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江西省贵溪市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658948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江西省贵溪市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历史】江西省贵溪市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历史】江西省贵溪市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历史】江西省贵溪市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历史】江西省贵溪市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江西省贵溪市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江西省贵溪市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江西省贵溪市实验中学 2014-2015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第卷(选择题 共 5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是合题目要求的。)1、汉武帝“独尊儒术”主要是利用儒家的(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张 B “民贵君轻”的思想C “性善论” D “大一统”思想2、春秋战国时期, “百家争鸣” 。有学者将之分别描述为:“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 , “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 , “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 , “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 。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A法、儒、道、墨 B儒、道、墨、法 C儒、

2、墨、道、法 D道、法、墨、儒3、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上是 ( )A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 B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C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复兴 D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4、顾炎武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 )A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B激发了中华民族社会责任感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5、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的演变历程中( )吸收法家、道教和佛教思想,形成新的儒学体系 逐渐官方化、神化 影响逐渐国际化A正确,不正确 B正确,不正确C都正确 D都不正确6、有关启蒙思想家的主张不正确的是(

3、 )A以理性作为思想武器 B反对宗教迷信,进行反封建C提倡科学 D仅局限于肯定人的欲望和歌颂自然的人性7、17 、18 世纪,中、法两国都出现了思想的启蒙,两者的相同之处有( )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反映都批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2都提出限制君权的设想 都引发了反封建的社会革命A B C D8、卢梭说:“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绝不是出诸自然的,而是建立在约定上的。 ”这句话体现的观点是( )A自然权利说 B社会契约论 C公共意志论 D三权分立学说9、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主要特点是( )A.政府是科学研究的主要组织者 B. 实用技术发达 C重视科学实验 D. 形成

4、完整的理论体系10、史学家陈寅恪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宋代文化高度繁荣,在科技领域的表现有( )A. 发明造纸术 B. 发明司南 C发明火药 D发明活字印刷术11、电视连续剧天仙配有这样的情节唐朝张百胜因孝道而升天成为玉皇大帝,而后他的年龄基本上是恒定的,七仙女亦然,永葆青春。假设此情景成立,其科学依据最有可能是 ( )A相对论 B量子论 C转基因理论 D进化论 12、 “科学革命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飞跃,技术革命是人改造客观世界技术的飞跃。而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又会引起全社会整个物质资料生产体系的变革。 ”下列各选项中,符合这一规律的是( )A牛顿力学蒸汽机

5、机加械工业 B内燃机火车运输工业C电磁感应理论发电机电力工业 D相对论电子计算机电子工业13、我们认为洋务运动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依据主要是( )A.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统治 B.洋务运动学习了西方的科学技术C.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 D.洋务运动吸收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14、以下是 19171921 年新青年的主题统计。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得出的推论是( )介绍马克思主义西方习俗礼仪国事要闻文章数量(篇)36530A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一股强大思潮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唯一途径是报刊 3C为新青年撰写文章的都是马克思主义者 D 新青年最关心的主题是西方习俗礼仪15、下列

6、近代中国社会思潮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中华(民国)立国,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人道之大经。政体虽更,民彝无改” “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A B C D16、革命党人陈天华说:“国家譬如一只船,皇帝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倘若舵工水手不能办事,东家一定要把这些舵工,水手换了,另用一班人,才是道理,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A.天赋人权 B.主权在民 C.君民共主 D.民贵君轻17、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逐步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

7、向和性质,主要是在( )A戊戌变法后 B辛亥革命后 C国民革命后 D五四运动后 18、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19、 “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业。 ”该思想的主要特点是( )A 照搬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 B 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儒家思想相结合C 从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受到启发 D 以儒学作为变法的指导思想20、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

8、( )A. 遵义会议、中共十四大 B. 八七会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 中共七大 、中共十五大 D. 中共八大、南方谈话21、邓小平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这反映了邓小平怎样的思想精髓(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C提出一国两制、祖国统一 D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422、19 世纪后半期到 20 世纪 20 年代中国多种思潮迭起,冲突剧烈,说明这一时期中国( ) 产生了多种政治力量 先进的中国人勇于探索救国真理民族危机严重 尚未找到救国的正确途径A、 B、 C、 D、2

9、3、新中国成立以,我国科学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下列各项新中国科技成就符合 “世界之最”的是( )A.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B.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C.“南优 2 号”杂交水稻 D. “神舟 5 号”载人航天飞船 24、毛泽东正式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在( )A1949 年新中国成立时 B1956 年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展开时C1958 年大跃进开始时 D1966 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时25、某作家对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说:“你既有能力而且也愿意描绘人类如你所眼见的我总觉得有必要按照我希望于人类的,按照我相信人类应当的描绘它” 。该作家应该属于以下哪种流派( )A浪漫主义 B现实

10、主义 C古典主义 D现代主义第卷(非选择题,共 50 分)26、阅读下列材料:(14 分)材料一 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董仲舒春秋繁露材料二 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二程集第三册周易程氏传材料三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李贽焚书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的思想主张,作者为什么会提出这一主张?(4 分)(2)材料

11、二宣扬的核心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这些观点的目的何在?(4 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李贽这一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4 分)5(4)上述材料反映的儒家思想发展变化具有怎样的特点?(2 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 分)材料一孔子曰:“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孔子把“智”(智慧)、 “仁”(仁德)、“勇”(勇敢)这三种品质称为“君子道者三” ,认为是一个品行高尚的君子必须具备的三种美德。苏格拉底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即“美德就是知识”(或“道德就是知识”)。其涵义,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

12、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认为:“美德由教育而” 。百度百科材料二 1418 世纪,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当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时候,中国的理学逐渐兴盛、发展并占据统治地位;当欧洲发生宗教改革运动的时候,中国出现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当欧洲发生启蒙运动的时候,中国清代大兴“文字狱” 。百度百科(1)根据材料一,说明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有何相同之处。(6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和宋明理学家对“人性”的认识有何不同?分析产生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12 分)(3)通过以上对东西方思想文明的对比,我们从中可以得出哪些结论?(2 分)

13、28、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6 分)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也是不断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国人拜了三位老师:欧美、日本和苏俄。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始于 1861 年,从此走过了自强、变法和革命的历程。中国的近代化路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思想层面,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不断深化,国人每向前进一步都异常艰难。(1)请分别说出“自强” 、 “变法” 、 “革命”所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名称。 (6 分)(2)近代苏俄这个老师给中国送了什么思想?(2 分)这个思想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的三个重大理论成果是什么?(6 分)这些理论成果的共同精髓是什么?(2 分)6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 D C A B C 6-10 D C B B D 11-15 A C C A A16-20 B D B B C 21-25 D A B B A26、 (14 分) (1)君权神授(天人合一) 、大一统。 (2 分)适应国家统一和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2 分)(2)主张:“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 (或写宣扬封建纲常、封建道德规范) 。 (2 分)目的: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合理性。 (2 分)(3)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4 分)(4)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趋时更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