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黑龙江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659565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5.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黑龙江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历史】黑龙江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历史】黑龙江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历史】黑龙江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历史】黑龙江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黑龙江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黑龙江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哈 32 中 20152016 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考试范围:必修一 适用班级:高三学年文科班、艺术班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 1 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2、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

2、体现了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3、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织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 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可见当时A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 B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C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D平面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4、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A皇权渐趋衰落 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5、1

3、892 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 。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 。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6、1688 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目的是2A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 B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C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 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7、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 ,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C抑

4、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 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8、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们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 。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母族亲属关系收到重视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9、 申报 “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滨蜀不靖,犹如诸侯相侵伐也。 ”这一时局出现在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义和团运动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 D.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0、18 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

5、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 ” 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B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射 D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11、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1891 年该书刊印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这主要是因为该书旨在A揭露历史真相 B引介西方理论 C倡导变法维新 D颠覆孔孟学说12、如果以“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为题撰写专著,贯穿全书的主线应该是,美苏两国A根本利益

6、的趋同 B军事冲突的加剧C国家实力的消长 D敌对意识的淡化二、阅读下列材料:(52 分)13、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国际格局总的趋势是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8 分)3(1)完成下表中两极对峙格局的有关内容:(10 分)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对峙的政治措施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对峙的经济措施 对峙的军事措施 (2)目前,世界政治格局中存在着哪几个主要的力量中心?(10 分)(3)你认为中国应如何应对多极化趋势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8 分)14. 人类社会从专制走向民主,从人治走向法治,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其间既有鲜花、欢呼和凯歌

7、相伴,也有战争、磨难和泪水同行;既有艰难、曲折的苦苦求索,也有翻天覆地、酣畅淋漓的高歌疾进。通过民主与专制、法治与人治的漫长较量,人们以制度化的形式巩固和发展了民主、法治的胜利成果,这是人类历史的一次飞跃,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遗产。回答:( 24 分)(1)现代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4 分)4(2)美国 1787 年宪法对国家主要权力是怎样分配的?(6 分)(3)20 世纪初,中国诞生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这部宪法所确立的政治体制的特征是什么?(4 分)(4)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出的突出原则是什么?(4 分)(5)当前,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主要包括哪些制度

8、?(6 分)5哈 32 中 20152016 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答题卡(考试范围:选修一 适用班级:高三学年文科班 艺术班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 1 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23456789101112 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13、 28 分6(1)完成下表中两极对峙格局的有关内容:(10 分)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对峙的政治措施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对峙的经济措施 对峙的军事措施 (2)目前,世界政治格局中存在着哪几个主要的力量中心?(10 分)(3)你认为中国应如何应对多极化趋势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8 分)14、 24 分

9、 (1)现代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4 分)(2)美国 1787 年宪法对国家主要权力是怎样分配的?(6 分)7(3)20 世纪初,中国诞生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这部宪法所确立的政治体制的特征是什么?(4 分)(4)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出的突出原则是什么?(4 分)(5)当前,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主要包括哪些制度?(6 分)8高三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题答案一、单选题1-5 C A B B B6-10 D B D D D11-12 C C二、主观题13 (1)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经济互助委员会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10 分)(2)美国、日本、俄罗斯、中国、欧盟(10 分)(3) (开放性问题)言之成理即可。如:坚持改革开放,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紧跟科技革命的浪潮;积极引进和吸收国外资金和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促进经济建设;等等。 (8 分)14(1)虽然保留君主,但由议会掌权。 (4 分)(2)国家立法权归于参议院和众议院两院组成的国会;行政权归总统;司法权归联邦法院。(6 分)(3)行政、立法和司法三权分立。 (4 分)(4)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 (4 分)(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6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