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陕西省西安市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659564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0.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陕西省西安市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历史】陕西省西安市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历史】陕西省西安市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历史】陕西省西安市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历史】陕西省西安市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陕西省西安市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陕西省西安市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陕西省西安市一中 2014-2015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第第 I I 卷卷 选择题部分(共选择题部分(共 6060 分)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1.在现在农村的小块田地里,你偶尔仍能看到农民用铁犁牛耕(或用驴耕)耕作的场景。中国古代农民用铁犁牛耕最早出现在A夏朝商朝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汉朝时期 D唐朝时期2.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在朱陈村一诗中写道:“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杼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从该诗中你能得到关于唐代的

2、正确认识不包括A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和耕畜 B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和生活C生产产品主要用于市场交换 D男耕女织,手工业与农业结合3.假如你是一位生活在唐朝江南一带的农民,你可能遇到的情况有A空暇之时,与家人一起纺棉织布 B采用新的生产工具曲辕犁C农闲时去集市卖点农产品,存点纸币 D用彩瓷装饰房子,用煤做饭取暖4.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是:( ) 个体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生活所需和交纳赋税 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全部自已生产 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A、 B、 C、 D、5.孔子审定的诗经中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词句。这反映出当时实行的主要土地制度是( )A均田制 B井田

3、制 C 土地私有制 D公有制6 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而足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说明汉代江南的经济状况是( )人烟稀少 耕作技术落后 商品交换不发达 贫富分化的程度高A B C D7.假如你是一位宋代商人,在经商中可能遇到的情况是 ( )A贩卖粉彩瓷器 B到会馆停宿 C在开封城中见到整齐划一的东、西二市 D在四川地区使用纸币 28.西汉初年,政府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不得为官。这反映了汉初政府实行的政策是( )A海禁 B抑商 C奖励农耕 D整顿吏治9.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官营手工业和私营手工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私营工商业兴起

4、 B.唐代私营手工业在许多行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C.从征役制到募雇制,是官营手工业生产关系上的重大进步 D.明朝中后期,私营手工业中孕育出雇佣劳动关系 10.清朝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产生的影响是( )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造成了中国的日益落后 加速了小农经济的解体A、 B、 C、 D、11 “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 。该现象对中国经济造成的主要影响是( )A崇拜洋货风气盛行 B织工、铁匠被迫改行经营农业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洋货盛行,中国白银大量外流12.下列对鸦片战争后中

5、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特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变化最早出现在东部沿海地区 B.中国出现了外资经济、近代封建官办企业、民族资本主义等新兴经济成分 C.中国的小农经济迅速解体 D.中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13.下列关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始终受到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与剥削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走资本主义的道路行不通它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源泉 它始终受到政府的阻碍和限制 A B C D 14.我国最早出现的近代企业是( )A.洋务派创办的企业 B.外商企业 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D.官僚资本主义企业315.右图是中国近代一张火柴的商标。其设计最能反映( ) A中

6、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 B中国近代轻工业发展较快 C抵制洋货运动的坚强决心D “实业救国”的爱国精神161898 年,袁世凯为慈禧贺寿,进贡一辆奔驰轿车。不料,太后仅坐一次便弃之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且坐,还坐在慈禧的前面!这一事例说明的主要问题是( )A慈禧生活俭朴 B中国不需要汽车 C中国汽车依赖进口 D封建观念阻碍近代化17.1845 年,福州官员奏称“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 。因此, “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 , “民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A洋布、洋棉美观耐用,价格便宜 B外国人可以在中国各地自由经商C中国手工业纺织无

7、法与外国的机器纺织抗衡 D中国关税低有利于外国商品倾销18.著名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主要是由于( )A首次触及并局部改变了中国的封建政治体制B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化的海军C引进了西方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D派遣了中国近代第一批留学生,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19.中国近代首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诞生于( )A沿海地区 B东北地区 C中部地区 D西部地区20.民族工业步履维艰,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是由于( )A.帝国主义的压迫 B.封建主义的压迫 C.民族资本的薄弱 D.中国的社会性质21.观察下面1912-1921 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生产能力发展示意图 ,

8、这一时期我国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的主要外部因素是( )A帝国主义忙于“一战” ,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侵略02040608010019121921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4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很多奖励实业的法令C辛亥革命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D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2.日伪政权对沦陷区采取的破坏措施有( ) 对工矿业掠夺和控制 垄断控制金融 实行物资管制制度 掠夺大量劳动力A、 B、 C、 D、23.16 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 “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 。这反映了当时 ( ) 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

9、B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C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 D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24.近代新式交通和通讯的发展( )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加快了信息的传递速度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使人们的生活多姿多彩A. B. C. D.25.18 世纪 70 年代,英国的城乡人口比例为 1:2,19 世纪初上升为 2:3,最主要的原因是A.圈地运动使农民流入城市B.大量吸收外来移民C.大量人口不断迁往殖民地D.工业革命改变了人口的布局26.19、20 世纪之交,石油工业迅猛发展和陆空交通工具的重大发明有赖于( )A.发电机的发明 B.内燃机的发明 C.蒸汽机的发明 D.汽车的发明

10、27.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工业部门有( )交通运输业 机器制造业 汽车工业 电力工业 A. B. C. D.28.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交通、通讯工具的发明 B.社会分工的扩大 C.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D.工业革命的推动29 申报记载 20 世纪初中国文明婚礼的新现象:梳一东洋头,披件西洋衣,穿双西式履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A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 B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5C近代文化教育的发展 D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30. 有学者指出, “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到达全球范围,它从 16 世纪在欧洲诞生到今天已经真正达到全球

11、范围, ” “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 ”这位学者实际上是强调( )A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B经济全球化同科技革命紧密联系C各国政治经济体制日益融为一体 D经济全球化以全球的市场经济为基础二、非选择题(每小题 20 分,共 40 分)31人类进入近代以来,各国的孤立状态逐渐被打破,中国与世界日益连为一体,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来往不断扩大、日益频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 分) 材料一 :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了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界上所需要的一切 -哥伦布 材料二: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

12、阶级开辟了新天地。 -马克思 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有人在描述 20 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在 1911 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运到自家门口;同时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 15 世纪末的哪一重大事件?(2 分)该事件对世界市场的形成有何影响?(6 分) (2)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方式有哪些?(6 分) (3)结合所学的知识,列

13、举材料三中提到的“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在 19 世纪的前期和后期各出现了哪些?(4 分)而导致这些交通工具革新的动力发明各是什么?(2 分) 3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以下是王敬虞中国近代工业资料中的图表1914 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棉纺织厂平均绽数量示意图6材料二 19111913 年我国注册设厂 72 家,平均每年设厂 24 家 ;1914-1918 年五年间,注册设厂达 183 家,平均每年近 37 家,其中以棉纺厂、面粉厂为最多 。1914 年民族资本纱厂只有 21 家, 产纱绽 503104 枚; 到 1922 年纱厂增加到 65 家 , 当年共产纱绽 1632074 枚。这一时期, 全国的钢铁冶炼厂只有 9 家 , 全国华商机器采煤量从 1912 年 的 180 万吨 , 仅增加到 1919 年的 330 万吨。 王方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衰材料三 (中国)实业在棉铁, 而棉尤宜先。 凡隶属本部 ( 指农林商部 ) 之官业 , 概行停罢 , 或予招商承办 , 确有关于社会农、工、商业之进退者,酌量财力 , 规划经营 , 以引起人民之兴趣 , 余悉听之民办。至于铁矿需本 ( 资本 ) 重 , 非用开放主义 , 无可措手。但条约正当 , 权限分明 , 既藉以发展地质之蕴藏 , 又可瞻贫民之生活。现在世界上以大企业立国 , 而中国之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