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数辨识模型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1667315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4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参数辨识模型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参数辨识模型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参数辨识模型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参数辨识模型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参数辨识模型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参数辨识模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参数辨识模型(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参数辨识模型1. 引言在数学建模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类 问题:在确定了问题涉及的关键量和发 现制约问题的基本规律或部分规律后, 可以得到刻划这些关键量之间关系的数 学表达式,但在这些表达式中尚包含若 干未知参数。实际问题往往又提供了某 些表征关键量变化的信息(如某种实验数据等等)。如果利用这些信息,连同刻划 关键量之间的表达式可以确定未知参数 ,则实际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通常将确定未知参数的过程称为“参 数辨识”,而将上述一类问题的数学描述称 为参数辨识模型。参数辨识模型应用非常广泛,刻划关键量 之间关系的表达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既可能是某种代数方程、函数方程,也可能 是微分方程或方程组;未知参数

2、在这些 关系式中也以不同的方式出现;赖以进 行参数辨识的信息更是多种多样的。参数辨识模型与其它数学模型及建 模方法密切相关。例如,当人们对问题 的机理所知甚少时,参数辨识模型蜕变 为回归模型或统计模型。当制约问题的 规律用微分方程描述时,参数辨识模型又与微分方程模型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若需要辨识的参数是某些微分方程的系 数时,这类辨识模型又可称为微分方程 的反问题。有一类专门刻划一个“系统” 中各个部门之间物质的转移和守恒的参 数辨识模型被称为房室模型。解决参数辨识问题的数学方法涉及优化 、微分方程或差分方程的求解、积分变 换等等。2.施肥效果分析1992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A 题为:某地

3、区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素主 要是氮(N)、钾(K)、磷(P)。某作物研究 所在该地区对土豆与生菜做了一定数量 的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其中ha 表示公顷,t表示吨,kg表示公斤。当 一种营养素的肥料变化时,总将另二种 营养素的施肥量保持在第七个水平上。 试分析施肥量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生菜:N P K施肥量(kg/ha)产量(t/ha)施肥量(kg/ha)产量(t/ha)施肥量(kg/ha)产量(t/ha)028568411216822428033639211.0212.7014.5616.2717.7522.5921.6319.3416.1214.1104998147196294391489

4、5876856.399.4812.4614.3317.1021.9422.6421.3422.0724.530479314018627937246555865115.7516.7616.8916.2417.5619.2017.9715.8420.1119.40我们仅讨论生菜产量与P肥施肥量之间 的关系。模型的建立基于以下的事实:P 是植物生长的要素之一,土壤中没有P, 植物不可能长成,因而产量为0。另一方 面,若其它营养要素N,K供应充分能满 足植物生长需要,则随着P的施肥量增加 ,植物产量会增加,而产量达到较高水平 时再增加P施肥量引起产量增加的效果比 产量较低时增加同样的施肥量引起产量增

5、加的效果要低。实验数据也揭示了这一特 征。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当N施肥量为 224kg/ha时或K施肥量为372kg/ha时,生 菜产量均处于较高水平,因此可以认为, 此时,N,K能满足生菜生长的需要。因 此N,K施肥量固定在这一水平,P施肥量 变化对产量变化的影响的实验数据就明显 地呈现前述趋势。从数据还可以看出,当P的施肥量为0 时,生菜产量并非为0,这说明土壤中原 来就含有一定的P营养成分。实验数据也证实,P的施肥量再多也不会引起产量的 明显下降。于是可以认为随着P的施肥量 大大增加,生菜产量趋于一个渐近值,称 为极限产量。 模型建立:用y表示生菜产量,P表示P肥的 施肥量。我们选取单调

6、增加、有一条水平 渐近线的函数作为数学模型。例如双曲线 :显然,当P趋于无穷时,y趋于a,因此参 数a即为极限产量。令y=0,得解得。这表明不施P肥时,土壤中含有的P营 养素相当于施加P肥量。从而得其中b=dP0。至此,问题归结为参数a ,b, P0的辨识。 用Pj (j=1,2,10)表示实验时采用的十种不同 的P肥施肥量, 为对应于施肥量 Pj的生菜实 际产量,若参数 a ,b, P0已知,则当施肥 量为Pj时,生菜的理论产量为(*)。我们可以用使理论产量与实际产量误差 的平方和达到最小的原则来确定a , b , P0 。引入误差平方和函数就可以用求多元函数极值的数值方法, 如高斯牛顿法或

7、直接搜索法求得最小值 点a , b , P0之值即为这些未知参数应取之 值。用Mathematica的Find Minimum函数 或MATLAB的fmins函数也可求得最小值 。利用表中数据,由上述软件可得a30.52,b 189.92, P0 44.34。若对(*)式取倒数得令得 。由上式可见,若设法测得土壤中原来含有的P营养素相当的肥料量P0,参数1,2 可用最小二乘法直接求得,从而得到参数 a,b之值。对于产量与K施肥量的关系,可以类似 得到。但对于产量与N施肥量的关系,必 须另作讨论,因为N肥过量会导致产量显 著下降,用二次函数刻划产量对N施肥量 的依赖关系更为合适。3.薄膜渗透率的

8、测定某种医用薄膜有允许一种物质的分子 穿透它从高浓度的溶液向低浓度溶液扩 散的功能,在试制时需测定薄膜被这种 分子穿透的能力。测定方法如下:用面 积为S的薄膜将容器分成体积分别为VA 和VB的两部分,在两部分中分别注满该 物质的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此时,该 物质分子就会从高浓度溶液穿过薄膜向低浓度溶液中扩散。通过单位面积膜分子 扩散的速度与膜两侧溶液的浓度差成正比 ,比例系数K表征了薄膜被该物质分子穿 透的能力,称为渗透率。定时测量容器中 薄膜某一侧的溶液浓度值,以此来确定K 的数值。模型假设:(1)薄膜两侧的溶液始终是均匀的,即 在任何时刻膜两侧的每一处溶液的浓度 都相同;(2)薄膜是双向同

9、性的,即物质从膜的任何 一侧向另一侧渗透的性能是相同的。模型建立:设t时刻,膜两侧溶液的浓度分 别为CA(t)和CB(t) ,初始时刻两侧溶液浓度 分别为A和B ,单位均为mg/cm3。又设B 侧在tj时刻测得的浓度为Cj (j=1,2,N) 。考察时段t , t+t薄膜两侧容器中该物 质质量的变化。以容器的A侧为例,在该 时段物质质量的增量为:VACA(t + t) VACA(t)。另一方面,从B侧渗透至A侧的该物质质量 为:SK(CB CA) t。由质量守恒,这二者应该相等,故有VACA(t + t) VACA(t)= SK(CB CA) t。两边除以 t ,并令 t0得。对B侧类似有。连

10、同初始条件,我们得到了薄膜两侧 溶液浓度满足的微分方程组的初值问 题:。(*)又注意到整个容器的溶液中含有该物质 的质量应该不变,所以VACA(t )+ VBCB(t)=常数= VAA + VBB 。由此解得代入(*)式中的第二式得再利用初始条件CB(0) =B ,即可解得至此,问题归结为利用CB在时刻tj的 测量数据Cj(j=1,2,N)来辨识K, A和 B 。我们可用CB(tj)与Cj的误差平方和 最小的原则来决定。即求函数的最小值点。参数的辨识:引入辨识问题化为求函数的最小值点(K,a,b)。例如,设VA=VB=100cm3,S=10cm2,对容 器的B部分溶液浓度的测试结果如下:tj

11、(s)Cj (10-3 mg/cm2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4.54 4.99 5.35 5.65 5.90 6.10 6.26 6.39 6.50 6.59此时,极小化的函数为利用MATLAB软件中的fmins函数求得 K=0.01012 ,a=0.007,b=0.003 。进一 步求得A =0.01(mg/cm3),B =0.004 (mg/cm3) 。4.用放射性同位素测定局部脑血流量问题的提出:脑血流量是诊断和治疗许多脑血 管疾病的主要依据。近年来出现了以 放射性同位素作为示踪剂测定人脑局 部血流量的方法。测量装置主要由安 装

12、多个(8、16或32个)闪烁计数器探头 的头盔和安装一个闪烁计数器探头的 面罩及将闪烁计数器的计数转换成数 字信息并输入计算机的装置。在测试时,用头盔接触受试者头部的固 定位置,令受试者戴上面罩,并让受试者 吸入或静脉注射剂量为500至1000毫居里 的放射性同位素。从此时起由计算机控制 ,自动、定时地记录并存储各个探头(包 括面罩中的探头)的放射性计数率约十分 钟。然后通过计算机处理这些记录数据, 得到每个探头附近区域的脑血流量,即局 部脑血流量。一般采用133Xe作为示踪剂,它随血液的流动而流动,对人体的危害极小,并且 由于衰变引起的放射性计数率的减少可以 忽略不计。如何从测量头部放射性计

13、数率和面罩 中的放射性计数率确定局部脑血流量?模型假设:大脑皮层主要由灰质和白 质组成。血在灰质和白质中 的流量是不同的。实验表明血在灰质中的流量比在白质中的流量大约 高5-10倍。(H1)脑组织由灰质和白质两种成分组成, 单位脑组织中灰质与白质的质量比为w1:w2 (未知);单位质量的灰质组织中容纳体积 为1的血液,单位质量的白质组织中容纳 体积为2的血液。灰质中的血液不会流入 白质组织,白质中的血液也不会流入灰质 组织。(H2)血液循环处于一种稳定平衡的状态,流入脑组织中的动脉血和流出脑组织进入 静脉的血液量是相等的,不随时间的变化 而变化。(H3) 133Xe随着血液的流动而流动,与脑组

14、 织相结合而停留在脑组织中的示踪剂十分 微少,可以忽略不计;同时在测量过程中 ,由衰变引起的示踪剂放射性减少也可忽 略不计。模型建立:Fick原理:考察单位质量(1克)脑组织中 示踪剂的数量。在这部分脑组织中,放 射性示踪剂数量的改变等于动脉血输入 的示踪剂量与静脉血带走的示踪剂量之 差。现对灰质和白质分别应用Fick原理 。设单位质量灰质和白质血流量分别为 f1和f2,单位为:毫升/克分。即每分钟 从每克脑灰质或脑白质中流出的血液为 f1毫升或f2毫升,又设 t 时刻流入脑组织 的动脉血中放射性示踪剂的浓度为Ca(t) ;时刻t,1克脑组织中灰质血液中的示踪剂 含量和白质血液中的示踪剂含量分

15、别为 Q1(t)和Q2(t)。现建立灰质组织中示踪剂的平衡关系 ,考察时段t , t+t中灰质组织中示踪剂 含量的变化,即Q1= Q1(t+t) Q1(t)。在1克脑组织中,灰质的质量为w1克, t 时间流出的血液体积为f 1w1t ,灰质组织容纳的血液中示踪剂的浓度为 Q1(t)/(1w1)。因此,由静脉血从灰质中带 走的示踪剂量为 f 1w1t Q1(t)/(1w1)= t Q1(t) f1 /1 。 由(H2) ,在这段时间内流入灰质的动脉 血量等于流出灰质的血液量,为f 1w1t, 又由动脉血中示踪剂的浓度为Ca(t) ,于 是由动脉血输入的示踪剂量为f 1w1t Ca(t) 。由Fick原理,有Q1=即Q1(t+t) Q1(t)= f 1w1t Ca(t) t Q1(t) f1 /1。 两边除以t ,令t0,得f 1w1Ca(t) Q1(t) f1 /1 (1)同理可得f 2w2Ca(t) Q2(t) f2 /2 (2)令k1=f1 /1, k2=f2 /2 ,(1),(2)两式可 以写成 ki Qi= f iwiCa(t), ( i=1,2) (3)注意初始时刻灰、白质中示踪剂含量为0 :Qi(0)=0,( i=1,2) (4)从(3),(4)解得。时刻t,1克脑组织中示踪剂的含量为Q(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