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陕西省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659571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98.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陕西省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历史】陕西省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历史】陕西省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历史】陕西省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历史】陕西省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历史】陕西省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陕西省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5 分)材料一 不经议会同意,不得强行向人民征税或借债;任何人如未被指出其具罪状,不得加以逮捕;任何人如无法庭判决,不能被剥夺财产;不可让士兵强占民房;在和平时期不能用军事法对公民进行审判权利请愿书材料二 历数国王即位以来的弊政:强制性借款,未经议会同意征税,出售专卖权,对议员们的非法传讯、罚款和监禁,强行解散四届议会以及无议会的个人独裁,等等;重申议会下院掌握税收、拨款等财政决定权;要求国王只能从“议会有根据相信”的人中任免大臣和高级官员。大抗议书材料三 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在 1689,1690 年发表了两篇政府论 。他写道:“(特权)只能是人民允许他们的统治

2、者在法律没有规定的场合,任其自由地选择来处理事务,甚至有时会与法律的明文相抵触,来为公众谋福利,以及人民对这种做法的默认” , “(统治者)如果他不以法律而是以他的意志为准则,如果他的命令和行动不是出于保持他的人民的财产,而是为了满足他自己的野心、私愤、贪欲和任何不正当的欲望,那就是暴政” , “当立法者图谋夺取和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就使自己与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因此就无须再服从。 ”材料四 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并不是自然而然或不可避免的,而是社会改革者与革命者为争取权利,与统治当局和贵族阶层不断斗争的结果。 ”

3、(1) 据材料一回答,议会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权利请愿书的?(5 分)(2) 大抗议书同权利请愿书相比,有什么新特点?(5 分)(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洛克的基本主张和政府论发表的历史背景(8 分)(4)以 18 世纪后期欧美历史发展的史实论证材料四的观点(7 分) 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 分)材料一 研究这个时期的历史学家,无论感兴趣的具体领域是什么,都无法忽略 1830 年这个转折点。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个转折点之后,经济和社会的变革速度明显而迅速地加快。然而,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有一个巨大的矛盾体法国。在理论上,没有其他国家能比它发展得更快。如我们所知,法国有十分适合资本

4、主义发展的体制;法国企业家的天赋和创造性,在欧洲堪称无与伦比。不过在事实上,法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层面,明显慢于其他国家。国内的人口平稳增长,却没有急剧猛增。城市只有不算大的发展(巴黎例外),实际2上在 19 世纪 30 年代初期,有些城市还是缩小了。对此矛盾现象的解释是,正如我们所知,原因在于法国大革命本身。材料二 组成国民议会的法国人民的代表们,认为不知人权、忽视人权或轻蔑人权是公众不幸和政府腐败的唯一原因,所以决定把自然的、不可剥夺的神圣的人权阐明于庄严的宣言之中第六条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人权和公民权宣言材料三 第三篇 国家权力 第一章 国民

5、立法议会第二节 初级会议选举人的选任第一条 为了组成国民立法议会,积极公民们应每年一次在城市和第二条 在区集合为初级会议。第三条 凡属积极公民,必须在一国内任何一地至少已经缴纳了相当三个工日价值的直接税,并须提出纳税的收据。摘编自1791 年宪法(法国)(1) 材料一认为法国在理论上没有其他国家比它发展得更快,理由是什么? 举例说明之。(5 分)(2) 材料一中“对此矛盾现象的解释是,正如我们所知,原因在于法国大革命本身” ,为什么说原因在于法国大革命本身?(5 分)(3) 根据材料二、三,指出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和1791 年宪法关于公民权利的规定有何区别。 (5 分)(4) 根据材料二、三并结

6、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人权和公民权宣言与1791 年宪法作出有关公民权利的规定的原因。 (5 分)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 分)材料一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人民自由权有以下规定:三、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四、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七、人民有信教之自由材料二 中华民国约法对人民自由权有以下规定:三、人民于法律范围内,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四、人民于法律范围内,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七、人民于法律范围内,有信教之自由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人民自由权有以下规定: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第三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

7、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1) 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在人民自由权的规定方面有什么变化?这反映了什么实质性的问题?(8 分)(2) 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在人民自由权方面有哪些进步?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3和国宪法的性质。 (7 分)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 分)材料一 (19 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爆发了工人阶级要求普选权的宪章运动,民众纷纷在请愿书上签名。)工人们认为, “贫穷是没有代表权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假如工人有选举权,就会有一个比现在的议会更愿意促进工人利益的立法机构就会采取一些措施来保证更平等地分配他们创造

8、的财富” ,因此, “普选权的问题是饭碗的问题,是每日三餐粗茶淡饭的问题” 。摘自岳麓版历史选修二材料二 (19 世纪末期,在讨论煤气工人工会的核心斗争目标时)有人提议,向伦敦各个公司的董事们请愿,要求把所有工人的工资每天增加 1 便士。我反对这个提议。我主张减少工作时间。我的理由是“减少工作时间,就是延长你们的生命” 。我声言,8 小时工作日不仅意味着对于已经受雇的工人每天减少 4 小时工作,而且意味着有更多的失业者将就业,这样减少了那种把人变成野兽而不是把人当做文明人的非人竞争。摘自索恩(英国煤气工人协会领袖)自传我一生的战斗材料三 1895 年恩格斯祝贺德国社会民主党取得成功,称赞了其明

9、智做法。这种做法就是利用(男子的)普选权,使社会民主党赢得了胜利的选票。 “他们就一直这样使用选举权,以致使他们自己得到了千百倍的好处,并成了世界各国工人的榜样。 ”马克思的这位老朋友还说:“我们用合法手段却比用不合法手段和用颠覆的办法获得的成就要多得多。 ”摘编自英唐纳德萨松欧洲社会主义百年史(1) 根据材料一、二,比较英国两次工人运动的异同。 (6 分)(2) 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人斗争是民主潮流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理由。 (6 分)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德国社会民主党利用“合法手段”取得成 功的原因。你从中得到什么认识?(8 分)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 分)

10、材料一 唯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唯有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自无不变者其用人议政,仍操之自上,则两得之矣吾今开国会,尚非其时也。康有为日本变政考材料二 谭嗣同认为, “中国所以不可为者,由上权太重,民权尽失” ,主张“废君统,倡民主,变不平等为平等” 。他称赞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常说, “法人之学问,冠绝地球,故能倡民主之义” 。白寿彝中国通史材料三 欧洲今日政治之进化,其动力全在十八世纪之末,而以诸大家发明学理之功最高焉。英之陆克(今译洛克)、法之孟德斯鸠、卢梭其最著也。同人就日本人所谓书中三先生学说重译、编辑,以成是编,聊为吾中国政治进化之前驱云耳。摘自清议报(19014

11、年)材料四 卢梭学说,于百年前政界变动最有力者也,而伯伦知理(欧洲政治思想家)学说,则卢梭学说之反对也。二者孰切真理?曰:卢氏之言,药也;伯氏之言,粟也。痼疾既深,固非恃粟之所得瘳(病愈)。然药能已(治愈)病,亦能生病,且使药证相反,则旧病未得豁,而新病且滋生,故用药不可不慎也。摘自梁启超新民丛报(1903 年)(1) 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在君权与宪政方面的主要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提出这一主张的背景。 (5 分)(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康有为和谭嗣同在中国宪政改革方面观点的异同。 (5 分)(3) 材料三中“学理”指什么?指出“同人”对卢梭等人思想的看法。 (5 分)(4)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国实际,如何理解梁启超“用药不可不慎”的观点。 (5 分)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