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黑龙江省绥化市海伦二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659674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黑龙江省绥化市海伦二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历史】黑龙江省绥化市海伦二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历史】黑龙江省绥化市海伦二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历史】黑龙江省绥化市海伦二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历史】黑龙江省绥化市海伦二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黑龙江省绥化市海伦二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黑龙江省绥化市海伦二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海伦二中高二历史期中试题一、单项选择(共 35 题,每题 2 分,共 70 分)1哈佛大学教授,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主要内容包括“出版前言、中国概况、文明的诞生、中国哲学思想的黄金时代、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国、帝国的再生” 其中“中国哲学思想的黄金时代 ”是( )A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B汉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唐代的崇儒尚佛 D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活跃【答案】A【解析】考点:百家争鸣。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的大变革时期。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对社会变革发表自己的看法,抨击其他学派,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故称之为“中国哲学思想的黄金时代”

2、 。2、孔子强调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意思是:不符合礼制规定的,不能看,不能听,不能说,不能动。该观点的根本出发点是( )A劝导统治者以德治民 B维护封建统治秩序C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D强调“格物致知”【答案】C【解析】考点:西周礼乐制度。孔子的“礼”维护的是奴隶社会的统治秩序,也是孔子思想中的保守部分。ABD 项明显错误。3. 在一个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答记者会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 ” ,温总理所引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 ) A尚力、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 B. 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

3、C. 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 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2【答案】C【解析】考点:百家争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相关历史基础知识,解读材料,并作出正确判断和认知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 、 “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等,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题干大意是:百姓所忧虑的事情,正是我在思考的事情;百姓所思考的事情,正是我要去做的事情。因此,这反映了关注民生的儒家“仁政”思想。C 项符合题意;ABD 三项都没有体现出,强调对民生的关注。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 C。4董仲舒在深察名号中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

4、也” 。以下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C建议以礼人法,以礼人俗 D认为民性本善,君权天授【答案】D【解析】考点:董仲舒的思想。这句话的意思是:上天赋予人的本性,有的人天生具有善的素质而不能成为善良的人,于是上天树立王道来教化这些人为善,这是天意啊。由此可知D 项正确。A 项是主张思想领域里的大一统;C 项是法家思想;B 项是荀子的观点,认为人性本恶。因此 ABC 均不符合题意。5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质,何处惹尘埃?”这是著名和尚慧的佛偈,其修炼的意境与下列哪种哲学吻合( )A孔孟之学 B程朱理学C陆王心学 D格物致知【

5、答案】C【解析】考点:陆王心学。材料体现的是事物由心而生的思想,这符合陆王心学的致良知的思想,故选 C。62010 年 9 月 30 日南方日报刊文称:“如何给这些孩子(外来工子女)一张安稳的书桌,让他们像城市的孩子一样接受义务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课题。 ”其实中国古代很早就有思想家注意并提出了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或主张,这就是( )A有教无类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存天理,灭人欲 D经世致用3【答案】A【解析】考点:孔子的教育思想。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材料中提出的是“教育公平” ,而选项中的 B 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项存天理,灭人欲、D 项经世致用,这与教育无关故可以

6、排除;A 项有教无类,这有利于让出身不同的人都有机会接受教育,故此题应选 A。7. 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 A制天命而用之 B “民贵君轻” ,统治者要实行“仁政”C兼相爱、交相利 D. 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答案】B【解析】考点:百家争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材料解析的能力,本题考查的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B 项就是孟子的思想观点,故选 B。A 项是荀子的观点,C 项是墨子的观点,D 项是韩非子的观点,均排除。8

7、.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汉代,中国思想界逐渐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 ,其所反映的根本性问题是( )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 B.中国由分裂到统一C.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答案】D 【解析】考点:专制统治的加强。本题主要考查政治与思想之间的关系。依据所学可知,A明显错误;C 与题意无关;D 项符合题意,思想的统一是实现政治上统一的前提,百家争鸣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尚未确立,西汉在秦朝确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而“独尊儒术”是加强的政策之一;B 只是表象。所以应选 D。9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之一,宋朝的程朱理学是新兴的儒学。以下观点中属于程颢、程颐的

8、是( )A “为政以德” , “节用而爱人” 4B “施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C “心即礼也” 、 “心外无物” D “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答案】D【解析】考点:宋明理学。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结合所学内容不难直接得出 A B 两项是先秦时期儒家的主要政治观点,即“以德治国” , “仁政” ,C项是明中后期心学大师王阳明的观点,D 项是北宋理学家“二程”的主要观点,后被南宋理学家朱熹进一步发扬光大,所以以时间特征为依据答案选 D。10. “夫仁义礼制者,治之本也:法令刑罚者,治之末也。无本者不立,无末者不成。 ”上述言论反映作者对儒法思想的基本态度是( )A.儒法

9、并用 B.尊儒抑法 C.尊法抑儒 D.去法尊儒【答案】A【解析】考点:儒法思想。材料的基本含义, “仁义礼制”和“法令刑罚”是治国的两种基本思想,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体现了儒法并用的思想11.儒学思想在后世不断发展,下列主张哪个具有民主启蒙色彩(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制天命而用之C.天人感应,君权神授D.为天下之大灾者,君而已矣【答案】D【解析】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对儒家思想发展特征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A“民贵君轻”思想是战国时期孟子的思想;B“制天命而用之”是战国时期荀子的唯物主义思想;“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是西汉董仲舒为神化君权提出的主张;“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

10、已矣”是明末清初黄宗羲的反对君主专制的民主启蒙思想。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12. 源远流长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汉字书写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下列属于“正楷”的基本特点的一项是( )A.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具有实用价值 B.笔画简约,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审美价值5C.规矩和放纵并存,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兼具 D.注意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答案】A【解析】考点:汉字。AB 项是草书的基本特点,C 项是行书的基本特点,D 项与“正楷”结体严整的特点冲突,故 A 项正确。13. 中国古典文学领域群星灿烂,成就辉煌,不同时期的文学形式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中( )离骚奠定了中国文

11、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 西汉的赋反映了当时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 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 明清小说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文化心理需求A. B. C. D.【答案】C【解析】考点:古代中国科技文化。分析题干各个小项,联系所学可知, 离骚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开端,错误。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说法正确。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对。明清小说反映的是广大市民的文化心理需求,不对。所以答案为 C。14.京剧是融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因素于一体的综合艺术,被誉为中国的“国剧” 。下列对京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京剧的形成是几代艺术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B.京剧的出现标志着我国

12、古代戏曲的成熟C.其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D.能够综合运用唱、念、做、打等艺术手段【答案】B【解析】考点:古代中国科技文化。元曲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的成熟,因为其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于一体,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而京剧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进入繁盛阶段,所以 C 项表述不正确。联系所学,其它几项都符合京剧相关史实,所以答案为 B。15. 反映民间风情的风俗画是宋代以后绘画艺术的突出特点,产生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 6A. 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出现B. 民间文化的发展C. 画家的性格D. 统治者的提倡【答案】 A 【解析】考点:中国的古代艺术。本题考查

13、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这一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反映。因此风俗画产生的根本原因应从社会政治经济的角度分析,由此 A 符合题意。统治者注重宫廷画,排除 D;民间文化的发展也根源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政治结构的变化,排除 B;画家的性格不是根本原因,排除 C。16.称古希腊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发源地,主要是因为( )A希腊最早进入奴隶制社会 B希腊涌现了众多的哲学大师C希腊先哲最早怀疑宗教神话,强调人的价值 D希腊人最早研究自然哲学【答案】C【解析】考点:古希腊人文主义。希腊是世界上最早怀疑宗教神话,古希腊人具有自主意识的体现,标志着古代西方人精神觉醒(西方人文精神) 。

14、17.罗素说:“几乎所有现代世界与古代世界之间的区别,都得归功于十七世纪取得最辉煌成就的科学。 ”这句话中“十七世纪取得最辉煌成就的科学”指的是( )A相对论 B生物进化论 C量子力学 D经典力学【答案】D【解析】考点:牛顿经典力学的影响。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十七世纪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是世界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所以答案选 D,A B C 三项出现的时间与十七世纪不符。18.1882 年 4 月 19 日,达尔文因病逝世,人们为了表达对他的敬仰,把他葬在牛顿的墓旁。下面的哪句话可以最恰当地解释人们的这种做法( )A他继承和发展了牛顿的经典力学,使牛顿的力学体系成为

15、近代最具影响力的力学体系B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的现象中驱逐出去,而达尔文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7C他和牛顿一样,在科学上有着惊人的洞察力和坚忍不拔的探究精神D进化论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要远远大于牛顿经典力学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答案】B【解析】考点: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经典力学是牛顿创立的,与达尔文无关,并且达尔文的研究领域不涉及物理学,所以 A 和 C 都错误,人们把达尔文葬在牛顿墓旁,并不表明他的研究掩盖了经典力学的辉煌,而是两人在不同的领域为人类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答案为 B。19.历史上的工业革命浪潮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我们习惯上分别称之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 ,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机械特色不同 B.构成材料不同C.交通工具不同 D.能源动力不同【答案】D【解析】考点:近代科学技术。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归纳能力。 “蒸汽时代”依据是蒸汽机的推广,解决了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第二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