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福建省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657996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福建省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化学】福建省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化学】福建省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化学】福建省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化学】福建省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福建省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福建省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仙游一中 2014-2015 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高一化学试题(满分 100 分,答卷时间 90 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S-32,O-16,H-1,C-12,N-14,Na-23第 I 卷(选择题 共 48 分)本卷共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纳米材料”是当今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1 纳米(nm)=10-9 m,其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催化及军事科学中.“纳米材料”是指直径在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材料,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A.分散质粒子不能透过滤纸 B.具有丁达尔效应C.分散质很快就沉降下来 D

2、.所得分散系是溶液2.如果你家里的食用花生油混有水份,你将采用的分离方法化学上称为( )A.过滤 B.蒸馏 C.分液 D.萃取3.焰色反应每次实验都要用试剂洗净铂丝,这种试剂是( )A.Na2CO3溶液 B.NaOH 溶液 C.硫酸 D.稀盐酸4.在过滤、蒸发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中都用到的玻璃仪器的是( )A.铁架台 B.烧杯 C.玻璃棒 D.酒精灯5.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物质所含分子数最少的是( )A.含NA个分子的二氧化硫 B. 0.5 mol 氧气C.标准状况下 5.6 L 氢气 D. 9 g 水6.下列对于NaHSO4的分类中不正确的是( )A.NaHSO4是盐 B.

3、NaHSO4是酸式盐 C.NaHSO4是钠盐 D.NaHSO4是酸 7.下列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C2H5OH B.NaOH C.NaCl D.H2SO48.下列含有相同元素的化合物组是( )A.O2、O3 B.CO、CO2 C.KCl、AlCl3 D.NaHCO3、NaHSO49.下列物质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 )A.Na2O B.CO C.CaO D.SO2210.质量相同的下列物质中,含分子数最多的是( )A.O2 B.NH3 CCO D.CH411.H2O 的摩尔质量为( ) A.18 B.18 g C.18 mol D.18 gmol-112.下列鉴别方法不可行的是( ) A.

4、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空气和氧气B.用可见光束照射以区别溶液和胶体C.用熟石灰粉末与之混合、研磨,鉴别硫酸铵和氯化铵两种化肥D.用燃烧的方法鉴别羊毛和合成纤维13.两个体积相同的容器,一个盛有 NO,另一个盛有 N2和 O2,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原子总数; 质子总数; 分子总数; 质量A. B. C. D.14.将 200 mL 0.5 mol/L 的 NaOH 溶液加水稀释到 500 mL,则稀释后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3 molL1 B.0.2 molL1 C.0.05 molL1 D.0.04 molL115.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1 体积 X2

5、(气)跟 3 体积 Y2(气)化合生成 2 体积气体化合物,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A.XY3 B.X3Y C.X2Y3 D.X3Y216.体积相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也相同的不同溶液中,一定含有相同的( )A.溶质质量 B.溶质分子数 C.溶质离子数 D.溶质的物质的量17.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 X、Y、Z、Q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该密闭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可能是( )物质XYZQ反应前质量/g202020203反应后质量/g20301614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18.已知 6.021023个 X 气

6、体分子的质量为 32g,则 X 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A.16 g B.32 g C.64 gmol-1 D.32 gmol119.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 SO2和 CO2相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密度比为 1611 B.分子个数比为 1611C.体积比为 11 D.氧原子个数比为 1120.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蒸发操作中应使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B.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C.分液操作时,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后,再将上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到另一个烧杯中D.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21.与 250 mL 0.

7、4 molL1稀硫酸中的c(H)相等的是( )A.100 mL 2 molL1的盐酸溶液 B.25 mL 0.8 molL1的稀 HNO3溶液C.100 mL 1 molL1的稀 H2SO4溶液 D.250 mL 0.4 molL1的稀盐酸溶液22.在某溶液中仅存在 Na+、Fe3+、SO42-三种离子,已知 Na+和 SO42-个数比为3:2,则 Na+、Fe3+和 SO42-三种离子的个数比为( )A.9:1:6 B.3:1:2 C.1:1:1 D.6:1:923.本地的自来水是采用氯气消毒的,为了检验 Cl-的存在,最好选用下列物质中( )A.石蕊溶液 B.四氯化碳 C.氢氧化钠溶液 D

8、.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24.某元素 R 的原子的质量数为 70,其核内中子数为 39,它的离子有 28 个电子,则此元素的氧化物的化学式应为( )A.RO B.R2O3 C.RO2 D.R2O5第 II 卷(非选择题 共 52 分)25.I(4 分).写出下列物质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4(1)HCl:_ _,(2)Ba(OH)2: _,(3)NaHCO3:_, (4)NaHSO4: 。(5 分).试用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质量数和同位素填空:(1) 136C 与14 7N 具有相同的_ (2) 136C 与12 6C 具有相同的_(3) 146C 与14 7N 具有相同的_ (4) 157N

9、与14 7N 互为_(3 分).用“相等”或“不相等”填空:0.3 mol 的氧气和 0.2 mol 的臭氧(O3),它们的质量 ,它们所含的分子数 ,原子数 。26.(10 分)现有m g 某气体,它由四原子分子构成,它的摩尔质量为M gmol1,则:(1)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mol.(2)该气体中所含的原子总数为 个.(3)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L.(4)该气体溶于 1 L 水中(不考虑反应),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5)该气体溶于水后形成V L 溶液,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27(9 分).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以分离 NaCl 和 CaCl2两种固体混合物,试

10、回答:(1)操作 I 的名称是 _ ,操作 II 的名称是 。图中括号内的操作步骤均为_;5(2)写出生成 B 的方程式为: 。(3)按此实验方案得到的 NaCl 固体中肯定含有 (填化学式)杂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向操作(II)得到的液体 A 中加入适量的 ;反应的方程式为:_;28(12 分).用碳酸钠固体(Na2CO3)配制 250 mL 0.2 molL-1的溶液。请回答:(1)需要使用的主要仪器有托盘天平、烧杯、_、_、_。(2)根据计算需称取碳酸钠晶体(Na2CO3) g。(3)人们常将用称好的碳酸钠配制的过程简述为以下各步骤:A.冷却 B.洗涤 C.定容 D.溶解 E.摇匀 F

11、.移液其正确的操作顺序应是_ _(填各步骤序号)。(4)配制完毕后,教师指出有四位同学各进行了下列某一项错误操作,你认为这四项错误操作会导致所得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 B.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C.将溶解冷却的溶液转入容量瓶后就直接转入定容操作D.定容后,把容量瓶倒置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便补充几滴水至刻度处29.(4 分).一定条件下,21.6gA 单质与 1.20molCl2完全反应,生成0.800molAClX,则 x=_; A 的摩尔质量为 _ _ ;(5 分).实验室使用的浓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36.5,密度为 1.19 gcm-3。则该浓盐酸的物质

12、的量浓度为_(列式计算)6仙游一中 20142015 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高一化学试卷答案第 I 卷(选择题 共 48 分)题序123456789101112答案BCDCCDABDDDC题序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CBADBDADBADB第 II 卷(选择题 共 52 分)25.I(4 分).(1)HCl=H+Cl- (2)Ba(OH)2=Ba2+20H- (3)NaHCO3=Na+HCO3- (4)NaHSO4=Na+H+SO42-II(5 分).(1)中子数 (2)质子数 电子数 (3)质量数 (4)同位素(3 分).相等 不相等 相等 27.(9 分)(1)溶解 过滤 蒸发(各 3 分)(2)CaCl2+Na2CO3=CaCO3+2NaCl(2 分)(3)Na2CO3;稀盐酸 Na2CO3+2HCl=2NaCl+H2O+CO2(4 分)28.(12 分)(1)250mL 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 (2)5.3 (3)DAFBCE (4)B(各 2分)29.I(4 分). 3 27 gmol-17(5 分) 11.9 molL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