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单元总结课件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1648095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5.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单元总结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单元总结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单元总结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单元总结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单元总结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单元总结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单元总结课件(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总结问题整合通史坐标学科素养学科前沿通史坐标 强化时间 把握趋势问题整合 中西对比 阶段特征 1.专题整合:18401900年间列强侵华的特点及影响。时间特点影响 19世 纪 中期(1)主要侵华华国家是英、法, 其次是美、俄 (2)侵略范围围主要是在东东南沿 海和长长江中下游地区 (3)侵略方式主要是武力侵 略,通过过不平等条约约攫取各种 特权权,加紧紧商品输输出,掠夺夺原 料(1)政治:中国开始沦为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 (2)经济经济 :自然经济经济 逐步解体,近代化开 始起步 (3)思想:出现现学习习西方的新思潮 (4)外交:清王朝被迫打开国门门19世 纪末 20世 纪初(1)继

2、续发动继续发动 侵略战战争,侵 略国家增多 (2)划分势势力范围围,以资资本 输输出为为主 (3)从瓜分中国到“以华华 治华华”(1)政治:民族危机加深,民主革命运动动 高涨涨 (2)经济经济 :严严重摧残中国的民族经济经济 ,自 然经济进经济进 一步瓦解 (3)思想:维维新思想、民主共和思想冲击击 封建思想,新文化运动动摇动动摇 其正统统地位 (4)外交:中外反动势动势 力勾结结,清政府成 为为列强统统治中国的工具2.中西对比: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点。俄国十月社会主义义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义革命 相同点方式都以暴力革命为为主要方式 基础础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础 指导导

3、思想都以马马克思主义为义为 指导导思想并与本国国情密切结结合结结果都使被压压迫人民获获得了解放,翻身成为为国家的主人 不同点斗争 对对象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封建主义义、帝国主义义、官僚资资 本主义义 性质质无产阶级产阶级 社会主义义革命资产阶级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 道路以城市为为中心,再到农农村在农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农农村 包围围城市 影响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 义义国家,开辟了人类历类历 史新 纪纪元建立了新中国,中国进进入人民当 家作主的新时时代全球史观运用学科素养 突破方法 提高素养【典型例题】 (2015山东卷,40,节选)史学研究方法影响人们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评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4、。材料二 世界近代史和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摘目第一编 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 第一章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二章 十七、十八世纪欧洲大陆主要国家 第三章 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各国独立战争 第四章 法国大革命第一编 1500年以前诸孤立地区的世界 第二编 新兴西方的世界,1500-1763年 第三编 西方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17631914年(一)优势的基础第十章 科学革命第十一章 工业革命(3)依据材料二所反映的斯塔夫里阿诺斯研究历史的视角,说明近代西方 是如何取得“优势地位”的。第五章 法兰西第一帝国 维也纳会议 第二编 进入工业资本主义时代 第三编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摘自刘宗绪世界

5、近代 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十二章 政治革命一、政治革命的格局二、英国革命三、启蒙运动四、美国革命五、法国革命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 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 院出版社1999年版)【思维过程】 1.明立意:站在全球史观的角度分析西方“优势地位”的取得。2.用所学:西方“优势地位”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逐步确立。世界市场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最终形成,这一过程始终伴随着西方对其他民族和地区的侵略掠夺。3.获信息:据1500年以前诸孤立地区的世界及著作名称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可知斯塔夫里阿诺斯从全球化的视角研究历史。答案:(3)斯塔夫里阿诺斯从全球

6、化的视角研究历史。西方“优势地位”是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逐步确立的。它既是西方自身发展领先于世界的结果(西方开辟新航路、拓展世界市场,科技革命、政治革命、工业革命等都领先于世界),也是西方对其他民族和地区侵略和掠夺的结果(西方殖民扩张不断扩大,亚非拉很多地区沦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方法讲解】 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又称为整体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1)超越国界的具有全球性影响的事件得到更多的重视。比如,民族迁徙、物种传播、疾病蔓延、气候变化、恐怖主义、金

7、融安全等。(2)对于促进全球联系的历史事件给予较高的评价。比如对于新航路的开辟、欧美国家的殖民扩张和工业革命的评价更多的是分析其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这些与传统的史学观点有很大的不同。(3)采取了一种相对中立的价值尺度从事观察研究。将欧洲、美洲、亚洲和非洲放在全球的角度审视,注意摈弃“欧洲中心论”,主张建立“全球普适性的历史话语系统”,重新书写人类整体的历史。(4)反对过分草率地遽下“必然”之类的断语。全球史观否认历史必然性的绝对性,认为很多情况下偶然性因素对历史的影响更大。【针对训练】 1.(2015山东卷,15)“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了中国的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乃至

8、于到今天,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这强调的是( )A.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西方的主导性B.近代中国和世界的碰撞与融合C.中国按照西方模式向近代社会演变D.中国近代史是西学东渐的过程解析:B 根据“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等信息分析可知,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之下,中国越来越多地融入世界,中国与西方相互影响的程度加深。“近代中国和世界的碰撞与融合”体现了中国与世界的互动,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都体现不出“相互的影响”,排除。2.(2017黑龙江哈尔滨开学考试)以下是研究世界历史的一些信息:时间地区作者书籍记载的地理范围

9、古希腊希罗多德历史地中海、多瑙河、波斯地区 和北方草原 前1世纪汉朝司马迁史记东起朝鲜,西到大夏、安息, 不过是欧亚大陆的一半 14世纪阿拉 伯伊本赫 勒敦阿拉伯人、 波斯人、柏柏 尔人史除伊斯兰传播地区外,周围地 区不过是世界的外化而已15世纪末 到16世纪 早期威尼 斯撒贝里克恩耐阿德把世界历史描述为一个世俗 的世界18世纪法国伏尔泰风教通义撰述了欧亚非美民族国家的 历史 19世纪德国朗克世界历史以拉丁日耳曼民族为主题 鸦片战争 前后清朝林则徐魏源四洲志 海国图志介绍了世界五大洲地区的历 史地理情况齐世荣、吴于廑世界史总序据上述信息,评述研究历史视野的变化。(要求:论点明确,史论结合)解析

10、:本题考查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对史学的影响。本题答案的结 构首先要点明“变化”,新航路开辟前史学研究基本局限于世界的某 一地区,缺乏全球视野;新航路开辟特别是工业革命后,逐渐出现了具 有真正全球意义的史学著作。“评述”一般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是分 析“变化”的原因,可以从经济、科技、市场、思想、政治等角度说 明;第二是“变化”的作用,主要从思想领域归纳。答案:变化:16世纪以前的研究是各地区各民族历史,以后才是真正的 世界史。 16世纪以前,因古代经济、交通条件的限制、地理知识的匮乏,人类的 交往范围十分有限。 16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兴起发展促进各地经济联系;新航路的开辟 ,殖民扩张促进世界

11、由孤立到连成一体;工业革命、科学技术进步提供 了物质技术条件;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加强了世界的联系;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解放人们的思想;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政治需要。 作用:研究世界历史视野的变化,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新领域,改变了观 念;推动了世界文明史的研究。学科前沿 前沿拓展 对接高考一、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二十年的迟滞第一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侵略与欺凌,清政府统治的权威受到直接的冲击和挑战。按理,中国的官员们应该从战争失败中吸取教训。但是,随着条约的签订和外国军队的撤离,清王朝统治者忘记了战争的耻辱和狼狈,很快便恢复了文恬武嬉、歌舞升平的局面。长期以自我为中心使得清王朝统治者失去了

12、应有的政治敏感,他们对于英国的暂时收手表现出了相当的信任与放心,认为英国发动战争仅仅是想和地大物博的中国进行贸易,互通有无,只要清政府稍微牺牲自己的利益,就可以化干戈为玉帛。所以,他们将南京条约看做是“万年和好”之约。因此,鸦片战争的平息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并没有让清政府和中国人民惊醒和奋发图强,天朝的人们仍然生活在“不变”的世界中, 错失了崛起的良机。这主要表现在: 1.清政府的吏治没有得到根本的整治。统治者不但没有整顿贪官污吏,反 而屈服于列强,不分是非,将积极禁烟和抗敌的林则徐撤职查办便是其中 一例。 2.经济上,随着列强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增强,一部分适合资本主义经济在 华扩张的部门得

13、到发展。但清朝没有借此机会吸收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 来发展近代工农商业。 3.一部分有识之士如林则徐、魏源等人,虽然有所觉醒,也对中外情形进 行了一定的研究和宣传,撰写了四洲志海国图志等著作。但这些 著作在中国的社会精英中并没有流传开来,在众多士大夫身上,还看不出 “觉醒”的意味,只有对西方国家繁荣的欣羡。至于那些“清醒”的士大 夫们,其认识也停留在介绍西方国家的层面上,对于腐败的清廷和衰败的 专制制度没有本质上的认识。 危机降临,而中国却错失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相对平稳的一二十年的发展 良机。二、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在涉外方面的改变 18431844年,清政府相继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

14、通 商口岸与外国商人进行往来。为了应付这种新局面,在列强的要求下, 清廷在礼部、理藩院之外设置了专门的机构办理对外交涉,即管理五口 通商事务的“五口通商大臣”。它并非专职,起初由两广总督兼任,以 后转由两江总督负责。其名义上是处理“通商事务”,但实际上是办理 外交事务。这是近代外交的一个起点。顺便指出,此时的外国人已无须 再行跪拜礼仪。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廷官僚体系的变化更加明显。一批现代化的官 僚机构总税务司、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等陆续成立。至此,清朝的政 治统治越来越受到列强的干预和控制,它标志着国家半殖民地化程度的 加深。 从历史的发展趋势来看,这些也是清政府为融入世界所做出的努力,不

15、论它是主动还是被动,都启动了中国社会政治的现代化进程,腐朽的旧 官僚体系不得不适应这新的调整和挑战。三、曾国藩和湘军曾国藩(18111872),湖南湘乡人,出身于地主家庭。1838年中进士,1839年任侍郎。他崇尚程朱理学。1853年,咸丰帝任命他为帮办团练大臣,在湖南督办地主武装团练。他建立了一支地主武装,兵勇及其将领多用湖南人,因此被称为“湘军”或“湘勇”。湘军以地域的、封建的关系为纽带来巩固内部;以程朱理学作为思想武装;将领大多数选自所谓“宿儒”“生员”等地主知识分子。1854年2月,湘军练成水陆两军约一万七千人。江南大营溃散以后,清政府升任曾国藩为两江总督,节制浙、苏、皖、赣四省军务。

16、他举办洋务,建立新式军火工业,制造武器,武装湘军。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以曾国藩为首的湘系成为地方上势力最大的实力派。四、预备立宪 1905年,清政府派载泽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为将来实行立宪之准备 ”。1906年,清政府发布预备仿行宪政的上谕,说因为“规制未备,民智未 开”,所以只能作立宪的准备工作。开始改变中央官制,设度支部、法部 、邮传部、民政部、农工商部等,同时削减地方督抚的权力,把他们的军 权收归中央。1907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下令在中央设咨政院, “以立议院基础”,各省设咨议局。第二年又宣布以九年为期完成立宪的 筹备工作。革命派不断揭露清政府预备立宪的骗局,接连发动推翻清政府 的武装起义。保皇派和立宪派对预备立宪热烈响应。康有为对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