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甘肃省兰州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647011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甘肃省兰州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政治】甘肃省兰州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政治】甘肃省兰州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政治】甘肃省兰州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政治】甘肃省兰州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治】甘肃省兰州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甘肃省兰州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甘肃省兰州一中甘肃省兰州一中 2012-20132012-2013 学年高一下学期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期末考试试题第 I 卷(选择题 共 60 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计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 合题目要求) 。 1 “正义不仅应当被发现,还应当以看得见的方式被发现。 ” 为了确保把人民的权力用来为 人民谋福利,必须对权力进行有效制约和监督,其关键是 A.完善行政监督体系 B.加强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C.加强法制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D.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 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汪光焘表示,针对全球气候变化,全国人大

2、明确 提出要把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工作作为全国人大工作的重点之一,加强对有关法律实施情 况的检查。全国人大将按照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要求,严格执行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 法、循环经济促进法、草原法等相关法律,依法推进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据此回答 23 题。 2.这段话旨在强调全国人大需要切实履行 A.决定权 B.任免权 C.立法权 D.监督权 3.关于对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解,下列不正确的是 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属于民主共和制的政权组织形式 其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是依法治国 人大代表由政府领导任命A. B. C. D.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政府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

3、开工作 制度,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可向上级 行政机关、监察机关或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举报,这些规定旨在 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 扩大公民的法定检举权 A B C D 5. 1989 年,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这是一部里程碑式的法律,标志着“民告官”有了法律保障。此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 其常委会又通过了国家赔偿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许可法等多部法律。上述立法的目的是 扩大行政权力,增强政府权威 规范公民行为,加强司法监督 规范政府行为,保障公民权益 健全法

4、律制度,建设法治政府A. B. C. D. 6.在我国之所以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 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经济基础决定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 我国人口数量决定 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决定A. B. C. D. 7.2012 年 3 月 5 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人大代表齐聚北京,共商国是。 会议分别听取了政府工作报告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报告。这表明 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是全国人大的职能部门 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必须对全国人大负责并向全国人大报告工作 全国人大行使监督权2 B. C. D. 8.依法执政是中国

5、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下列能直接体现这一基本方式的是 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党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 党领导政协发挥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作用A. B. C. D. 9.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 定中首次提出, “要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的制度”。许多中央部门和地方党委的新闻发言人 先后亮相,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 是全面坚持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 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制度措施 有助于扩大人民群众的监督权利 有助于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A. B C D 10.为加快发展民族教育

6、事业,内地省市根据国家要求认真落实对民族地区的教育对口支援 工作。落实教育对口支援工作 是增进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政治保证 是贯彻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原则的具体体现 保障了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受教育的权利 体现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A. B C D 11.2011 年,中央决定大幅减免新疆困难地区企业所得税,免除新疆困难地区公益性项目的 配套资金,同时,全国 19 个省市对口援助新疆资金将超过 100 亿元。这些举措体现了 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国家富强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 民族地区的发展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国家方针政策和民族地区具体特点的结合A. B C D 12.中国

7、共产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积极投身创先争优活动,努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 谐、服务人民群众,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 90 周年。广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是人民群众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的需要 是中国共产党永葆先锋队性质的需要 是不断加强党的理论建设的需要 是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的需要 A B C D 13.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全国人大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全国人大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党的意志通过全国人大依照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二者都是国家政权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二者共同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A B C D 14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指出,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

8、验之一,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需要党 坚持以民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3贯彻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 积极履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 A B C D 15.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为江苏徐州教区王仁雷神父举行了辅理主教祝圣仪式。天主教教皇称 这一做法违反了教规。国家宗教局回应说,自行祝圣是中国内部事务。这体现了我国 A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B充分保护宗教信仰自由 C支持宗教界积极开展对外交往 D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16.2013 年 2 月 5 日,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和我国政府机构

9、改革 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的意见和建议。这体现了 A.人民政协履行经济建设的职能 B.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的友党 C.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共同执政 D.人民政协是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 17.在 2013 年 3 月的人大 2987 名代表中 , 少数民族代表 411 名 , 占代表总数的 13.76%。值得注意的是 , 每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 , 人口特少的少数民族至少都 有 1 名代表。在西藏 , 世代生活在喜马拉雅山南麓的珞巴族 , 人口不足 3000 人 , 也拥 有 1 名全国人大代表。这说明我国坚持 A. 民族平等原则 B. 民族团结原则 C. 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D.

10、 民主集中制原则 18.为庆祝建国 60 周年,在天安门广场上竖立起来 56 根民族团结柱,这表明党和国家高度 重视民族团结问题。维护民族团结的深远意义在于 民族团结是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 民族团结是社会和谐的前提 坚持民族团结才能全面解决我国的宗教问题 B C D 19.2013 年 5 月 16 日某中学高一(6)班学生在学习“我国的宗教政策”框题时了解到:新中 国成立后,我国宗教经历了社会经济制度的深刻变革和宗教制度的民主改革。不再是帝国 主义和封建势力利用的工具,而成为信教群众自办的事业。据此,高一(6)班同学对我国 的宗教做出了如下判断 我国宗

11、教的本质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我国宗教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我国宗教在履行国家职能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社会主义社会为发挥宗教的积极因素、抑制消极因素创造了有利条件A. B. C. D. 20.截至 2005 年底,我国已经建立 5 个自治区、30 个自治州、120 个自治县,共有 155 个 民族自治地方,作为民族区域自治的一种补充形式还建立了近 1100 个民族乡。我国民族自 治 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 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四级 享有一定的自治权 享有高度自治权A. B. C. D. 21.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表现在 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公民是

12、国家的主人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4民主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社会主义民主比任何民主都优越A. B. C. D. 222009 年 7 月 5 日,以热比娅为首的境外“世界维吾尔代表大会”等组织直接煽动、策划、 指挥了乌鲁木齐“75”暴力犯罪事件。这一事件遭到了全国各族人民和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 这是因为这一事件实质上涉及了 A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问题 B独立自主自办的宗教问题 C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问题 D国家的主权问题 我国海军第三批护航编队已于 2009 年 7 月 16 日启程,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接替第二批 护航编队执行任务。回答 2324 题。 23保护中国的海运免受海盗侵扰,保护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