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660900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4.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政治】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政治】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政治】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政治】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治】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 2015-2016 学年高二上学期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期中考试试题一、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 A 涂黑,错误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 B 涂黑。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世界观人人都有,所以人人都是哲学家。2.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4.凡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凡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5.自然界的存在是客观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和 发展是主观的。6.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7.不管什么样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8.

2、意识的作用就表现为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9.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因此,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10.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二、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 2 分,共 60分)11.韩国总统朴槿惠称冯友兰的著作中国哲学简史是指导她走出人生困境的心灵灯塔,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哲学智慧C.哲学研究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D.要有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必须学习哲学12.任何一个健全的成年人都会在其生活实践中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就是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来解释一切现象和处理各种

3、问题的。上述事实表明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是人们对某类事物的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A. B. C. D.13.近日,中国科学家在嫦娥三号着陆器上安装一具望远镜,通过紫外波观测宇宙,这是中国航天计划中的又一重要成就。我国空间探月技术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人类对世界的正确认识。这体现了A.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为哲学提供依据 B.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2C.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D.哲学是“科学之科学”14.9 月 29 日,台风“杜鹃”在福建连江登陆,在此前科学家已准确预测了台风的登陆地点、经过路线,把灾害的影响降低到了

4、最低程度。这主要体现了A.人类已经完全认识了自然界的规律 B.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密切联系的C.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D.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15.下列说法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关系的是A.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C.神灵天意决定着社会的变化 C.物是观念的集合16.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都会面对处理工作计划与工作实际的关系,这在哲学上就是处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C.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D.个人与他人的关系17.近年来,我国出现不少刚建了又拆的败家子工程,其根源在于“拍脑袋”决策,一些领导干部为了自己的政绩或喜好,不调查,不研究,给工作带来重大

5、失误。这种“拍脑袋”决策属于A.肯定存在决定思维的唯物主义观点 B.否认存在决定思维的唯心主义观点C.否认人能够认识客观事物的不可知论观点 D.肯定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的可知论观点18.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一切外部的事物都是人的主观经验的产物,下列观点与其相一致的是A.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C.理生万物 D.生死有命,富贵在天19.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是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一元论和二元论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A. B. C. D.20.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是A.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 B.所有有形的物体

6、C.万事万物生物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 D.自然界的共同属性21.在我国历史上曾掀起“赶超英美” 、 “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做法,最终均以失败告终。这从侧面告诉我们A.自然界具有客观物质性 B.人类社会具有客观物质性C.人们不能选择生产关系 D.社会发展不受人的意识影响322.唐代和尚慧能评论“时有风吹幡动”时认为,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楚国有个人剑落在水中,留下了“刻舟求剑”的故事。慧能和尚与“求剑”的楚国人都错在A.离开物质谈运动 B.离开运动谈物质 C.不懂得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D.不懂得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23.有两位画家以安静为题各画了一张画,一位画了一个湖,湖面平静,

7、倒映着远山和湖边的花草,好像一面镜子。另一位则画了一个激湍直泻的瀑布,旁边一棵小树,树上一个鸟巢,巢里一只小鸟,小鸟在睡觉。后一位画家才真正理解安静的含义,因为他懂得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任何物质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A. B. C. D.24.从四川汶川地震到云南盈江地震,从海地地震到日本特大地震。近年来,地震在世界各地频频发生,给人类带来重大影响。近年来地震频发能够说明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自然界的运动是不可捉摸的,人们无法认识自然界的规律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人类违背世

8、界物质性所导致A. B. C. D.25.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说道:“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这说明A.改造世界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B.尊重自然规律就能有效地改造自然C.自然界的变化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D.尊重客观规律必须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基础26.求真务实不能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彼时的“真”不能代表此时的“真” ;彼事的“实”不能代表此事的“实” 。其中蕴含的哲理是A.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有条件的 B.事物的运动变化是不可捉摸的C.意识不能正确反映存在 D.要一切从实际出发27.机器人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它不仅代替人类

9、的许多体力劳动,而且越来越多地代替人类的脑力劳动。对此,有人认为机器人终将产生意识,这一观点A.错误,因为它否定了意识是大脑的机能 B.正确,因为机器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4C.错误,它没有看到意识对人脑的依赖 D.错误,它否认了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28.近年来, “中国创造” “中国经验” “中国现象” “中国模式”等成了国际流行词。流行词的变化发展记录了时代前进的脚步,这表明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意识需要借助语言来表达 意识会随着社会变化而变化 意识与物质相互依赖 A. B. C. D.29.热播电视剧琅琊榜改编自同名架空小说,自播出后获得空前好评。所谓架空小说是指时代背景、人物、

10、时间为虚构或半虚构的小说。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架空小说的内容是作者凭空发挥的,是不真实的B.架空小说的内容为虚构,因此对现实的社会不起能动作用C.在小说的创作过程中意识比物质重要D.架空小说的创作体现了作者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30.“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当下中国社会涌现了许多富有正能量的人和事,这些催人奋进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也带动和影响了周围一批人。从哲学角度看正能量具有能动性,能够给人带来信心和力量正能量具有创造性,能够创造出独立于物质之外的精神 正能量具有反作用,能对人体生理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正能量有指导作用,能够将人们的愿望变成现实 A. B.

11、C. D.31.全球已进入大数据时代。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有效挖掘和运用,把握数据背后的奥妙和玄机,不仅能看到过去发生的事情,而且能了解此时此刻正在发生的事情。这表明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意识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积极作用A. B. C. D.32.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下列活动不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A.学生学习文化 B.科学家做实验 C.农民种田 D.经济体制改革 33.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要把他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而不能按照今天的标准来要求,这是因为实践具有A.客观物质性 B.社会历史性 C.主观能动性 D.直接现实性534.唐代诗人

12、柳宗元在三赠刘员外一诗中写道:“信书成自误,经事渐知非。 ”下列观点与该诗句所含哲理相符合的是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 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A. B. C. D.35.在平面内,若直线 ac,bc,则 ab;在空间中,若直线 ac,bc,则 a 与 b 不一定平行。这说明A.人们难以完全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B.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反复性C.真理具有客观性 D.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36.德国思想家莱辛曾说:“人的价值并不取决于是否掌握真理或自认为真理在握,决定人的价值的是追求真理的孜孜不倦的精神。 ”真理之所以要孜

13、孜不倦地追求,是因为A.真理是绝对的、永恒的 B.真理与谬误是截然对立的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D.真理是具有反复性的认识37.歌德说:“知之尚用之,思之尤应为之。 ”其中的“知之尚用之”强调A.用是知的源泉 B.知以用为动力 C.用是知的目的 D.知是用的结果38.美国人海因里希调查了 75000 起工伤事故后,提出了“海因里希安全法则”的概念,即88%的事故是因为“人”的因素,10%是因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仅有 2%是因为不可控因素。这一法则告诉我们 A.生产实践是发生工伤事故必然前提 B.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发生工伤事故的主要原因 C.减少工伤事故必须按安全生产规律办事 D.只要生产中

14、能摆脱“人”的因素,就能避免工伤事故发生39.披上一件隐身斗篷,在视野中瞬间遁形,这是人类长期以来的梦想。目前,一只猫和一条金鱼提前“享用”了一种隐身衣。浙江大学国际电磁科学院陈红胜教授课题组与新加坡南阳理工大学张伯乐教授等研究团队合作,使用玻璃制造出了可见光波段的生物隐形器件。这说明A.人可以创造好出自然界原本没有的物质 B.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C.人的主动创造性是改造世界的基础 D.真理的基本属性是客观性40.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讲,就是要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某地在实践中对这“两座山”关系的认识经过了三个阶段:一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二是既要6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

15、;三是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这一认识过程每一阶段的特点相同 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达到了更高境界A. B. C. D.三、综合题(本大题共三小题,41 题 8 分,42 题 10 分,43 题 12 分,共 30 分)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浙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因水而名。而重现水清景美的浙南水乡风光,一直是我们温州人民的共同愿望。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先后提出要通过“五水共治“,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这一战略的提出,犹如号角吹响,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温州人治水的热情和创造活力。但是治水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美丽浙南水乡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运用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说明我们应如何做好“五水共治” 。 (8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