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云南省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646287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云南省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政治】云南省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政治】云南省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政治】云南省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政治】云南省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治】云南省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云南省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云南省玉溪一中云南省玉溪一中 2012-20132012-2013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1.某校开展了以“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周年”为主题的读书话动。开展这项活动,有利于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其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有利于引导学生把握人生道理、实践 人生追求。这是因为( ) 文化能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有文化知识才会有崇高的道德 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化为物质力量A. B. C. D. 2.原生态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丰富人们文化消费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的 发展。

2、由此可见( ) A.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进作用 B.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 C.文化是经济繁荣发展的基础 D.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3.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有句名言:“人是环境的产物” ,某论坛上,主持人让听众写下与自 己关系最密切的 6 个朋友,并指出他们月收入的平均数大致就是你的月收入,测试结果的 准确程度让所有听众惊讶不已。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每个人的朋友圈都是一个特点的文化 环境,它彰显着你的存在,也预示着你的未来。这种现象说明( ) A.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C.文化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丰富精神世界 D.文化改变人们的道德修养,塑造完美

3、人格 4.随着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网络电视、手机报、电子书等新媒体日益深入人们的生活, 催生了数字出版等新的文化产业。这说明,技术是( ) 文化创新的不确定因素 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文化多样性产生的根源 推动大众传媒发展的基础A.B. C. D. 5.电影建国大业是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的献礼作品。该片一经播放,就引起极大反响, 深受人民群众喜爱。这说明( ) 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先进文化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与呼声 文化形式创新是实现文化繁荣的根本途径 弘扬主旋律的文艺作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A. B. C. D. 6.一切受人民欢迎、对人民有深刻影响的艺术作品,从本质

4、上说,都必须既反映人民精神 世界又引领人民精神生活,都必须在人民的伟大中获得艺术的伟大。可见,优秀的文化( ) A.彰显时代的精神,创造时代的未来 B.反映时代的潮流,决定时代的走向 C.源于时代的实践,引导时代的发展 D.源于时代的智慧,推动时代的前行 7.坡南街是某县最古老的长街,依山傍水,古桥座座。近年来,该县为打造旅游文化新聚 点,再现千年历史商贾驿道,开展坡南街保护整治工作,将沿街文物和古建筑有机串联起 来,打造一条富有该县特色的历史文化名街。这种做法依据是 ( ) 文化已成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文化创新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坡南街文化有着鲜明的区域特

5、征A. B. C. D. 8.2011 年 8 月 26 日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消息,根据中国文化软实力研发中心等机构联合发2布的文化软实力蓝皮书: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报告(2010) 介绍,在世界文化市场中, 美国独占 43%的比例,欧盟占 34%,而我国文化产业份额不足 4%;显示我国文化产品国 际竞争力仍然不足,对于国外市场的开拓步伐仍有待进一步加快。启示我们( ) A.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生产力 B.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必须把先进文化建设作为重要的战略任务 D.必须坚决反对文化霸权主义 2011 是建党 90 周年,是充满历史感的一年。电视荧屏上红剧井喷, 开天辟地 、

6、中国1921 、 永不磨灭的番号 、 我的青春在延安 、 烈火红岩 、 红色娘子军为人们 营造了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使人们仿佛一下子穿越到了上世纪。请回答第 910 题。 9.通过播放上述电视剧,为人们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说明( )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文化消费在生活消费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A. B. C. D. 10.硝烟弥漫的抗日战场虽然远去了,然而影片中那些英雄人物的感召力,成为唤醒人们心 中爱国豪情的精神源泉。这充分说明( ) A.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B.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

7、大 C.文化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文化对社会的发展起推动作用11.“仁、义、礼、智、信”是我国历史上儒家倡导的“五常” ,今天我们仍然提倡“举仁、 由义、崇礼、尚智、诚信” ,表明传统文化具有( ) A.较强的包容性 B.较强的保守性 C.相对的稳定性 D.鲜明的民族性 12.互联网出现后,人们常常通过博客、BBS、微博等来表达、交流思想。这表明科技进步 ( ) A.促进了文化传播方式的变革 B.优化了文化资源的内容 C.促成了新传媒代替旧传媒 D.促进了先进文化的发展13.三字经的英译本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儿童道德丛书”加以推广。这表明( )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已普及全世界 文化既是民

8、族的,也是世界的 中国文化具有一定的世界影响 文化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 A. B. C. D. 14.世博会是展示人类文明成果的盛会,也是世界各国欢聚、沟通与合作的舞台。认识世博 会是认识人类进步的捷径之一。150 多年来,一些重大发明,如照明、通信、汽车等技术, 都是在世博会上面世后才逐渐转化为主流产业的。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是因为( ) A.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B.文化的传播与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C.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D.现代大众传媒超越时空的强大功能加速了文化传播15.“公期”是海南的传统民俗节目。以前每逢“公期” ,人们都要拜祭“公祖”

9、 ,举行“过 火山” 、 “上刀梯” 、 “贯铁杖”等仪式。今天,人们移风易俗,利用这一民俗节日“赛红歌” 、 “赛书法” 、 “赛技能” ,建设和谐文化,倡导文明新风。这表明民俗节日( ) 体现了民族心理和情感,富有民族文化韵味3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相对稳定性 集中展示了本区域文化,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是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A. B. C. D. 16.北京的“四合院” 、上海的“石库门” 、广东的“围村” 、陕西的“窑洞” 、福建 的“土 楼” ,等民居建筑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是中华民族共 有的文化财富。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10、) 决定于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 蕴涵着中华文化的共性 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长期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A. B. C. D. 17.优秀城市雕塑体现了城市的精神品质和文化追求。北京“十二五”期间将新建一批呈现 北京历史文化特色和“北京精神”的城市雕塑,分布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优秀城市雕塑的 文化价值主要表现为( ) 显示城市的文化底蕴 活跃城市的文化市场 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培育优秀的文化人才 A. B. C. D. 18.“一诺千金”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增强诚信意识是( )A.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 B.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 C.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 D.思想道德建设的着

11、力点 19. 对于中国人来说,随礼是人际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国庆长假期间可谓是喜事连 连,这随礼的数额就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不少市民感慨礼金随不起,戏称喜事请柬为“红 色罚款单” 。关于“随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随礼作为民族习俗要积极响应和勇于传承 B.随礼作为传统文化要大胆改革和敢于抛弃 C.随礼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情感表达 D.随礼如能顺应社会生活变迁将促进人际关系 20.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我国高度重视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这是基于( ) 文化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优秀的文化典籍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整理文化典籍有利于挖掘和保护传统文化 阅读文

12、化地籍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中华文化A. B. C. D. 21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人应当同时具备的基本素养。下列古语中蕴涵二 者关系的有(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战国孟子)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北宋司马光) “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明代陈献章) “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 ”(东汉王符) A. B. C. D. 22.格萨尔王传是藏族人民群众创作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近千年来,它主要由民间 艺人口耳相传,随着许多民间说唱艺人步入高龄,这部英史诗期濒临失传。为使这优秀 文化遗产得以继承,党和政府专门组

13、织人力,拨出专款,抢救整理并出版了格萨尔王传4上述材料说明( )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 中华文化得到各族人民的认同 中华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A. B. C. D. 23.杜甫是“大地的诗人” ,他如此真切、如此深情地注视着吾土吾民。他对公正的关切, 对天下苍生的关怀,源于他最深刻的生命体验。杜甫活着,他依然行走于大地。这表 明( ) A.以人为本,维护人民利益始终是中华文化的价值追求 B.立足实践,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才能获得艺术的永恒 C.中华文化的感召力源于中华民族仁爱、中和的善良本性 D.中华传统美德以其先进性推动中华文化从历史走向未来24.“ 众志成城是民族的成熟,百姓高贵是历史的正常。当苦难酿造出大爱大智,更心怀 敬畏;祖国永恒,人民至上!”这首讴歌抗震救灾精神的诗体现了( )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青年是最有生命力的群体 尊重和敬畏生命的人文精神A. B. C. D. 25 “双百”人物(一百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一百位新中国成立 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用自己的言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让我们在感动中实现精 神的升华。他们的身上折射出,在当代中国( ) A.民族精神生生不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