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第七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文)试题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659396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2.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第七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文)试题 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历史】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第七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文)试题 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历史】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第七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文)试题 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历史】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第七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文)试题 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历史】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第七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文)试题 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第七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文)试题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第七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文)试题 (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福建省霞浦七中 2015-2016 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文科)考试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第卷(选择题,共 5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战国时期有一个流派主张“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 ”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这个流派应是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2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是指A “

2、制天命而用之”B “仁者爱人” , “克己复礼”C “民贵君轻” ,统治者要实行“仁政”D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3荀子在解蔽篇中说:“今诸侯异政,百家异说,则必或是或非,或治或乱。 ”出现材料中“百家异说”的主要原因是A国家处于分裂局面B社会出现急剧转型 C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各诸侯国混战不止4秦皇汉武等古代帝王都曾到泰山举行过封禅大典。 五经通义云:“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 ”这表明,帝王泰山封禅的主要用意在于A神化君主统治 B祭祀天地神祇 C炫耀文治武功 D报答天地之恩25.宋代儒学家们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

3、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角度是A. 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从天人感应出发 C. 从万事万物本源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6下表是隋唐至明清时期“节(夫死不改嫁)烈(以死守节)妇女”的数量变化情况。下表数据可以用来解释时间隋唐宋元明清节烈妇女61 人274 人742 人35892 人12323 人A. 宋以后妇女思想开放B. 理学对人们思想的影响C. 明清社会矛盾日益加深D. 明清社会风气每况愈下7明朝后期的李贽被称为“离经叛道”的思想家。对这里“离经叛道”的准确理解应该是A挑战正统儒学权威 B彻底否定孔孟之道C倡导君民共主 D大力批判道家学说8. 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

4、之私也。 ”其思想的进步性在于A. 反对封建土地私有制B. 反对君主专制C. 要求建立平等的社会D. 反对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9所到之处,羊皮纸被取代。事实证明,它的价值十分显著:“过去用羊皮纸制作一本圣经至少要 300 张羊皮。 ”这句话中提到的技术是A印刷术 B指南针 C火药 D造纸术10.下面是汉字“律”的四种字体,其中属于篆书字体的是3A B C D11 欧阳修的盘车图说:“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 ”该诗描绘的绘画及其风格是A人物画,形神俱备B花鸟画,浓墨重彩C山水画,重视写实D文人画,重视写意12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西元 960

5、年宋代兴起,中国好像进入了现代,一种物质文化由此展开。 ”下列不属于宋代“物质文化”展开的是A纸币的流通 B火器的使用C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D指南针的普遍使用 13有学者指出:诗经里的“国风”作为民歌,体现了“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由此可见, “国风”最显著的艺术特色是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C诗情画意 D雅俗共赏 14南宋诗人陆游在历代诗馀中评论某宋代词人时说:“公非不能歌,但豪放诸歌词之,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 ”他所评论的词人应是A柳永 B李清照C关汉卿 D苏轼15.1958 年 6 月 20 日,邮电部发行的编号为纪 50 的纪念邮票关汉卿戏剧创作七百年 (下图所示) 。这位世界艺术

6、大师的代表作是4A.离骚 B.念奴娇 C.窦娥冤 D.红楼梦16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自由自在”的生活,对强加于他头上的紧箍儿一直耿耿于怀,成佛之后首先想到的是把它打个粉碎。它反映出明代出现A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B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立志的思想C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D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17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右图所示,文句反映的主要内容与文学形式分别是A政令诗 B纺织诗C作战词 D种植词18从唐诗、宋词到元代的杂剧再到明清的小说,说明我国古代文学A逐渐通俗化 B反映了教育的普及 C有利于白话文的推广 D在发

7、展中,高雅文化消失19某图书目录有如下内容:上古茫昧无稽考周末诸子并起创教考诸子创教改制考诸子改制托古考汉武帝后儒教一统考。据此判断该图书是A 海国图志 B 孔子改制考C 新学伪经考 D 变法通议520. 梁启超说:“我国蚩蚩四亿之众,数千年受制于民贼政体之下,如盲鱼生长黑壑,不知天地间有二字。 ”省略的两字最可能是A君主 B西学C民权 D科学21. 近代中国人在反思传统文化时,有的人“厌恶固有文化中之若干缺陷,而从事批判与排除” ,这些人的代表是A魏源、林则徐 B康有为、孙中山C陈独秀、胡适 D毛泽东、邓小平22 “近代文明之特征,最足以变故之道,而使人心社会焕然一新者,厥有二事,一曰人权说

8、,二曰生物进化论。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 ”这表明陈独秀A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B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C主张“中学” “西学”相结合D推崇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 23 “八荣八耻”第三条提出“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与下列哪一运动思想主张的内涵相一致A维新运动 B辛亥革命C太平天国运动 D新文化运动24 李大钊指出,它是 20 世纪世界革命的先声,是人类历史的新曙光,也是劳工主义的胜利。 “它”是指A十月革命 B国民大革命C辛亥革命 D土地革命251919 年在新青年杂志刊文上,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该刊文出自于A 庶民的胜利 B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9、C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D 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 第卷(非选择题,共 50 分)二、非选择题(26 题 18 分,27 题 14 分,28 题 18 分,共 50 分)26 (18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材料一 子张问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 论语(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所说的“仁”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强调“仁”的主要目的。 (5 分)材料二 公元前 319 年,齐宣王即位。他像其父辈那样广招天下贤士而尊宠之,大办稷下学宫。 “开第康庄之衢” ,修起“高门大屋” ,

10、授之“上大夫”之号。勉其著书立说,展开学术争鸣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阴阳五行家、纵横家、兵家等各种学术流派,都曾活跃在稷下舞台上。中国古代教育史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我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2)据材料二,概括从战国到汉代时期思想领域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和思想文化两个方面分析其对汉代影响。 (9 分)材料三 2010 年 6 月 19 日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新西兰首都惠灵顿出席了维多利亚大学成立孔子学院揭牌仪式。习近

11、平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加强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增进彼此了解和友谊已成为当今世界的时代潮流。建立孔子学院,对于增进各国人民同中国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深化同中国的文化交流,增进彼此间的心灵沟通,都是必要的。(3)据材料三,说明新的历史时期下孔子学院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建立的原因。 (4 分)27 (14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到明朝中后期,随着中国封建制度的弊端日益显露,作为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理学体系已变得不能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道德,人们对理学产生了深深的信仰危机。为了矫正理学所带来的社会弊端,于是,明清之际怀疑、揭露、批判封建专制的序幕,成为明清之际启蒙思潮的

12、一个重要内容。摘引自明清之际:思想的冲突、批判与创新7(1)据材料一,概括明清之际中国人文启蒙思潮兴起的背景。 (4 分)材料二 黄宗羲博学广通在政治思想方面,他大胆揭露君主一人私有天下产业的罪状,做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的结论,认为“天子之所以是未必是,天子之所以非未必非” 。肯定“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明夷待访录君臣主张改革土地、赋税制度。反对传统的农本工商末观点,强调工商皆本。摘引自国际儒学网黄宗羲(2)据材料二,指出黄宗羲在政治和经济上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明清儒学与传统儒学的关系。 (6 分)材料三 明清实学以“经世致用”为价值核心,在批

13、判程朱理学“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基础上,大力提倡实事求是之学明末以后,孕育着一种自我批判、自我否定的理性自觉之潮流,滋生着追求个性自由与解放、争取个人幸福与利益的启蒙意识,涌动着摆脱封建礼教束缚,追求真理的精神动力,从而显露出可贵的人文启蒙思想的微熹。余和祥明清实学的学术转型及其意义(3)据材料三,分析明清“实学”对当时的社会思想所产生的影响。 (4 分)28 (18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魏源海国图志(1)据材料一,概括魏源的主要思想,并说明此思想在当时所产生的意义(4 分)材料二 维新变法之所以开启了中国文化的新局面,就在于走出封闭,率先以世界性眼光来看待中外文化早在甲午之前,康有为已注意从世界范围来考察和总结。他认为,中西最大的差异,在于西人以“自由为体” ,而中国却引以为讳。通过世界范围内的比较,使康有为等人觉悟到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巨大差距,从而才破除了自我中心以及对旧文化的迷信。张昭君近代中国的“文化自觉” (2)据材料二,概括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并分析形成其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