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646896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3.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单元《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第二单元《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第二单元《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第二单元《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第二单元《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2009娄底中考)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下面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地理位置的判断能力。和北宋并立的政权是辽和西夏,辽位于北宋的北部,西夏位于北宋的西北部。所以选C。2.(2010青岛学业考试)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经历了一个由北向南转移的过程,至南宋时期最终完成。以下关于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南方为少数民族政权,政治清明B南方战乱相对较少C北方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D南方自然条件优越【解析】选A。在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中,南方并非仅仅由少数民族统治,如东晋、北宋、南宋等均是汉族政权。3.(201

2、0聊城学业考试)某同学选用如下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 )A.宋代商业繁荣 B.民族政权并立C.元朝国家统一 D.大都闻名世界【解析】选A。“宋代针铺商标”“交子”是商业发展的产物;清明上河图展现了汴京一带繁盛的商业活动;南宋海船反映了繁盛的海外贸易活动。4.(2009淮安中考)现在我国在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同时,加强对进出口贸易的管理,严格海关报关制度,早在宋朝时期为了鼓励海外贸易,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在主要港口所设立的机构是( )A.都护府 B.市舶司 C.宣政院 D.理藩院【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宋朝时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先后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立市舶司管

3、理海外贸易。5.(2009广东中考)穿越时光隧道,你回到了南宋都城临安,在下列各项中,可以看到的有( )城里有精美的瓷器出售在“瓦子”里有人在说书,有人在看京剧表演有人在使用纸币购物人们在阅读红楼梦A. B. C. D.【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其中京剧形成于清朝;红楼梦也是清人曹雪芹所著,因此是错误的。两宋时,陶瓷制造业发展到新阶段,畅销世界;南宋时通行“会子”“关子”等纸币。所以选A。6.(2009海南中考)“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一宋代的诗句描写的是当时哪一节日的情景( )A.元旦 B.清明节C.端午节 D.中秋节【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理

4、解能力。宋朝时民间传统节日很多,其中最受百姓重视的是元旦、寒食、冬至三大节。这首诗是王安石所作的元日,所以选A。7.(2010青岛学业考试)“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进行有效的统治,元朝主要实行( )A分封制 B宗法制 C内阁制 D行省制【解析】选D。元世祖忽必烈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体制,建立行省制度。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在地方设“行中书省”,进行有效统治。8(2009资阳中考)以学习主题统揽各阶段历史是学习历史的一个很好方法。学习主题“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统揽的是( )A秦汉时期的历史 B

5、南北朝时期的历史 C宋元时期的历史 D明清时期的历史【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归类的能力。宋元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又一个大分裂、大动荡、大发展和大融合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的明显特征就是经济重心南移、民族融合步伐加快、中外交流空前拓展。9.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阅读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丞相王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第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仇敌),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

6、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议,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 唐朝中央行政机构材料三 元朝疆域图(1)材料一中反映了西周和秦朝各实行什么制度?(2)材料二反映了唐朝的什么制度?有何积极作用?(3)材料三中反映了元朝的什么行政制度?实施的原因是什么?【解析】本题针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进行了专项考查,主要包括西周的分封制,秦朝的郡县制,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及元朝的行省制,立足材料及所学知识可轻松作答。答案:(1)西周:分封制;秦朝:郡县制。(2)唐朝:三省六部制。作用:

7、既有利于防止宰相专权,又能集思广益,减少政策失误。(3)元朝:行省制度。原因:元朝疆域辽阔,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1契丹,一个彪悍的民族,在魏书中第一次出现于人民的视野。公元916年建起庞大帝国,雄踞中国北方。与北宋并立,由契丹族建立的政权是( )A.吐蕃 B.辽 C.西夏 D.金【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916年在上京建立政权,国号辽。2从魏晋到南宋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其主要原因不包括( )A.中原人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B.南方战乱较少C.南方自然条件比北方优越D.从越南引进占城稻【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A、

8、B、C三项均是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D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不是原因。3南宋时,有位商人来临安做生意,见到市场上商品琳琅满目,客商往来不绝,下列选项他不可能经历的是( )A.上午携带纸币购买来自外国的商品B午餐吃的是稻米、玉米等粮食C下午边读唐诗、宋词边饮茶D晚上到临安夜市去看看【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玉米的原产地是美洲,在十六世纪传入我国。在南宋时,我国居民不可能吃到玉米。4.下面示意图显示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的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 )A东汉 B南朝 C隋朝 D南宋【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从对应的天平看,南方经济超过了北方,我国经济重心南

9、移的格局形成,这个时期是南宋。5.下列图片中哪一货币的出现代表着最发达的商品经济( )A. B. C. D.【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识图、分析、理解能力。A、B、C、D分别是战国时期的铲币、秦朝的圆形方孔铜钱、唐朝时期的货币、北宋时期的纸币,纸币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6.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 )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杜牧)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唐杜甫)C.“苏湖熟,天下足。”(宋谚语)D.“无徽不成镇。”(明清谚语)【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经济重心南移格局的理解程度。两宋时中原军民英勇抗击契丹和女真等少数民族

10、南侵,使南方地区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中,南方经济迅速发展。“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全国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另外解答本题时,只要记住两宋时我国经济重心完成南移,通过选项,只有C是宋朝的谚语。7.2010年4月20日,在“情系玉树,大爱无疆”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晚会上,汉藏两族著名歌手同台演唱:“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成为我国正式的行政区始于(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解析】选B。元朝设置宣政院辖地,将西藏置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8.“蓝蓝的天空,清淌的湖水,绿绿的

11、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蒙古族歌手腾格尔的这首经典名曲天堂我们经常吟唱。在我国历史上,蒙古族曾经建立了一个空前辽阔的大元王朝,其建立者是( )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完颜阿骨打 D.耶律阿保机【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260年,忽必烈继承汗位,1271年改国号为元,建立元朝,次年定都大都。9.某校七年级(8)班的同学正在历史课上开展主题为“宋代社会风貌”的探究活动,请你共同参与。(1)以下是小明同学收集的有关宋代服饰的三幅图片 从宋代的服饰上可以看出人的等级差别,通过图一和图二的服饰对比,统治者和劳动者的服饰有什么不同? 图三体现了哪一陋习?(2)小亮同学

12、通过讲故事的方式,给大家介绍了宋代的娱乐和住行,听完故事,可以了解到宋朝人想听说书、看杂技可以去_;出门在外过夜可以住_。(3)小丽同学为了解宋代的节日,收集了3组诗歌,请你填上节日的名称。(4)从以上的活动中可以得出宋代社会风貌的特点是_(5)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社会风貌呈现以上特点的主要原因(列两点即可)_【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题考查了学生的识图和比较分析能力;第(2)题考查学生对宋朝社会生活的了解程度;第(3)题通过三首诗词考查学生对宋朝传统节日的了解程度;第(4)、(5)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归纳能力。答案:(1)统治者的服饰华丽,宽大。劳动者的服饰是小袖狭身的短衣,便于从事劳动。妇女缠足。(2)瓦子,邸店。(3)春节、端午节、中秋节。(4)气象万千(丰富多彩等)。(5)经济繁荣发展,商品经济活跃。民族交往频繁,民族融合加强。对外贸易兴盛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