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660533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21.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政治】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政治】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政治】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政治】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政治】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一、判断题(正确的填一、判断题(正确的填A A,错误的填,错误的填B B)1、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 5、物质是宇宙间的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总和。 6、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7、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永恒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暂时的。 8、人类可以认识规律,利用规律,创造规律,为人类造福。 9、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

2、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10、 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二、单项选择题(四个答案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出其中正确的一二、单项选择题(四个答案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出其中正确的一个)个)11、哲学是 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对自然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C、一种朴素的世界观 D、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12、关于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总和 B哲学就是具体的科学知识 C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 13、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A世界是永恒变化的 B精神对物质又反作用 C世界是统一于物质的 D世

3、界是普遍联系的 14、下列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的是 A “物是观念的集合” B “心外无物” C “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D “存在即被感知” 15、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有句名言:“水是万物之源”;我国古代也有“五行说”,认为世界 是由水、木、金、火、土演化而来的。这两种观点的共同之处在于 A.科学地揭示了世界的本原 B.肯定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C.肯定了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 D.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 16、我们应该这样认识物质概念 它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它是在概括万事万物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即客观实在这

4、一共 同特性的基础上形成的 它是世界的本质的反映 它是抽象的、虚幻的东西 A、 B、 C、 D、 17、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客观实在性 B、可知性 C、运动 D、联系218、古希腊哲学家底克拉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瞬息万变。他拒绝给 事物以名称,主张对客观事物“什么都不能说”。其错误在于 A、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 B、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否定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D、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19、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是 A客观实在性 B运动 C主观能动性 D可知性 20、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 辽也辍广”。其哲学含

5、义是规律 A、是不可抗拒的 B、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C、存在和发生作用需要有一定的条件 D、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1、对意识的认识是多角度的,下列属于从意识的本质角度看的是 A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B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C、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D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22、 三国演义写尽了十八般兵器,但是没有写到手枪;封神榜写尽商纣宫廷的奢华、 却没有提到互联网、高尔夫。这是因为 A意识活动没有主动创造性 B人们的意识无法反映未来 C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存在 D人的意识无法把握事物的本质 23、江苏省修建的世界第一大斜拉桥苏通大桥、北京2008年奥运

6、会主场馆“鸟巢”,都是先 由工程师设计图纸,后由建筑工人按图纸施工建设。这说明 A人的意识能够决定客观事物产生 B人的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C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D在一定条件下,意识可以先于物质产生 24、下列活动不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 A、学生学习文化知识 B、教师讲课 C、农民种田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5、有人学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后,认为愚公真”愚”,为什么移山不用炸药炸,不用汽 车运呢?这种观点错在否认了实践的 A、客观物质性 B、主观能动性 C、社会历史性 D、直接现实性 26、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范围,这说明了 A真理是普遍的 B真理是主观的 C真理是有条件的 D真理是绝对 的 2

7、7、 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说:“恰如大航海时代航海家的探索导致了新世界的发现,中国 的太空探索在发展科技的同时,一步步地把普通人的眼睛引向宇宙深处。 ”材料反映的哲学 道理是 A.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 B.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28、下图“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路远”给我们的启示是( )3A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前提 B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探索真理的过程中要正确地对待错误 29、由于金融危机带来的巨大的就业压力,使得许多白领在今年拜年时禁止说以下内容: 财源广进(“裁员广进”) 、 财

8、源滚滚(“裁员滚滚”) 、 心想事成(“薪饷四成”) 。这显然违 背了联系的 A.普遍性 B.多样性 C.主观性 D.客观性 30、蜗牛慢慢地往葡萄藤上爬,被甲虫看见了。 “喂,树上一颗葡萄也没有,你爬上去干什 么?”“我知道。可是等我爬到了藤上的时候,葡萄就该长出来了。 ”这则寓言给我们的启示 是( ) A要坚持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B主观想象比客观事实更重要 C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D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如果你把一个坏苹果留在一桶好苹果里,结果你将得到一桶烂苹果。 ”这就是坏苹果法则。 据此回答下列两题: 31、 “坏苹果法则”体现的哲理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

9、求 B、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 C、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事物相联系 D、人们不能把主观联系强加给事物 32、 “坏苹果法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应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看问题应具体分析事物的联系 C、要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D、要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 33、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 ”这段话说明了 A、人的一切知识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B、人的意识具有创造性 C、认识有时是独立于实践之外的 D、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34、江苏人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形成了许多可贵的精神,如张家港精神、昆山精神、华西 精神等。江苏人发扬这些精神,有力地促进了江苏经济的

10、发展。这体现了 文化影响人 们的思维方式 先进文化源于社会实践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实践是检验真理 的标准A B C D 35、赫拉克利特说,世界是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 它包含的哲学道理有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 认识和利用的 A B C D 36、真理最基本属性是( ) A主观性 B客观性 C科学性 D能动性 37、不同的经济学家对奥运后经济会不会出现萧条反映不同,这说明 A.经济发展是不确定的,无规律可循 B.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 C.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反映肯定不会相同 D.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38、国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全

11、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从原来国家经济“又快又好” 到“又好又快”提法的变化说明 A世界是物质的,同时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B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 C价值观对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D真理是相对的,认识是要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变化发展 39、从哲学上看,下列对“发展”理解正确的是 事物性质和状态的改变是发展 事物量变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就是发展 4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就是发展 事物前进性和上升性的变化趋向才是发展 A B C D. 第第IIII卷卷 主观题(主观题(3030分)分)三、简答题:三、简答题:四、探究题:四、探究题:43 (14分) 材料一:神舟九号飞船有两大任务引人注目。首先是搭载了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 这可以积累女性在生理、心理及航天医学方面的飞行试验数据,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使 女航天员的地面训练更加科学合理。其次是执行了与天宫一号的自动交会和手动交会对接 任务,标志着我国的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三名航天员还将进行大量科学实验, 获取在地球重力状态下无法得到的数据。 (1)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 5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2013-2014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