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福建省安溪八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659391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7.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福建省安溪八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历史】福建省安溪八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历史】福建省安溪八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历史】福建省安溪八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历史】福建省安溪八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福建省安溪八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福建省安溪八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32013 年秋季安溪八中高三年第一学段质量检测年秋季安溪八中高三年第一学段质量检测一、选择题: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在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 3232 题,每题题,每题 1.51.5 分,共计分,共计 4848 分。分。 1 “单就宗教而言,周人还有一点与殷人大不同,祖先的世界与神的世界逐渐分离,成为 两个范畴的问题。 ”这集中体现于西周实行的( ) A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井田制 2美国历史学家包弼德在唐宋转型的反思以思想的变化为主中认为宋代标志了中 国历史现代性的开端,但同时也出

2、现了逆现代性的因素。以下属于宋代“逆现代性” 的表现是( ) A跻身仕途的平民取代了门阀家族,成为社会的领导阶层 B佛道的虚无和消极让位于儒家思想的积极、理性和乐观 C士族政治领袖所提供的对王室权威的制衡丧失 D商业对国家的财政政策至关重要,政府稳步提高货币的供给 3美国“宪法之父”詹姆斯。麦迪逊说:“即使每一位雅典公民都是苏格拉底,每一次雅 典人大会也仍然会是一堆群氓。 ”这段话从本质上说明麦迪逊( ) A反对直接民主 B反对民主制度 C主张集权政治 D否定公民权利 4下图是选自侯中军所著近代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一书中的近代中国订立不平等条约数 量增长趋势图。该图反映了( )1840-184.

3、1850-185. 1860-186. 1870-187. 1880-188. 1890-189. 1900-191. 1912-191. 1919-192. 1929-193. 1938-194.050100150A鸦片战争结束后传统的中外朝贡体系逐渐动摇 B清末民初以后不平等条约的总数呈现下降趋势 C抗日战争爆发后不久不平等条约体系基本瓦解 D订立不平等条约的数量与中外战和关系成正比 5 “广州等五港口英商,或不时来往,但不可妄到乡间任意游行,更不可远入内地贸 易。倘有英人违背此条禁约,擅到内地远游者,不论系何品级,即听该地方 民人捉拿,交英国管事官依情处罪,但该民人等不得擅自殴打伤害,致

4、伤和好。 ” 该条文实质上( ) A反映了政府尊重民意 B抵制了列强侵略活动 C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 D维护了中外友好关系 6 台湾通史认为:“1840 年起至 1930 年间,中国共开放 77 个城市作为通商口岸。大 多数通商口岸内皆设有租界。 通商口岸教堂洋行货物商民所在甚多,素由中国竭力保 护 。 ”这在本质上表明( ) A中国近代主动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B通商口岸是中国半殖民地化缩影 C中国通商口岸经济文化高度繁荣 D通商口岸有力促进了中国近代化 7为实现社会的转型,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作出了不懈探索。下列太平天国运动中提出的主 张,最符合社会转型趋势的是( )2A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

5、 B “所有婿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 C “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 D “每年纳银若干,有失则保人赔其所值” 8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 外战争” 。其主要依据应是( ) A北洋海军的参战 B战争由朝鲜引发 C日本是亚洲第一个近代化国家 D 马关条约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 9 微历史:18401949 历史现场中叙述了这样的场景:“有六位学士路遇义和团,因 身边带有铅笔一支,洋纸一张,便被乱刀拿下。还有一家因有一根火柴,结果一家八 口全部被杀。 ”这反映了义和团( ) A滥杀无辜百姓B盲目排斥洋货 C极端排外情结 D维护传统社会 10毛泽

6、东说:“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 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是资产阶级性的,但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 ”对材料中 “革命性、民主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否定了君主专制,实现了民权主义 B否定了君主专制,确立了代议制 C推翻了封建制度,确立了民主共和制 D否定了君主专制,确立了总统制共和制 11有人将五四运动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捍卫国家主权而不排外的群众运动。 ”这一评 价表明( ) A五四运动是对义和团运动的继承 B科学理性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C “内除国贼”成为最为迫切的呼声 D是一场组织严密的民众爱国运动 121895 年,恩格斯指出:“历史表明

7、,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 不对的。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 本主义生产的程度。 ”这表明马克思主义( ) A缺乏产生的经济基础 B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D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 13 “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 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 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 ” 共产党宣言的这一论述主要表明( ) A资产阶级在历史上的进步性和革命性 B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条件已经成熟 C资本主义社会无法解决自身的基本矛盾 D资

8、产阶级已经堕落为毫无进步性的魔鬼 141880 年 7 月法国政府规定:“凡 1880 年 7 月 6 日以前,因政治犯罪和因违反新闻法 行为而被判刑者,一律赦免。 ”被赦免者既有巴黎公社战士,也有君主派人士。这表明 当时法国( ) A宪法规定议会有特赦的权力 B希望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共和制 C国民议会中君主派力量强大 D欲借助工人力量建立共和政体 15有学者认为:“十月革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名义、口号和理论体系进行的,与西方现 代文明总危机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有直接的牵涉,但其渊源、性质、风格和命运却深深 地植根于俄国历史土壤之中。 ”该观点认为十月革命( ) A仅以马克思主义为革命的旗帜 B是对西

9、方现代化模式的冲击 C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关系不大 D是俄国社会内外矛盾的必然产物 16战期间,列宁的一份文献指出, “没收地主土地,实行土地、银行国有化,由工兵代 表苏维埃对社会生产和分配实行监督。 ”其主要意图是( )3A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B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统治 C争取农民的大力支持 D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7右图是学生在小组研究学习中出现的一幅地图。其研究主题是( )A国民革命运动的成就 B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C中国共产党敌后抗日 D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 18毛泽东在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中指出:“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 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同民党区

10、域,在外线大量歼敌 人”据此,人民解放军( ) A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 B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进 攻 C连续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D横渡长江,向全国进军 19 荀子儒效中说:“诗言是其志也;书言是其事也;礼言是其行也; 乐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 ”荀子论证的是( ) A儒家各经的核心内容 B儒家经典独特的教育功能 C儒家经典的内容分工 D儒家经典内容的丰富和完备 20下列制度中,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制度是( ) A一国两制 B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1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说:“毛后的领导转变了方针。

11、为了现代化,国家重视专 甚于红,重新建立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 ”这种“制度”具体是指( ) A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制度 B恢复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C推进九年义务教育制 D实行科教兴国战略 22中国传统艺术如绘画、雕塑、诗词、书法等都讲究“意境” ,意境既是艺术家个人情感 的流露,又是外在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反映和再现。以下对“意境”的表述不正确 的是( ) A宋代书法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 B宋代风俗画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C中国绘画注重表现精神风貌,力求传统,以形写神 D白居易的诗针砭时弊,韵味绵长 23中国一位历史学家曾说:“我们不妨把文艺复兴运动看做

12、是中世纪晚期悲观、死亡、 灾变、迷信和冷漠心情的结束。 ”因为这场运动( ) A把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B教会权威遭到理性否定 C构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 D促进民主、自由思想的发展424巴黎和会后,梁启超呼唤:“她(中国)唯一可依靠的就是自我以及战无不胜的精神 和勇气让我们超越自身的局限,振作起来,进行自我拯救。这才是我们真正的希 望所在。 ”这一呼唤体现出梁启超的主张有( ) 爱国主义精神 民族主义意识 救亡图存信念 民主共和观念 A B C D 25某科学家逝世后,媒体这样评价:“在我们这一时代物理学史中,他现是,将来也还 是人类宇宙中有头等光辉的一颗巨星。他也许比牛顿更伟大,因为他

13、对于科学的 贡献,更加深刻地进入了人类思想基本概念的结构中。 ”这位科学家是( ) A达尔文 B爱迪生 C普朗克 D爱因斯坦 261949 年,毛泽东充满激情地预言:“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 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 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 ”下列促进了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文化建设高 潮”出现的是( ) A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贯彻 B “大跃进运动”的发展 C “上山下乡”运动的开展 D “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提出 27斯塔夫里阿诺斯说:“尽管达尔文主义受到宗教界和其他集团的敌视,它

14、还是西方社 会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对最适者生存和生存斗争的强调极妙地与时代倾向相吻合!“对 材料解释正确的是( ) A达尔文认为教会应该从属于国家遭到教会敌视 B进化论为 17、18 世纪的启蒙思想提供了科学依据 C为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和帝国主义提供了理由 D成为马克思提出暴力革命主张的思想渊源 28有人认为:中国近代社会变迁不是在原有母体中孕育启动的,而是在列强的威胁和侵 略下,中断自身历史进程,移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近代化转变的。说明了中国近 代历史发展特点是( ) A深受外部的影响 B有继承地发展 C艰巨曲折地发展 D在沉沦中上升 29毛泽东提出:“有必要在我国人民中,首先是在干部中,进行解释,引导人们认识社 会主义社会中的矛盾,并且懂得采取正确的方法处理这种矛盾。 ”这一主张提出的背景 是( )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B “左”倾错误思想的发展 C “大跃进”运动的全面推进 D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30 18 19 世纪的欧洲、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