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湖南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661072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湖南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政治】湖南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政治】湖南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政治】湖南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政治】湖南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治】湖南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湖南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边城高级中学 2014-2015 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理)政治试卷时量:90 分钟 分值:100 分 命题:陈秀龙一、单项选择题(共 25 个选择题,每小题 2 分)1哲学的根本任务是( )A研究现世 B让人人都成为哲学家 C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D使我们学会做人2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是( )A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决定 B方法论决定世界观,世界观体现方法论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D世界观和方法论无关3著名哲学家、数学家笛卡尔在自然观上坚持辩证法思想,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创立了解析几何。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哲学是具体科学发展的基础,要认真学习哲学 B哲学是“科学之科

2、学” ,学好哲学可以解决一切问题C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指导,要学好、用好哲学D具体科学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要认真学好具体科学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理论与实际的关系问题 B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C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D唯物与唯心的关系问题5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 )A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 B.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C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D.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关系6.下列关于可知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知论认为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B.可知论认为思维与存在不具有同一性2C可知论认为思维决定存在 D.可知论认为存在决定思维7认为金、木、水、火、土等具体物质形态是世界的本原,这

3、种观点属于(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C.客观唯心主义 D.可知论8.下列观点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的是( )A物是观念的集合 B. 原子是世界的本原C. 世界就是一团火 D. 上帝是万能的9下列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是( )物是人的观念的集合 上帝支配着世界上的万事万物 气者,理之依也 心外无物 存在即被感知A. B. C. D.10.下列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是( )A.心外无物 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C.理在气先,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D.存在就是被感知11下列关于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

4、论B.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属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 辩证唯物主义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D. 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是根本对立的1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是人类认识发展结出的丰美硕果。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有机结合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A. B. C. D. 13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是( )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B物质和意识 C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 D辩证法与形而上学14恩格斯指出:“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 ”这说明(

5、 )3A.哲学属于文化范畴 B.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C.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D.任何哲学都是一定时代社会生活内容的正确反应1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是( )A.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B.细胞学说 C.生物进化论 D.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16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客观实在性 B.科学性 C.实践性 D.革命性17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是( )A运动 B静止 C原子 D分子18毛泽东同志指出:“世界就是这样一个辩证法,又动又不动,静是不动没有,静是动也没有。 ”这告诉我们( )A.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绝对运动 B.世界上的事物

6、具有相对静止性 C.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D.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 19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疾矣!予助其长矣。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这一典故的哲学寓意是 A事物的运动是永恒的 B事物运动有其自身的规律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21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从哲学上看,这一现象表明意识的本质是( )A.不同的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有差别的 B.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4C.意识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D.人脑总是不能如实地反映外界事物22下列关于人的意识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意识

7、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意识与物质相互决定A. B. C. D. 23席勒说:“人的完美需要在文化中实现” 。因此,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能够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这说明( )A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决定作用 B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C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D人类的意识具有能动性24实践的三个特点是(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实践具有科学性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A. B. C. D. 25朱熹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这说明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时间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

8、的二、简答题(共三小题,每小题 12 分)26. 邓小平理论被中国共产党看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获得的与苏联模式不同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理论总结。请问,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哪些作用?(12 分)27. 关于哲学的基本问题,恩格斯在 1886 年写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第一次对此作出了明确表述。它的提出,为划分哲学体系、哲学派别以及对5它们的客观评价提供了正确的标准,指导人们掌握哲学发展的普遍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请谈谈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它包括哪两个方面?(12 分)28十八大报告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

9、的精神实质。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 ”请回答:为什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2 分)三、材料分析题(共 14 分)29.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分析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总结 2013 年经济工作,提出2014 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李克强在讲话中阐述了明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对明年经济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并作了总结讲话。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在极为错综复杂的形势下,我们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思路,扎实做好各方面工作,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实现了良好开局

10、。请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原理及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分析材料所蕴含的哲学道理。 (14 分)6二、简答题26. 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3 分)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3 分)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3 分)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3 分)27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4 分)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4 分)另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4 分)28.(1)实践是认识的 源泉。 (3 分)(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 分)(3)实践

11、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 准。 (3 分)(4)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3 分)三、材料题 29.(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思路是在分析国内外复杂经济形势做出的部署。 (3 分)(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思路能够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3 分)(3)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准确把握了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 (3 分)(4)规律是客观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思路是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做出的部署。 (5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