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51668962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1.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西江月是这首词的曲牌名,不是题目 ,这首词的题目是夜行黄沙道中。词按字 数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种,58字以 内为小令,91字以上为长调,58字以上至90 字为中调。这首词有50字,仍属小令,但有 两段,故称双调。双调的词要注意上、下段( 又称上片、下片或上阙、下阙)之间的联系。目词题之解v 【创作年代】南宋v 【作者姓名】辛弃疾辛弃疾,南宋爱国词人。字幼安,号稼轩 ,历城(今山东济南)人。v 【作品体裁】词 v背景辛弃疾在南宋做到封疆大吏,但他英伟磊 落的议论和果断干练的作风,特别是力主抗战 恢复的政治主张,辛弃疾因受奸臣排挤,被免 罢官,开始到上饶居住,并在此生活了近十五 年。词中所

2、说的黄沙岭在上饶县西四十里,岭 高约十五丈,深而敞豁,可容百人。下有两泉 ,水自石中流出,可溉田十余亩。这一带不仅 风景优美,也是农田水利较好的地区。宋孝宗 淳熙八年(1181),他被弹劾罢官,回到带湖 家居,过着投闲置散的退隐生活。辛弃疾一直 重视农业生产和同情民间疾苦,这首词正作于 辛弃疾闲居上饶带湖期间。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宋 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v字词注释v西江月:词牌名。v黄沙:江西省上饶县黄沙岭乡黄沙村。黄沙道:是指从该村的茅店到大屋村的黄沙岭之 间约20公里的乡村道路,南宋时是一

3、条直通上饶古 城的比较繁华的官道,东到上饶,西通江西省铅山 县。v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v(4)鸣蝉:蝉叫声。v旧时:往日。v茅店:茅草盖的乡村客店。v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社,土地神庙。古时 ,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v见:同“现”,显现,出现。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 息在枝头的喜鹊。 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 声。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 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 好像在说着丰收年。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遥远的天边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 ,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上片写晴,下片写雨。

4、这两句描 写一场骤雨即将瓢泼而下的气象。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 庙附近的树林中,山路一转,曾经那记忆深 刻的溪流小桥呈现在他的眼前。可以看出词人刚才是怎样的沉浸在“稻花香里说 丰年”的意境之中怡然自得。v译文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 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 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 ,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 收年。遥远的天边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 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 附近的树林中,山路一转,曾经那记忆深刻的 溪流小桥呈现在他的眼前。西江月明 月 /

5、别 枝 / 惊 鹊, 清 风 / 半 夜 / 鸣 蝉。 稻 花 香 里 / 说 丰 年, 听 取 / 蛙 声 / 一 片。七 八 个 星 /天 外, 两 三 点 雨 / 山 前。 旧 时 / 茅 店 / 社 林 边, 路 转 / 溪 头 / 忽 见。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宋 代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的一首吟咏 田园风光的词。词人把人们熟悉的 月、鸟、蝉、蛙、星、雨、店、桥 巧妙地组织起来,让我们感受到一 种恬静的美。整首词体现了词人对 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 爱。这也正是作才忘怀于大自然所 得到的欢乐。当堂训练 1、理解填空。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 ,作者是 代 。题目中“西江月”是 ,“夜 行黄沙道中”是 。 2、明辨是非(对的打“”,错误打“”)。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的“黄沙道”指的是用黄沙 铺成的道路。 ( ) B“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这两句用对偶的手法 写出了夏夜特有的景象。(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