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江苏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题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668470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8.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江苏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语文】江苏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语文】江苏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语文】江苏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语文】江苏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江苏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江苏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江苏省南通中学江苏省南通中学 2014201420152015 学年度第二学期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满分(满分 160160 分,考试时间分,考试时间 150150 分钟)分钟)注意事项:选择题答案按题号填涂在答题卡上,表达题答案写在答题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注意事项:选择题答案按题号填涂在答题卡上,表达题答案写在答题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一、 语言文字运用(21 分) 1.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 当今社会,_,总有那么一些不知敬畏为何物的人,他们不敬生命不敬自然

2、不 敬律令不敬道德不敬传统不敬历史不敬民意不敬信仰,完了还_:“人不为己,天 诛地灭!”对于这种现象,要想_,除了唤醒他们的敬畏意识,更重要的,是要健 全制度、完善管理。 A. 鱼目混珠 振振有词 扬汤止沸 B. 鱼龙混杂 侃侃而谈 扬汤止沸 C. 鱼龙混杂 振振有词 釜底抽薪 D. 鱼目混珠 侃侃而谈 釜底抽薪 1. C (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鱼目混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鱼目混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 西。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贬义。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西。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贬义。侃侃而

3、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 从容不迫,褒义。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扬汤止沸: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容不迫,褒义。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扬汤止沸: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 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 A. 根据国际法规划设我国东海防空识别区,目的在于为我军及早识别、发现和实施空 中拦截行动提供条件,强化国防安全。 B. 近年来,我国“十面霾伏”现象日趋增多且加重,美国卫星拍摄的雾霾图给我们敲 响警钟,治理空气污染迫在眉睫。 C. 为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学校举办“四季花卉”摄影作品展,着重表现岁月流转而 美丽依旧的自然美,给观众

4、带来美的享受。 D. 城镇建设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 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2. D (A 项语序不当,项语序不当, “识别、发现和实施空中拦截行动识别、发现和实施空中拦截行动”应是应是“发现、识别和实施空中发现、识别和实施空中 拦截行动拦截行动”。B 项搭配不当,项搭配不当, “现象现象”不能不能“加重加重”。C 项成分残缺,项成分残缺, “着重表现岁月流转而美着重表现岁月流转而美 丽依旧的自然美丽依旧的自然美”缺少主语缺少主语“参展作品参展作品”)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 ) 马是中国

5、人喜爱的动物,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家畜之一,是极其温顺又充满野性魅力的 动物。_, _,_,_,_,_,马己经成为力量与神奇的代表。 还让人们有了敬马王、打马球、赛马等习俗 对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它帮人们种地运货,和人们一起南征北战 作为六畜之首 马是人类的朋友和伴侣 千里马、老马识途等故事也十分深入人心 A B2C D 3.答案:答案:D 4. 下文是一份请柬中的四句话,其中表述不得体的一句是(3 分) ( )(甲)我校文学社定于本月 18 日晚 7 点在学校礼堂举行“民俗文化报告会” 。 (乙)您是著名民俗专家,对民俗文化的研究造诣颇深。 (丙)今诚挚邀请您莅临会议,为我社民俗

6、文化活动的开展做出认真的指导。 (丁)敬请届时光临。A (甲) B (乙) C (丙) D (丁)4.答案:答案:C(邀请对方指导,却提出(邀请对方指导,却提出“认真认真”的要求,显然不得体,改为的要求,显然不得体,改为“提出宝贵的提出宝贵的 意见意见” 。 )5.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遍赞宾客 (赞扬) B. 亦已罢极 (同“疲” )C而公子亲数存之 (问候) D. 不矜其能 (夸耀)5.答案:答案:A赞,介绍,引见。赞,介绍,引见。6.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现象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3 分)A质秦亡归燕 B. 留军壁邺C屏人间语 D. 赵孝成王德公子之矫夺晋鄙兵

7、而存赵6.答案:答案:C屏,使动用法,使屏,使动用法,使退避,其他皆为名词作动词。退避,其他皆为名词作动词。7.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 分)例句:数困于兵A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B. 奈何以见陵之怨C太子逢迎,却行为导 D. 信死亦何言?7.答案:答案:B被动句。被动句。二、 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1 题。 贾 生 传 清侯方域 贾生名开宗,商丘人也。少落拓不羁,十四岁从其师学。师故儒者,喜绳墨。贾生慕 司马相如之为人,学击剑鼓琴,嗜远游。师以弗类己,诮之。贾生固谓:“我非儒,奈何 以儒者责我?”即日除弟子籍,更去与里中少年伍。间读书为文词,干谒当世

8、,举茂才第 一;是时贾生年二十余,益负才。 陈腾凤来校士,寓意郡太守,欲贾生充饩县官,贾生曰:“我当不日为卿相,何至谋 升斗!”却不就。共郡人张渭等仿阮嗣宗纵饮六十日,白昼射箭,中夜击鼓。宋俗上元夜 张灯饮酒。贾生率其徒,疾驰百余里,漏下三鼓抵睢阳。司马氏者,睢阳巨族也。张银瓢, 容酒数斗,约能胜饮者持瓢去。群少皆醉卧,窘甚。贾生忽叱咤登阶,举瓢一饮,即掷瓢 付奴持之,不通姓名,坐宾骇散。 久之,贾生贫益甚,盛夏,服短褐不完,过市,儿童随笑之,贾生浩歌不辍。会太原 孙传庭调商丘令,知贾生,下车引见,日往谒。为计赀财,复田舍。 凡七应举不第,因大悟,尽焚其素所读书,闭户揣摩十余年,驰骛于先达师说

9、十余年, 最后而冥坐穷思,与侯方域、徐作肃往复辨论又几十年,卒轨于正,天下以“纯儒”称之。3既老,更追忆少游京洛,集所闻见述帝都 君德 相术三篇。已,买舟金陵, 泛吴越。与侯方镇、方域为忘形之友,又自称为“野鹿居士” 。 侯方域曰:“以余观贾生,所谓羊质善变,然每变必趋上者耶?抑依隐曼世,所称 大人先生者欤?少年类邯郸侠,而后乃大雅卓尔。呜乎,彼终身守一,众矣。倘非其与 道屈伸,亦焉能知之哉?” 注 羊质:典出扬雄法言:“羊质而虎皮,见草而说,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 ”谓 徒具外表而无其质。 大人先生:阮籍有大人先生传,通过虚构人物“大人先生” ,抨击虚 伪礼法。8.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

10、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师以弗类己,诮之 诮:担忧 B. 陈腾凤来校士 校:考评 C. 尽焚其素所读书 素:平时 D. 卒轨于正 轨:遵循,依照 9.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贾生“不羁”的一组是(3 分)( ) 学击剑鼓琴,嗜远游 干谒当世,举茂才第一 更去与里中少年伍 仿 阮嗣宗纵饮六十日 贾生浩歌不辍 闭户揣摩十余年A. B. C. D. 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贾生年轻时就放浪形骸,十四岁从师学习,与老师循规蹈矩的性格不合,于是离开 自己的老师,与村里的年轻人为伍。 B. 贾生酒量过人,还因此赢得过一个银瓢。他还在盛夏

11、之时,穿着破旧的衣服,路过 集市放声歌唱,全然不顾儿童的嘲笑。 C. 贾生参加了七次科考都没有结果,于是大彻大悟,遵循当初老师的教导,潜心研究 儒学十余年,最终成为一个纯粹的儒者。 D. 作者认为贾生年轻时有侠客之风,后来却成了学识渊博之士,与不知变通的人相比, 是一个依道行事、善于变化的人。 11.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 我非儒,奈何以儒者责我?(3 分) _ (2) 我当不日为卿相,何至谋升斗!(3 分) _ (3) 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教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4 分) _ 8. A (诮:责备)9. B (写贾生求取功名。是说贾生在家潜心钻研学问) 10.

12、 C (“遵循当初老师的教导”表述错误) 11 (1)我不是儒生,为何要用儒生的标准来要求我?(“非” “奈何” “责”各 1 分) (2) 我不久就要做卿相,何至于谋取微薄的俸禄呢?(“不日” “谋” “升斗”各 1 分) (3) 士人无论有无才能,他(魏公子)都谦恭有礼地同他们交往,不敢因为自己富贵 而轻慢士人。(“无” ,补主语, “以” “骄”各 1 分) 【参考译文】 贾生名叫开宗,是河南商丘人。年轻时,行为放浪,不受拘束,十四岁跟从老师学习。4老师原本是个儒生,做事喜欢循规蹈矩。贾生仰慕司马相如的为人,学习击剑弹琴,喜欢 远游。老师认为贾生不像自己,就责备他。贾生就说:“我不是儒生

13、,为何要用儒生的标 准来要求我?”当天就除去学籍,离开后反而与闾里的年轻人为伍。闲暇时读书写文章, 贾生求托当权之人,考秀才获得了第一名;这时贾生才二十多岁,越发自负其才。 陈腾凤来考评儒士,关照郡县的太守,要让贾生充任县官。贾生说:“我不久就要做 卿相,何至于谋取微薄的俸禄昵?”推辞不去。贾生和同郡的张渭等人仿效阮籍豪饮六十 天,白天射箭,半夜击鼓。根据宋代的风俗,元宵节要张灯结彩纵情喝酒。贾生带领他的 一帮子人,疾驰一百多里,半夜三更到达睢阳。有个姓司马的人,是睢阳的大族,他准备 了一个银瓢,里面可盛几斗酒,约定能将银瓢里的酒喝完的人可以将银瓢拿走。许多年轻 人都喝醉了躺在地上,窘态百出。

14、贾生忽然大喝着踏上台阶,拿起银瓢将酒喝干净,就将 银瓢扔给仆人拿了就走,连自己的姓名也没有留下,在座的宾客惊讶地散去了。 过了很久,贾生越发贫困,盛夏之时,穿的短衣都不完整,路过集市,儿童跟在后面 嘲笑他,贾生却不停地放声歌唱。恰逢太原的孙传庭调任商丘令,了解贾生,到任就引见 贾生,每天前往拜谒。替他筹措钱财,帮他恢复了农田屋舍。 贾生总共参加了七次科考都没有考中,于是大彻大悟,把平素所读的书都烧掉,闭门 思索了十余年,研习前贤老师的学问十多年,最后闭目而坐深入思考,与侯方域、徐作肃 来回辩论又达将近十年,最终遵循正道,天下之人称赞他是纯粹的儒者。 贾生年老之后,越发追忆年轻时游历京洛的过程,

15、汇集所见所闻创作了帝都 君德 相术三篇文章。随后,雇船到金陵,泛游于吴越一带。贾生与侯方镇、侯方域结为不 拘形迹的朋友,又自称为“野鹿居士” 。 侯方域说:“从我的角度来观察贾生,是所谓的羊质善变 ,但每次变化必定朝更好 的方向发展呢?还是与社会若即若离,轻蔑世事,是人们所称的大人先生呢?贾生年 轻时像邯郸的侠客,后来却成为学识渊博超群出众的人才。唉,世上那些终身拘于一隅、 不知变通的人是很多的。假如不是那些依道行事、善于变化的人,又怎么能了解贾生呢?”三、 古诗词鉴赏(10 分) 12.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钟 山 晚 步 王安石 小雨轻风落楝花,细红如雪点平沙。 槿篱竹屋江村路,时见宜城卖酒家。 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