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天津市天津一中2013届高三第四次月考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653598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天津市天津一中2013届高三第四次月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语文】天津市天津一中2013届高三第四次月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语文】天津市天津一中2013届高三第四次月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语文】天津市天津一中2013届高三第四次月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语文】天津市天津一中2013届高三第四次月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天津市天津一中2013届高三第四次月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天津市天津一中2013届高三第四次月考(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天津一中天津一中 2012-2013-22012-2013-2 高三年级四月考语文学科试卷高三年级四月考语文学科试卷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50分钟。第卷注意事项:本卷共 12 小题,每小题 3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 (15 分,每小题 3 分)1下列各项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羸弱/擂鼓 敕造/整饬 疾风劲草/肌肉痉挛 B创伤/悲怆 款识/钥匙 铩羽而归/凶神恶煞 C削肩/削面 勉强/强迫 螳臂当车/安步当车D毗邻/癖好 罢黜/拙劣 迄今为止/同仇敌忾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2、)A安祥 满堂采 棉里藏针 针尖对麦芒B撕打 挖墙脚 龙盘虎踞 时世造英雄C博弈 里程碑 要言不烦 蚍蜉撼大树D欠收 邻界点 以德报怨 瑞雪照丰年3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你尽可以放心,他这个人 不失信,今天他一定会按照约定的内容把你的事情办好。(2)一座山,一旦被 这样的诗意,通往仙境的大门也就会在不经意间向你徐徐敞开。2(3)富于政治性的文学作品并不始于今日,远在古希腊的悲剧和喜剧中,近在西洋工业革命时期的小说中,都已 。(4) “择校热”最大的弊端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一些骨干教师为了提高待遇“跳龙门” ,对那些师资力量本不雄厚的普通学校而言,无异于 。A历来

3、付与 层出不穷 雪上加霜B历来 赋予 屡见不鲜 釜底抽薪C从来 付与 层出不穷 釜底抽薪D从来 赋予 屡见不鲜 雪上加霜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且表意明确的一句是( )A全党全国都要以道德模范为榜样,自觉实现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B新世纪以来,国内出版业遭受了以互联网技术、移动技术、数字化阅读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局面,传媒结构发生了微妙的变化。C在当前的就业压力下,不少大学生加入了“蚁族”大军, “蚁族”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就包括大学生们不愿从事辛苦工作等自身原因造成的。D中国的贫富差距已经突破合理限度,且有继续扩大之势,长此

4、以往,不仅难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还可能引发各种社会矛盾。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风骚”一词起源于诗经和离骚 , “风”是诗经中传统的表现手法, “骚”指楚辞开创者屈原的代表作离骚 B韩愈是唐代 “古文运动 ”的倡导者,苏轼称他 “文起八代之衰 ” ,明人将他列于 “唐宋八大家 ”之首。3C巴尔扎克用总标题为人间喜剧的一系列小说,反映了社会剧烈变革时期的法国生活。D鲁迅原名周树人,1918 年他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二 (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文化人格的层次攀升于 平 我们所处的文化时代是

5、一个呈现为层次多样、层次认同和层次攀升的时代。认识文化构成的“多层次”有助于增强文化建设的自觉性,不仅有助于维护“多样性”的自觉,而且有助于引领 “攀升性”的自觉。 文化素质是对于一个人有无 “文化”进行评价的基础层次,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基础。我国先哲关于 “仁者人也”的精要表述,就包含着人的文化素质与社会文明程度相互建构的社会理想。 我们常能听到说某人“有水平,有文化” “文化水平”作为对人的一种评价,是关乎“文化高低”的问题。文化水平关乎的是人的文化能力,包括人的认知能力和创造能力。如果说,文化素质关乎的是个体自身的文化形象,那么文化水平则更多地体现在个体面向社会的文化建设中。但实质上,

6、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是以每一个体文化素质的不断攀升为前提的,而一个人文化水平的标高,又必须体现为他对社会文化建设的认知乃至创造能力上。努力成为高水平的“文化人”应成为一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其间人的认知和创造能力都会归结为“文化水平” 。如同文化素质的不断完善会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不断攀升的文化水平作为过程也是永无止境的。并且,主体完善文化素质的自我4建构与其在改造客体之时的文化水平提升是一个互动 的过程,并且也是一个共进的过程。把“有涵养”视为一种文化人格评价,是较之“有水平”更高一层次的文化评价。与文化素 质的评价相比,文化涵养似乎提升到对人的品位与格调的关注。在这个层次上来

7、透视文化人格,你会发现“附庸风雅”者颇为多见。风雅者,风度雅量之谓也。文化涵养是一种内涵的养成而不是外表的矫饰,它不仅需要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往往更需要情操的陶冶,它是一种文化人格,更是一种道德人格。也有人视“无故加之而不怒,骤然临之而不惊”是具有高度“文化涵养”的特征。文化涵养其实也是文化人的一种陶塑和一种充实,善陶塑、能充实才能攀升到“文化境界”的层次。古人论诗曰“有境界自成高格” ,文化境界当然也是对高层次文化人格的评价。对于大多数文化人而言,其实也是缘自人的文化良知的一种追求。如果说文化素质关乎“有无”的问题,文化水平关乎“高低”的问题,文化涵养关乎“厚薄”的问题,那么文化境界关乎

8、的是“阔狭”的问题。说某人“有境界”是对其文化人格做最高级的评价。要达到理想的文化境界,有两个重要的取向:其一,面对民族智慧数千年的文化积累,要力求站在文化巨人的肩上去攀升。在文化“泛漫化”的热浪中,我们能否搭在巨人肩上甚至搂在巨人腰上都不是没有疑问的,我们对于文化境界的攀升确实有“路漫漫”的感觉。其二,面对人民大众与时俱进的社会实践,要力求投身这一大潮中去“弄潮” 。不去顺应潮流、驾驭潮头,如何能预见到“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文化境界呢?(选自 2011 年 2 月 10 日光明日报 ,有删改)6下列关于“文化人格的层次”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化人格的层次由低到高依次是

9、文化素质、文化水平、文化涵养和文化境界。 B文化人格的四个层次,分别关乎“有无” 、 “高低” 、 “厚薄”和“阔狭”的问题。C文化人格评价的最高层次是文化境界,它是缘自一般人的文化良知的一种追求。 5D文化人格的层次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正确认识其特点有助于人们增强文化建设的自觉性。 7下列对于“文化素质”与“文化水平”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文化素质 ”是对于一个人有无 “文化”进行的评价, “文化水平 ”则是对于一个人 “文化高低”的评价。 B文化素质关乎的是个体自身的文化形象,文化水平则更多地体现在个体面向社会的文化建设中。 C文化素质的不断完善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10、文化水平的不断攀升也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D主体完善文化素质的自我建构与其在改造自我时的文化水平提升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过程。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化素质是对人的文化人格评价的基础层次,它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基础。先哲“仁者人也”这一表述,就体现了人的文化素质决定了社会文明程度这一思想。 B文化涵养是一种内涵的养成,它需要人们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尤其需要人们陶冶自己的情操,它体现的也是一种道德人格。 C “附庸风雅”者和“无故加之而不怒,骤然临之而不惊 ”者,都不是具有 “文化涵养”特征的文化人格。 D只有站在文化巨人的肩上,投身文化“泛漫化”的热浪中去“弄

11、潮” ,才能攀升到“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一“文化境界”的层次。三 (12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6学 舍 记 曾 巩予幼则从先生受书,然是时,方乐与家人童子嬉戏上下,未知好也。十六七时,窥六经之言,与古今文章有过人者,知好之,则于是锐意欲与之并。而是时,家事亦滋出。自斯以来,西北则行陈、蔡、谯、苦、淮、汴、睢、泗,出于京师;东方则绝江舟漕河之渠,逾五湖,并封、禺、会稽之山,出于东海上;南方则载大江,临夏口而望洞庭,转彭蠡,上庾岭,游浈阳之泷,至南海上。此予之所涉世而奔走也。蛟鱼汹涌湍石之川,巅崖莽林貙虺之聚,与夫雨旸寒燠、风波雾毒不测之危,此予之所单游远

12、寓而冒犯以勤也。衣食药物,庐舍器用,箕筥碎细之间,此予之所经营以养也。天倾地坏,殊州独哭,数千里之远,抱丧而南,积时之劳,乃毕大事,此予之所遘祸而忧艰也。太夫人所志,与夫弟婚妹嫁,四时之祠,属人外亲之问,王事之输,此予之所皇皇而不足也。予于是力疲意耗,而又多疾,言之所序,盖其一二之粗也。得其闲时,挟书以学,于夫为身治人,世用之损益,考观讲解,有不能至者。故不得专力尽思,琢雕文章,以载私心难见之情,而追古今之作者为并,以足予之所好慕,此予之所自视而嗟也。 今天子至和之初,予之侵扰多事故益甚,予之力无以为,乃休于家,而即其旁之草舍以学。或疾其卑,或议其隘者,予顾而笑曰:“是予之宜也。予之劳心困形,

13、以役于事者,有以为之矣。予之卑巷穷庐,冗衣砻饭,芑苋之羹,隐约而安者,固予之所以遂其志而有待也。予之疾则有之,可以进于道者,学之有不至。至于文章,平生之所好慕,为之有不暇也。若夫土坚木好高大之观,固世之聪明豪隽挟长而有恃者所得为,若予之拙,岂能易而志彼哉?”遂历道其少长出处,与夫好慕之心,以为学舍记 。【注】先生:指作者的父亲曾易占。貙(ch)虺(hu):貙是兽名,像狸,这里泛指猛兽。虺是毒蛇。筥(j):圆形的竹筐。 7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方则绝江舟漕河之渠 (横渡)B巅崖莽林貙虺之聚 (聚居)C属人外亲之问,王事之输(缴纳租税)D为之有不暇也 (空闲)10下

14、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积时之劳,乃毕大事 /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B得其闲时,挟书以学 /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C予顾而笑曰:“是予之宜也。 ” / 夫列子御风而行D若予之拙,岂能易而志彼哉 / 若使烛之武见秦军11下列句子变为四组,分别表现曾巩生活艰辛、求学勤奋的一项是( )则于是锐意欲与之并 转彭蠡,上庾岭,由浈阳之泷予于是力疲意耗,而又多疾 数千里之远,抱丧而南得其闲时,挟书以学 予之侵扰多事故益甚而即其旁之草舍以学 至于文章,平生之所好慕,为之有不暇也A B C D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曾巩幼时“乐与家人童子嬉戏上下”

15、,不懂得念书的好处,而一旦觉悟,便下决心与古今文章大家并驾齐驱。 B父亲的突然亡故,让曾巩挑起了全家生活的重担、繁重的家务,他精疲力竭,完全无暇念书。C曾巩经历的风险、祸患等种种不幸并没有挫伤他好学的进取心,他为自己一时还不能8“专心尽思” “琢雕文章”来表达内心难以言传的情感而叹息。D曾巩一一叙述自己从小到大,进退去就的情形,以及喜好倾慕文章大家之心,写成了学舍记 ,对我们今天仍有学习借鉴之意。第卷四 (21 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7 分)(1)予于是力疲意耗,而又多疾,言之所序,盖其一二之粗也。(2)予之劳心困形,以役于事者,有以为之矣。14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作答。 (8 分)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注:此处是引用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孔子想从政,在渡口向隐者问渡口的所在,隐者不说,嘲笑孔子栖栖遑遑奔走四方。(1)这首诗是怎样写出“早寒”特点的?(2 分)(2)请赏析这首诗的颈联。 (4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