会制作自

4、用拜匣,收藏专家马未都藏有明清紫檀黄花梨拜匣多个,其中清代红木制作的“福臻堂赵”的拜匣,制作精良,2显示了赵家主人不凡的身份。贺卡的商业性邮递也从宋代开始。张世南的游宦纪闻中载,每逢冬至、元旦年节, “凡在外官,皆以状至其长吏” ,这应该是邮政作为贺卡的信使最早的记载了。传统纸质卡片,其材料多为高档木浆纸,而生产这种纸消耗的是木材资源。在提倡低碳环保的今天,传统的贺年卡在与现代的网络技术融合后,又在虚拟的社会里,创造了自己新的辉煌电子贺卡(E-card) 。电子贺卡以其快速便捷、节约环保的特点,迅速成为一种时尚。贺卡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而此种交往又往往以短句表达,比如宋代常写“敬贺正旦” ,

5、今天一看亦言简意赅。久而久之,贺语就出现了程式化,讲究喜庆,互送吉语,传达人们对生活的期冀与憧憬。1、下列关于贺卡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呈送贺卡是在个人重大事情或公共节日前为了提早通报对方而采取的一种庄重的形式。自汉朝以来,贺卡名称有所变化。B贺卡初期叫“名帖” ,以介绍自己为主;西汉称为“谒” ,东汉后叫“名刺” ,以通报自己为主,它体现了对对方的尊重。C贺卡的名称由唐宋的“门状”或“飞帖” ,发展到明清称“红单” “贺年帖”等等,意味着贺卡的功能越来越世俗化。D贺卡是人与人之间交往和情感沟通的方式之一,时尚的电子贺卡是倡导低碳环保的产物,它因不浪费木材而受到青睐。2、下列理

6、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贺卡最初都是在达官贵人之间传递,热情不足而酸腐有余,原因在于古代教育不够普及,识文断字的人少。B最初名帖贺卡由本人亲自呈送,但到了宋朝,人们日渐繁忙,主人可以委派仆人呈送贺卡,且渐成风俗。C明清时期,呈送贺卡名帖等更有一套礼仪,按规定仆人不能用手呈送贺卡,就把装有贺卡的拜匣交给对方。D派人呈送贺卡好处多多,既不失礼节又可以省去主人之间见面的繁文缛节,还可以一人多送,效率大大提高。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从呈送贺卡的礼节来3看, “礼”的形式大于内容。B唐太宗李世民过年时把御书

7、“普天同庆”的贺卡赐予大臣,这促进了为祝贺新春而互送贺卡的形式在民间的迅速普及。C从贺卡名称“飞帖” “贺年帖”的“帖”的形旁推测,最初贺卡的材料可能是布帛,后来才改用笺纸、纸质等材料。D商业性邮递源于宋代浓厚的商业气息。 游宦纪闻 “凡在外官,皆以状至其长吏”应该是邮政作为贺卡信使的最早记载。(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7 题。 (共 14 分)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中国女人“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这句诗出自诗经 ,其中的“苹”指的是蒿类植物。这就是科学家屠呦呦的名字的由来。或许是巧合,或许是冥冥中早已注定,在诗经产生近3000 年后,这位叫“呦呦”的女科学家和她的研究团队,也正是从青蒿中发现了

8、专门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 ,这种药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作为一名生药学专业学生,屠呦呦考入北大医学院时就和植物等天然药物的研发应用结下不解之缘。她 1955 年进入中医研究院(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时,正值中医研究院初创期,条件艰苦,设备奇缺,实验室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的屠呦呦身体很快受到损害,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除了在实验室内“摇瓶子”外,她还常常“一头汗两腿泥”地去野外采集样本,先后解决了中药半边莲及银柴胡的品种混乱问题,为防治血吸虫病做出了贡献。1967 年 5 月 23 日,我国紧急启动“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项目,代号为“523”

9、 ,屠呦呦被任命为“523”项目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项目背后是残酷的现实:由于恶性疟原虫对以氯喹为代表的老一代抗疟药产生抗药性,如何发明新药成为世界性的棘手问题。要在设施简陋和信息渠道不畅的条件下,短时间内对几千种中草药进行筛选,其难度无异于大海捞针。但这些看似难以逾越的障碍反而激发了她的斗志,通过翻阅历代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甚至连群众来信都没放过,屠呦呦终于在 2000 多种方药中整理出一张含有 640 多种草药、包括青蒿在内的抗疟单验方集 。可在最初的动物实验中,青蒿的效果并不出彩,屠呦呦的寻找也一度陷入僵局。 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屠呦呦再一次转向古老中国智慧。在查阅了大量文献

10、后,屠呦呦在公元 340 年间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发现了对青蒿治疗方法的描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为何古人将青蒿“绞取汁” ,而不用传统的水煎4熬煮中药之法呢?屠呦呦意识到可能是煮沸和高温提取破坏了青蒿中的活性成份,于是她改变原来的提取方法。1971 年, 屠呦呦课题组终于在第 191 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以低沸点溶剂乙醚来提取有效成份,明显提高了青蒿防治疟疾效果,也大幅降低了其毒性。这种编号为 191 的青蒿萃取液,在治疗被 P.berghei 疟原虫感染的小鼠和被 P.cynomolgi 疟原虫感染的猴子时,有效率达到了 100%。这一发现是青蒿中有效成份青蒿素发

11、现过程中的一个重大突破。青蒿素作用于人类身上是否安全有效呢?为了尽快确定这一点,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勇敢地充当了首批志愿者,在他们自己身上进行实验。在当时没有关于药物安全性和临床效果评估程序的情况下,这是他们用中草药治疗疟疾获得信心的唯一办法。在自己身上实验获得成功之后,屠呦呦和她的课题组深入到海南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在 21 位感染了Plasmodium.vivax 和 P.falciparum 这两种疟原虫的患者身上试用之后,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临床效果出奇之好,与使用氯喹的对照组疟疾病人相比较,使用青蒿素治疗的病人很快退烧,血液中的疟原虫也很快消失。屠呦呦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提取青蒿中的有效成

12、份,确定这种有效成份的化学结构。1972 年,屠呦呦和她的同事在青蒿中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 C15H22O5 的无色结晶体,一种熔点为 156157的活性成份,他们将这种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青蒿素的抗疟疾效果极好,他们终于找到了一种抗疟疾的有效药物。屠呦呦说:“青蒿素能够在疟原虫生命周期中任何一个阶段将其杀灭。 ”屠呦呦研究小组最初进行临床测试的药物形式是片剂,但结果并不太理想,后来改成一种新的形式青蒿素 提纯物的胶囊,由此开辟了发明一种抗疟疾新药的道路。1973 年,屠呦呦合成出双氢青蒿素,以证实其羟(基)氢氧基族的化学结构,但当时她却不知道自己合成出来的这种化学物质以后被证明比天然青蒿

13、素的效果还要好得多。生物学家和医学家、诺贝尔医学奖得主约瑟夫戈尔斯坦曾说,生物医学的发展主要通过两种不同的途径,一是发现,二是发明创造。而屠呦呦作为一位植物化学家,特别是在20 世纪 60 年代至 80 年代期间,却有幸同时通过这两种途径发现了青蒿素及其抗疟功效,在人类抗疟之路上竖立起一个新的里程碑。2011 年 9 月,青蒿素研究成果获得被看作诺贝尔奖“风向标” 、有“小诺贝尔奖”之称的大奖拉斯克临床医学奖,这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级大奖。青蒿,南北方都很常见的一种植物,郁郁葱葱地长在山野里,外表朴实无华,却内蕴5治病救人的魔力。屠呦呦说,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植物化学研究人员

14、,但作为一个在中国医药学宝库中有所发现,并为国际科学界所认可的中国科学家,她为获奖感到自豪。4、对屠呦呦身上体现出来的可贵品质,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追求真理、矢志不渝的科学精神B朴实无华、吃苦耐劳的务实态度C勤勉尽责、造福人类的高度责任感D忠诚于党、忧国忧民的拳拳爱国心5、对屠呦呦在抗疟药物研究中的发现和发明创造,理解最准确的两项是( )A屠呦呦从中国传统医学文献中得到启发,得到青蒿萃取液,提取出青蒿素,这是发现。B屠呦呦在 21 位感染疟原虫的患者身上试用,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临床效果非常好。C屠呦呦合成出双氢青蒿素,成为比天然青蒿素的效果更好的抗疟药物,这是发明创造。D屠呦呦把临床测

15、试的片剂药物形式改成青蒿素提纯物的胶囊,开辟了发明抗疟疾新药的道路。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两项是( )A.“氯喹”是青蒿素药物出现之前的老一代抗疟药的代表,它研制成功投入临床应用时的抗疟效果远不如青蒿素药物显著。B.文章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开篇,以描写青蒿作结,不仅在结构上使文章首尾圆合,而且暗示了屠呦呦的思想品质,增强了传记的文学色彩。C.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为了尽快确定青蒿素作用于人体是否安全有效,在自己身上进行实验,表现出他们献身医学事业的决心,也反映了当时我国医学研究条件之差。D.屠呦呦和她的同事将在青蒿中提取的一种分子式为 C15H22O5 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

16、素,后经进一步提纯研制出一种强抗疟药物“双氢青蒿素” 。7、对屠呦呦的“抗疟”之路给人们的有益启示,分析不正确的两项( )A发现青蒿素,工程浩大,过程漫长。在艰难的攻关岁月中,屠呦呦以及她的同事无怨无悔,不计名利,锲而不舍,这是一切事业成功的前提。B在“抗疟”之路上,屠呦呦并不是孤军奋战,这漫长浩大的工程是无数科研人员团结合作完成的。这表明现代科学研究更加需要团队精神、合作意识。C青蒿素的发现以及应用表明,传统中药水煎熬煮的制备方法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只有应用现代科技合成新的化学物质,才会产生确切的疗效。D青蒿素研究成果获得被看作诺贝尔奖“风向标”的大奖,如果落选诺贝尔奖并不意味着6屠呦呦的成就不够突出,而主要是因为中医、中药学并不具备国际化的影响力。二、古诗文阅读(10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1 题。 (每题 2 分,共 6 分)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