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658618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1.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历史】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历史】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历史】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历史】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后旗一中 2015-2016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历史(文科)期中测试题第 I 卷选择题(共计 75 分)一 (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题 3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1.下图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农业 B大力提倡玉米运动C高指标、浮夸风盛行 D农业合作化进程加快 2.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同志的本意是( )A指出中国农业文明的特色 B强调中国轻工业发展的优势C说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必要 D关心人民民主政权能否

2、巩固3.右图是某同学在网上查阅资料时发现的上海求兴机器厂的公章红印。依据图片中的信息,可知当时中国处于( )A中华民国成立初期 B社会主义改造时期C “大跃进”运动时期 D国有企业改制时期4. “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这首歌歌颂的是新时期取得的伟大成就, “改革开放”的决策出现于(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四大”520 世纪 20 年代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 ,30 年代罗斯福推行“新政” ,90 年代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反映出的共同问题是( )A经济体制只有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

3、力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C上述经济调整都依据了凯恩斯主义D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没有相通之处26.常熟凌巷村“将集体土地按人口分口粮田,按劳力分责任田,分户经营,农民可以长期使用,但不能买卖、出租等,经营所得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 。这一土地经营方式为( )A互助组 B高级合作社C人民公社化 D家庭联产承包7.1980 年,珠海是一个普通的小县城。20 世纪 90 年代,珠海发展成为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并获得联合国“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 。珠海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毗临港澳 B政策扶植C科技领先 D资源丰富8.国际舆论曾评价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

4、岸”是 35 年来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 。这一“行动”是指( )A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C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D开放沿海 14 个港口城市9.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主要“新”在( )A开放领域扩大B把我国对外开放推进到一个制度性开放新阶段C开放程度提高D由探索试验到区域推进阶段10.从全球化的角度看,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意义主要在于( )A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C有利于建立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 D给中国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压力11.目前已具规模的城市群有以沪宁杭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广州、深

5、圳、珠海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等。这表明( )A出现了城市区域化的倾向 B小城镇迅速崛起C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D城市化进程出现曲折12.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欲调查互联网对社会和中学生的影响。他们所拟定的调查报告的题目最贴切的是( )A互联网给人类带来巨大挑战 B中学生上网利弊谈C互联网促进教育发展 D互联网为人类提供了发展和机遇13.近年来社会的流行语言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如 3G、iPhone、电子书等新词汇,根3本原因是( )A高科技产品的问世 B大量新事物涌现C改革开放使社会经济发生巨大变化 D人们追求时尚14.下列事物和现象中表明当时中国尚未进入改革时期的是( )A旅游热、

6、移动电话、豪华住宅区 B银行卡、私人轿车、家电普及C粮票、上山下乡、样板戏 D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装修热15.下列孔子的思想中最能体现以民为本的是( )A “仁”和“礼” B “仁”和“为政以德”C “克己复礼” D “忠恕之道16.孔子聚徒讲学,学子三千。其中不少学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 ”材料反映了孔子的教育主张是( )A因材施教 B有教无类C不耻下问 D当仁不让17.对于“当仁不让于师”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要求学生实事求是 B主张学习与思考相结合C独立思考,敢于坚持正确意见 D有教无类18.老子思想中最有价值的精华部分是( )A “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B小国寡民的理想C唯物主义

7、思想 D辩证法思想19.下列言论是孟子思想的体现的有(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制天命而用之” “人之初,性本善”A B C D20.“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反映了什么思想( )A制天命而用之 B养浩然之气C教育的重要性 D齐一万物21.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这里的“儒术”指( )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正统的孔孟学说C融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 D儒家学说与权术22.宋代有一个“程门立雪”的故事,讲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颐、程颢拜师求教的4故事。其求教的内容最有可能是( )

8、A天人感应 B天理 C因果轮回 D修炼养生23.“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所述观点出自( )A程颢 B程颐 C朱熹 D王阳明24.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提倡“实学” ,强调把学术研究和现实的政治联系起来,由此而形成的思想是( )A重农抑商 B工商皆本C经世致用 D民主科学25.中国古代有许多重大发明,下列发明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司南、纸、火药、活字印刷B纸、火药、活字印刷、司南C火药、活字印刷、司南、纸D活字印刷、司南、纸、火药第二卷 非选择题( 2627 , 共 25 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9、。5论语颜渊材料二 夫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国家将有失道之政,而天乃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 万物缘有此理,理旨同出一源。如为君须仁,为臣须敬,为子须孝,为父须慈,物物各具此理,而物物各异其用,然莫非一理之流行也。朱子语类卷 18材料四 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疼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疼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王阳明王文成公全书(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关于道德规范的核心思想。

10、(2 分)(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董仲舒提出道德准则的出发点及根本目的。(4 分)(3)材料三中,朱熹对道德规范提出了什么新的见解?分析其产生的历史影响。(4 分)(4)据材料四概括“良知”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阳明提出的“致良知”的方法。(3 分)(5)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认识。(2 分)627.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宋代人智圆说:“尝谓三教之大,其不可遗也。行五常、正三纲,得人伦之大道,儒有焉;绝圣弃智,守雌保弱,道有焉;自因克果,反妄归真,俾千变万态,复乎心性,释有焉。 ”这段材料反映了当时思想领域的一种什么现象?(3 分)(2)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11、4 分)(3)这种局面产生了什么影响?(3 分)7答案 选择题1.C 2.C 3.B 4.B 5.A 6.D 7.B 8.D 9.B 10.C11.A 12.B 13.C 14.C 15.B 16.B 17.C 18.D 19.B 20.C 21.C 22.B 23.D 24.C 25.A26.(1)仁:克己复礼。(2)出发点:规劝统治者实行仁政。根本目的:维护封建统治。(3)见解: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是三纲五常;道德规范是天理,即万物的本原。历史影响: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有利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4)内涵:要有是非之心,关心民众疾苦。方法:努力加强道德修养,恢复良知本性。(5)传统伦理道德存在为政治服务的一面;传统伦理道德不断传承发展;要善于吸收传统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剔除糟粕。27.答案 (1)上述材料反映了儒学、佛教、道教三教合一的局面。(2)魏晋南北朝时期以来,社会的动荡不安造成道教、佛教相继兴盛发展,儒学、佛教、道教互相吸纳渗透,形成三教合一的局面。(3)既丰富和更新了儒学体系,又使唐宋儒家学者不断进行思考和探索,从而形成宋明理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