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华侨中学2015-2016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668364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4.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华侨中学2015-2016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语文】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华侨中学2015-2016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语文】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华侨中学2015-2016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语文】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华侨中学2015-2016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语文】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华侨中学2015-2016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华侨中学2015-2016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华侨中学2015-2016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普宁华侨中学 2015-2016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 8 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相关信息填写在答题卷密封线内,并在“座位号”栏内填写座位号。3. 所有题目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一、语言基础知识运用(共 4 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垝垣(yun) 咎言(

2、ji) 葳蕤(ru) 隰则有泮(bn)B.木讷(n) 穿凿(zo) 内讧(hng) 淇水汤汤(shng)C.踯躅(zh) 恪守 (k) 回溯(shu) 否(p)极泰来D.苗裔(y) 愆期(qin) 琴弦(xin) 锲而不舍(q)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B.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点小错误是在所难免的,也是不足为训的,关键是要吸取教训。C.中国茶艺与日本茶道各有特点,但异曲同工,都强调“和”的精神。中日两国青少年也应以和为贵,为中日睦邻友好多作贡献。D.西游记中唐僧师徒一路上遭到许多魔怪袭击,他们

3、历经坎坷,终于取得真经,修成正果,真是大快人心。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这幅图片再现了身穿节日盛装的姑娘们围绕在熊熊篝火旁一起歌舞狂欢,汗水浸湿了她们的衣衫。B.根据意大利法律规定,贝卢斯科尼在总理任期内不能担任俱乐部主席,否则他就有可能做有违公众利益的行为。C.只有当劳动与兴趣、爱好乃至理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潜藏在每个人身上的想象2力和创造力,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D.王林呆在实验室里半个月,好像与世隔绝了,所以他回到家,强迫着自己看了十天的报纸。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儒家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_ _ _ _

4、 _ 既有论语 ,则有孟子 。孔曰“成仁” ,孟曰“取义” ,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今人冯友兰,也把孔子比作苏格拉底,把孟子比作柏拉图,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史记说:“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 ”A B. C D. 二、文言文阅读鉴赏(共 7 小题,共 38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 (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5、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帏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伴。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5.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犹可说也 说:通“脱” ,解脱。B始适还家门 适:出嫁。C女也不爽 爽:差错。D渐车帷裳 渐:渐渐地。36.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桑之未落 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 B.

6、 静女其姝 士贰其行C. 以尔车来 以我贿迁 D. 言既遂矣 静言思之7.下列对该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所写的婚姻悲剧,反映了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情与礼的矛盾与夫权对妇女的压迫。B.本诗的女主人公以无比沉痛的口气,回忆了恋爱生活的甜蜜,以及婚后被丈夫虐待和遗弃的痛苦,读来十分感人。C.本诗充分运用了赋比兴交替使用的手法,时时注意情与景的结合,诗歌可窥见古代的集市贸易和婚嫁礼俗。 D.诗中一条淇水贯穿全诗,淇水水流的变化揭示了人物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8.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运用了赋的手法,桑葚是甜,但多吃易醉

7、,爱情是美好的,但太痴情易上当。B.“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运用了比和兴的手法,意指女子的憔悴和被弃。C.“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从技巧上看,它与下文“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构成对比,便于抒发心中的愤慨,更能突出“警醒其他女子的作用” 。D女主人公认为自己并无差错:对感情忠贞如初,多年来甘心贫苦,日夜操劳,对得起丈夫了。9.翻译下列句子。 (每小题 3 分,共 9 分)(1)士也罔极,二三其德。_ (2)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_(3)唯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_10.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7 分)4减字木兰花苏轼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

8、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莫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1)词中所写的春天的最美好时节是什么时候?为什么?结合词中的描写简要说明。 (3分)(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 分)11.补写下列古文诗句中空缺部分。 (每空 1 分,共 10 分)(1)自牧归荑,_。_,美人之贻。(2)不抚壮而弃秽兮,_。_,来吾道夫先路!(3)_,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_。(4)静女其姝,_。爱而不见,_。(5)_,_。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215 题。 (共 18 分)要建立新人生观,除了养成道德的勇气而外,还要能负起知识的责任(Inti

9、llectual Responsibilty) 。本来责任是人人都有的,无论是耕田的、做工的、从军的,还是任政府官吏的,都各有各的责任。为什么我要特别提出“知识的责任”来讲?知识是人类最高智慧发展的结晶,是人类经验中最可珍贵的宝藏,不是人人都能取得、都能具备的;因此凡有求得知识机会的人,都可说是得天独厚,享受人间特惠的人,所以都应该负一种特殊的责任。而且知识是精神生活的要素,是指挥物质生活的原动力,是我们一切行为的最高标准。倘使有知识的人不能负起他特殊的责任,那他的知识就是无用的,不但无用,并且受了糟蹋。糟蹋知识是人间的罪恶,因为这是阻碍了人类文化的发达和进步。所以知识的责任问题,值得我们加以

10、特别的注意。我们忝属于所谓知识分子,尤其觉得这是一个切身问5题。所谓知识的责任,包含三层意义:第一是要有负责的思想。思想不是空想,不是幻想,不是梦想,而是搜集各种事实的根据,加以严格逻辑的审核,而后构成的一种有周密系统的精神结晶。所以一知半解,不足以称为成熟的思想,强不知以为知,更不能称为成熟的思想。思想是不容易成立的,必须要经过逻辑的陶熔,科学的锻炼。凡是思想家,都是从艰难困苦中奋斗出来的他们为求真理而蒙受的牺牲,决不亚于在战场上鏖战的牺牲。譬如在实验室里试验炸药的人,被炸伤或炸死者,不知多少;到荒僻的地方调查地质、生物、人种的人,或遇天灾而死,或染疾而死,或遭盗匪蛮族杀害而死的,也不知多少

11、。他们对从这种艰苦危难之中得来的思想,自然更觉得亲切而可以负责。西洋学者发表一篇学术报告或论文,都要自己签字,这正是负责的表现。其次是除有负责的思想而外,还要能对负责的思想去负责。思想既是不易得到的真理,则一旦得到以后,就应该负一种推进和扩充的责任。真理是不应埋没的,是要发表的。在发表以前,固应首先考虑它是不是真理,可不可以发表;但是既已考虑发表以后,苟无新事实、新理论的发现和修正,或是为他人更精辟的学说所折服,那就应当本着大无畏的精神把它更尖锐地推进,更广大地扩充。我们读西洋科学史,都知道科学家为真理的推进和扩充而奋斗牺牲的事迹,真是“史不绝书” 。譬如哥白尼最先发现地动学说,他就因此受了教

12、会许多的阻碍。后来布鲁诺出来,继续研究,承认了这个真理,极力传播,弄到教会大怒,不仅是被捕入狱,而且被判火刑而死。伽利略继起,更加以物理学的证明,去阐扬这种学说,到老年还铁锁琅珰,饱受铁窗的风味。他们虽受尽压迫和困辱,但始终都坚持原来的信仰。他们虽因此而牺牲,但是科学上的真理,却因为他们的牺牲而确定。像这种对于思想负责的精神,才正是推动人类文化的伟大动力。再进一层说,知识分子既然得天独厚,受了人间的特惠,就应该对于国家民族社会人群,负起更重大的责任来。世间亦唯有知识分子才有机会去发掘人类文化的宝藏,才有特权去承受过去时代留下最好的精神遗产。知识分子是民族最优秀的分子,如果不比常人负更重更大的责

13、任,如何对得起自己天然的禀赋?如何对得起国家民族的赐予?又如何对得起历代先哲的伟大遗留?知识分子在中国向称为“士”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身为知识分子,就应该抱一种舍我其谁至死无悔的态度,去担当领导群伦继往开来的责任。当民族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知识分子的责任尤为重大。范仲淹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必须有这种抱6负,才配做知识分子。(选自罗家伦历史的先见 ,学林出版社,有删改)12-13 题为选择题(12 题选对一项给 2 分,选对两项给 5 分,多选不给分; 13 题为单选题3 分) 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14、 ) ( )A负起知识的责任,是为了建立一种新的人生观,养成道德的勇气。B有求得知识机会的人,都应负起一种特殊的责任。C有学者签字的学术报告或论文就是负责的思想。D历史上的一些知识分子在坚持真理时不惧牺牲,是出于对知识的责任感。E文中用布鲁诺、伽利略的例子,是为了说明科学真理的发现推动了人类文化的进步。13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中合理的一项是( )A掌握了再多的知识,如果不能“指挥物质生活” ,同样不能被称作知识分子。B从艰苦困难之中得来的思想总是让人觉得亲切,因此是负责的思想。C某科学家经过严密的论证,得出了划时代的科学真理,虽然一直没有拿出来发表,但他同样是对国家民族社会负责的知识分子。D拥有天然的禀赋、国家民族的赐予、历代先哲的伟大遗留,这样的人就配称作知识分子。14作者认为,知识分子“还要能对负责的思想去负责” 。请指出两个“负责”的不同意思。(4 分)15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袁隆平经过长期试验与探索,培育出了高产杂交水稻稻种;并且克服重重困难,向全国大面积推广杂交稻。他不满足已有的成绩,面对世界范围的粮食短缺问题,又提出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新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