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河南省罗山高中2016届高三一轮复习滚动练习题(一)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649734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47.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河南省罗山高中2016届高三一轮复习滚动练习题(一)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物理】河南省罗山高中2016届高三一轮复习滚动练习题(一)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物理】河南省罗山高中2016届高三一轮复习滚动练习题(一)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物理】河南省罗山高中2016届高三一轮复习滚动练习题(一)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物理】河南省罗山高中2016届高三一轮复习滚动练习题(一)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河南省罗山高中2016届高三一轮复习滚动练习题(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河南省罗山高中2016届高三一轮复习滚动练习题(一)(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河南省罗山高中河南省罗山高中 2016 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滚动练习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滚动练习题题(一一)一、选择题(共一、选择题(共 48 分。其中分。其中 1、9、10、11、12 位多选题)位多选题)1.伽利略开创了实验研究和逻辑推理相结合探索物理规律的科学方法,利用这种方法伽利略发现的规律有( )A.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物体之间普遍存在相互吸引力C.忽略空气阻力,重物与轻物下落得同样快D.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2下列运动过程中,在任何相等的两段时间内,物体速度的变化量不同的是( )A.匀加速直线运动 B.竖直上抛运动C.匀速圆周运动 D.平抛运动3某运动物体做

2、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6 m/s2,那么在任意 1 s 内( )A此物体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 6 倍B此物体任意 1 s 的初速度一定比前 1 s 末的速度大 6 m/sC此物体在每 1 s 内的速度变化为 6 m/sD此物体在任意 1 s 内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 6 m/s4甲、乙两车在同一水平路面上做直线运动,某时刻乙车在前、甲车在后,相距 x6 m,从此刻开始计时,乙做匀减速运动,两车运动的 vt 图象如图所示则在 012 s 内关于两车位置关系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4 s 时两车相遇Bt4 s 时两车间的距离最大C012 s 内两车有两次相遇D012 s 内

3、两车有三次相遇5一个小孩在蹦床上做游戏,他从高处落到蹦床上后,又被弹起到原高度小孩从高处开始下落到弹回的整个过程中,他的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2v0abcd tt1t2t3t4t5t6vms1 ts 8 8 O1 2 3 如图所示图中 oa 和 cd 段为直线则根据此图象可知,小孩和蹦床相接触的时间为( )At2t4 Bt1t4 Ct1t5 Dt2t56某质点在 03 s 内运动的 vt 图象如图所示。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在第 1 s 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第 2 s 内的平均速度Bt3 s 时,质点的位移最大C质点在第 2 s 内的加速度与第 3 s 内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4、方向相反D质点在第 2 s 内的位移与第 3 s 内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7一辆农用“小四轮”漏油,假如每隔 l s 漏下一滴,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一位同学根据漏在路面上的油滴分布,分析“小四轮”的运动情况(已知车的运动方向)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一定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当沿运动方向油滴始终均匀分布时,车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C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的加速度可能在减小D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的加速度可能在增大8汽车从某时刻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若测得汽车运动所用的时间为 t,发生的位移为 x,根据这些测量结果,可以求得的

5、量是( )A可以求出汽车的初速度,但不能求出加速度B可以求出汽车的加速度,但不能求出初速度C可以求出汽车的初速度、加速度及平均速度D只能求出汽车在这一过程中的平均速度9一滑块以初速度 v0从固定的足够长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滑行,该滑块的“速度-时间”图像可能是( )310.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逐渐减小,直至为零,那么该物体运动的情况可能是( )A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B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C速度的变化率越来越小D速度肯定是越来越小的11在轻绳的两端各拴一个小球,一个人用手拿着绳子上端的小球,站在三层楼的阳台上,释放小球,使小球自由下落,两小球相继落地的时

6、间差为t,速度差为 v,如果人站在四层楼的阳台上,同样的方法释放小球,让小球自由下落则两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t 和速度差 v 将:( )At 不变 Bt 变小Cv 变小 Dv 变大12.如图所示,光滑斜面 AE 被分成四个相等的部分,一物体由 A 点从静止释放,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 vBvCvDvE=2:3:2:1B物体到达各点所经历的时间 DCBEtttt3222C物体从 A 到 E 的平均速度BVVD物体通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增量BAcBEDvvvvvv二、实验题(共二、实验题(共 14 分,前四空每空分,前四空每空 2 分,后两空每空分,后两空每空 3 分)分)1

7、3如图所示,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使重物带动纸带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利用此装置可以测定重力加速度(1) 所需器材有: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复写纸、带铁夹的铁架台和(2) 带夹子的重物,此外还需_(填字母代号)中的器材A直流电源 B天平及砝码 C4-6V 交流电源 D毫米刻度尺(2)下列实验操作步骤正确的是( )4xycm01234567.057.688.338.959.6110.26v/ms-1 1 0 10 16 4 t/s 13 题图 A实验所用的重物可用实心泡沫球B应调整打点计时器,使其两限位孔连线在竖直方向C实验时应先使重物靠近打点计时器再释放,释放后再接通电源。14 (8 分)

8、某实验小组在实验室探究匀变速运动规律时,获取一条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小车牵引的纸带,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的频率是 50Hz,由纸带上打出的某一点开始,每 5 个点剪下一段纸带,按如图所示,使每一条纸带下端与 x 轴重合,左边与 y 轴平行,将纸带贴在直角坐标系中,则:(1)打点计时器正常工作时,打点的时间间隔取决于_A交流电压的高低 B墨粉纸盘的大小 C纸带的长度 D交流电的频率为减小实验误差,通常采取隔相同点取计数点的方法,如上述实验小组,其选取的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_(2)在第二条纸带内中间时刻的速度是_ m/s;(3)由上述数据可知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_ 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

9、有效数字)五、计算题(共五、计算题(共 36 分)分)15 (8 分)如图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 vt 图象。求:(1)质点前 1 s 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2)质点从 1 s 到 4 s 时间内的位移大小;(3)质点在整个 4 s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17 (8 分)甲、乙两质点在同一时刻、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质5点甲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大小为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质点乙做初速度为,1a0v加速度大小为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至速度减为零保持静止。甲、乙两质点在运2a动过程中的位置 x速度 v 图象如图所示,虚线与对应的坐标轴垂直。(1)在 xv 图象中,图线 a 表示哪个质点的运动?质点乙

10、的初速度是多少?(只写结果)(2)求质点甲、乙的加速度大小、。1a2a16 (10 分)如图所示,有同学做实验时不慎将圆柱形试管塞卡于试管底部,该试管塞中轴穿孔。为了拿出试管塞而不损坏试管,该同学紧握试管让其倒立由静开始竖直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t=0.20s 后立即停止,此时试管下降H=0.80m,试管塞将恰好能从试管口滑出。已知试管总长 l=21.0cm,底部球冠的高度 h=1.0cm,试管塞的长度为 d=2.0cm,设试管塞相对试管壁滑动时受到的的摩擦力恒定,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 g=l0ms2。求:(1)试管塞从静止开始到离开试管口的总位移;(2)试管塞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其重力的比

11、值。 (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运用牛顿第二定律)618 (10 分)货车 A 正在该公路上以 72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因疲劳驾驶司机注意力不集中,当司机发现正前方有一辆静止的轿车 B 时,两车距离仅有 75 m。(1)若此时 B 车立即以 2m/s2的加速度启动,通过计算判断:如果 A 车司机没有刹车,是否会撞上 B 车;若不相撞,求两车相距最近时的距离;若相撞,求出从 A 车发现 B 车开始到撞上 B 车的时间.(2)若 A 车司机发现 B 车,立即刹车(不计反应时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2m/s2(两车均视为质点) ,为避免碰撞,在 A 车刹车的同时, B 车立即做匀加速直

12、线运动(不计反应时间) ,问:B 车加速度 a2至少多大才能避免事故.(这段公路很窄,无法靠边让道)7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AC1.AC 2.C2.C 3.C3.C 4.D4.D 5.C5.C 6.D6.D 7.A7.A 8.C8.C 9.ABC9.ABC 10.ABC10.ABC 11.BC11.BC 12.ABC12.ABC 13.(1)CD 2 分 (2)B 2 分 14.(1)D 2 分 0.10s 2 分 (2)0.96 3 分 (3)0.64 3 分 15.(1)10m/s2(2)39m(3)11m/s【解析】 (1)前 1 s 时间内的加速度2210 1 10100m/s10m/s

13、1 0vvvattt(2)1 s 到 4 s 时间内的加速度, 2221 2 2116 10m/s2m/s4 1vvatt1 s 到 4 s 时间内的位移 22 213223211()()10 (4 1)2 (4 1) m39m22xv tta tt (3)前 1 s 时间内的位移,22 11 11110 1 m5m22xa t4 s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123539m/s11m/s4xxxvtt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应用.16.【解析】:(1)质点甲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随位移增大而增大,对照图像可得 a 是甲的位移速度图像。乙匀减速,速度虽位移的增大而减小,对照图像 b 是乙的位移速度

14、图像,初速度为06/vm s(2)设质点乙、甲先后通过 x=6m 处时的速度均为 v,对质点甲: 2 12va x对质点乙: 22 022vva x 联立解得: 2 123m/saa当质点甲的速度、质点乙的速度时,两质点通过相同的18m/sv 22m/sv 位移均为。x对质点甲: 2 112va x8对质点乙: 22 2022vva x 联立解得: 122aa联立解得: 2 12m/sa 2 21m/sa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17.【解析】:(1)试管塞开始与试管一起运动了位移:x1H0.80 m 之后又独立运动了位移:x2lh(0.210.01)m0.20 m 所以总位移:xx1x2(0.8

15、00.20)m1.0 m (2)设试管塞质量为 m,与试管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a1,末 速度为 v,之后滑动过程中的摩擦力大小为 Ff,加速度大小为 a2,由运动学公式有:x1a1t2 21va1t 由解得:v8 m/s 试管塞在试管中做匀减速运动时有:2a2x20v2 由牛顿第二定律:Ffmgma2 由解得:Ff17 mg 故滑动摩擦力与重力的比值为 171 考点:牛顿第二定理的应用.18. 【解析】:(1)当两车速度相等时,AB 两车到达同一个位置,设经过的时间为 t则:vA=vB 对 B 车 vB=aAt 联立可得:t=10sA 车的位移 xA=vAt=200m B 车的位移 xB=a t2/2=100m 又 xB+x0=175mxA 所以会撞上 设经过时间 t 相撞,有:vAt=x0+a t2/2 代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