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658341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历史】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历史】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历史】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历史】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吉林市五十五中学 2014-2015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卷注意: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卷 II (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满分为100 分。第 I 卷(选择题,共 6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您选出答案填入答题卡相对应的空格内。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题 3 分,本题共 60 分。 )1.商鞅在秦国变法,后人多以商君虽死,秦法未败”加以评论,这主要是因为A.秦孝公大力支持 B.满足了地主阶级的利益要求C 变法措施为各国所沿用 D.“为秦开帝业”影响深远2商鞅变法后,一个由奴隶转化来的农民,要想担任一定的官职、并拥有一部分耕地

2、和奴隶,那么他最合法的途径是A世袭 B.多生产粮食布帛 C.经营工商 D取得军功3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 ”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A.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B加速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 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主要有制定官吏傣禄制,严惩贪污设立三长制迁都洛阳移风易俗,推行汉化政策A. B. C D.5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座右铭的范仲淹,为了革除北宋时弊,主张改革。其改革的核心是2A整顿吏治 B轻徭薄赋 C精简军队 D限制“恩荫”6. “歌元

3、丰,十日、五日一雨风。麦行千里不见土,连山没云皆种黍。水秧绵绵复多稌,龙骨长乾挂梁梠。鲥鱼出网蔽洲渚荻笋肥甘胜牛乳。百钱可得酒斗许,虽非社日长闻鼓。吴儿踏歌女起舞,但道快乐无所苦。老翁堑水西南流,杨柳中间杙小舟。乘兴欹眠过白下,逢人欢笑得无愁。 ”对王安石的这首诗,理解准确的是A过分夸张,与实际效果完全不同 B真实描写,歌颂改革成果C描绘了唐朝的盛世景象,反映了王安石的改革理想D有些夸张,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改革的成效7 王安石说:“保甲之法成,则寇乱息而威势强矣。 ”这表明王安石推行保甲法的主要目的在于A、抵御西夏与辽的军事进攻 B、平息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C、加强禁军对地方的控制 D、增强同

4、大地主、大官僚斗争的力量8 某同学在研究“中国古代的改革”时制作了下表,观察下表,选择表述正确的一项名称身份结果备注商鞅变法左庶长成功遭车裂孝文帝改革皇帝成功王安石变法参知政事失败遭罢官A商鞅和孝文帝结局不同,孝文帝流芳百世;商鞅遗臭万年B商鞅遭车裂说明改革没有得到统治者的支持C王安石变法失败是因为王安石官职太小,不足以左右局面D商鞅遭车裂、王安石遭罢官说明改革的道路是曲折的39 “文化教育上的新设施是传统的封建文化体制边上长出来的新东西。虽然它们没有直接取消后者,但由于它们的存在,保守的封建圈子毕竟出现了缺口。 ”下列改革不能体现此特征的是A王安石变法 B穆罕默德阿里改革C戊戌变法 D日本明

5、治维新10齐世荣在15 世纪以来世界九强的历史演变中认为:“明治维新也存在不足和局限,主要是明治改革的显著不平衡性、不彻底性。改革涉及物质、体制和精神三个层面?”日本明治维新在“体制”上的“不彻底性”主要体现在A 保留了武士特权 B继承了原有的幕藩体制C保留了天皇制度 D众议院由皇族和华族组成11 “(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 ,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 ”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日本积极主动学习西方B日本学习西方领域广C选择西方各国

6、最先进的领域学习 ,学习外来文明与本国国情相结合D过多学习外国,使日本失去自己的特色12下列对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表述错误的是A脱离群众:缺乏群众基础;B无法落实:地方官员的阳奉阴违;C改革方法:采取革命方法,不符合国情4D幻想依赖:对列强抱有幻想13、1895 年,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其标志是A强学会的成立 B 中外纪闻创办 C “公车上书” D保国会成立14、日本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客观原因是A、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 B、倒幕派推翻了幕府统治C、新政权进行了有效改革 D、国际环境对日本有利15.西方列强开始在中国开设工厂,直接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进行经济侵略开始于A.鸦片

7、战争后 B.甲午战争后 C.明治维新后 D.戊戌变法后16、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以前,俄国已经面临着严峻的危机,主要表现在:克里木战争失败农奴制阻碍工业的发展 十二月党人起义 各阶层强烈要求废除农奴制A B C D17、孝文帝改革中从根本上推动封建化的措施是A、均田制 B、三长制 C、礼乐制度 D、九品官制18、下列农奴制改革的法令中最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条款是A、农奴从法律上获得人生自由 B、无条件地给予农民自由和土地C、农奴摆脱农奴主的控制 D、高价赎回一小块份地19、下列关于王安石变法的作用的表述最准确的是A挽救了北宋统治危机B解除了辽和西夏的威胁C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D

8、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解除了财政危机520、康有为对中国近代政治变革产生的影响是A率先提出实行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B批判封建统治者恪守祖训的腐朽思想C提倡西学,否定传统的儒家思想D反对共和革命,维护清朝专制统治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 40 分)二、材料题。 (本大题共 2 题,其中 21 题 16 分、22 题 24 分。共计 40 分。 )21、明治维新是世界近代史一次重要改革,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反思,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明治维新后,由于商品货币经济的急速发展,国内统一市场的初步形成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把全国的农业也纳入资本主义发展的轨道。因此,新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就是必须解决土地

9、问题明治政府在农民斗争的压力下,担心丧失“民心”,可又害怕真正彻底的土地革命,终于采取了自上而下实行改革的办法。 伊文成等著明治维新史(1)据材料一,归纳明治维新后日本农业改革的背景。(6 分)材料二 在东方后进国的日本,资本原始积累这一历史过程,与英国和其他西欧先进国家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日本地主制度下的资本原始积累,其主要特点不是农民生产手段的被完全剥夺,而是农民剩余产品(剩余劳动)的被剥夺。其剥夺的主要方式,是国家征收地税。万峰日本资本主义史研究6(2)据材料二,指出中日本地税改革的作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政府在土地和地税改革方面的相关内容。(6 分)材料三 改革中获益最多的是

10、地主阶级,地主的地租直接来自佃农的剩余劳动以及部分必要劳动,而不是来自农业资本家的超额利润,这种地租显然带有封建地租的色彩。而地税改革给广大佃农带来的却只有苦难,地税改革后的日本农村,每年都有大批农户丧失土地,或沦为佃户,或加入城市产业后备军的队伍。穆良平日本地税改革探讨(3)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评价明治维新期间的农业改革。(4 分)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材料一 农民革命的威胁迫使政府开始准备农村改革。甚至沙皇及其赖以存在的支柱农奴地主也意识到必须破除农奴制。中等地产的贵族希望农业沿着资本主义方向发展,这些地主占有全部地主半数,占有大部分农奴。农奴主也好,自由派也好,他们所关心的都是防止农民革

11、命,想用和平的方法,以让步和妥协为代价使俄国的农村转人资产阶级的逐渐改革,从而把权利和土地留在地主手中。苏联通史第二卷材料一中俄国社会各阶层(或阶级)对农奴制的基本态度如何?(2 分)他们持这一态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6 分)材料二 1861解放农奴宣言载:“农民这样地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7材料二表明农奴解放后获得了哪些权益?(2 分)材料三 1863 年沙皇政府报告书:“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的劳役的办法。”材

12、料三中“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的原因是什么?(4 分)材料四 读图片回答:(4)材料四反映了俄国历史上哪一历史现象?(2 分)这一事件涉及到哪些领域?(3 分)(5)结合上述材料,概要指出亚历山大二十的上述改革有什么积极意义?(6 分)高二历史期中试卷参考答案8第 I 卷(选择题,共 60 分)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题 3 分,共 60 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DDDDADBDAC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CCDBBAACB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 40 分)(本大题共 2 题,其中 21 题 16 分、22 题 24 分。共计 40 分。)21 1)背

13、景:商品货币经济的急速发展;国内统一市场的初步形成;资本主义的发展;农民斗争的推动。(任答 3 点,共 6 分)(2)作用:促进了日本的资本原始积累。(2 分)内容:土地: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2 分)地税:按地价 3%向土地所有人征收土地税;新土地税以货币支付。(2 分)(3)评价:保留浓厚封建色彩;给农民带来灾难;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任答 2点,共 4 分)22.(1)主张废除。(2 分)农民起义威胁沙皇的统治;农奴主贵族希望双业沿着资本主义 的方向发展;农奴主和资产阶级自由派想通过改革保存自己的权利和土地。(每一要点 2 分共 6 分)(2)农民成为拥有私产和完全自由的人;农民还可以赎买一份土地。(2 分) (3)农民所付的赎金比当时的地价还高;农民并没有完全摆脱封建义务获得完全自由。 (每一要点 2 分,共 4 分) (4)政治改革缓慢;(1 分)政治体制、司法制度、军事教育等。(2 分) (5)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通过政 治改革,推动着俄国由封建君主专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2 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