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新准则)第二部分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659392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固定资产(新准则)第二部分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固定资产(新准则)第二部分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固定资产(新准则)第二部分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固定资产(新准则)第二部分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固定资产(新准则)第二部分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固定资产(新准则)第二部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固定资产(新准则)第二部分(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 后续计量一、一、固定资产折旧(一)折旧定义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 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 (二)确定固定资产折旧的范围除以下情况企业应对所有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1、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2、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 注意: 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 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计提折 旧,从下月起不计提折旧。二、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 (一)应计折旧额是指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预计净 残值后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还应 当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应计折旧额=原值-预计净残值-已计提累计减值准备 (二)

2、预计净残值是指假定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已满并处于使用 寿命终了时的预期状态,企业目前从该项资产处置 中获得的扣除预计处置费用后的金额。 注意:新的预计净残值的定义强调了现值,也就是说 在确定预计净残值时其金额应为其折现值。在企业 准备出售固定资产时,应复核其预计净残值,在这 种情况预计净残值通常应等于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 用后的净额。(三)预计使用寿命是指固定资产预计经济使用寿命。 企业确定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应当考虑的因素(一)预计生产能力或实物产量; (二)预计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三)法律或者类似规定对资产使用的限制。 三、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一)平均年限法/直线折旧法 (二)工作量法 当月工作

3、量该固定资产 量折旧额单位工作月折旧额某项固定资产=(三)加速折旧双倍余额法 “双倍”月折旧率=2直线折旧月折旧 率 账面净值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 计折旧后的金额 n当发现某期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的折旧小于 该期剩余年限按直线法计提的折旧时,则改用 直线法计提折旧。n将双倍余额递减法改用直线法的程序,通常称 为转换。n 转换条件是:n【例】 企业有设备一台经批准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 折旧。该设备购置成本为640 000元,预计使用5年 ,预计净残值20 000元,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 折旧。企业编制折旧计算表如表。n各月的折旧额用年折旧额除以12计算。年次折旧计算借:折旧 费用贷:累计

4、折旧累计折旧 额账面净值购置时640 000164000040%256 000 256 000256 000384 000238400040%153 600 153 600409 600230 4003230040040 92 16092 160501 760138 2404(138240-20000)/259120591205912059120559120591205912059120n(三)加速折旧年数总和法 四、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 进行复核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 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 1、使用寿命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

5、调 整固定资产使用寿命。 2、预计净残值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 调整预计净残值。 3、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 改变的,应当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4、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的改 变应当作为会计估计变更,按照企业会计 准则 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处理。 n五、固定资产的分类折旧与个别折旧n 固定资产折旧方式一般有三种,即综合折旧、 分类折旧和个别折旧。n 综合折旧,是指对物理特性不同、使用年限也 不相近的资产,归并在一起计算一个综合性的折旧 率,用该折旧率对全部固定资产统一计提折旧;n 分类折旧,是指将物理性能相近、使用年限大 致

6、相同的资产归为一类,计算出一个平均折旧率, 用该折旧率对该类固定资产计提折旧;n 个别折旧,是指对每一项固定资产,分别按其 原值、预计净残值和预计使用年限,计算出一个仅 适用于该项固定资产的折旧率,每期分别计算每项 固定资产的折旧额。 n 固定资产折旧n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时,应以月初可提取折 旧的固定资产账面原值为依据。n 当月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额=上月固定资 产计提的折旧额+上月增加固定资产应计提的 折旧额-上月减少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额 六、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处理会计处理会计处理 借:制造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 贷:累计折旧 n七、固定资产减值的核算n 企业固定资产发生减值时,应该计提

7、固定资 产减值准备。借:资产减值损失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n 按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规定,固 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后不能再转回。 n【例】华联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有一台设备,由 于陈旧过时,预计可能会发生减值。2006年末 ,账面价值580000元,经专业评估师的评估, 该项固定资产预计会收回金额530000元。n 计提减值准备时:借:资产减值损失 50000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50000第四节 固定资产后续支出一、定义 是指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 费用等。 二、资本化的后续支出 需要先将固定资产原价、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和减值 准备转销,并将其帐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 三、费用

8、化的后续支出 借: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贷:银行存款例 某企业2006年9月5日对一生产线进行改扩建, 改扩建前生产线的原价为1200万元,已提折旧200 万元,已提减值准备50万元。在改扩建过程中领 用工程物资200万元,领用原材料50万元,原材料 进项税额为8.5万元。发生改扩建人员工资80万元 ,用银行存款支付其他费用61.5万元。该生产线于 2006年11月2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1、固定资产转入改扩建工程 借:在建工程 950万累计折旧 200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50万贷:固定资产 1200万 2、领用工程物资 借:在建工程 200万贷:工程物资 200万3、领用原材料 借:

9、在建工程 58.5万贷:原材料 50万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8.5万 4、计提工程人员工资 借:在建工程 80万贷:应付工资 80万 5、用银行存款支付其他费用 借:在建工程 61.5万贷:银行存款 61.5万 6、工程完工交付使用 借:固定资产 1350万贷:在建工程 1350万第五节 固定资产处置 一、固定资产终止确认的条件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予以终止确认 1、该固定资产处于处置状态固定资产处置包括资产的出售、转让、报废或 毁损、对外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 组等。2、该固定资产预期通过使用或处置不能产生经 济利益。二、固定资产处置的帐务处理 1、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10、 借:固定资产清理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贷:固定资产 2、发生清理费用 借:固定资产清理贷:银行存款等 3、出售收入和残料处理 借:银行存款/原材料等贷:固定资产清理4、保险赔偿的处理借:银行存款/其他应收款贷:固定资产清理5、清理净损益的处理 1)生产期间正常的处理损失 借: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 贷:固定资产清理 2)非正常原因造成损失 : 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贷:固定资产清理 3)清理完成的净收益 借:固定资产清理贷:营业外收入n【例】企业有旧厂房一幢,因使用期满经批准报废 。该厂房的原值360 000元,已提折旧348 000元。在 清理过程中,以银行存款支付清理费用10

11、160元,收 回残料作价入库17 440元。n(1)固定资产转入清理借:固定资产清理 12 000累计折旧 348 000贷:固定资产 360 000n(2)支付清理费用借:固定资产清理 10 160贷:银行存款 10 160n(3)材料入库借:原材料 17 440贷:固定资产清理 17 440n(4)结转固定资产清理净损益借: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 4 720贷:固定资产清理 4 720n【例】某企业出售一幢办公楼,原价1600000元,已 折旧240000元。用银行存款支付清理费用8 000元, 出售取得价款1 520000元,营业税率5%。n(1)办公楼转入清理借:固定资产清理 1

12、 360 000累计折旧 240 000贷:固定资产 1 600 000n(2)支付清理费用借:固定资产清理 8 000贷:银行存款 8 000n(3)计算应交营业税n 1 520 0005%=76 000(元) 借:固定资产清理 76 000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76 000n(4)收到出售价款借:银行存款 1 520 000贷:固定资产清理 1 520 000n(5)结转清理净收益借:固定资产清理 76 000贷:营业外收入 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 76 000五、固定资产的盘盈盘亏 1、固定资产盘亏造成的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 借:营业外支出盘亏损失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财产损溢 2、固定资产盘盈,作为前期差错处理。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财产损溢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