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江西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卷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668824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63.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江西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语文】江西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语文】江西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语文】江西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语文】江西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江西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江西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卷(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江西省吉安一中江西省吉安一中 2014-20152014-2015 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 I 卷(阅读题)和第 II 卷(表达题)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第 I 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儒家力倡以“君为臣纲”为首的三纲之说,忠君与尽孝乃是其核心要义。但是,假如君主背离为君之道,祸国殃民,臣子的忠诚义务是否仍然要恪守?这样的矛盾,先秦诸子以及汉代学者都有不少讨论。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中对于这些观点有很精到而有趣的梳理和评论。钱先生的评论开始于汉景

2、帝面前发生的那场著名的争论。据司马迁记载,争论发生在黄生和辕固生两位重量级学者之间,话题正是如何评价历史上有名的“汤武革命” 。黄生的见解旗帜鲜明,认为商汤和武王讨伐君主的行为就是弑君。但是,辕固生显然是一个孟子主义者,坚持主张汤武乃受命于民,受命于天,征讨像桀纣那样的暴君是顺天命合民意的义举。争执不下时,黄生运用比喻,他把君主比做帽子,把臣子比做鞋子:“冠虽敝必加于首,履虽新必贯于足。何者?上下之分也。今桀、纣虽失道,然君上也;汤、武虽圣,臣下也。夫主有失行,臣不正言匡过以尊天子,反因过而诛之,代立南面,非弑而何也?”辕固生应该抨击这比喻本身就不妥。帽子再破,也不至于残害人身,但是君主却大可

3、成为独夫民贼。另外,假如臣子采取“正常途径” ,正言匡过,反复谏言,但君主却一意孤行,变本加厉,那又该如何是好?这样层层逼近,就可以把讨论引向深入。但是,令人意外的是,辕固生居然劈头盖脸地来了一个归谬法,把汉高祖刘邦搬出来抵挡:“必若所云,是高皇帝代秦,即天子之位,非耶?”景帝看到自家爷爷都涉嫌弑君了,连忙干预:“食肉毋食马肝,未为不知味也;言学者毋言汤、武受命,不为愚。 ”遂罢。司马迁感叹道:“是后学者莫敢言受命放杀者。 ”钱钟书先生称黄生的学说与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如出一辙。 韩非子忠孝云:“汤、武人臣而弑其主,刑其尸,而天下誉之,此天下所以至今不治者也。人主虽不肖,臣不敢侵也。 ”如此看来,

4、先秦百家对于君主以及政治体制想象的差异似乎并没有一般思想史所界定的那么大。不过,饶有兴味的是,后世的思想家们提出了一种或许可以称之为“事后追认”的学说,那就是,姑且将推翻前朝君王的行为视为“弑” ,不过,如果此后登堂入室的新君主能够延续自己的统治,那么就获得了一种正当性。钱先生追溯了这种名之为2“逆取顺守”的学说演进过程:商君书开塞:“武王逆取而贵顺,其取之以力,持之以义” ;“逆取”即“弑”尔。班固东都赋:“攻有横而当天,讨有逆而顺民” ;后汉书袁绍传下刘表谏袁谭书曰:“昔三王、伍伯,下及战国,君臣相弑,父子相杀,兄弟相残,亲戚相灭,盖时有之。然或欲以定王业,或欲以定霸功,皆所谓逆取顺守 ”

5、 。但是,这种完全以成败做解释确实有些“成者王侯败者寇”的意味。后世儒家如朱熹、欧阳修等都试图指出这里的矛盾,不过,还是钱先生的说法更加一针见血:“盖儒家既严树纲常名教,而复曲意回护汤、武革命 ,说终难圆,义不免堕” 。在我看来,儒家的这种困境跟中国古典社会结构有关。最大的问题在于我们没有形成一种足以制约君主权力的社会力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秦始皇的“废封建,置郡县”带来的真正的地方权力无从形成以及科举考试导致的社会原子化,实在是决定中国两千年专制统治以及不断地改朝换代的根本原因。(选自观察家 ,作者为贺为方,有删改)1. 下列关于黄辕之争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6、 黄生认为商汤和武王讨伐君主的行为就是弑君,忠君是臣子应恪守的义务。B. 辕固生主张像桀纣这样背离为君之道、祸国殃民的暴君,征讨他们是顺天命合民意的。C. 黄生以鞋子和帽子为喻,说明君臣之间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背离“君为臣纲”之道的。D. 辕固生认为,君主若一意孤行、变本加厉,臣子也是应当正言匡过,反复谏言的。2. 下列关于钱钟书对“君为臣纲”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忠君之道存在矛盾是不争的事实,钱钟书在管锥编中对此有很精到而有趣的梳理和评论。B. 黄生的忠君说和韩非子“人主虽不肖,臣不敢侵”的观点,在钱钟书看来本质上是大同小异的。C. “逆取顺守”学说从秦至汉,都不断有人论证它的

7、正当性,如果新君主能够延续自己的统治,那么就可接受。D. 钱钟书并不认同“逆取顺守”学说,认为儒家在这个认识上自相矛盾,武断地以成败论英雄。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忠君与尽孝是三纲之说的核心要义,而在整个封建社会儒家都没有办法调合这两者之间的矛盾。B. 司马迁面对黄辕之争感叹道:“是后学者莫敢言受命放杀者。 ”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儒家思想的困境。3C. 尽管先秦诸子站在自己的立场,对君臣之义有不少的讨论,但是这些观点之间的差异并没有一般思想史所界定的那么大。D. 中国古典社会结构没有形成制约君主权力的社会力量,是决定中国两千年专制统治以及不断地改朝换代的根本原因。二

8、、古代诗文阅读(36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刘辅,河间宗室人也。举孝廉,为襄贲令。上书言得失,召见,上美其材,擢为谏大夫。会成帝欲立赵婕妤为皇后,先下诏封婕妤父临为列侯。辅上书言:“臣闻天之所与,必先赐以符瑞;天之所违,必先降以灾变:此神明之征应,自然之占验也。昔武王、周公承顺天地,以飨鱼乌之瑞,然犹君臣祗惧,动色相戒,况于季世,不蒙继嗣之福,屡受威怒之异者乎!虽夙夜自责,改过易行,畏天命,念祖业,妙选有德之世,考卜窈窕之女,以承宗庙,顺神祗心,塞天下望,子孙之祥犹恐晚暮,今乃触情纵欲,倾于卑贱之女,欲以母天下,不畏于天,不愧于人,惑莫大焉。里语曰:

9、腐木不可以为柱卑人不可以为主天人之所不予必有祸而无福市道皆共知之朝廷莫肯一言臣窃伤心。自念得以同姓拔擢,尸禄不忠,污辱谏争之官,不敢不尽死,唯陛下深察。 ”书奏,上怒,使侍御史收缚辅,系掖庭秘狱,群臣莫知其故。于是中朝左将军辛庆忌、右将军廉褒、光禄勋师丹、太中大夫谷永俱上书曰: “臣闻明王垂宽容之听,崇谏争之官,广开忠直之路,不罪狂狷之言,然后百僚在位,竭忠尽谋,不惧后患,朝廷无谄谀之士,元首无失道之愆。窃见谏大夫刘辅,前以县令求见,擢为谏大夫,此其言必有卓诡切至,当圣心者,故得拔至于此。旬日之间,收下秘狱,臣等愚,以为辅幸得托公族之亲,在谏臣之列,新从下土来,未知朝廷体,独触忌讳,不足深过。

10、小罪宜隐忍而已,如有大恶,宜暴治理官,与众共之。昔赵简子杀其大夫鸣犊,孔子临河而还。今天心未豫,灾异屡降,水旱迭臻,方当隆宽广问,褒直尽下之时也。而行惨急之诛于谏争之臣,震惊群下,失忠直心。假令辅不坐直言,所坐不著,天下不可户晓。同姓近臣本以言显,其于治亲养忠之义诚不宜幽囚于掖庭狱。公卿莫敢尽节正言,非所以昭虞舜之听,广德美之风也。臣等窃深伤之,唯陛下留神省察。 ”上乃徙系辅共工狱,减死罪一等,论为鬼薪。终于家。(选自汉书 )【注】掖庭:宫中旁舍,宫女居住的地方。鬼薪:秦汉时的一种徒刑,因最初为宗庙采薪而得名。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以飨鱼乌之瑞 飨:享

11、受4B. 塞天下望 塞:满足C. 崇谏争之官 崇:崇拜D. 元首无失道之愆 愆:过失5.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腐木不可以为柱/卑人不可以为主/天人之所不予/必有祸而无福/市道皆共知之/朝廷莫肯一言/臣窃伤心。B. 腐木不可以为柱/卑人不可以为主/天人之所不予/必有祸而无福/市道皆共知之/朝廷莫肯一言臣/窃伤心。C. 腐木不可以为柱/卑人不可以为主天/人之所不予/必有祸而无福/市道皆共知/之朝廷莫肯一言/臣窃伤心。D. 腐木不可以为柱/卑人不可以为主天/人之所不予/必有祸而无福/市道皆共知之/朝廷莫肯一言臣/窃伤心。6. 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12、)A. 刘辅谏言皇帝不该册封赵婕妤为皇后,情意恳切,说理清楚,但终因言辞激烈触怒了皇帝,被侍御史抓了起来。 B. 辛庆忌等大臣都上书劝谏皇帝做一个明君,宽恕刘辅;皇帝听从了他们的建议,释放了刘辅,使其得以终老于家。C. 本文属于人物传记,篇幅短小,语句凝炼,选例典型,寥寥几笔就刻画了一个敢于直谏、不畏死亡的诤臣形象。D. 本文文风淳朴,构思巧妙,以语言描写为主,从正面侧面着笔刻画主要人物刘辅,显示了作者出色的语言功底。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上书言得失,召见,上美其材,擢为谏大夫。 (5 分)_(2)公卿莫敢尽节正言,非所以昭虞舜之听,广德美之风也。 (5 分)

13、_(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8-9 题。 (11 分)雪后到乾明寺,遂宿苏轼门外山光马亦惊,阶前屐齿我先行。风花误入长春苑,云月长临不夜城。未许牛羊伤至洁,且看鸦鹊弄新晴。5更须携被留僧榻,待听摧檐泻竹声。8. “风花误入长春苑, ,一句中, “花”指什么?作者为什么说“误入”?(5 分)_9. 诗中多处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描写雪景,请列举两处加以说明。 (6 分)_(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 分)(1)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民生疾苦的名句是“_,_”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

14、五丁开山”神话的句子是“_,_” 。(3) 出师表中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_,_”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 分)一根玉米陈永林那年皖北一带大旱,那可是百年未遇的大旱,老天爷六个月没下过一滴雨,河床干裂成一块块的。田地里看不到一点绿色,到处扬着飞尘,整个世界在白晃晃的毒日下淡成一片模糊。荡在蛤蟆村人的头顶上死亡的气息稠得像雾。吃尸的乌鸦像云一样在村子上空飞来飞去,乌鸦血红色的嘎叫声让村人的目光变得青紫。村长敲响了村头古槐树下的钟,干裂的钟声如玻璃一样在村人的心上划过。村人都来到槐树下。往年绿意葱茂的

15、槐树如今光秃秃的,槐树叶子早让村人吃光了,但槐树又冒出淡淡的绿。村长看着或坐或躺在槐树下零乱一片的村人,眼里就酸辣了。村长把酸辣咽回肚里去,说,我们不能等死,蛤蟆村不能绝,还是去外逃荒吧,熬过这荒景,就回。村长的话让村人的脸灰黑一片。第三天,就有拖儿带女的村人拿着棍端着碗出了村。他们走得很慢很慢,两条腿似有千斤重,挪不开。女人的嘶哭声震得头项上的槐树枝摇摇晃晃。男人不哭,紫黑色的泪水汪洋了他们凄凉的脸。几天后,村里的房子大都空了。没走的大都是老弱病残。土根和槐花不属于老弱病残6却没走。槐花已怀了六个月身孕,土根说,赤地千里,往哪儿走?死在外面还不如死在家里。但根本弄不到东西吃,土根只能吃红土,把那红土晒干,捏成粉,然后配一点晒干的槐叶、野草,煮成糊,闭了眼睛往肚里灌。吃了三天,土根拉不出来,肚子却涨得痛极。槐花说,再也不能吃红土了,吃多了会涨死。土根说,吃什么呢?能吃的树叶已吃完了,野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