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云南省景洪市第一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46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648471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云南省景洪市第一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46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物理】云南省景洪市第一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46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物理】云南省景洪市第一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46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物理】云南省景洪市第一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46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物理】云南省景洪市第一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46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云南省景洪市第一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4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云南省景洪市第一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4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一、选择题(本题共一、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小题.每小题每小题 6 分,共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 6分,选不全的得分,选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 0 分。分。 )14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外力作用,其速度大小一定改变B物体受到恒定的合外力作用,其加速度一定不变C物体做曲线运动,说明其受到合外力为变力D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受到的合外力为恒力15. 一汽车在路

2、面情况相同的公路上直线行驶,下面关于车速惯性质量和滑行路程的讨论,正确的是 车速越大,它的惯性越大 质量越大,它的惯性越大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路程越长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路程越长,所以惯性越大16. 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则At2时刻火箭距地面最远Bt2 - t3的时间内,火箭在向下降落C火箭在 t1-t2的时间内加速度小于 t2 - t3的时间内加速度D0- t3 的时间内,火箭始终处于超重状态17. 两颗人造地球卫星和,分别在不同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两卫星的轨道AB半径分别为和,且,则和两卫星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rBrBArr ABA卫星

3、的运行速率较小 AB卫星受到地球引力较小 AC卫星的运动周期较大 BD卫星的向心加速度较小B18如图所示,物体 A、B 叠放在水平桌面上,装沙的小桶 C 通过细线牵引 A、B 一起在水平桌面上向右加速运动,设 A、B 间的摩擦力为 F1,A 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为 F2.若增大小桶中沙的质量,而 A、B 仍一起向右运动,则摩擦力 F1和 F2的变化情况是 2AF1 不变,F2变大 BF1 变大,F2 不变CF1 和 F2都变大 DF1 和 F2 都不变19一物体自t=0 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在 06s 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 30m B在 06s 内,物体经过

4、的路程为 40mC在 04s 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 7.5m/sD56s 内,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做负功20某人用手将 1Kg 物体由静止向上提起 1m,这时物体的速度为 2m/s(g 取 10m/s2) ,在这过程中A手对物体做功 12J B合外力做功 2JC合外力做功 12J D物体重力势能增加了 10J21.蹦床比赛中运动员从最高点下落过程可简化为下述物理模型。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竖直放置,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质量为m的小球,从离弹簧上端高h处自由释放,压上弹簧后继续向下运动的过程中.若以小球开始下落的位置为原点,沿竖直向下建立坐标轴ox,则小球的速度平方随坐标x的变化图象如图

5、所示,其中OA段为直线,ABC是平滑的曲线,AB段与OA相切于A点,关于A、B、C各点对应的位置坐标、,及加速度、Ca的判断正确的是AxBxCxAaBaA.hxA, B. , gaAhxB0Ba3C., D.,kmghxB0BakmghxCgaC二、实验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14 分)22如图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实验中,图中上下两层水平轨道光滑。实验时把两小车前端细线所挂砝码盘和砝码的重力作为小车所受的拉力,通过控制装置使小车同时开始运动,然后同时停止。(1)安装实验装置时,应调整滑轮的高度,使细线 ;实验时,为了减小系统误差,应使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 小车的质量。

6、(选填“远大于” 、 “远小于”或“等于” )(2)本实验通过比较小车的位移来比较小车的加速度的大小,能这样比较理由是 (填入正确选项的序号)两小车运动时间相同,加速度与位移成反比两小车运动时间相同,加速度与位移成正比两小车运动位移相同,加速度与时间成正比两小车运动位移相同,加速度与时间成反比23. (1)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的操作要求,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横线上_。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不同C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D记录小球位置用的木条(或凹槽)每

7、次必须严格等距离下降4E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相接触F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2)如图所示为一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相照片的一部分,图中背景方格纸的边长均为5 cm 闪光频率是_Hz 小球运动中水平分速度的大小是_m/s小球抛出点 在闪光点 a 处(填“是”或“不是” ) 。三,计算题:(本题有三,计算题:(本题有 3 个小题,共个小题,共 48 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叙述和主要演算步骤。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叙述和主要演算步骤。 )2. (3 分)在某城市的一条道路上,规定车辆行驶速度不得超过 40kmh。在一次交通事故中,肇事车是一辆卡车,量得这辆卡车紧急

8、刹车(车轮被抱死)时留下的刹车痕迹长为 9m,已知该卡车紧急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是 8ms2。(1)判断该车是否超速。(2)求刹车时间。 (3)求刹车过程中的平均速度。25 (20 分)如图所示,光滑轨道的 DP 段为水平轨道,PQ 段为半径是 R 的竖直半圆轨道, 半圆轨道的下端与水平的轨道的右端相切于 P 点,一轻质弹簧左端 A 固定,另一端拴接一 个质量为 m 的小球 B,质量也为 m 的小球 C 靠在 B 球的右侧,现用外力作用在 C 上,使 弹簧被压缩了 0.4R(弹簧仍在弹性限度内) 。这时小球静止于距离 P 端 3R 的水平轨道上, 若撤去外力,C 球运动到轨道的最高点 Q 后又恰

9、好落回到原出发点。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g。求5(1)小球 C 运动到 Q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多大? (2)撤去外力前的瞬间,弹簧的弹性势能 EP是多少?选项3-4 (15分) 33、 (1) (5 分)下面有关光的干涉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紫光,则条纹间隔变宽B白光经肥皂膜前后表面反射后,反射光发生干涉形成彩色条纹 C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缝 S1射入的是绿光,S2射入的是紫光,则干涉条纹是彩 色的 D光的干涉现象说明光是一种波(2) (10分)如图所示,某透明液体深1m,一束与水平面成300角的光线从空气射向该液 体,进入该液体的光线与水平面的

10、夹角为450。试求:该液体的折射率;进入液体的光线经多长时间可以照到底面。选修选修 3-5(15 分)分) 34 (1)下面列出的是一些核反应方程其中( )XSiP30 1430 15YBHBe10 52 19 4ZLiHeHe7 34 24 2AX 是质子,Y 是中子,Z 是正电子 BX 是正电子,Y 是质子,Z 是中子 CX 是中子,Y 是正电子,Z 是质子 DX 是正电子,Y 是中子,Z 是质子(2)(10 分分)如图如图 2 所示,质量所示,质量 M4 kg 的滑板的滑板 B 静止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其右端固定一静止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其右端固定一根轻质弹簧,弹簧的自由端根轻质弹簧,弹簧的

11、自由端 C 到滑板左端的距离到滑板左端的距离 L0.5 m,这段滑板与木块,这段滑板与木块 A(可视为质可视为质点点)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0.2,而弹簧自由端,而弹簧自由端 C 到弹簧固定端到弹簧固定端 D 所对应的滑板上表面光所对应的滑板上表面光滑小木块滑小木块 A 以速度以速度 v010 m/s 由滑板由滑板 B 左端开始沿滑板左端开始沿滑板 B 表面向右运动已知木块表面向右运动已知木块 A6的质量的质量 m1 kg,g 取取 10 m/s2.求:求:(1)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木块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木块 A 的速度;的速度;(2)木块木块 A 压缩弹簧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压

12、缩弹簧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物理答题卡物理答题卡二、选择题二、选择题(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6 分,共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分。在每小题给 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 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或不选分,有选错或不选 的得的得 0 分)分)题号1415161718192021答案22 (1)_ _(2)_23 (1)_(2)_- _ _选修 3-4 33 (1)_7(2)选修 3-5 34 (1)_8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