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福建省晋江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661328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3.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福建省晋江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政治】福建省晋江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政治】福建省晋江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政治】福建省晋江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政治】福建省晋江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治】福建省晋江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福建省晋江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 2013-2014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一、单项选择题(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1.2013 年 10 月 18 日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总决赛在央视播出。从语言学角度来讲,影 响语言文化发展最关键的是民族生存状态。我们现在键盘录入和语音录入使得大家提笔忘 字,其实是对母语情感的淡化。之所以要重视汉字书写是因为: 汉字标志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汉字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A. B. C. D. 2.某公司生产的 U 盘,在外形设计上由于融合了国画、中国红等文化元素,使之成为具有 中国传统文化韵味的艺术品,受

2、到市场的热捧。这体现了: A.文化总能推动经济的发展 B.文化生产力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C.文化创新决定社会实践的发展 D.文化发展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3. 新旧“二十四孝”内容的对比,说明: 立足民族传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不同时代对“孝”文化理解不同 对“孝”文化既要传承又要发展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A. B. C. D. 4. 潮菜在世界饮食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常被视为精品,但在异国他乡落的潮菜酒楼,很 多菜色要按照当地的饮食爱好进行巧妙的调味。这启示我们,文化应当面向世界,应当: A.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B.促进不同区域文化的统一 C.相互尊重、革故鼎新 D.平等交流、

3、相互借鉴 5. “甜粽子、咸粽子哪个更正宗?”成了今年端午期间网友的热议话题。总的来说,南方 人更偏爱咸粽子,北方人则青睐甜粽子。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华文化具有: A.独特性 B.区域性 C.整体性 D.民族性 6.论坛的开放、博客的普及、微博的运用,互联网技术的革新使世界进入“人人都有麦克风” 的时代。但人人都有“麦克风”,绝不等于人人都可以“乱放风”,创建一个洁净、文明的 网络环境,丰富精神生活,这不仅是职能部门的事,所有网民都应积极参与,网络文明,需要人 人来做做谣言粉碎机。 “网络谣言”的出现,折射出: 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 要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大众传媒造成了

4、公众盲从心理 要在全社会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A. B. C. D. 7.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春节期间,湖南岳阳楼景区游客 背诵出岳阳楼记可免费领取门票。一时间,景区内书声琅琅,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 下之乐而乐”在景区回响。这个创意的意义在于:2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A. B. C. D. 8.微信作为一种互动性更强、传播速度更快的传播方式,获得了众多手机用户和网民的青 睐,很多人用微信交流信息。这种现象揭示: 文化传播方式是不断发展的 传媒的发展推动着社会发展

5、 传播方式的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动力 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A. B. C. D. 9.从“最美妈妈”的惊世一举, “最美司机”的忍痛一刹,到“最美爸爸”的勇敢一跃,浙 江遍开“最美”花。杭州的最美精神,抵达人的内心深处,触动了大家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这表明,杭州的最美精神: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生动实践 传递正能量,引领人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决定文化发展方向,满足人民基本精神需求 具有鲜明区域性,增强中华文化多元性特征A. B. C. D. 10. 2013 年 10 月 1 日,我国首部旅游法正式实施,其中对“文明旅游”做出了相关约定,要 求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必须尊重当地

6、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这一规定 体现了尊重及维护文化多样性的要求 促使旅游者在交流中实现文化认同 有利于塑造良好的公民和国家形象 有利于维持旅游服务业的公益性 A B C D 11.伴随着我国普通话的大力推广和“外语热”的兴起,原本丰富多彩的方言文化正在加速 流失,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激烈争论。 “方言文化正在加速流失”表明: 方言文化是民族的,但不是世界的 人们对文化多样性的价值存在认知和实践的差异 方言文化不能真正担负起传承中华文化的历史责任 方言文化与其他文化日益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A. B. C. D. 12近年,福州市持续打造三坊七巷文化、船政文化、昙石山文化、寿山石文

7、化为代表的 闽都文化品牌,全力推进“两山两塔”及朱紫坊、上下杭、烟台山等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 修复工作,城市形象和品位明显提升:这有利于 增强乡土文化对市民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全面传承和发挥闽都传统文化对市民的影响 铸造福州城市的文化品质,凸显城市个性彰显现代气息与历史文化交相辉映的古都魅 力 A B C D 132014 年元旦、春节期间,为丰富市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营造欢乐、喜庆、祥和、文明 的节日氛围,福州市举办了一系列群众性文化活动。假如我们对此事进行报道,最合适的 标题是A传播区域特色文化,体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B继承秀传统文化,保持民族文化的稳定性C发展健康有益文化,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D

8、建设中国特色文化,保证先进文化发展方向 14. 2014 年,福建省将按照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扶持 30 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剧种剧团 公益性演出。这一做法3A. 体现政府履行经济职能,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B. 根本目的在于保护文化遗产,繁荣民族文化 C. 表明政府加强公共服务,促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 D. 有利于扩大文化产品生产,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15在中国传统习俗里,过去的马年年画或民俗画会画着猴子骑着马,寓意为“马上封侯” 。“马上有钱” 、 “马上有工作” 、 “马上有车”各种“马上”的愿望,带动了“马上体” 的走红,随之而来的各类“马元素”商品也走俏起来。这表明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9、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文化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 文化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A. B. C. D. 16. “爱拼才会赢”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闽南语歌曲,融合了两岸共有的生活情趣和地方 文化,能让人深刻感受到它的乡土气息和蕴含的理想、意志和力量。这反映了 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力量 各地区的文化在交流中渐趋融合并保持一致 不同民族的文化有着各自的特色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 B C D 17. M 镇祥和社区在开展向好人学习的过程中,开展了“好人事迹报告宣讲会” 、 “我身边 的好人文艺汇演” 、 “好人事迹演讲赛”等多种为人所喜闻乐见的活动,不仅丰富了社区居 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10、,也极大地提升了群众的道德境界。这说明 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A B C. D 18. 2013 年,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成为中国新增的世界文化遗产。某班级就文化遗 产保护与开发问题举行了一场辩论赛。正方的辩题是“文化遗产应以保护为主” ,反方的辩 题是“文化遗产应以开发为主” 。下列论述最能佐证正方观点的是 A. 挖掘遗产新价值,彰显新生命 B. 承袭历史回忆,留住民族根苗 C. 传统与现代辉映,典雅与时尚并举 D. 特色与魅力齐放,民族与世界同唱 19. 2013

11、 年 6 月 16 日,世界闽南文化节活动在泉州举行。闽南文化节是海峡两岸闽南人 共同的节日,两岸轮流举办。世界闽南文化节的举办 有利于促进两岸和平统一 能增强两岸人民的文化认同感 丰富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集中展示了当代社会主义文化A. B. C. D. 202013 年以“凝聚诚信力量,实现中国梦想”为主题的“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在全国 范围内开展。这一活动的依据是 诚信缺失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 诚信意识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诚信符合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求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 A B C D 21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圈子是中国社会结构中一种

12、独特的文化现象。同学圈、 老乡圈、影视圈,每个圈都有特定的文化环境,并形成了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圈 子文化” 既有独特性,又有局限性 源于实践,又促进实践 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 由人创造,又影响着人 A B C D 22.某作家在谈及“文化是什么”的话题时描述道:“文化?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 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他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他是随手把枝折4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满身是癣的流浪狗走近他,他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 电梯门打开,他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把别人挤开”上述描述说明 A.文化具有认同感和归属感 B.文化素养是教育培养出来的 C.文

13、化通过人的社会行为体现出来 D.文化是在个人成长中自发形成的 23. 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上映 16 天票房已超 6 亿,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这部影 片的成功之处在于它以“青春”的名义成功地唤起不同年龄段的人对青春的回忆,使人产 生共鸣。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成功说明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文化能产生经济效益 大众文化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占主导地位 文化生产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A. B. C. D. 24.岭南画派为中国传统国画中的革命派,以创新为宗旨,主张引进西洋画法,融合中西绘 画之长,创出符合时代精神的创新作品。这启示我们 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要借鉴和吸收外国文化有益成果,提高文化的创新能力 要不断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创新文化的内容和形式 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A. B. C. D. 25.中国首部茶文化大片茶颂全景呈现了普洱茶的魅力和各民族人民团结一心,以茶抗 敌的壮丽史诗。该剧融合了白族、彝族、纳西族、满族、藏族等民族的元素,不同民族的 建筑、服饰、风俗、节庆尽收与该剧。透过该剧,观众可以感受到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各具特色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