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开学试卷附全套答案

上传人:yoush****ohua 文档编号:51652907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0.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开学试卷附全套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最新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开学试卷附全套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最新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开学试卷附全套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最新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开学试卷附全套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最新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开学试卷附全套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开学试卷附全套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开学试卷附全套答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最新 2019 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开学试卷附全套答案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开学试卷附全套答案第 I 卷(选择题)本卷共 12 个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吴国的国君本是周武王的先人古公的长子,到了江南后“文身断发” ,服从了当地荆蛮的习俗。燕国的始祖召公与周同属姬姓,但燕国四周是戎狄的天下,其臣民中也有 不少戎狄成分。因此,在春秋时,吴国和燕国都被排除在“中国”之外。材料旨在说明 A. “中国”的文化色彩浓厚 B.华夏族已被周边民族同化C.血缘关系失去了政治意义 D. “中国”己有了明确定义2.据以上记述能被认定的史实是秦代 A.“

2、重农”是生态保护的主要出发点 B.律法制定与执行异常严苛C.确立了完备的生态保护法律体系 D.重视保护和利用生态资源3.礼记中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荀子说:“四海之内若一家,莫不趋使而安乐之。 ”王阳明则说“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这反映了 A.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B.世界意识逐渐明晰C.天下和合的天下观 D.华夷观念受到冲击4.汉代田庄主在地方拥有相当大的社会势力,出现了 “关东富人益众,多规良田,役使 贫民”的局面,时人有“宁负两千石,无负豪大家”之说。这反映出当时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政治实力与经济实力开始重合C.豪强大族操控国家政权 D

3、.抑制豪强成为社会发展之必须5.在糊名制出现之前的唐代科举考试中,出现过一种“倒歧视”的现象许多高官子弟不以门荫入仕,而是去参加进士考试。这种现象本质上说明了 A. 士族门第不再有吸引力 B.科举制的地位曰益稳固C.科举制亟待进一步完善 D.社会舆论决定士族选择6.明正德、嘉靖年间松江府人陆楫针对政府当局的“禁奢”政策,写文为奢侈辩护道“先富而后奢,先贫而后俭” ,而“奢则其民必易为生” ,陆楫的理论 A,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B.反映了经济发展影响思想观念C.代表了晚明社会的思想主流 D.反映了君主专制统治受到冲击7.在中国戏曲中,昆曲被称为雅乐正声,明万历年间更是被视为“官腔” 。随着

4、乾隆末年四大徽班进京,京剧的形成终结了长期以来的“花雅之争” ,以昆曲为代表的“雅部”衰落了下去。清中叶以后昆曲没落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等级观念的弱化 B.统治阶层旨趣的变化C.民众文化水平的下降 D.市民阶层发展的必然8.南京条约签订以后,当时负责与英国交涉的中国官员经计算,发现协定后的关税税率平均达到了百分之五,比旧曰的自主关税要略高,他们洋洋得意,认为这是他们外交的成功。这说明A.不平等条约的危害性有限 B.清政府愚昧不谙熟国际公法C.清政府积极争取国家主权 D.协定关税提高中国关税收入9. 1896 年汉阳铁厂由“官办”性质改为“官督商办” ,由盛宣怀接任督办。为解决钢铁销路问题,盛

5、宣怀上奏请求“嗣后凡有官办钢铁料件,一律向鄂厂(即汉阳铁厂)订 购,不得再购外洋之物” 。对此举解释最合理的是 A.促进了钢铁工业的长远发展 B.体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C.摆脱了列强对中国铁路修筑权的控制 D.增强了民族资产阶级兴办实业的信心10. 1919 年 7 月,当西方列强官方对华仍固守传统的殖民路线之时,莫斯科的工农苏维埃政府代理外交人民委员则在一项宣言中提议“废除沙皇政府与中国签订的所有秘密条 约与其他不平等条约,无偿放弃一切的在华特权和利益” 。这一宣言 A.使中国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 B.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C.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 D.加深

6、了苏俄对中国进步知识分子的吸引力11.陈云在 1938 年 9 月的一次演讲中描述道:“抗大在武汉登报申明不招生了,一点没有用没有汽车用两条腿走,男男女女从千里之外都来了西北旅社住的什么人都有,各党各派、新闻记者,还有青年组织的参观团。 ”这一现象表明 A.国共力量对比出现决定性转折 B.敌后战场成为中国抗日主战场C.全面抗战路线得到社会广泛支持 D.抗日根据地的土地革命取得成效12.从抗战胜利到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的宣传策略和方针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的变化: 暂停播摩擦消息、力争和平揭蒋阴谋、丟掉幻想,树立必胜信心打蒋到底,夺取胜利。对这一系列调整解释正确的是 A.使中共获得了舆论上的优势B

7、.始于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C.始于渡江战役D.共产党宣传策略和方针的调整决定了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13.“老鼠奸,麻雀坏,苍蝇蚊子像右派。吸人血,招病害,偷人幸福搞破坏。千家万户快动手,擂鼓鸣金除四害。 ”这是著名作家巴金写的一首诗,记录了1958 年春的北 京全民杀麻雀事件。该诗从侧面反映了 A.知识分子对新中国的高度热情 B.左倾错误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C.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们劳动积极性高涨 D.社会主义国家重视城市卫生环境建设14. 1991 年 3、4 月间,上海解放日报发表了 4篇署名是“皇甫平”的文章,文章批评了些同志”把市场说成资本主义,提出计划和市场只是利用资源的两种方式,不是社会主义

8、或资本主义的标签。然而,只有极少数人知道文章的背后,竞是邓小平。 这主要说明了当时 A.上海成为改革开放的新龙头 B.社会主义本质已被充分认识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确立 D.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关键时期15.史记载:燧人氏“教民钻木取火” ,成为华夏人工取火的发明者,被后世奉为“火祖” ;西方也有普罗米修斯触犯天规盗取天火给人类带来光明的传说。二者的共通之处 A.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B.都有无神论的思想主张C,都引发了社会制度的变革 D,都具有人文主义的色彩16.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认为:“法律是某种凭借允许禁止之智慧管理整个世界的永恒之物存在过源自万物本性、要求人们正确地行为和阻止人们犯罪的

9、理性,它成为法律并非始于它成文之日,而是始于它产生之时。 ”该材料表明 A.罗马法与时俱进不断完善 B.罗马法以自然理性为基础C.罗马法至今仍有其适用性 D,法律具有继承性和发展性17.下图狗人是马可*波罗的报告中对安达曼群岛居民的描绘,这些人的头、眼睛和牙齿长得“像狗的一样” 。这表明当时 A.对外交流促使西方绘画出现新类型 B.马可波罗用新文化对世界的解读C.相对隔绝的状态阻碍了人类的眼界 D.外来人种发现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18. 17、18 世纪的人类揭开了天体面纱的一个革命性的解释:自然界好像一个巨大的机械装置,按照通过观察、实验、测量和计算可予以确定的某些自然法则进行运转。人类的各门

10、知识都可分解为有理性的人所能发现的少量简单的、始终如一的定律。这一“解释”A.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 B.预见了启蒙运动发生的必然性C.弥补经典力学对时空认识的不足 D.揭示了人类社会的的发展规律19.恩格斯在论述法国启蒙运动时指出:“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 辩护迷信、非正义、特权和压迫,必将为真理、正义、平等和人权所取代。 现代社会主义就其理论形式来说,它起初表现为 18 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学者们所提 出的各种原则的进一步的、似乎更彻底的发展。 ”这表明 A.社会主义者完全接受了启蒙主义思想 B.法国启蒙运动推动了无产阶级的斗争C.社会主义理论继承与发展了启蒙思想 D

11、.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理想意识趋同20.陈晓律先生指出:古典哲学家费希特和黑格尔,就极力宣扬强权主义和国家至上的思想。这些思想对德国人养成守纪律、重责任和服从权威的性格起到了重要作用,统一后的德意志帝国是一个君主政体的联邦。材料中“强权主义和国家至上”表现为A.宪法赋予首相国家最高权力 B.各级官吏均由帝国皇帝任命C.帝国首相只对联邦会议负责 D.帝国议会拥有最高的立法权21.下表反映了 17501900 年世界人口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扩张 B.医疗进步 C.工业革命 D.城市发展22.18831889 年,德国颁布疾病保障、意外工伤保险等社会立法条例,18871889

12、年,英国政府参与议会会议次数占全部会议次数的 84.5%,18851889年,美国克利夫兰否决国会议案 324 项目。这些现象 A.表明早在 19 世纪末期福利制度在西方国家己经形成B.体现了 19 世纪末资本主义行政权力日益增长的趋势C.说明 19 世纪末资本主义国家行政权力凌驾于议会之上D.体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 19 世纪末期已大规模应用23. 1989 年 7 月,危机时的美国国防部长麦克唐纳后来在与莫斯科讨论 1962 年古巴导弹事件时得出结论:“导弹危机充满了错误信息、错误判断、错误计算的例子这必定导致这样的结论:我们必须在可能的范围内寻求回无核的世界。 ”这表明 A.古巴导弹危

13、机是美苏两国误会产生的偶然事件B.美国寻求解决古巴导弹危机带来美苏关系僵局C.古巴导弹危机客观上促进了世界无核和平运动D.美苏在古巴危机事件中错误行为已经达成谅解24. 二战后,欧洲一体化进行不断加快,但 2015 年3 月冰岛宣布放弃加入欧盟,2018 年 6 月英女王批准英国脱欧法案,英国退出欧盟。这表明 A.欧洲联盟随冷战结束己经失去其存在价值 B.冷战后欧洲各国都在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C.大国强权政治仍然主导着欧洲的国际关系 D.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着主权让渡的博弈第卷本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共计 52 分,第 25 题、第 26 题为必考题, 第 25 题 25 分,第 26题

14、12 分,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27 题-第 29题为选考题,每题均为 15 分,考生根据要求选择一题进行作答。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5 分)材料一 西汉建立后,为防御匈奴,控制关东和江南地区,定都长安,进行大规模的都城营建,将天下豪族过往关中,并募民居之,总数达到 200 万以上;同时重视技术推广和水利兴修,晋西南乃至内蒙等地得到充分垦辟,森林、草地大面积消失了,代之的是农 牧业区。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日益紧张,至汉末王莽揸权,对内举措乖张,对外重开边衅,社会动荡,失去水利灌溉的农垦区逐步沙化唐代也类似于西汉,唐前期在关中地区广修渠道,开荒耕种,到玄宗天宝年间,黄土高原人口已达

15、1015 万 4 然安史之乱关中遭叛军蹂躏,国内審镇军阀叛服不常,境外吐蕃等民族时相攻击使得高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导致水土流失, “黄河”也正式作为专名见之于史籍。在唐以后一千余年中,由于后继王 朝持续放任贫民滥伐滥垦,加以战乱的破坏,终于使得黄土高原沦为生态环境恶劣,低产贫困的地区。摘编自朱士光汉唐长安城兴衰对黄土高原地区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材料二 从 19 世纪后期开始,西北地区连续遭受一系列天交人祸,尤其 19281930 年大早突及战乱,使得关中地区的流亡人口占到灾前 50%左右,总耕地面积荒弃了 2/3, 经济结构也随着生态环境的巨变而发生重大改变,灾荒使农民变得一无所有,贫困家庭都廉

16、价变卖产业以苟延性命,以土地为典押的赁贷方式在灾区普遍流行。农民竞相廉价典押 或者出卖土地, “灾荒前后的地权,往往转移甚剧,至灾后很多土地集中于地主之手” , 自耕农比例由此前的80%下降到灾后的不足 50%,整个农村阶级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地主和农民围绕着土地展开激烈的斗争,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剥夺地主多余的土地析产分居而形成的小家庭制在关中开始盛行起来,到 1937 年关中地区平均 每一农户家庭人数比1927 年要少 1.16 人,这种小家庭制又冲击传统的宗法社会和集体村社的限制根据郑磊民国时期关中地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结构变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汉唐定都长安的原因,简要分析其影响。 (10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国时期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变化对关中地 区产生的社会影响。(10 分)(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